第448章 齒輪玄機
字數:4741 加入書籤
實驗室的恒溫係統發出輕微的嗡鳴,林教授將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調至最高,目鏡中浮現出的景象讓他屏住了呼吸。隕鐵小球的橫截麵像切開的核桃,內部嵌套著七組微型齒輪,齒牙細密如蜂房,間距僅 0.01 毫米,在冷光下泛著暗啞的金屬光澤。
“這精度……” 他喃喃自語,指尖在控製板上輕點,三維建模圖在屏幕上緩緩旋轉,“現代最先進的數控機床也做不到這種公差。” 齒輪的齒廓呈完美的漸開線,齧合處的間隙甚至能通過分子級別的潤滑劑,這種工藝已經超出了地球文明已知的加工極限。
薑綰俯身看向顯微鏡,目鏡中的齒輪突然反射出一道微光。她想起三星堆神樹第 7 根枝幹的榫卯結構,那些青銅齒牙的傾斜角度與眼前的齒輪驚人地相似。“取一根頭發絲來。” 她朝助手伸出手,當發絲懸在顯微鏡下,恰好能嵌入齒輪的齒間,兩者的間隙不超過 0.005 毫米。
“不是鑄造的。” 負責材料分析的研究員突然開口,他的光譜報告顯示齒輪材質含銥元素,這種稀有金屬在地球地殼中的含量僅為千萬分之一,“是鍛造後用某種能量束切割的,切口處有熔融痕跡。”
林教授用特製的納米探針小心撥動最內側的齒輪,探針剛觸碰到齒牙,整個小球突然發出 “哢噠” 輕響。屏幕上的星圖投影開始旋轉,“紫微左垣” 的星點像被無形的線牽引,連成一條螺旋上升的曲線,終點直指獵戶座 β 星,也就是參宿七的方向。
“螺旋角 37 度。” 薑綰迅速記錄數據,這個角度與蕭決拓片上星圖的扭曲角度完全一致,“與地軸傾角的餘角相同,像是在模擬地球的公轉軌跡。”
更驚人的是,當齒輪轉動到第七圈時,小球表麵突然浮現出一行甲骨文,翻譯後是 “天樞動,地軸轉”。這六個字與墨家典籍中 “昆侖墟的通天柱會隨星象轉動” 的記載不謀而合,仿佛這顆隕鐵小球就是通天柱的微縮模型。
薑綰突然轉身衝向儲藏室,那裏存放著她從舊貨市場淘來的古董機械表。當她拆下表芯,將其中一枚齒輪放在顯微鏡下與隕鐵齒輪對比時,實驗室裏響起一片抽氣聲 —— 兩者的模數完全相同,都是 0.3 毫米,齒頂圓直徑的誤差不超過 0.01 毫米。
“不可能!” 小李的聲音都在發顫,機械表的齒輪製造標準是 19 世紀才確立的,而這顆隕鐵小球至少有三千年曆史,“這就像…… 三千年前的人提前知道了現代工業標準。”
薑綰的指尖劃過機械表的發條,突然想起三星堆青銅大立人胸腔內的青銅鏈。那些鏈節的尺寸與機械表的傳動齒輪也存在微妙的比例關係,像是同一套係統的不同部件。“啟動聲波探測器。” 她按下按鈕,當 28hz 的超聲波穿過隕鐵小球,齒輪的共振頻率與實驗室裏那尊西周青銅鼎的固有頻率完全同步。
就在這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所有齒輪開始自主轉動,實驗室裏的青銅器皿 —— 從三星堆的青銅縱目麵具到戰國的編鍾 —— 都開始輕微震顫,表麵的銅綠簌簌剝落,露出底下泛著金光的金屬基質。
“頻率相同。” 林教授盯著頻譜儀,所有震顫都穩定在 432hz,這個頻率在古印度音樂中被稱為 “宇宙的基本頻率”,“它們在通過共振傳遞能量。”
薑綰將機械表的齒輪貼近隕鐵小球,兩者的齒牙竟開始緩慢咬合,像是兩塊拚圖找到了彼此的位置。當完全齧合的瞬間,小球投射的星圖突然分裂,螺旋線的每個拐點都彈出一組坐標,經換算後恰好對應著地球上七個異常磁場區,包括昆侖山的 “地獄之門” 和百慕大三角。
“這是導航係統。” 她的聲音帶著激動,“隕鐵齒輪是核心,地球的磁場是介質,青銅器是信號放大器。” 三千年前的設計者用最原始的材料,搭建了一套能與現代科技兼容的全球定位係統。
此時的古代線,蕭決正對著密道石壁上的齒輪機關發愁。那些青銅齒牙的排列方式與他佩劍的劍格凹槽完全吻合,卻始終找不到啟動的方法。當他想起薑綰曾說過 “現代機械表的齒輪或許能提供線索”,突然從懷中摸出一枚墨家特製的銅製齒輪 —— 這是他在機關城學到的第一個機關零件。
銅齒輪被嵌入石壁的瞬間,整麵牆突然發出轟鳴。那些青銅齒牙開始轉動,在地麵投射出與現代實驗室相同的螺旋星圖,參宿七的位置亮起紅光,恰好照在密道盡頭的石門上。
“原來如此。” 蕭決的指尖劃過石門上的凹槽,那些紋路與隕鐵小球的齒輪齒廓完全一致。他轉動銅齒輪到第七圈,石門緩緩打開,門後的甬道兩側,立著十二尊青銅人像,每尊人像的胸口都嵌著一枚與隕鐵小球相同的齒輪。
人像的眼睛是用淡綠色的琉璃製成,在火把的映照下泛著幽光。蕭決走近細看,發現琉璃眼中倒映的星圖,正是 “紫微左垣” 的螺旋軌跡,而人像的排列角度,與現代實驗室七組齒輪的齧合角度分毫不差。
“是守陵人。” 他想起薑綰發來的加密信息,墨家典籍記載昆侖墟的守護者會被改造成 “活的齒輪”,用身體傳遞星圖信息。這些人像的關節處都有磨損痕跡,顯示它們曾在某個時刻高速轉動,像一台巨大的青銅計算機。
現代實驗室裏,齒輪的自主轉動還在繼續。薑綰突然注意到小球投射的螺旋線中,隱藏著一組二進製代碼,經破譯後顯示 “7x7x7=343”。這個數字讓她心頭一震 ——《周髀算經》中記載的 “天地之數” 正是 343,而三星堆神樹的枝幹總數,恰好是 343 根。
“7 是關鍵。” 林教授調出參宿四的演化模型,這顆紅超巨星的自轉周期約為 7 年,“齒輪轉動七圈,對應參宿四自轉一周,這是用地球的時間單位在記錄恒星的變化。”
當齒輪轉動到第三百四十三圈時,實驗室的青銅鼎突然沸騰,鼎中的靜水化作無數細小的齒輪,在半空組成與隕鐵小球相同的星圖。薑綰伸手穿過星圖,指尖傳來輕微的刺痛,像是有無數細小的齒輪在皮膚下遊走 —— 這感覺與蕭決描述的蠱蟲啃噬極為相似。
“它們在模擬生物神經網絡。” 她恍然大悟,隕鐵齒輪的轉動頻率與人類大腦的 a 波完全一致,“這不是機械裝置,是一台…… 用青銅和隕鐵製造的生物計算機。”
古代線的甬道深處,蕭決正沿著齒輪人像的指引前進。每走過一尊人像,其胸口的齒輪就會轉動一圈,甬道頂部的青銅鏡便會投射出一段星圖。當他走到第十二尊人像前,所有星圖突然重疊,在地麵組成一個完整的璿璣陰陽鏡圖案,鏡心的螺旋符號與他眉心的印記完全相同。
“啟動的鑰匙……” 蕭決的指尖剛觸到鏡心,整麵青銅鏡突然下陷,露出一個與隕鐵小球大小相同的凹槽。他想起薑綰的囑咐,從懷中取出那半塊玉璋嵌入凹槽,鏡麵上的齒輪立刻開始轉動,發出與實驗室小球相同的 “哢噠” 聲。
玉璋與凹槽完全吻合的刹那,甬道突然劇烈震動。十二尊人像同時轉向蕭決,胸口的齒輪高速旋轉,在空氣中形成一道金色的能量流,順著他的指尖湧入眉心。劇痛中,蕭決仿佛看到無數齒輪在眼前轉動,組成一條通往星空的螺旋階梯,階梯的盡頭,一顆巨大的紅超巨星正在緩緩膨脹。
“參宿四……” 他喃喃自語,那些齒輪突然化作星點,在他視網膜上組成與現代實驗室相同的二進製代碼 ——343。
現代實驗室的齒輪終於停止轉動,小球表麵的星圖定格在參宿四爆發的模擬畫麵上。薑綰將機械表的齒輪裝回表芯,發現表針恰好停在三點四十三分。這個時間與蕭決傳來的加密信息時間戳完全一致,仿佛兩個時空的齒輪在這一刻完成了咬合。
“我們找到的不是齒輪,是時間的密碼。” 薑綰望著屏幕上的 343,這個數字既是天地之數,也是參宿四與地球的距離343 光年)的近似值,“三千年前的設計者,用齒輪的轉動告訴我們,參宿四的爆發早已注定,而昆侖墟,就是為了應對這場災難而存在的。”
實驗室的青銅器還在微微震顫,像是在回應這個結論。薑綰的目光落在窗外的星空,獵戶座的參宿四此刻正散發著穩定的紅光,誰能想到,這顆看似平靜的恒星,早已被三千年的齒輪記錄下了死亡的倒計時。
古代線的蕭決走出甬道,發現自己站在一座巨大的圓形廣場上。廣場地麵鋪著青銅板,上麵的齒輪紋路與隕鐵小球完全相同,中心的璿璣陰陽鏡正反射著月光,在夜空組成一個巨大的螺旋,與實驗室星圖的投影完美重疊。
他知道,自己已經站在了昆侖墟的入口。那些轉動的齒輪,那些青銅人像,那些跨越時空的數字,都在訴說著一個被遺忘的秘密 —— 人類的命運,早已被鐫刻在星辰與齒輪的轉動之中。
而此刻,無論是現代實驗室裏靜靜懸浮的隕鐵小球,還是古代廣場上緩緩轉動的青銅板,都在等待著一個時刻的到來 —— 當第七組齒輪轉動到第七圈,當 343 這個數字再次浮現,昆侖墟的大門,終將在齒輪的咬合聲中,為守護者們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