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星隕原料

字數:5094   加入書籤

A+A-


    現代實驗室的恒溫艙內,林教授正用鑷子夾起一片青銅大立人的殘片,放在 x 射線熒光光譜儀下。儀器發出的嗡鳴在寂靜的房間裏格外清晰,屏幕上的元素圖譜以每秒三次的頻率更新,最終在鏑、鈦、銥等元素的峰值旁,跳出一組陌生的曲線。
    “這是……” 負責數據分析的研究員突然屏住呼吸,手指在鍵盤上飛快操作,將曲線與月球土壤樣本數據庫比對,“氦  3 元素!含量高達 73,與月球風暴洋的土壤成分完全吻合!”
    林教授的目光落在殘片邊緣的熔融痕跡上。那些不規則的凸起並非鑄造缺陷,而是隕石穿過大氣層時高溫灼燒的證據。他調出殘片的顯微照片,內部氣孔中殘留的星際塵埃在電子顯微鏡下呈現出奇特的鏈狀結構,每顆塵埃的直徑約 05 微米,排列方式與三星堆青銅神樹第 7 根枝幹的分叉角度驚人地一致。
    “不是地球產物。” 林教授將塵埃樣本注入質譜儀,屏幕上的同位素比值圖顯示,這些塵埃的氘氫比是地球天然物質的 17 倍,與 nasa 公布的參宿四超新星遺跡數據完全重合,“青銅大立人的原料,來自參宿四爆發後的隕石。”
    實驗室的全息投影突然亮起,三維模型中,參宿四的紅色星體正在緩慢膨脹,周圍環繞的星雲物質中,有一縷淡藍色的塵埃流正朝著太陽係的方向延伸。當模型加速到千倍速,那縷塵埃最終化作一顆隕石,墜落在四川盆地的位置 —— 與三星堆遺址的地理坐標分毫不差。
    “時間線對得上。” 助手調出碳  14 測年報告,青銅大立人的鑄造年代比參宿四爆發晚約 300 年,“足夠隕石穿越星際空間抵達地球,再被古人采集鑄造。”
    林教授突然注意到光譜圖上的異常峰值。在銥元素的譜線旁,有一組極弱的波動,與實驗室收藏的隕鐵小球共振頻率完全同步。他將殘片與隕鐵小球放在一起,兩者接觸的瞬間,小球表麵的星圖突然投射到牆上,與青銅大立人胸腔內的紋路完美重疊。
    “它們來自同一塊隕石。” 這個結論讓實驗室陷入短暫的沉默,“三星堆的青銅群像、隕鐵小球、甚至蕭決的佩劍…… 都是用參宿四的星隕鑄成的。”
    此時的古代線,三星堆祭祀坑旁的帳篷裏,薑綰正對著青銅大立人的複製品出神。複製品是墨家按 1:1 比例仿製的,表麵的縱目紋路裏嵌著細小的星砂,在火把的映照下泛著與參宿四相同的紅光。
    “這不是凡人能造的。” 墨家巨子的手指劃過大立人耳朵的輪廓,那裏的青銅厚度比其他部位薄了 03 毫米,形成特殊的共振腔,“先祖典籍記載,這是‘天帝遺器’,在上古時期從天而降,能‘上應天象,下鎮地脈’。”
    薑綰取出卷尺,測量大立人雙耳的間距。當數據顯示為 142 米時,她的瞳孔驟然收縮 —— 這個數值與現代射電望遠鏡的基線長度完全相同,而 142ghz 正是氫原子輻射的特征頻率,是天文學家探測星際物質的重要波段。
    “它是台天然的射電望遠鏡。” 她突然明白,大立人那雙突出的縱目並非象征,而是接收宇宙輻射的天線,“那些縱目裏的星砂,能放大氫原子的輻射信號。”
    巨子從懷中取出一卷獸皮地圖,上麵用朱砂標注著三星堆遺址周圍的山脈走向,恰好形成一個巨大的凹麵,與現代射電望遠鏡的拋物麵結構異曲同工。“祭祀坑的位置是焦點。” 他指著地圖中心,“所有山脈的反射信號都會匯聚到這裏,被大立人接收。”
    薑綰將耳朵貼近大立人腹部的氣孔,那裏傳來微弱的嗡鳴,頻率穩定在 142ghz。她想起現代實驗室的光譜分析,那些氣孔中殘留的星際塵埃,正是接收輻射的介質,其鏈狀結構能高效傳導電磁波。
    “沈徹的人來過這裏。” 她突然注意到大立人腳踝處的劃痕,那是最新留下的,形狀與九鼎生物探測器的采樣爪完全一致,“他們也在采集樣本,肯定發現了氦  3 的秘密。”
    墨家弟子突然掀開帳篷簾,手中捧著一塊剛從祭祀坑深處挖出的隕石碎片。碎片表麵覆蓋著黑色的熔殼,敲開後露出銀白色的金屬基質,與青銅大立人的殘片質地相同,內部的氣泡裏同樣藏著鏈狀塵埃。
    “這是‘天外來客’的核心。” 巨子的聲音帶著敬畏,他用青銅刀刮下一點隕石粉末,與大立人複製品的粉末混合,兩者接觸的瞬間迸出藍色的火花,“典籍說,用這種粉末鑄造的器物,能聽到‘天帝的聲音’。”
    薑綰想起現代實驗室的發現,那些鏈狀塵埃的排列方式與三星堆神樹的枝幹分布完全一致。她讓弟子取來神樹的枝幹樣本,與隕石粉末放在顯微鏡下,果然看到相同的晶體結構 —— 每個分叉點都對應著一顆塵埃的位置,像是用星際物質為藍圖鑄造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神樹是放大器。” 她的指尖在神樹模型上滑動,128 根枝幹的角度與大立人接收的輻射波長形成完美的諧振,“大立人接收的宇宙信號,通過神樹的枝幹放大後,能傳遞到昆侖墟的方舟係統。”
    現代實驗室裏,林教授正將青銅大立人的三維模型與參宿四的磁場數據重疊。模型中,大立人胸腔內的青銅鏈突然亮起,與參宿四的磁層結構形成鏡像對稱。當他模擬 142ghz 的輻射穿過模型,鏈狀塵埃竟在屏幕上拚出與蕭決心髒神經網相同的圖案。
    “是信號轉換器。” 林教授的呼吸有些急促,“大立人不僅能接收星際信號,還能將其轉化為生物可識別的神經指令 —— 這就是蕭決體內蠱蟲能與星圖共振的原因!”
    助手突然指向屏幕角落的警報,九鼎生物的服務器正在試圖入侵實驗室的數據庫,目標明確指向氦  3 元素的分析報告。“他們知道我們發現了原料來源。” 助手迅速啟動防火牆,“沈徹肯定在找更多的星隕,用來複製大立人的功能。”
    林教授將分析結果加密傳輸給古代線的薑綰,同時調出全球隕石坑的分布地圖。在昆侖山 “地獄之門” 峽穀的位置,有一個直徑約 3 公裏的隕石坑,形成年代與三星堆的星隕一致,“那裏一定有更多的星隕原料,是沈徹和我們的必爭之地。”
    古代線的帳篷裏,薑綰收到現代數據時,正用隕石粉末在地上繪製大立人的磁場圖。粉末自動排列成與參宿四相同的磁層結構,中心的漩渦恰好對應著大立人腹部的氣孔。她突然想起蕭決胸口的星圖,那些蠱蟲啃噬的軌跡,正是這磁層結構的微縮版。
    “天帝的聲音,就是參宿四的輻射。” 薑綰抬頭看向巨子,“古人聽不懂電磁波,就以為是神隻的旨意。” 她將隕石粉末混入青銅溶液,倒入大立人複製品的模具,溶液冷卻時竟自動浮現出與星際塵埃相同的鏈狀紋路。
    巨子的青銅杖突然指向帳篷外的祭祀坑。坑底的岩壁上刻著上古壁畫,描繪著一群羽人將星隕抬到大立人腳下,用其粉末繪製星圖的場景。壁畫的最後,大立人的縱目射出紅光,與天空中的參宿四連成直線,“這是‘通天’儀式,用星隕的力量連接天地。”
    薑綰的重瞳在紅光中泛起微光。她能看到壁畫中隱藏的細小齒輪紋,與青銅大立人胸腔內的鏈條完全咬合,像是一套跨越星際的傳動係統。當她用指尖沿著齒輪紋劃過,壁畫突然滲出金色的液體,在地麵凝成 “昆侖” 二字 —— 與令牌上的甲骨文完全相同。
    “大立人是昆侖墟的信號塔。” 她終於理清了線索,“參宿四的輻射被大立人接收,經神樹放大後,通過星隕原料製成的器物(比如蕭決的佩劍、青銅令牌)傳遞給方舟,指引它躲避爆發的威脅。”
    此時的邊境戰場上,魏國士兵正用青銅大立人的複製品搭建防禦工事。當趙國的箭雨射來時,複製品周圍突然形成一道無形的屏障 —— 那是 142ghz 輻射與隕石粉末產生的能量場,能偏轉金屬箭矢。士兵們驚呼 “天帝護佑”,卻不知這是星際物理的奇妙作用。
    現代實驗室的林教授看著屏幕上的能量場模擬圖,與古代戰場的屏障完全吻合。他突然意識到,沈徹覬覦的不僅是星隕中的氦  3,更是這種能操控能量場的技術,“如果被他用來武器化,後果不堪設想。”
    古代線的薑綰將隕石核心碎片交給墨家弟子,讓他們秘密送往機關城。“這是啟動方舟能源核心的關鍵。”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青銅大立人,那雙縱目的瞳孔裏,仿佛映著參宿四正在膨脹的星體,“我們必須在沈徹找到更多星隕前,讓方舟獲得足夠的能量。”
    當最後一縷陽光掠過三星堆的祭祀坑,青銅大立人的影子在地麵拉得很長,與三星堆神樹的影子交疊,組成一個完整的星圖。薑綰知道,這不是巧合,而是古人用星隕原料寫下的宇宙方程式,等待著被正確解讀的一天。
    現代實驗室的分析還在繼續,林教授在鏈狀塵埃中發現了更細微的螺旋結構,與昆侖墟輿圖上的 “通天柱” 輪廓完全一致。他將這個發現發送給薑綰,附言“星隕不僅是原料,更是宇宙給地球的坐標信標。”
    兩條時空的線索在星隕原料的核心處交匯,無論是現代的光譜數據,還是古代的典籍壁畫,都在訴說同一個真相青銅大立人是參宿四送給地球的禮物,既是預警的號角,也是延續文明的鑰匙。而這場跨越三千年的守護,本質上是人類與星辰的一場對話,一場關於生存與延續的約定。
    薑綰望著天邊漸亮的晨曦,手中的隕石碎片微微發燙。她知道,接下來的旅程不僅要麵對沈徹的威脅,還要解開星隕中更深的秘密 —— 那些鏈狀塵埃裏,或許藏著參宿四文明留給人類的最後提示。
    喜歡殺死那個西周程序員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殺死那個西周程序員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