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青銅結晶

字數:5056   加入書籤

A+A-


    現代實驗室的金屬合成區裏,藍光檢測儀的光束穿透培養皿,在屏幕上投射出密密麻麻的分子結構圖譜。薑綰捏著滴管,將 0.5 毫升 a 型血緩緩注入盛有青銅粉末的容器中 —— 這些粉末來自殉葬坑編號 73 齒輪的核心部位,經過三天的低溫研磨,細度達到 0.01 微米,能最大限度與血液接觸。
    當血液與粉末融合的瞬間,容器裏突然泛起金色的微光。起初隻是零星的光點,隨著薑綰用玻璃棒輕輕攪拌,光點迅速匯聚,竟在液體中凝結成細小的結晶。這些結晶呈六角形,表麵泛著金屬光澤,在燈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暈,像被壓縮的星辰碎片,懸浮在液體中不沉不浮。
    “立刻用光譜儀檢測!” 薑綰的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激動。助手迅速將結晶樣本放入檢測艙,儀器啟動的嗡鳴聲中,屏幕上的波長曲線開始跳動。當曲線穩定時,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氣 —— 結晶的共振頻率赫然顯示為 432hz,與天文台監測到的參宿四脈衝頻率完全一致,連最細微的波動峰值都分毫不差,仿佛這些結晶是用參宿四的星塵鍛造而成。
    “這不是普通的化學反應產物,” 薑綰盯著屏幕上重合的頻率曲線,指尖劃過冰冷的儀器外殼,“是能量轉換的媒介 —— 它能將血液中的生物能量,轉化為與參宿四同步的宇宙能量,就像一個微型的‘能量轉換器’。” 她突然想起古代線蕭決說過的 “星力引航”,或許古人早就發現這種結晶的特性,用它來引導通往昆侖墟的方向。
    為了驗證猜想,薑綰將結晶放在磁力儀旁。原本靜止的指針突然劇烈跳動,最終穩穩指向西北方向 —— 那正是昆侖墟的地理位置。更令人震驚的是,當她轉動磁力儀的方向,結晶竟會自動調整角度,始終保持與昆侖墟的直線對準,像自帶導航功能的 “羅盤”,不受外界磁場幹擾。
    “檢測結晶的成分!” 林教授快步走到儀器前,眼中滿是好奇。成分分析報告很快出來:結晶中除了青銅的銅、錫、鉛元素,還含有隕鐵中的鏑、鈰等稀土元素,這些元素的排列方式與隕鐵小球的內部結構高度相似,形成了特殊的 “能量通道”。更關鍵的是,結晶中還檢測到微量的生物活性物質,與 a 型血中的抗原分子結構相同,證實結晶是 “血液 + 青銅 + 隕鐵元素” 三者共同作用的產物,缺一不可。
    薑綰取來一塊普通的青銅碎片,重複之前的實驗。當血液與普通青銅粉末混合時,隻產生了黑色的沉澱,沒有任何結晶形成,更沒有共振反應。“隻有殉葬坑齒輪的青銅粉末能形成結晶,” 她恍然大悟,“這些齒輪經過特殊的隕鐵淬煉,內部含有能與血液抗原結合的‘活性因子’,普通青銅沒有這種因子,自然無法產生能量轉換。” 這也解釋了為何隻有殉葬坑的青銅器能激活星圖,其他時期的青銅器物卻沒有類似反應 —— 關鍵就在於隕鐵淬煉的 “活性因子”。
    為了測試結晶的能量強度,薑綰將一小塊結晶放在高壓放電儀下。當電流通過結晶時,儀器的功率表突然飆升到最大值,釋放出的能量竟能擊穿 3 毫米厚的鋼板,留下一個光滑的圓孔。而同等條件下,普通青銅粉末隻能產生微弱的火花,連紙張都無法點燃。“這能量密度堪比現代的穿甲彈,” 林教授看著鋼板上的圓孔,語氣中滿是敬畏,“夏朝人用最原始的材料,製造出了能與現代科技抗衡的能量載體,簡直是奇跡。”
    更驚人的發現還在後麵。當薑綰將結晶放入暗箱,結晶竟自主發出淡金色的光芒,光芒的閃爍頻率與蕭決的腦電波頻率完全同步。她立刻調取蕭決之前的腦電波記錄 —— 每次蕭決與青銅器物共鳴時,腦電波的波動曲線都與結晶的光芒頻率重合,證實結晶不僅能轉換能量,還能與 “天選者” 的生命信號產生共鳴,是連接人與器物的 “能量橋梁”。
    與此同時,古代線的墨家演武場上,塵土飛揚。蕭決手持長弓,弓弦上搭著一支特製的箭矢 —— 箭頭上塗抹著金色的結晶,是墨家弟子按薑綰的方法,用 a 型血與齒輪粉末混合製成的。之前蕭決用普通箭矢射擊岩石,最多隻能留下淺淺的刻痕,而這次,他深吸一口氣,拉滿弓弦,瞄準遠處一塊半人高的青石。
    箭矢離弦的瞬間,箭頭上的結晶突然爆發出耀眼的光芒,在空中劃出一道金色的弧線。隻聽 “轟隆” 一聲巨響,箭矢竟直接穿透了青石,在石牆上留下一個拳頭大的孔洞,碎石飛濺。周圍的墨家弟子都看呆了,之前他們以為結晶隻是好看的裝飾,沒想到竟有如此驚人的穿透力。
    “這結晶在飛行中會釋放能量,” 蕭決撿起地上的箭杆,箭頭的結晶已經消失,隻剩下一層薄薄的灰燼,“能量釋放的方向與箭頭一致,能集中力量擊穿障礙物 —— 就像用錘子敲釘子,把所有力氣都用在一個點上。” 他突然想起現代線薑綰說過的 “能量轉換”,此刻才真正明白,結晶不僅能引導方向,還能作為 “武器”,是夏朝人在戰爭與探索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為了測試結晶的其他用途,蕭決讓弟子將結晶塗在青銅門的鎖孔上。原本需要三人合力才能推開的大門,此刻輕輕一推就開了 —— 結晶釋放的能量軟化了鎖孔中的金屬部件,降低了摩擦阻力,像現代的 “潤滑劑”,卻比潤滑劑的效果強上百倍。墨家弟子還發現,將結晶磨成粉末撒在食物上,能延長食物的保存時間,原本三天就會變質的肉類,撒上結晶粉末後能保存七天,且味道不變。
    “這是因為結晶釋放的能量能抑製細菌生長,” 薑綰的聲音突然從旁邊傳來,她剛從文物庫趕來,手裏還拿著裝有結晶的玉盒,“就像現代的低溫保鮮,隻是用能量替代了低溫,更適合沒有冷藏設備的古代。” 她將自己製作的結晶與蕭決的結晶放在一起,兩者立刻相互吸引,發出輕微的嗡鳴,表麵的光澤也變得更加明亮 —— 這是能量共振的表現,證實無論古今,結晶的本質特性始終不變。
    蕭決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如果將結晶放入青銅鼎中,會不會增強星圖的激活效果?” 他立刻帶著結晶前往地穴,當結晶投入鼎中,原本隻能照亮半壁的星圖突然變得無比明亮,連最邊緣的 “歸墟” 節點都清晰可見,星圖投射的範圍也擴大了三倍,覆蓋了整個地穴。更神奇的是,星圖中原本模糊的通道路徑,此刻竟浮現出具體的距離標注,比如 “通天柱距離此處三百步”“歸墟入口需下二十級台階”,像現代地圖的比例尺,精準到令人驚歎。
    “結晶能放大血液的激活信號,” 薑綰盯著鼎中的星圖,眼中滿是興奮,“之前激活星圖需要大量的血液,現在加入少量結晶,用之前一半的血液就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 它是‘能量放大器’,能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作用。” 她突然意識到,殉葬坑中的齒輪不僅是基因庫,還是 “結晶原料庫”,夏朝人將齒輪埋入地下,就是為了在需要時提取粉末製作結晶,確保文明的延續。
    現代實驗室裏,薑綰團隊正用結晶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他們發現,當結晶與隕鐵小球接觸時,小球會自動圍繞結晶旋轉,形成類似行星繞恒星的運動軌跡,旋轉的周期恰好是 28 天,與蠱蟲的活躍周期相同。更關鍵的是,旋轉過程中會產生一種特殊的磁場,這種磁場能修複受損的 dna 片段 —— 他們將帶有魚鱗病致病基因的細胞放入磁場中,三天後檢測發現,致病基因的 “cgg” 重複序列減少了 5 次,細胞的病變程度明顯減輕。
    “這是‘基因修複磁場’!” 林教授的聲音帶著震撼,“夏朝人或許早就用結晶來治療遺傳病,隻是沒有留下文字記載。” 他突然想起之前從齒輪中提取的 “修複序列”,或許結晶產生的磁場就是激活修複序列的 “鑰匙”,兩者結合,能從根本上治愈遺傳缺陷,這比現代的基因治療技術更安全、更高效。
    古代線的地穴中,蕭決與薑綰正將結晶按特定的形狀排列在青銅鼎周圍。當排列完成,結晶突然同時亮起,與鼎中的星圖形成一個完整的能量圈,能量圈中浮現出一行古篆:“星力為引,晶為媒,昆侖之路,由此開。” 這行文字與現代實驗室中結晶磁場顯示的 “能量引導公式” 完全吻合,證實無論古今,人類對結晶的探索始終圍繞著 “引導能量、開啟昆侖” 這一核心目標。
    兩個時空的結晶,在這一刻產生了跨越時空的共鳴。現代實驗室的結晶磁場與古代地穴的能量圈同步波動,屏幕上的頻率曲線與地穴中的星圖光芒完美重合,像一首跨越三千年的 “能量交響曲”。薑綰看著手中的結晶,突然明白,這金色的晶體不僅是能量的載體,更是文明的 “接力棒”,從夏朝人手中傳遞到墨家,再從墨家長傳到現代,每一代探索者都在通過結晶,接近昆侖墟的終極秘密。
    蕭決將最後一塊結晶放入青銅鼎中,星圖突然投射出一道光柱,直指地穴的頂部,光柱中浮現出昆侖墟的立體影像,影像中能清晰看到通天柱的全貌,以及隱藏在柱子底部的能源核心。“這是…… 昆侖墟的實時影像?” 墨家弟子們目瞪口呆,他們從未想過,小小的結晶竟能連接遙遠的昆侖墟,傳遞如此清晰的影像。
    薑綰的眼中閃過一絲明悟:“結晶不僅能引導方向、釋放能量,還能接收和傳遞信號 —— 它是夏朝人的‘通訊工具’,能跨越空間傳遞信息。” 她突然想起現代的衛星通訊,或許結晶的原理與衛星相似,都是通過特定頻率的能量傳遞信號,隻是夏朝人用的是宇宙星力,而現代人用的是電磁波。
    無論是現代實驗室裏擊穿鋼板的能量爆發,還是古代演武場上穿透青石的金色箭矢;無論是抑製細菌的保鮮奇效,還是修複基因的磁場力量,青銅結晶始終扮演著 “能量核心” 的角色,將血液的生物能、隕鐵的宇宙能、人的生命能完美融合,成為打開昆侖墟大門的關鍵鑰匙。而隨著對結晶的深入探索,薑綰與蕭決都意識到,昆侖墟的秘密已不再遙遠,那座沉睡了三千年的文明寶庫,正等待著他們用結晶的力量,揭開最後的麵紗。
    喜歡殺死那個西周程序員請大家收藏:()殺死那個西周程序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