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記憶合金的佐證
字數:4994 加入書籤
現代實驗室的金屬材料分析區,x 射線衍射儀的光束如同一道無形的探針,穿透青銅齒輪的鏽跡,在屏幕上投射出密密麻麻的晶格圖譜。薑綰團隊圍在儀器旁,目光死死鎖定著圖譜中異常的波動 —— 這是殉葬坑編號 73 齒輪的深度掃描數據,此前雖已證實齒輪含鎳鈦記憶合金,但這次他們將掃描精度提升至原子級別,試圖揭開合金 “記錄生物信息” 的核心機製。
“放大鎳鈦合金的晶格區域,分辨率調到 0.01 納米。” 薑綰的聲音透過防護罩傳來,指尖在觸控屏上輕輕滑動。隨著鏡頭推進,屏幕上的景象讓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原本規則排列的合金晶格,竟在特定區域呈現出 “蜂窩狀” 的多孔結構,每個孔洞的直徑約 2.3 納米,恰好能容納一個 dna 雙螺旋分子,孔洞內壁還附著一層極薄的碳膜,這種結構能最大限度減少生物信息的降解,與現代生物芯片的 “納米存儲陣列” 原理如出一轍。
“這不是自然形成的結構,是人工鍛造的!” 林教授的聲音帶著震撼,他調出普通鎳鈦合金的標準晶格圖譜對比,“工業生產的記憶合金晶格密度均勻,而這齒輪中的合金,刻意保留了多孔結構,就是為了儲存生物信息 —— 夏朝人不僅掌握了記憶合金的‘形態記憶’特性,還開發出了‘生物信息記憶’功能,這比現代技術早了三千年!”
為了驗證合金的信息記錄能力,助手小陳用無菌鑷子夾取蕭決的血液樣本,緩緩靠近齒輪表麵。當血液滴落在齒輪的齒牙間隙時,實驗室的儀器突然集體發出 “滴滴” 的提示音。屏幕上的晶格圖譜瞬間紊亂,那些蜂窩狀孔洞突然開始收縮,像是感應到熟悉的生命信號,原本鬆散的鎳鈦原子圍繞孔洞重新排列,在電子顯微鏡下,竟緩緩顯現出螺旋狀的紋路 —— 那是蕭決完整的基因圖譜,從染色體的數量到基因標記的位置,都與實驗室存檔的蕭決基因數據完全一致,連第 17 號染色體上蠱蟲寄生的細微突變位點,都清晰得如同用高精度打印機繪製。
“它在主動讀取並重構生物信息!” 薑綰的指尖因激動而微微顫抖,她讓小陳更換普通 a 型血樣本重複實驗 —— 當普通血液接觸齒輪時,晶格雖有輕微波動,卻始終無法形成完整的基因圖譜,隻能顯現出模糊的血型抗原結構,像缺少關鍵代碼的程序,無法完成指令。“隻有攜帶蕭決基因標記的血液,才能觸發合金的完整記錄功能,” 薑綰恍然大悟,“這齒輪不僅能記錄生物信息,還能‘識別’信息的優先級,蕭決的基因就是它認定的‘核心信息’。”
更驚人的景象還在後麵。當薑綰團隊用激光刺激齒輪的記憶合金區域時,那些記錄蕭決基因的晶格突然釋放出微弱的電磁波,電磁波的頻率與蕭決的心率完全同步 ——72 次 分鍾,這個恒定的數值,此前在隕鐵小球激活時也曾出現,此刻再次印證,蕭決的生命特征已被深度 “編碼” 進齒輪的合金結構中,形成跨越時空的 “生命印記”。
“這根本不是普通的齒輪,是‘跨時空生命信息記錄儀’。” 林教授盯著屏幕上跳動的電磁波曲線,語氣中滿是敬畏,“它能像磁條一樣存儲接觸過的生物信息,還能通過晶格重組將信息可視化,比現代的基因測序儀更精準,比生物芯片的存儲時間更長久 —— 夏朝人用最原始的材料,製造出了連我們都無法複刻的高科技產物。”
就在團隊沉浸在震撼中時,負責基因比對的助手突然發出驚呼:“薑博士,您看這個!” 她將齒輪記錄的基因圖譜與實驗室保存的蠱蟲 rna 序列,在同一個屏幕上重疊 —— 兩者的堿基對排列竟完全匹配,從起始密碼子到終止密碼子,連最細微的突變位點都分毫不差,像一份基因序列被分別刻在了人體與蠱蟲體內。
屏幕上,蕭決基因的第 4 號染色體片段,與蠱蟲 rna 的核心區域形成完美的螺旋嵌套,仿佛蠱蟲的 rna 就是從蕭決的基因中 “複製” 出來的。薑綰的瞳孔驟然收縮,她立刻讓團隊進行同源性分析,結果顯示:兩者的基因同源性高達 99.99,這種程度的匹配,絕不可能是自然進化的結果,隻能是人為設計的 “基因共生” 體係。
“就像蠱蟲是按這組基因編碼培育的。” 薑綰的聲音帶著一絲凝重,她指著圖譜中重疊的區域,“蕭決的基因是‘主代碼’,蠱蟲的 rna 是‘輔助代碼’,兩者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對青銅器物的超強激活 —— 之前發現的特殊酶,就是兩者共同作用的產物,缺少任何一方,都無法達到 3 倍的能量轉換效率。”
為了進一步驗證這個猜想,團隊將蕭決的血液與蠱蟲 rna 提取物混合,滴入齒輪的多孔結構中。合金晶格瞬間爆發出刺眼的藍光,基因圖譜與 rna 序列在屏幕上快速旋轉,最終融合成一個完整的 “能量共振模型”—— 模型顯示,當兩者結合時,能產生一種特殊的 “生物磁場”,這種磁場能與青銅中的鏑元素產生強烈共鳴,共鳴強度是單獨使用血液的 2.7 倍,恰好能解釋蕭決激活青銅鼎時的超強效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齒輪記錄的不僅是蕭決的基因,還有寄生者的密碼。” 薑綰盯著融合後的模型,突然明白了一個被忽略的細節,“之前從齒輪中提取的夏朝貴族基因,也都伴隨著類似的‘寄生 rna 片段’,隻是當時我們以為是汙染,現在才明白,這是夏朝‘基因共生計劃’的證據 —— 他們刻意培育出與人類基因匹配的寄生生物,通過兩者的共生,強化人類與器物的共鳴能力。”
林教授突然想起第 517 章破解的九鼎生物文件,文件中提到 “需在實驗體體內植入‘昆侖共生體’,方可提升與隕鐵的共振效率”,當時團隊無法確定 “昆侖共生體” 是什麽,現在看來,就是與蕭決體內蠱蟲類似的寄生生物,九鼎生物的研究,正是對夏朝 “基因共生計劃” 的現代延續。
“這還能解釋蕭決的‘守陵人’身份。” 薑綰的目光變得深邃,“他體內的蠱蟲,不是隨機寄生的,而是夏朝人按‘守陵人’基因定製的‘共生夥伴’,隻有兩者結合,才能滿足昆侖墟的激活條件 —— 蠱蟲既是‘能量放大器’,也是‘身份驗證器’,確保隻有真正的守陵人,才能啟動最終的能源核心。”
團隊還發現,齒輪中記憶合金的 “信息存儲壽命” 遠超預期。通過模擬時間流逝的氧化實驗,顯示即使經過五千年的歲月侵蝕,合金中的多孔結構仍能保留 70 以上的生物信息,隻要有匹配的血液激活,就能重新讀取 —— 這也解釋了為何三千年後的今天,他們仍能從齒輪中提取到完整的夏朝基因,甚至能清晰看到蠱蟲的 rna 序列。
“這種記憶合金的穩定性,是現代材料科學的難題。” 林教授拿著齒輪的氧化實驗報告,語氣中滿是讚歎,“夏朝人在合金中加入了隕鐵中的鏑、鈰元素,這些元素能形成‘抗氧化保護層’,阻止晶格的氧化降解,這種配方比我們現在使用的防鏽合金,效果強出至少 5 倍。”
當實驗接近尾聲時,薑綰突然讓助手將齒輪放入低溫環境中。隨著溫度逐漸降低至 20c,屏幕上的基因圖譜竟開始緩慢 “褪色”,而當溫度回升至 37c人體體溫)時,圖譜又重新顯現 —— 這個現象印證了記憶合金的 “溫度敏感性”,與第 501 章發現的 “青銅護腕隨體溫變形” 特性遙相呼應,證實夏朝人設計的記憶合金,從一開始就與 “人體生命特征” 深度綁定,溫度、血液、基因,都是激活合金功能的關鍵 “鑰匙”。
實驗室的燈光下,青銅齒輪靜靜躺在檢測台上,表麵的晶格仍在微微閃爍,仿佛在訴說著三千年的秘密。薑綰團隊看著屏幕上完美重疊的基因與 rna 圖譜,心中都明白:這場實驗不僅證實了記憶合金的生物信息記錄能力,更揭開了夏朝 “基因共生計劃” 的冰山一角 —— 蕭決與蠱蟲的共生,不是偶然的寄生,而是跨越三千年的 “文明設計”;齒輪與器物的共鳴,不是簡單的物理反應,而是人為構建的 “生命能量循環”。
“九鼎生物肯定也發現了這個秘密。” 林教授的目光落在屏幕角落的 “共生模型” 上,“他們研究蠱蟲、複製基因,就是想破解這個共生體係,製造出人工的‘守陵人’,從而獨占昆侖墟的文明寶藏。”
薑綰點點頭,將齒輪小心放入特製的防氧化容器中。容器壁上刻著與齒輪晶格相同的多孔結構,能模擬人體環境,確保齒輪中的生物信息不被破壞。“我們必須比九鼎生物更快找到昆侖墟,” 她的聲音帶著堅定,“蕭決是唯一的天然‘共生體’,是解開終極奧秘的關鍵,我們不能讓他落入九鼎生物手中,更不能讓夏朝的文明遺產被濫用。”
實驗室外的夜色漸濃,參宿四在天空中閃爍,其頻率與齒輪釋放的電磁波完全同步。薑綰站在窗前,望著遠處的星空,突然想起古代線竹簡中 “星月同輝則功成” 的記載 —— 或許,當參宿四與月球運行到特定位置時,就是開啟昆侖墟的最佳時機,而蕭決與蠱蟲的共生體係,就是啟動這場 “文明儀式” 的終極密鑰。
這場關於記憶合金的實驗,不僅為之前的所有發現提供了科學佐證,更將探索的方向指向了更深層的 “文明設計”—— 夏朝人用基因、合金、寄生生物構建的複雜體係,跨越三千年,仍在影響著現代的探索者,而薑綰團隊,正站在這場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中心,準備揭開最後的終極奧秘。
喜歡殺死那個西周程序員請大家收藏:()殺死那個西周程序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