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必然的關聯
字數:5205 加入書籤
現代實驗室的中央操作台上,三幅關鍵圖譜被同時投影在巨大的幕布上 —— 左側是青銅齒輪記錄的蕭決基因圖譜,中間是三星堆神樹投射的方舟動力核心心脈圖譜,右側是蠱蟲 rna 的分子結構圖譜。薑綰站在幕布前,指尖懸在半空,目光在三幅圖譜間反複遊走,一種強烈的預感在她心中升騰:這三者絕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被一根無形的線緊密串聯,共同指向一個早已注定的真相。
“把基因圖譜的第 8 號標記點,與心脈圖譜的左心室血管節點對齊。” 薑綰的聲音打破實驗室的寂靜,助手立刻在屏幕上調整圖譜位置。當兩個關鍵節點重疊的瞬間,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 基因圖譜上 8 個與夏朝貴族吻合的標記點,竟與心脈圖譜中 8 條關鍵血管的分叉點,形成了完美的一一對應。更驚人的是,標記點的排列順序,與血管分叉的空間布局完全一致,像是用同一套 “坐標係統” 繪製的兩份圖紙。
林教授立刻調出三維建模軟件,將基因標記點轉化為空間坐標,再與心脈血管的坐標進行匹配。數據顯示:第 1 個基因標記點對應主動脈根部,第 2 個對應左冠狀動脈,第 3 個對應右冠狀動脈……8 個標記點精準地分布在心髒的關鍵功能區,每個點的坐標誤差都小於 0.1 毫米,這種精度,即使是現代醫學的 3d 打印心髒模型也難以達到。
“基因標記是心脈結構的‘編碼’。” 林教授的手指在鍵盤上敲擊,調出基因表達的檢測數據,“蕭決的這 8 個基因標記,能調控心髒血管的發育方向和分叉角度,確保他的心髒神經網,從胚胎時期就朝著與方舟動力核心匹配的方向生長 —— 這不是自然進化的偶然,是夏朝人通過基因編輯預設的‘生長程序’。”
就在團隊震撼於基因與心脈的關聯時,負責蠱蟲研究的助手突然喊道:“薑博士,蠱蟲 rna 的序列也能對上!” 她將蠱蟲 rna 的圖譜放大,與基因 心脈的關聯圖譜重疊 ——rna 的突變序列,恰好填補了基因標記與心脈節點之間的 “能量通道”,形成一條完整的螺旋鏈。螺旋鏈的起始端連接第 1 個基因標記點,末端連接心脈圖譜的 “歸墟” 能量出口,與方舟動力核心的能量流動路徑完全吻合。
薑綰讓助手用不同顏色標注能量流向:紅色代表基因標記釋放的 “啟動信號”,藍色代表蠱蟲 rna 傳遞的 “能量強化信號”,金色代表心脈血管輸送的 “最終能量”。當三種顏色的流線在圖譜中流動時,形成了一個閉合的能量循環,這個循環的形狀,與三星堆神樹的枝幹分布、青銅鼎的星圖紋路,甚至殉葬坑齒輪的齒牙排列,都保持著高度的幾何相似性,像一個被無限複製的 “文明圖騰”。
“這不是巧合。” 薑綰的聲音帶著難以抑製的激動,指尖劃過幕布上的能量循環,“從基因到心髒,從蠱蟲到參宿四,蕭決就像個被精心設計的坐標,每一處細節都與昆侖墟、與方舟、與遙遠的星辰相呼應。基因是‘硬件基礎’,心脈是‘能量通道’,蠱蟲是‘信號放大器’,而參宿四的宇宙常數,是‘校準標準’—— 這四者共同構成了啟動方舟的完整係統,缺少任何一環,都無法讓文明的齒輪重新轉動。”
為了驗證這個係統的完整性,團隊進行了模擬啟動實驗。他們將蕭決的基因數據、心率頻率、蠱蟲 rna 序列輸入方舟動力核心的模擬程序,再用參宿四的自轉周期數據進行校準。當所有參數加載完成的瞬間,程序界麵突然亮起綠色的 “啟動成功” 提示,屏幕上的動力核心模型開始旋轉,釋放出與青銅結晶相同的 432hz 共振波,與實驗室外參宿四的電磁波形成跨時空的共鳴。
“能量輸出穩定,共振頻率匹配,符合方舟啟動的所有預設條件。” 助手念出實驗數據,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如果現實中的昆侖墟方舟動力核心與模型一致,隻要蕭決在場,就能通過心脈共振啟動核心 —— 他就是夏朝人留下的‘活體啟動器’。”
林教授突然想起第 517 章破解的九鼎生物文件,文件中提到 “昆侖墟項目的核心是‘找到與宇宙常數綁定的活體坐標’”,當時團隊無法理解 “活體坐標” 的含義,現在終於明白,指的就是蕭決。“九鼎生物的研究方向沒有錯,” 林教授的目光變得凝重,“但他們隻看到了‘基因’和‘蠱蟲’這兩個表象,沒有意識到心脈與宇宙常數的深層關聯,所以始終無法突破最後一道難關 —— 他們以為能人工複製‘活體坐標’,卻不知道蕭決的每一處特征,都是與宇宙規律深度綁定的‘唯一解’。”
薑綰的思緒突然飄回古代線 —— 墨家巨子曾提到,《夏祀秘錄》中記載 “夏人以星為骨,以血為肉,以情為魂”,當時她以為是祭祀的隱喻,現在結合眼前的圖譜,才真正讀懂其中的含義:“星” 是參宿四的宇宙常數,“血” 是蕭決的基因與血脈,“情” 是激活者的情感共鳴,三者分別對應 “校準標準”“硬件基礎”“啟動密鑰”,共同構成了夏朝文明的 “生命三要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團隊還發現,蕭決的基因、心脈、蠱蟲這三者的關聯,不僅體現在結構和能量上,還體現在時間維度上。蕭決的基因標記點,每一個的 “激活時間” 都與他人生中的關鍵節點吻合:第 1 個標記點在他出生時激活,對應心髒的初步發育;第 2 個在他 10 歲時激活,對應血管分叉角度的定型;第 8 個則在他遇到那位鎖骨帶朱砂痣的少女時激活,對應情感共鳴能力的覺醒。而蠱蟲 rna 的突變,也與這些節點同步,確保在每個關鍵階段,都能提供足夠的能量強化。
“時間線也是預設的。” 薑綰調出蕭決的人生時間軸與基因激活時間對比,“夏朝人不僅設計了蕭決的生命結構,還規劃了他的生命軌跡,確保他在最合適的年齡,具備啟動方舟所需的所有條件 —— 那位少女的出現,不是偶然的相遇,是激活蕭決情感共鳴能力的‘關鍵觸發點’,是整個‘文明啟動計劃’的一部分。”
實驗室的燈光突然變暗,隻有幕布上的三幅圖譜仍在發光。薑綰抬頭看向窗外,參宿四的光芒透過玻璃,在地麵形成一道銀色的光斑,光斑的形狀竟與幕布上的能量循環完全一致。她突然明白,夏朝人留下的不是孤立的器物或基因,而是一套 “文明操作係統”,蕭決是這套係統的 “核心處理器”,昆侖墟是 “主機”,而他們這些跨越時空的探索者,是 “操作員”,任務就是在正確的時間,按下啟動鍵。
林教授在白板上寫下最終的邏輯鏈:
夏朝人通過基因編輯,為蕭決植入 8 個與心脈結構綁定的基因標記,預設心髒發育方向;
培育與蕭決基因匹配的蠱蟲,通過共生關係穩定心脈頻率,強化能量轉換;
將蕭決的心率與參宿四的宇宙常數綁定,確保能量頻率符合方舟動力核心要求;
設計 “關鍵觸發點”如那位同名少女),激活蕭決的情感共鳴能力,完成最後一道啟動條件;
用青銅鼎、神樹、齒輪等器物,作為傳遞文明信息、驗證啟動條件的 “外部設備”。
“他的心率或許不隻是生理特征,更是啟動方舟的密鑰之一 —— 用生命節律校準宇宙頻率。” 林教授的聲音帶著敬畏,他看著白板上的邏輯鏈,“這套係統的精密程度,遠超我們的想象,夏朝人用三千年的時間,布下了一個跨越時空的‘文明局’,而我們,隻是這個局中按部就班的探索者。”
就在這時,古代線傳來緊急加密信息:墨家弟子在機關城的地穴深處,發現了方舟的 “模擬啟動台”,啟動台上的青銅按鈕,恰好對應蕭決的 8 個基因標記點,按鈕的排列順序,與心脈圖譜的血管節點分布完全一致。更關鍵的是,啟動台的中央刻著一行甲骨文:“星、血、情合一,方舟乃啟”,與現代實驗室推導的 “四要素係統” 完全吻合,隻是將 “心脈” 融入了 “血” 的範疇,進一步證實古今探索的一致性。
薑綰將古代線的啟動台圖譜與現代模擬程序的界麵重疊,兩者的相似度高達 98,隻剩下 “情感共鳴強度檢測” 的模塊尚未在古代器物中發現。“情感共鳴的檢測,或許需要雙生激活者共同在場。” 薑綰突然想起那位鎖骨帶朱砂痣的少女,“蕭決是‘主坐標’,少女是‘副坐標’,隻有兩人的情感共鳴形成共振,才能觸發最終的啟動指令 —— 這就是《夏祀秘錄》中‘雙生契’的真正含義。”
實驗室外的參宿四光芒愈發明亮,其波動頻率與蕭決的心率、模擬程序的能量波,形成了罕見的 “三重共振”。薑綰站在幕布前,看著三幅圖譜完美融合成一個完整的 “文明核心”,突然明白:夏朝人留下的不是冰冷的器物和基因,而是對文明延續的終極思考 —— 他們將人類的生命與宇宙的規律綁定,將古代的智慧與現代的科技連接,用三千年的時間,等待一個能讀懂這份 “必然關聯” 的文明繼承者。
“我們之前以為是在‘發現’秘密,其實是在‘解密’一份早已寫好的答案。” 薑綰的目光變得堅定,她關掉模擬程序,將所有數據存入加密硬盤,“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位少女,集齊雙生激活者,在參宿四光芒最盛的時刻,前往昆侖墟,完成這場跨越三千年的文明接力。”
團隊收拾好設備,實驗室的燈光重新亮起,幕布上的圖譜雖已消失,但那份 “必然的關聯”,卻深深烙印在每個人的心中。他們知道,這場探索遠未結束,蕭決這個 “文明坐標” 背後,還有更多與星辰、與方舟、與人類未來的關聯,等待著他們在昆侖墟的深處,一一揭開。而此刻,遙遠的古代線,蕭決正握著青銅密鑰,站在墨家機關城的星圖下,胸口的蠱蟲與參宿四的光芒同步跳動,仿佛也在等待著那場注定到來的 “方舟啟航”。
喜歡殺死那個西周程序員請大家收藏:()殺死那個西周程序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