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石油5巨頭,達沃斯交鋒
字數:5233 加入書籤
瑞士,達沃斯。
世界經濟論壇主會場外,一場看不見的戰爭已經打響。
\"孟先生要小心了。\"
酒店大堂裏,遠新歐洲區總裁陳誌明壓低聲音:
\"剛得到消息,美國石油、英國石油、法國石油的ceo昨晚密會到淩晨三點。\"
孟遠端著咖啡,眼皮都沒抬一下。
\"還有誰?\"
\"德國石油的卡爾·馮·羅爾,阿拉伯石油的烏爾裏希·斯派斯霍費爾。“
陳誌明咽了口唾沫,”五大巨頭,都是今天能源論壇的主講嘉賓。\"
孟遠輕笑一聲。
無非是想在全球精英麵前,給遠新這個“闖入者”一個下馬威。
可惜啊,他們選錯了對手。
\"通知技術部。\"孟遠放下咖啡杯,\"把我們在青海的那個項目數據準備好。\"
\"哪個項目?\"陳誌明一時沒反應過來。
孟遠看了他一眼:\"你說呢?\"
陳誌明愣了一秒,隨即眼睛一亮,聲音都有些顫抖:”您是說那個……我們真正的王牌?\"
\"噓。\"孟遠豎起食指,”好戲,要慢慢演。\"
上午九點,能源論壇準時開始。
台下坐著來自全球的政商精英,媒體的鏡頭對準了主席台。
第一個發言的是美國石油公司ceo本·範伯登。
這位荷蘭人一上台就火力全開:
\"各位,我們必須正視一個事實——某些國家正試圖通過新能源革命,顛覆現有的全球能源秩序。\"
他沒有點名,但所有人都知道他在說誰。
\"儲能技術確實重要,但把它吹噓成能源領域的終極答案,未免太過天真。“
範伯登冷笑,”沒有成熟的標準體係,沒有經過長期驗證的安全保障,就急於推廣,這是對全人類的不負責任!\"
台下響起稀稀落落的掌聲。
第二個上台的是德國石油公司ceo。
\"我們在能源領域深耕150年,深知每一次技術革命都需要時間沉澱。“
卡爾·馮·羅爾推了推眼鏡,”而不是靠某個企業的一廂情願,就能改變世界。\"
掌聲明顯熱烈了一些。
接下來,英國石油公司、法國石油公司、阿拉伯石油公司的高管輪番上陣,話裏話外都在暗示:
遠新的儲能技術不過是曇花一現,真正的能源未來還得靠西方主導。
終於,輪到孟遠了。
他慢慢走上台,掃視全場。
\"剛才幾位前輩的發言很精彩,讓我想起一個故事。\"
全場安靜下來。
\"1903年,萊特兄弟試飛成功後,《紐約時報》發表評論說:人類要實現商業飛行,至少還需要1000年。\"
孟遠頓了頓。
\"結果呢?16年後,人類就開通了第一條商業航線。\"
台下傳來竊竊私語。
\"所以我今天不想討論技術細節,隻想請大家看一組數據。\"
大屏幕亮起。
\"這是我們在青海格爾木剛剛完成的項目——世界首個千兆瓦時級儲能電站。\"
畫麵上,一望無際的儲能設備在戈壁灘上整齊排列,如同未來城市。
\"裝機容量1.2gh,可以儲存整個青海省12小時的用電量。\"
台下一片嘩然。
範伯登的臉色變了。這個數據,比他們內部評估的還要恐怖。
\"更重要的是,“孟遠話鋒一轉,”這個項目從立項到投產,隻用了8個月。成本呢?\"
他伸出三根手指。
“隻有傳統抽水蓄能電站的30。”
會場徹底炸了。
坐在前排的沙特能源部長悄悄拿出手機,開始發消息。
“各位擔心安全問題?這個電站已經安全運行1000天,經曆了青海最惡劣的風沙和極寒考驗,零事故。\"
卡爾·馮·羅爾坐不住了,舉手要求發言:
\"孟先生,一個項目不能說明什麽,大規模推廣需要完整的產業鏈支撐!\"
\"您說得對。“孟遠點頭,”所以我們同時在建的,還有新疆哈密的2gh項目,內蒙古烏蘭察布的1.5gh項目,以及……\"
他故意停頓。
\"剛剛簽約的沙特新城5gh超級儲能項目。\"
沙特能源部長愣了一下,隨即意識到什麽,趕緊點頭配合。
其實合同昨天才敲定,但現在宣布,時機正好。
\"不可能!“
範伯登終於忍不住站起來,”這種規模的儲能係統,光是電池管理一項,就是天文數字般的複雜度,你一家小公司怎麽辦得到?\"
\"您說得沒錯。“孟遠從容不迫,”所以我們開發了"天樞"智能能源管理係統。\"
大屏幕切換畫麵。
密密麻麻的數據流在三維空間中流動,每一個節點都在實時調整。
“0.1秒響應速度,可以管理100萬個儲能單元同時工作。這套係統,三個月後將正式在ieee立項為國際標準。”
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全球最權威的電氣標準組織。
這下,連一直沉默的美國能源部代表都坐直了身體。
\"至於各位關心的全球能源互聯網……“孟遠環視全場,”我想說的是,這不是遠新一家公司的夢想。\"
他打了個響指。
大屏幕上出現一張世界地圖。
\"北非的太陽能,通過地中海海底電纜輸送到歐洲。北極的風能,通過特高壓直流輸電覆蓋北美,澳大利亞的光伏電力支撐整個東南亞……\"
每說一個地區,地圖上就亮起一條能源傳輸線。
\"而連接這一切的核心,就是分布在全球各個節點的超大規模儲能站。它們就像人體的心髒,調節著整個係統的能量流動。\"
孟遠的聲音不大,但每個字都像重錘。
“這不是幻想。中國的特高壓技術已經成熟,可以把電力輸送3000公裏而損耗不到5。配合我們的儲能係統,技術上完全可行。\"
\"唯一的問題是——\"
他看向範伯登等人。
\"某些既得利益者,是否願意放下成見,共同麵對人類的未來。”
全場鴉雀無聲。
範伯登的臉色從紅到白,又從白到青。他想反駁,卻發現無從下手。
因為孟遠說的每一個數字,都是可以查證的事實。
\"我的演講完了。“孟遠鞠躬,”但我想補充一句——\"
他直視鏡頭,仿佛在對全世界說話。
\"未來已來,隻是尚未流行。而遠新,願意做那個讓未來流行起來的推手。\"
掌聲,從後排最先響起。
是那些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代表,他們看到了擺脫能源依賴的希望。
隨後,掌聲如潮水般蔓延,最終連那些西方巨頭的隨行人員,都不得不站起來鼓掌。
隻有範伯登等人還坐著,臉色鐵青。
他們精心準備的圍剿,反而成了孟遠的個人秀。
更致命的是,剛才沙特能源部長的表態,意味著中東產油國已經開始了押注新能源。
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本,我們得談談。\"
論壇結束後,卡爾·馮·羅爾找到範伯登。
\"談什麽?\"範伯登苦笑,\"談怎麽追趕一個已經領先我們三年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