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無心插柳,成了風雲人物

字數:4870   加入書籤

A+A-


    孟遠推掉了所有緊急會議,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裏整整半天,接受了《時代》周刊一名資深記者的線上專訪。
    在所有人看來,這簡直是不可理喻!
    公司都要被拆骨扒皮了,您還有心情去接受敵方陣營媒體的采訪?
    那不是送上門讓他們抹黑嗎?
    孟遠力排眾議,沒人知道他跟那個叫凱瑟琳的記者聊了啥。
    這件事,成了壓在眾人心頭的一塊巨石,也無形中加劇了內部的惶恐與不安。
    煙霧繚繞的會議室,氣壓很壓抑。
    遠新集團的“戰時最高決策會”,已經開了三個小時。
    “孟總,頂不住了。”
    說話的是集團元老,生產副總曹坤,這位跟著孟遠打江山的老人,此刻兩眼布滿血絲。
    “美國的極限絞殺令,就是衝著要咱們的命來的!下遊供應鏈斷了七成,歐洲那幫牆頭草也開始跟風,訂單一夜之間歸零……”
    “再不想辦法,不出一個月,咱們數萬員工就得喝西北風去!”
    曹坤一拳砸在桌上,震得煙灰缸嗡嗡作響。
    會議室裏死寂一片,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被現實反複捶打後的絕望。
    孟遠坐在主位,麵沉如水,一言不發。
    老曹這是在逼宮啊,說是匯報困難,其實是在代表所有人的恐慌,動搖軍心。
    不過也好,不把這半個月積壓的膿包徹底擠破,隊伍就沒法帶了。
    他掃視一圈,將所有人的表情盡收眼底。
    有焦慮的,有惶恐的,甚至有幾個年輕高管的眼裏,已經流露出了退意。
    所以,老曹你的意思是?”
    曹坤脖子一梗,豁出去了:
    “我的意思……是壯士斷腕!放棄幻想,收縮業務,必要時……甚至可以向對方低頭,用技術換市場,先活下來!”
    “放屁!”研發主管猛地站起來,
    “技術是咱們的命根子!交出去,跟跪著要飯有什麽區別?”
    “那總比站著餓死強!”
    “你……”
    眼看內部就要吵作一團,會議室的門突然被猛地推開。
    是孟遠的秘書,她臉色煞白,連敲門都忘了,手裏緊緊攥著一個不斷震動的手機。
    “孟……孟總……您的電話,是從大洋彼岸打來的……她說她叫凱瑟琳,是《時代》周刊的……”
    一瞬間,所有爭吵戛然而止。
    《時代》周刊?
    在這個節骨眼上?所有人都知道,這家全球頂級媒體,向來是美國輿論的風向標。
    許多人的心猛地一沉,想起了半個月前老板那個讓人費解的舉動。
    曹坤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喃喃道:
    “完了……他們連輿論的絞索都套上來了……那次采訪,果然是個陷阱……”
    會議室的氣氛,瞬間從絕望,跌入了冰點。
    在所有人驚懼的目光中,孟遠掐滅了煙,他平靜地接過電話,按下了免提。
    一道優雅流利的中文女聲傳了出來:
    “孟先生,我是《時代》周刊的凱瑟琳。我打電話來是想恭喜您,您是我們最新一期的封麵人物,雜誌剛剛付印。”
    整個會議室,落針可聞。
    曹坤的嘴巴張成了“o”型,研發主管的眼鏡險些掉到地上。
    封麵人物?
    不是來落井下石的?而是……封麵人物?
    孟遠靠在椅背上,仿佛一切早在預料中,淡淡回道:
    “謝謝,希望你們的攝影師拍得不錯。”
    掛掉電話,他將手機輕輕放在桌麵上,環視著一張張呆若木雞的臉:
    “諸位,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在敵人對我們進行全麵絞殺的時候,在大洋彼岸,在我們對手的心髒地帶,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媒體,選擇讓我做封麵人物。”
    他頓了頓,眼神陡然銳利起來。
    “你們現在還覺得,他們能一手遮天嗎?這不叫絞殺,這叫刮骨療毒!他們用最極端的方式,讓咱們徹底放棄了幻想!”
    他站起身,走到巨幅的世界地圖前。
    “當初接受采訪時,記者問我,怎麽看待財富?”
    “我說,財富不屬於我,我隻是保管者,責任是把它用到創造更大價值的地方去。”
    這套話術,就是說給華爾街那幫偽君子聽的。
    告訴他們,我跟他們一樣,是文明人,不是野蠻的掠奪者。我要的不是錢,是定義未來的權力。
    “記者又問我,麵對打壓是否恐懼?”
    “我說,絕不恐懼。今天卡住我們脖子的每一項技術,都會變成我們明天更鋒利的劍。”
    這句話,是說給國內看的,是立人設,是立軍令狀。
    我要讓所有人相信,跟著我就能贏!
    孟遠轉過身,目光掃過每一個人。
    “他們以為能用政令扼殺我們,卻沒想到,資本和媒體,比政客更懂得誰在重塑未來。”
    他指著電話。
    “這張封麵,不是一份榮譽,它是我們反擊的號角!是我們掀翻牌桌的底牌!”
    “現在,”
    他一字一頓地問,“誰還覺得,咱們頂不住了?”
    會議室裏,一片死寂。
    下一秒,不知是誰,第一個站起來鼓掌。
    緊接著,山呼海嘯般的掌聲,席卷了整個房間!
    曹坤的臉上,老淚縱橫,充滿了劫後餘生的狂喜,和對眼前這個年輕人的……內心崇拜。
    他明白了。
    從一開始,這位年輕統帥所思考的,早已不是如何“活下去”。
    而是在這場全球矚目的絞殺戰中,如何贏,並且贏得漂漂亮亮!
    《時代》周刊的封麵故事,如同一場颶風,迅速席卷了全球金融與科技界。
    華爾街的論調悄然轉變,開始討論遠新集團的未來價值與孟遠本人的領袖魅力;
    歐洲那些見風使舵的合作夥伴,態度從決絕變得曖昧,試探性的郵件塞滿了遠新海外事業部的郵箱;
    國內輿論更是徹底沸騰,將孟遠塑造成了新一代商業英雄的圖騰。
    集團股價應聲反彈,短短三天,收複了近半失地。
    可孟遠比任何人都清楚,輿論勝利,隻是暫時的喘息。
    真正的絞索,依然套在脖子上——那條被斬斷的供應鏈,並未因此接上。
    這場極限絞殺,像一麵鏡子,不僅照出了敵人的凶殘,更照出了內部存在的問題:
    核心技術依賴海外、管理團隊良莠不齊、麵對複雜局麵缺乏足夠多的多麵手人才。
    攘外,必先安內。
    要打贏這場持久戰,光靠他一個人的神機妙算遠遠不夠。
    他需要一支能打硬仗、能獨當一麵的現代化的團隊。
    於是,在《時代》封麵事件發酵的一周後,遠新集團內部的“黃埔軍校”——遠新學院,一期“將校班”秘密開課。
    能坐進這間教室的,都是集團未來的棟梁。
    既有跟著他從零打天下的草根元老,也有他重金從世界各地挖來的精英才俊。
    孟遠要做的,就是在這間小小的教室裏,完成一次殘酷的內部“篩選”與“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