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船舶電動化,讓電等船?
字數:4671 加入書籤
林浩宇愣了一下,搖搖頭,這不是他的業務範疇。
“上萬條。”
孟遠伸出一根手指。
“它們承擔了我們國家超過70的貨運量,是真正的大動脈。但是它們燒的,是世界上最劣質的重柴油。”
“一條船,就是一座移動的汙染源。”
這時,旁邊的武江航運集團負責人王建軍,苦笑著接過了話頭。
“孟董,您就別揭我們傷疤了。”
王建軍歎了口氣:
“環保的劍天天懸在頭上,國際油價又跟坐了火箭一樣。我們不是沒想過電動化,可你們車上那電池,跑不了長途,還不安全。我們這行,算是被時代徹底遺忘了。”
他說者無心。
林浩宇卻像是被一道閃電劈中。
他猛地轉頭,看向身邊這位“老董事長”,孟遠正看著那些冒著黑煙的貨輪。
他……他想幹什麽?
孟遠感受到了他的目光,回過頭,微微一笑。
“小林,現在,你還覺得汽車市場那片紅海,是我們的終局之戰嗎?”
“跟這條每年燒掉幾千億燃油、被黑煙籠罩了上百年、卻無人能碰的黃金水道比起來……”
“你覺得,哪個才是真正的藍海?”
考察船返回碼頭。
林浩宇的腦子依舊在嗡嗡作響,心頭的震撼久久未能平息。
他跟在孟遠身後,看著董事長與王建軍握手道別。
“孟董,今天受益匪淺。至於您說的那個……船舶電動化的初步構想,太大膽了。回頭我們約個時間,你帶著方案,我們坐下來,正經聊聊。”
“一定。”孟遠點頭。
送走王建軍,孟遠才轉頭看向依舊有些失神的林浩宇。
“想明白了?”
“董事長……我……”
林浩宇語無倫次,他感覺自己的格局在短短一個小時內,被徹底撐開碾碎,然後重塑,
“我們……真的要給船造電池?”
“不是給船造電池,”孟遠糾正道,“是為這條大江,建立一個全新的能源體係。”
一周後,武江航運集團會議室。
煙灰缸已經滿了。
林浩宇坐在孟遠身側,感覺會議室的空氣,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對麵,武江航運集團的董事長王建軍,撚滅了手中的煙,渾濁的眼睛裏隻剩下疲憊。
就在剛才,林浩宇親自帶領技術團隊,用一份長達五十頁的ppt,詳細闡述了遠新集團為內河航運量身定製的“鳳凰船用電池”方案。
從技術參數、安全性能到成本控製,每一個細節都堪稱完美。
王建軍隻問了一個問題,就讓在場所有技術精英,啞口無言。
“一艘萬噸貨輪,從重慶到上海,幾千公裏,中途至少要補能兩到三次。按照你們的方案,每次靠岸充電,至少十幾個小時。”
“王某人想請教一下,我讓船隊停在碼頭半天等你們充電,這生意還怎麽做?”
此刻,王建軍身體前傾,桌上的茶杯紋絲不動,但壓迫感卻撲麵而來。
“孟董,你的固態電池確實是好東西,技術上無話可說。”
他盯著孟遠,聲音沙啞:“但是,它救不了我的船,也救不了整個長江航運。”
“讓我的船在碼頭停上十幾個小時充電?這不叫運輸,這叫謀財害命!任何一個船東,都不會接受。”
王建軍的目光掃過林浩宇,最終落在孟遠臉上,一字一頓:
“所以,你的船舶電動化,就是個聽起來很美的空中樓閣。我今天約你來,就是想聽你最後一句解釋。如果沒有,這事就到此為止了。”
會議室的空氣仿佛凝固了。
麵對這位航運巨頭的最後通牒,孟遠卻笑了。
他沒有急著辯解,反而給王建軍空了的茶杯續上水,動作不快不慢。
“王董,您說得對。讓船停下來充電,確實是謀財害命。誰這麽幹,誰就是傻子。”
王建軍眼中的失望更濃了。
他以為,這年輕人黔驢技窮了。
剛準備起身結束這場沒有意義的會談,孟遠卻輕輕拋出了一個問題。
“所以,我們為什麽非要讓船去等電呢?”
王建軍的動作僵住了。
他看著孟遠,像在看一個怪物:“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我的意思是,”
孟遠敲了敲桌子,目光投向窗外江麵上緩緩駛過的貨輪,
“為什麽不能,讓電來等船?”
“電……等船?”
王建軍徹底懵了,幾十年的行業經驗在這一刻仿佛成了枷鎖。
孟遠沒有直接回答,反而指著那艘貨輪上的集裝箱。
“王董,現代物流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麽?”
“集裝箱。”王建軍不假思索地回答。
“為什麽偉大?”
“標準化!尺寸、接口全球統一,吊裝方便,幾分鍾就能完成一次裝卸,效率是革命性的!”
話音剛落,王建軍猛地愣住了。
他死死地盯著孟遠,一個石破天驚的念頭在腦海中炸開,渾身汗毛倒豎!
孟遠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他知道,這條在江上翻騰了一輩子的老龍,已經上鉤了。
“如果……我們把電池,也做成一個標準集裝箱呢?”
“嗡!”
王建軍的大腦一片空白,困擾了整個行業,被他視為天塹的充電難題,在這一句話麵前,脆弱得像一張紙!
孟遠站起身,走到窗邊,張開雙臂,仿佛要擁抱整條長江。
“我們把它命名為——遠新電箱。”
“當您的船電量耗盡,無需充電。”
“它正常靠港,碼頭上的吊機花三分鍾,吊下一個沒電的舊電箱,再花三分鍾,吊上一個滿電的新電箱。”
“即換,即走。”
“整個過程,比你給汽車加一箱油的時間還短。”
孟遠轉過身,看著已經呆住的王建軍,和同樣一臉震撼的林浩宇,說出了最後一句話。
“王董,這不是船舶電動化。”
“這是能源領域的集裝箱革命。”
“標準化、模塊化、可換電!”
每一個字,都像一顆重磅炸彈,在王建軍的心裏掀起滔天巨浪。
他一輩子都在跟船和集裝箱打交道,卻從未想過,能用這種方式去解決能源問題。
狂喜過後,巨大的現實難題湧上心頭。
“錢……”王建軍的聲音都在顫抖,
“要在整個長江沿岸建立電箱換電站網絡,這筆投資是天文數字……錢從哪來?誰來牽頭做這個係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