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誰說,船一定要帶油箱?

字數:4881   加入書籤

A+A-


    “我們征服了這裏,這裏,還有這裏。”
    “我們幹得很漂亮,我承認。”
    他話鋒一轉,手指猛地敲在占了地圖71麵積的,那片深藍色的太平洋上。
    砰!
    聲音不大,卻讓所有人心頭一顫。
    “但是,真正的戰場,在這裏!”
    “全球90的貿易量,由這些在海洋上航行的鐵疙瘩承載!你們剛才自己也說了,我們的電池,我們的換電模式,在海洋麵前,就是個笑話!”
    “在對手眼裏,我們的‘內河革命’,可能就跟小孩子過家家一樣可笑!他們甚至懶得看我們一眼,直接在另一個維度,向我們宣戰了!”
    “星辰大海?”
    孟遠輕笑一聲,笑聲裏充滿了冰冷的嘲諷。
    “人家已經揚帆起航,我們連船票都還沒拿到!”
    他的目光掃過全場,那些剛才還意氣風發的高管,此刻全都低著頭,冷汗浸濕了昂貴的襯衫。
    慶功宴,已經變成了審判席。
    “現在,告訴我,這場慶功宴,是不是可以結束了?”
    無人應答。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場令人窒息的會議即將結束時,孟遠卻端起那杯早已涼透的茶,輕輕抿了一口。
    他看向麵如死灰的眾人,忽然又問了一個問題,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問每一個人。
    “不過話說回來……”
    “誰說,船過大洋,一定要自己從頭到尾帶著‘油箱’走呢?”
    這句話像一道微弱的電火花,在死寂的空氣中亮了一下,然後消失。
    會議室裏,眾人先是茫然,隨即陷入了更深的困惑。
    不帶著“油箱”走?
    什麽意思?
    難道像飛機一樣,搞個“海上空中加油”?還是說……在太平洋中心建無數個漂浮的換電站?
    這個念頭隻在眾人腦海裏閃現了一秒,就被他們自己掐滅了。
    太荒謬了!那比造一艘電池船本身還要天方夜譚!
    看吧,又來了。這位偉大的創始人,又開始說一些凡人聽不懂的“神諭”了。
    眾高管麵麵相覷,眼神裏的情緒從剛才的羞愧,變成了麵對一個“偉大瘋子”的無奈與敬畏。
    他們跟不上孟遠的思維,隻能沉默。
    而新任ceo林浩宇,在經曆了最初的震動後,他的大腦卻在高速運轉。
    他瞬間就明白了孟遠的意思——顛覆能源的補給模式!
    就像汽車加油站顛覆了馬車驛站,遠新的換電站顛覆了充電樁一樣。
    這是一個無比宏大,無比正確的方向。
    但是……
    林浩宇的拳頭在桌下悄然握緊,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再宏大的構想,也要遵循最基本的物理定律!
    沒有足夠能量密度的“油”,談何“加油”的方式?連船都開不動,討論怎麽在半路補給,這根本就是空中樓閣!
    作為ceo,他不能任由這種脫離現實的幻想,將集團拖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他必須把所有人,包括孟遠,拉回到地麵上來!
    “孟董,我反對。”
    新任ceo林浩宇站了起來,手撐著桌麵,身體微微前傾,毫不退讓地直視著首座上的孟遠。
    “我反對將‘遠洋巨輪電動化’,列為集團的下一階段核心戰略。”
    在場的高管們,大氣都不敢出。
    孟遠,創世紀的締造者,科技教父。林浩宇,華爾街回來的天之驕子,以銳利和理性著稱的新帥。
    這是新舊權力,第一次公開碰撞。
    孟遠靠在椅背上,臉上看不出喜怒。他隻是靜靜地看著林浩宇,像在看一個急於證明自己的年輕人。
    來了。上任三個月,終於忍不住要燒第一把火。
    也好,不敲打敲打,這群老人還真以為我提不動刀了。
    林浩宇深吸一口氣,開始陳述。
    “各位,我不是在質疑孟董的遠見,也不是在否定您剛才關於‘補給模式’的偉大構想。但商業不是情懷,戰略更要腳踏實地。”
    “以我們現有的‘鳳凰一號’固態電池技術,要驅動一艘十萬噸級貨輪,電池重量將超過三萬噸,會直接擠占掉三分之一的有效載重。”
    “這在商業上,是自殺。”
    他的話很刺耳,但數據詳實,邏輯清晰。
    會議室裏,開始響起竊竊私語,不少高管下意識地點頭,顯然,林浩宇說出了他們的心聲。
    這計劃,太瘋狂,太不切實際。
    林浩宇的目光掃過全場,最後又落回孟遠身上。
    “所以,孟董。除非我們能變出魔法,解決最核心的能量密度問題,否則,無論是‘電動化’本身,還是您構想的‘無油箱航行’,都是無法落地的空中樓閣。”
    說完,他坐了下去,會議室裏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孟遠身上。
    這位傳奇董事長,將如何回應這場幾乎無法辯駁的詰難?是承認冒進,還是強行推進?
    孟遠沒有說話。
    他隻是拿起桌上的全息投影控製器,輕輕按了一下。
    啪。
    一聲輕響。
    會議室主屏幕上,之前那張世界地圖瞬間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全新的ogo。
    一隻浴火的鳳凰,翅膀燃燒著金色的電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璀璨。
    下方,一行字。
    “創世紀計劃二期——鳳凰二號固態電池。”
    林浩宇的瞳孔猛地一縮。
    “諸位,”
    孟遠的聲音終於響起,平靜,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戲謔,
    “你們的ceo,說得都對。”
    “以‘鳳凰一號’固態電池的技術,這確實是天方夜譚。”
    他的目光轉向林浩宇。
    “但是,浩宇。”
    “如果,我們電池的能量密度,再翻一倍呢?”
    話音未落,屏幕畫麵再變。
    一張簡單的技術參數對比圖。
    “鳳凰一號固態電池”vs“鳳凰二號固態電池”。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住“鳳凰二號固態電池”下麵,那一行代表“單體能量密度”的數字。
    —— 600h\kg。
    會議室裏,沒有驚呼,隻有倒抽冷氣的聲音。
    此起彼伏。
    林浩宇的嘴唇微微張開,他想說什麽,卻一個字也發不出來。
    他懂技術。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從400到600,這不是一步,這是神與人的距離。
    “不……不可能……”
    首席科學家張博士,猛地站了起來,椅子被帶地向後滑出刺耳的聲響。
    他指著屏幕,手指因為激動而劇烈顫抖。
    “孟董!這個數據……金屬鋰負極?亞微米級電解質膜?”
    “我們……我們實驗室的數據……難道真的已經可以產品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