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十八次失敗!過億投入化為青煙
字數:4759 加入書籤
“c999電動心髒”預研項目的正式啟動,讓遠新集團全體成員萬分激動。
但當那高達“800h\kg”的能量密度指標,被正式壓到遠新中央研究院那座“創世紀”項目實驗大樓時,即便是固態電池“教父”張博士,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窒息!
他知道,要想攀登這座“珠峰”,他們就必須去征服,被全世界所有電池科學家,都視為“終極魔鬼”的——
“鋰金屬負極”!
“轟!”
一聲沉悶的巨響,從那間“極限安全”實驗室內傳出!
此屋由一米厚的防爆混凝土澆築而成。
厚重的鉛化玻璃觀察窗外,張博士和一眾研究員的心,都跟著這聲巨響,沉了下去。
防爆艙內,那塊耗資百萬、剛剛才封裝好的“鳳凰四號”原型電芯,此刻已經變成了一團焦黑,青煙不斷的升騰。
“又失敗了……”
一位年輕的研究員脫力般地癱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喃喃自語。
“這已經是這個月的第十八次了!”
另一位研究員一拳砸在控製台上,手背瞬間一片血紅,他卻仿佛感覺不到疼痛,
“每一次!都是因為那該死的枝晶刺穿!”
張博士沒有說話,隻是死死地盯著屏幕上,那條在爆炸前瞬間飆升到峰值的電流曲線。
他的雙眼布滿血絲,那張儒雅的臉上,寫滿了疲憊與挫敗感。
兩個月了!
整整兩個月,加班加點的科研攻關!
他們這支匯集了全球頂尖智慧的“夢之隊”,無論如何努力改進,都無法擺脫失敗的命運!
難點,就是“鋰枝晶”!
“老師,我們真的還要繼續嗎?”
一個博士生看著那堆昂貴的實驗殘骸,聲音裏帶著一絲顫抖,
“鋰金屬,它……它就像一個魔鬼,我們根本控製不住它!”
張博士聞言,緩緩地轉過身,用沙啞的嗓子,對著實驗室裏所有垂頭喪氣的年輕人,進行了一次最直觀的“科普”。
“你們知道,我們為什麽非要去啃這塊硬骨頭嗎?”
他調出了兩張三維分子結構圖。
一張,是他們已經玩得爐火純青的“石墨負極”。
“看這裏,”他指著那張圖,
“傳統的電池,就像是一棟有很多空房間的‘停車場’。充電,就是讓鋰離子開著車,一個個地停進這些固定的車位裏。很安全,很規矩。”
“但是!”
他話鋒一轉,指向了另一張,代表純粹鋰金屬的結構圖。
“這棟‘停車場’本身,是不產生任何能量的!它隻是占地方的‘鋼筋水泥’!它就是我們能量密度的天花板!”
“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拆掉這棟該死的停車場!讓那些真正攜帶能量的‘車’,自己來當地基!這樣,才能在同樣大小的空間裏,塞進多出幾倍的能量!”
“但是……”
他的語氣,再次變得沉重。
“當沒有了‘車位’的約束之後,這些極其活潑的‘鋰離子’,在充電的時候,就不會再排隊了!”
“它們會像一群失控的野草,隨心所欲地,在負極表麵,瘋狂生長!”
“最終,就會長成一根根,如同微米級的‘死亡之刺’!”
他將一張電芯在顯微鏡下的失敗照片,放大到了極致!
那清晰無比的畫麵,讓在場的所有年輕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們看到,一根極其尖銳的金屬“枝晶”,已經像一把鋒利的匕首,刺穿了那層薄如蟬翼的固態電解質隔膜!
“這就是鋰枝晶!”張博士的聲音裏帶著一絲顫抖。
“這就是,那個一次又一次,讓我們數百萬、數千萬的投入,都在一聲巨響中,化為烏有的……攔路虎!”
整個實驗室,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所有人都被那張充滿了毀滅性的照片,給深深的震撼了。
這就是,科研最殘酷的現實。
有時候,你與成功之間,隻隔著一層薄膜。
但這一層薄膜,卻可能如同天塹一般,讓你永遠都無法逾越!
就在整個“鳳凰四號”項目,陷入巨大瓶頸,甚至連張博士本人,那鋼鐵般的意誌,都開始出現一絲動搖的時候。
一個雪上加霜的壞消息,從大洋彼岸,傳來了。
“張博!”
遠新集團新任ceo林浩宇,臉色鐵青的,推開了實驗室的大門,他的手中,拿著一份剛剛才收到的,來自美國商務部的緊急傳真。
“我們,被製裁了。”
林浩宇的聲音,幹澀又急促。
“美國天通用、加州動力那幫家夥,坐不住了!”
<這些化工巨頭,以國家安全的名義,成功遊說了美國政府!”
“從今天開始,所有被用於‘下一代航空級固態電池’研發的,特種高分子聚合物、先進陶瓷纖維、以及所有核心的精細化工添加劑……”
“對我們,全麵……禁運!”
聽到這個消息,在場每一個研究員,全都心頭一顫!
內憂!外患!
內部,是無法根除的“鋰枝晶”難關!
外部,是那來自世界霸主的,釜底抽薪、最陰狠毒辣的技術絞殺!
“這……這還讓我們怎麽搞?”
“沒有了那些最關鍵的原材料,我們就算想出了辦法,也造不出來啊!”
“完了……c999項目……徹底完了……”
一股前所未有的絕望情緒,開始在整個“夢之隊”的心中,瘋狂地蔓延!
而就在這最黑暗、也最令人絕望的時刻。
實驗室那扇厚重的鉛化大門,再次被緩緩地推開了。
走進來的人,正是那個本該是在家中,享受著“退休”生活的——
孟遠。
他看著滿屋子的,一張張充滿了“絕望”與“迷茫”的年輕臉龐。
看著眉頭緊鎖,一籌莫展的“老戰友”——張博士。
他沒有感到絲毫意外。
平靜的走到了那堆,還在冒著青煙的實驗殘骸前,輕輕拂去了上麵的一層灰燼。
然後才緩緩的轉過身,看著張博士,
問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感到是莫名其妙的問題。
“老張,”
“你說,那《西遊記》裏,觀音菩薩是靠什麽,降服了那隻桀驁不馴的潑猴的?”
孟遠那句充滿了“禪機”的提問,讓在場所有人都愣住了。
《西遊記》?孫悟空?
都什麽時候了?
外麵美國人的技術絞索都已經套到脖子上了,內部的“鋰枝晶”魔鬼又無法降服,
“董事長怎麽還有心情,在這裏講神話故事?”
所有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困惑與不解。
就連固態電池“教父”張博士,也同樣是眉頭緊鎖,他完全無法理解,這位一向高瞻遠矚的“老戰友”,葫蘆裏究竟賣的什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