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濟南:一城泉水潤人心

字數:4456   加入書籤

A+A-


    我是吳阿蒙。
    泰山餘韻未歇,我便從山下啟程,踏上前往泉水之都的旅程。列車穿行於魯中大地,山巒漸退,河渠漸多,我知道,濟南到了。
    濟南,一座名字裏就有“濟水”與“南方”的城市,一座被泉眼點綴、被湖水環抱的城市。她不高調,卻在不言中撫慰人心;她不爭搶,卻以潤物之姿滋養萬象。
    我此行,不隻是為看泉,更想看看,在這水潤之地,人們如何用柔軟的心,撐起一座城市的靈魂。
    一、趵突泉畔:水自深處來,心向靜中走
    走入趵突泉公園,是清晨八點。
    我早來,是想看看泉水最清澈的時刻。陽光斜灑在泉池表麵,泉眼三處,自水底猛烈噴湧,猶如脈搏跳動,一圈圈漣漪擴散在清澈池麵。
    我蹲在池邊,看著魚兒穿梭其間,忽然覺得,這不是水,是會呼吸的生命。
    一位晨練的老人見我看得入神,笑著搭話:“這是趵突泉,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它不是光有水,是有靈氣的。”
    我問:“靈氣從何來?”
    他指了指不遠處的李清照紀念館:“你看,那位詞人當年就是喝著這水長大的。她寫‘莫道不銷魂’,其實銷魂的,是這裏的水。”
    我恍然。
    是的,趵突泉不隻是自然奇觀,更是文化根脈。水與人,早已交融,無法分離。
    我寫下:
    “濟南之泉,
    不以洶湧顯勢,
    卻在涓涓不息中,
    潤透千年風骨。”
    二、大明湖畔:泉水匯聚之地,煙雨人間畫卷
    離開趵突泉,我順著小巷漫步至大明湖。
    湖麵寬廣如鏡,微波輕蕩,倒映著岸邊垂柳和紅牆碧瓦。幾艘畫舫悠悠遊弋,湖心亭在煙水之中若隱若現。
    我登上一座小橋,遇見一位攝影愛好者,正舉著長焦鏡頭捕捉晨霧中的鸕鶿。他說:“大明湖其實是泉水匯聚之湖,七十二泉最終都會來這裏。”
    我一驚:“所以這湖,不是靠天降雨?”
    他點頭:“全是泉水,天然之湖。”
    我走到湖邊一間茶館,在露台上坐下,點了一壺泉水泡的綠茶。茶香清冽,入口微苦,卻回甘綿長。望著湖光山色,我忽然想起一句老話:“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在濟南,大明湖不爭,不語,不奪,卻把千百泉眼的心意,都收於一湖。
    我寫下:
    “濟南之湖,
    不是洪水猛獸,
    是諸泉之心,
    安靜流淌成情。”
    三、芙蓉街上:石板巷裏的人間煙火
    若說泉湖為濟南之魂,那芙蓉街便是這座城市的血脈。
    午後時分,我來到這條古老的街巷,腳下是曆經歲月的青石板,兩旁是泉眼改造的小吃店、老字號、文創鋪。
    熱氣蒸騰,人聲鼎沸,小巷中滿是炒酸奶、把子肉、豆腐腦的香味。我隨意點了一份炸灌腸坐下,對麵是一對在附近上班的夫妻。
    我們聊起濟南,他們說:“在外地工作了幾年,還是喜歡回濟南。這裏有水有味,活得安穩。”
    我問:“是什麽讓你們舍不得?”
    男人笑著指指身後:“你看那口泉——黑虎泉,小時候就在這兒玩水,現在帶孩子也來這兒玩。”
    我回頭看去,那泉清如玻璃,水聲潺潺,流入街邊水槽中,有人正在取水,有孩子在洗手。
    在這一刻,我真正明白了什麽叫“泉城人”。
    他們不是看泉、玩泉,而是與泉共生。
    我寫下:
    “濟南之人,
    不必詠歎泉之美,
    他們早將泉水,
    活進了日子的每一口呼吸裏。”
    四、泉水人家:一院一泉的世代傳承
    我特意拜訪了一戶典型的“泉水人家”,朋友介紹下,我得以走進他們的四合院。
    院中一株老槐樹下,泉水從地縫湧出,匯入一方小池,池邊有青磚搭成的洗衣台,還有一口老井與泉相連。主人是位七旬老人,姓王。
    他說:“這泉水,是我爺爺那輩就有的。小時候每天都用它煮飯、洗衣服、泡茶,現在我孫子也喝這水。”
    我問:“您怎麽知道泉水還在流?”
    他笑著揭開石蓋,隻聽水聲汩汩,清澈見底。“泉水不息,就是家不斷。”他說。
    我望著這一池泉水,仿佛看見一個家族在這院中成長、延續、歸來。
    濟南之泉,不隻是自然現象,而是家譜的一筆,是血脈的延長。
    我寫下:
    “濟南之泉,
    不是城市的點綴,
    是家的核心,
    是時間也帶不走的根。”
    五、夜色泉城:光影下的心之柔軟
    濟南的夜晚,最讓我動容。
    我在寬厚裏街區漫步,石板路在燈光下泛著微光,牆上的燈籠隨風微晃。街頭藝人彈著吉他唱老歌,泉水在暗渠中潺潺穿行。
    我坐在一處泉邊,聽著水聲與遠處人聲交織,忽然有種錯覺:這不是一座現代都市,而是一首被低吟了千年的詩。
    一對老夫妻經過,手牽手,各自拎著一瓶泉水。我起身致意,老人笑著說:“晚上水最清最涼,拿回家煮茶。”
    我問:“天天來?”
    他點頭:“泉水養人,養心。”
    那一刻,我覺得,濟南不隻是泉水之城,更是讓人願意慢下來的城市。
    我寫下:
    “濟南的夜,
    無須霓虹喧嘩,
    隻憑一盞泉邊燈火,
    便能喚醒人心最柔軟的部分。”
    泉水落入地圖:下一個城市,火熱與煙火共舞
    離開濟南的清晨,我在一口泉邊洗了把臉,冰涼泉水劃過額頭,像是這座城市的最後一次撫慰。
    我在《地球交響曲》的地圖上,鄭重寫下:
    “第252章,濟南,記。
    泉水之都,文脈之根,
    她不是潮流之地,
    卻是讓人想回、願住、能靜的地方。”
    下一站,是淄博。
    我聽說,那是一座正在“爆火”的城市,但火背後的人,煙火裏的魂,我更想親眼去看看。
    願泉水送我,赴一場熱辣燙心的相逢。
    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