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典型的條線鬥爭

字數:4961   加入書籤

A+A-


    鄭儀翻開麵前的地市班子換屆考察進度表:
    “我剛來,對處裏工作還不熟悉,想聽聽許科長介紹下近期重點。”
    “是。”
    許建林翻開筆記本。
    “目前有三個地市麵臨換屆,臨州、明州和雲港。按照部裏要求,我們科已完成第一輪民主推薦和談話調研。”
    他停頓一下。
    “不過......”
    “不過什麽?”
    鄭儀抬了抬眼皮。
    許建林舔了舔嘴唇:
    “臨州市常務副市長候選人張鬆林同誌,在巡視組反饋中有信訪舉報未結案,嚴處長的意思是......暫緩上會。”
    鄭儀記得這個名字,正是剛才走廊上嚴明嗬斥下屬時提到的爭議人選。
    “信訪內容是什麽?”
    “主要是關於開發區土地出讓違規操作的舉報,但紀委初核後認為證據不足。”
    許建林回答得很謹慎。
    “不過巡視組在反饋意見裏專門提了這條。”
    鄭儀沒有看文件,而是盯著徐建林:
    “所以組織部這邊......”
    許建林目光閃爍:
    “部裏態度比較謹慎,畢竟巡視整改是政治任務。”
    “張鬆林是誰推薦的?”
    鄭儀突然問道。
    許建林明顯僵了一下,但很快恢複常態:
    “是......臨州市委組織部按程序報上來的。”
    “沒有其他領導過問?”
    許建林喉結滾動,聲音低了幾分:
    “省委方副書記在年初幹部工作會上提過,要重視開發區工作實績突出的幹部......”
    鄭儀聽明白了。
    這是典型的條線鬥爭,巡視組查出問題,組織部按規矩攔下,但背後可能牽扯到某位省委領導的用人意圖。
    鄭儀手指輕輕敲了敲桌麵,沒有追問下去。
    他隻是平靜地點了點頭:
    “既然是巡視組反饋的問題,自然要按程序辦。不過考察資料還是先放在我這裏,我了解一下情況。”
    許建林鬆了口氣:
    “好的,鄭處長。”
    鄭儀翻開另一份文件,語氣自然地轉移了話題:
    “明州的幹部調整方案我看過了,有幾個崗位的候選人履曆不錯,不過地方工作經驗稍微欠缺了些,許科怎麽看?”
    許建林立刻領會到鄭儀不想繼續深談臨州的事,順勢接上話頭,開始詳細介紹明州市班子的情況。
    鄭儀偶爾提幾個問題,姿態放鬆地靠在椅背上,神情專注,仿佛剛才那一瞬間的敏銳追問從未發生過。
    從這幾分鍾的交談裏,鄭儀已經摸清了許建林的底。
    這是個典型的機關老油條,做事謹慎,說話留三分,既不想得罪人,也不敢亂站隊。
    他提到張鬆林時那份猶豫,絕不是因為原則問題,而是因為他知道這人背後有人,但又不敢明說,怕惹禍上身。
    至於“巡視組反饋”和“嚴處長意見”,表麵上是秉公處理,實際上可能牽扯到更高層的博弈。
    韓副書記想要推的人,巡視組查出了問題,組織部卡住不放,那為什麽嚴明為何如此強硬?
    這才是關鍵,但許建林不會透露,也不敢透露。
    鄭儀微微一笑,語氣溫和地結束了談話:
    “好,基本情況我了解了,辛苦許科。”
    許建林連忙起身,恭敬道:
    “鄭處長有什麽指示,隨時吩咐。”
    鄭儀頷首:
    “工作上的事,我們按照規矩辦就行。”
    許建林走出辦公室,帶上門時手上刻意放輕了力道,沒發出半點聲響。
    走廊上的中央空調嗡嗡作響,他鬆了鬆領口,這才發現後背已經濕了一片。
    傳聞中這個26歲的副處長是個硬茬,從巡視組殺出來的狠角色,今日一見倒沒有想象中那般咄咄逼人。
    至少剛才談話時,鄭儀始終保持著得體的微笑,不像嚴明那樣動不動就拍桌子。
    但許建林浸淫組織係統二十年,深諳越是這樣不動聲色的人,越難琢磨。
    許建林回到辦公室區域,沿著開放式辦公區的過道慢慢走向自己靠窗的工位。
    隔壁工位的小趙正埋頭整理文件,抬頭見他回來,隨口問道:
    “許科,新處長找你啥事啊?”
    “例行匯報工作。”
    許建林輕描淡寫地應了一句,坐下來打開電腦。
    他的辦公桌收拾得很整潔,左側擺著幾份待處理的幹部考察檔案,右上角貼著女兒畫的向日葵簡筆畫。
    “這年輕人,不好糊弄啊。”
    鄭儀看材料的角度和提問的方式,絕不像個初來乍到的新手。
    那些看似隨意的問詢,句句都點在關鍵處,對組織係統的門道摸得門兒清。
    他絕對不是隨便調來豐富資曆的。
    許建林打開電腦,調出臨州班子的考察材料,猶豫了一會兒,還是在【情況說明】一欄裏補充了幾條新信息。
    其中一條特別標注:
    【巡視組反饋後,臨州市委未作補充說明】。
    這是個微妙的信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該站隊的時候躲不過去。”
    他歎了口氣,把文件保存。
    在省委組織部混了這麽多年,許建林很清楚,新領導上任,最忌諱的就是底下人耍小聰明。
    既然鄭儀已經盯上了臨州的調整方案,那他這個老科長就得調整工作方式了,至少明麵上,得讓新處長覺得自己可靠。
    至於更深的水......
    許建林揉了揉太陽穴,決定先觀望。
    辦公室。
    鄭儀翻開標有金色回形針的文件夾,張鬆林的考察材料赫然映入眼簾。
    40出頭,臨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出身,在任期間推動臨州港擴建工程落地,是臨州這些年招商引資的核心功臣。
    照片上的男人濃眉方臉,眉宇間透著股精明強勢的氣場。
    鄭儀細細翻閱履曆部分:
    張鬆林,42歲,漢族,中共黨員,臨州大學經濟管理碩士,曆任臨州市政府辦公室秘書科副科長、臨州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局長、管委會副主任、主任,現任臨州市副市長。
    “秘書出身......”
    鄭儀輕聲自語。
    這類從領導秘書起步的幹部向來是組織部關注的重點,他們往往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政治資源。
    舉報材料附在考察報告的最後一頁,上麵蓋著“內部資料”的藍色印章。
    舉報人稱張鬆林在開發區主任任上違規幹預土地招拍掛程序,為某房地產企業量身定製競標條件,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紀委核查意見寫著:證據不足,暫未發現違紀線索。
    這句話,在體製內混久了的人都知道意味著什麽。
    不是真的沒問題,而是“還沒查到”或者“不想查”。
    喜歡權勢巔峰:分手後,我青雲直上請大家收藏:()權勢巔峰:分手後,我青雲直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