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你有什麽想法?

字數:4968   加入書籤

A+A-


    周一清晨,省委黨校。
    鄭儀踏入黨校大門時,天剛蒙蒙亮。
    他今天穿得很正式,深灰色西裝,白襯衫,沒打領帶,但袖扣一絲不苟地係著。
    這是組織係統幹部的標準著裝,既不過分張揚,又不失威嚴。
    黨校主樓前已經停了幾輛公務車,幾名工作人員正忙著擺放簽到台和指示牌。
    鄭儀掃了一眼車牌,有省委辦公廳的,有省紀委的,還有兩輛來自地市組織部的車。
    看來這期青幹班的規格不低。
    “鄭處長!”
    一個戴眼鏡的年輕幹部小跑過來,胸前別著黨校的工作證:
    “王校長讓我來接您,開班儀式在報告廳。”
    鄭儀點點頭,跟著他穿過長廊。
    報告廳裏已經坐了七八十人,大多三四十歲年紀,三三兩兩地低聲交談。
    鄭儀的目光在人群中尋找著那份檔案上的臉,林鶴鳴。
    “鄭處長,您的座位在前排。”
    工作人員指引道。
    鄭儀卻擺擺手:
    “我隨便坐就行。”
    他選了後排靠過道的位置,這裏視野開闊,能看清整個會場。
    八點整,開班儀式準時開始。
    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王立群走上講台致辭。
    鄭儀注意到,王立群講話時特意提到了“新時代幹部選拔要打破論資排輩”“注重在基層一線和急難險重任務中考察識別幹部”。
    這些措辭,在組織係統的語境中往往預示著人事調整的風向。
    鄭儀一邊聽,一邊用餘光觀察著會場。
    第三排靠窗的位置,一個穿著藏青色夾克的男人正專注地記著筆記,方臉,平頭,濃眉下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正是檔案照片上的林鶴鳴。
    不同於周圍人時不時低頭看手機的小動作,林鶴鳴全程保持著筆直的坐姿,目光始終停留在講台上,偶爾在筆記本上寫幾筆,顯得格外專注。
    這是個細節,但足以說明問題,在林鶴鳴這樣的基層幹部眼裏,省委黨校的每一句話、每一個信號,都可能是改變命運的機會。
    王立群的講話結束後,是學員代表發言。
    出乎鄭儀意料的是,被推選發言的正是林鶴鳴。
    “各位領導、各位同學,我來自明州青雲縣,一個曾經因征地矛盾上過新聞的地方......”
    林鶴鳴的聲音不高不低,帶著一絲地方口音,但吐字清晰。
    他沒有回避青雲縣的問題,反而以兩次群體性事件為切入點,分享了基層治理中的教訓與經驗:
    “......化解矛盾的關鍵不是堵,而是疏。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們的心是不是真正為他們著想,他們一清二楚。”
    鄭儀注意到,當林鶴鳴談到帶著鋪蓋住進上訪戶家中、一住就是半個月的經曆時,王立群微微的點了點頭。
    這是個微妙但重要的信號。
    “......作為基層幹部,我們最怕的不是群眾鬧事,而是群眾不鬧,因為不鬧意味著他們對我們徹底失去信任。”
    林鶴鳴的話樸實無華,卻引得會場一陣低語。
    鄭儀看到前排幾位地市組織部的領導不約而同地翻看起資料,顯然是在確認這個“敢說話”的縣領導是誰。
    發言結束後,林鶴鳴沒有表現出一絲得意,反而略帶局促地鞠了一躬,快步回到座位上。
    上午的議程結束後,學員們三三兩兩走向食堂。
    鄭儀故意放慢腳步,等林鶴鳴從身邊經過時,看似隨意地問道:
    “林書記剛才的發言很有見地,青雲縣的‘駐村接訪’機製現在推廣得怎麽樣?”
    林鶴鳴明顯一愣,隨即站定,謹慎地回答:
    “目前全縣85的行政村已經常態化實施,信訪量確實降了不少。”
    他頓了頓,試探性地補充道:
    “您是......”
    “鄭儀,省委組織部幹部一處。”
    鄭儀主動伸出手。
    林鶴鳴的表情瞬間變得嚴肅,雙手握住鄭儀的手:
    “鄭處長好!”
    基層幹部對組織部的敬畏是刻在骨子裏的,尤其是對他這樣突然出現在黨校的“欽差”。
    “邊走邊聊?”
    鄭儀示意他一起往食堂方向走:
    “我看了你的檔案,高職低配兩年了,有什麽想法?”
    這是個直白到近乎冒犯的問題,但鄭儀就是要試探林鶴鳴的反應。
    林鶴鳴的腳步明顯滯了一下,但很快調整過來:
    “組織把我放在這個位置,是對我的信任。高職低配不是委屈,是曆練。”
    “實話。”
    鄭儀笑了:
    “但總該有自己的職業規劃吧?”
    林鶴鳴沉默了一會兒,似乎在權衡利弊,最終坦率地說,
    “如果能有機會把‘駐村接訪’的經驗推廣到更多地方,我願意繼續挑更重的擔子。”
    這句話說得很巧妙,既表達了進取心,又不顯得急功近利;既展現了能力自信,又沒逾越分寸。
    鄭儀暗自點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愧是能在群體事件後穩住局麵的人,既懂原則,又懂變通。
    兩人取完餐,選了個靠角落的位置坐下。
    鄭儀一邊吃飯,一邊繼續問道:
    “青雲縣的征地問題,根源在哪?”
    “利益分配不均。”
    林鶴鳴放下筷子,聲音低了幾分:
    “農民土地被征用後,補償標準低,就業安置不到位,而開發區引進的企業卻享受了太多優惠政策......”
    “所以你在任上調整了政策?”
    “微調。”
    林鶴鳴謹慎地回答:
    “我給縣委常委打了報告,提出適當提高補償標準,同時要求入駐企業優先錄用本地勞動力。”
    “阻力很大吧?”
    “確實。”
    林鶴鳴苦笑:
    “縣財政緊張,很多領導擔心提高標準會拖累開發區建設進度;企業那邊也有意見,覺得我們幹預了用工自主權。”
    “但你還是做成了。”
    鄭儀注視著他。
    “因為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林鶴鳴的眼神變得堅定:
    “鄭處長,在基層這些年,我最大的體會就是,隻要真正站在群眾立場上做事,再難的事也能找到解決辦法。”
    鄭儀沒有立即接話。
    他想起巡視組辦案時聽過太多冠冕堂皇的口號,但像林鶴鳴這樣能在具體政策中體現“群眾立場”的幹部,確實不多見。
    “下午的討論課,我可能會去旁聽。”
    臨走時,鄭儀狀似隨意地說:
    “你在基層的經驗很寶貴,可以多分享。”
    林鶴鳴眼睛一亮,隨即恢複常態:
    “一定不辜負領導期望。”
    喜歡權勢巔峰:分手後,我青雲直上請大家收藏:()權勢巔峰:分手後,我青雲直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