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01章 新年,家庭,弟弟鄭浩對於未來的抉擇

字數:6905   加入書籤

A+A-


    窗外,零星的鞭炮聲預示著新年的臨近。
    鄭儀家的客廳裏,卻是難得的、真正的熱鬧。
    暖氣開得很足,空氣中彌漫著飯菜的香氣和一種屬於家庭的、暖融融的溫馨。
    鄭儀的父母,從京城過來了。
    兩位老人穿著嶄新的、明顯是為了過年才買的深色棉襖,臉上帶著長途旅行後的疲憊,但更多的是與兒子兒媳、尤其是與小孫子團聚的喜悅和激動。
    鄭父身材不高,但很結實,常年勞作在他黝黑的皮膚和粗糙的手掌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話不多,隻是憨厚地笑著,眼神卻不時地、充滿慈愛地追隨著滿地亂爬的小孫子鄭懷瑾。
    鄭母則明顯要健談一些,拉著兒媳秦月的手,絮絮叨叨地說著京城的生活,說著小兒子鄭浩在學校的情況,語氣裏滿是為人母的驕傲。
    而話題的中心之一,鄭儀的弟弟鄭浩,此刻正安靜地坐在沙發角落裏,手裏捧著一本厚厚的專業書,看得入神。
    他比幾年前鄭儀最後一次見他時,明顯瘦了些,也沉靜了許多。
    以前那個活潑好動、喜歡纏著哥哥問東問西的少年,似乎被京城求學的歲月磨去了不少棱角,眉宇間多了一絲與他年齡不太相符的沉鬱和思索。
    秦月在廚房和餐廳之間忙碌著,準備著豐盛的家宴。
    鄭懷瑾則成了全家人的開心果,一會兒撲到爺爺懷裏要抱抱,一會兒又搖搖晃晃地去扯奶奶的衣角,嘴裏咿咿呀呀地說著誰也聽不懂的“嬰語”,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鄭儀下班回來,脫下帶著寒氣的外套,看到這熱鬧溫馨的一幕,臉上也不由自主地露出了放鬆而滿足的笑容。
    “爸,媽,路上辛苦了吧?”
    他接過秦月遞來的熱毛巾擦了把臉,走到父母身邊。
    “不辛苦,不辛苦!坐高鐵快得很!”
    李秀蘭連忙擺手,看著大兒子,眼神裏滿是欣慰和驕傲。
    “倒是你,看著好像又瘦了?工作是不是太累了?得多注意身體啊!”
    “我沒事,媽,好著呢。”
    鄭儀笑了笑,目光轉向沙發角落裏的弟弟。
    “小浩,哥回來了都不打個招呼?”
    鄭浩這才從書裏抬起頭,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臉上露出一絲有些靦腆的笑容。
    “哥。”
    聲音不打,帶著點書卷氣。
    “看什麽書呢?這麽入迷。”
    鄭儀走過去,在他身邊坐下,隨手拿起那本書看了一眼封麵——《全球氣候變化與國際治理前沿》。
    很硬核的專業書籍。
    “隨便看看。”
    鄭浩合上書,語氣平淡。
    “研究生階段的課程參考書。”
    “嗯,不錯,有鑽研精神。”
    鄭儀拍了拍弟弟的肩膀,他能感覺到,弟弟的肩膀比以前單薄了些,但似乎也更堅實了。
    “在學校怎麽樣?還適應嗎?錢夠不夠花?”
    “都挺好的。”
    鄭浩的回答言簡意賅,似乎不願多談自己的事情。
    鄭儀敏銳地察覺到弟弟情緒不太高,但他沒有追問。
    年輕人有自己的心事,很正常。
    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圍坐在餐桌旁。
    飯菜很豐盛,都是鄭儀父母愛吃的家鄉菜,秦月的手藝得到了婆婆的高度讚揚。
    鄭懷瑾坐在特製的兒童餐椅上,揮舞著小勺子,吃得滿臉都是,引得大家笑聲不斷。
    飯桌上,話題自然而然地轉到了未來的安排上。
    鄭父抿了一口兒子給他倒的酒,臉上帶著滿足的紅光,開口說道:
    “小儀啊,眼看著懷瑾也一天天大了,你們工作又忙。我跟你媽在京城,雖說離小浩近點,但說到底也是租的房子,人生地不熟的。我跟你媽商量著……等小浩研究生畢業,工作穩定了,我們就回老家去。”
    老家的房子雖然舊了點,但街坊鄰居都熟,空氣也好,種點小菜,養幾隻雞,日子過得自在。”
    李秀蘭也附和道:
    “是啊,京城開銷大,我們倆老家夥在那裏,也幫不上你們什麽忙,還淨添亂。回老家,我們都習慣。”
    鄭儀放下筷子,看了看父母,又看了看默默吃飯的弟弟,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他給父親又斟了一杯酒,語氣溫和但堅定地說:
    “爸,媽,你們那個想法,不太合適。”
    “回老家?老家醫療條件跟不上,萬一有個頭疼腦熱,我們離得遠,怎麽放心?”
    “在京城租房子,也確實不是長久之計。”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家人。
    “我的意思是,你們就別來回折騰了。”
    “等開了春,就在明州買套房子。不大,夠住就行,離我們近點。到時候,你們就搬過來。”
    “明州這邊,城市發展不錯,生活也方便,醫療條件比老家強得多。你們過來,既能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我們照顧起來也方便。”
    這話一出,鄭父鄭母都愣住了,互相看了一眼。
    李秀蘭有些猶豫:
    “在明州買房子?那得花不少錢吧?你又要養孩子,壓力太大了!我跟你爸還有點積蓄,回老家翻修一下老房子夠用了,不能給你添負擔!”
    “媽,看您說的,什麽叫添負擔?”
    鄭儀笑了。
    “兒子給父母養老,不是天經地義嗎?”
    “錢的事情你們不用操心。我現在工資還可以,而且……”
    他看了一眼秦月,秦月溫柔地回望著他,眼神裏滿是支持。
    “而且秦月也支持。我們倆努努力,在明州安個家,把你們接過來,一家人團團圓圓的,比什麽都強。”
    鄭父張了張嘴,想說什麽,但看著兒子堅定的眼神,和兒媳溫柔的笑容,最終隻是重重地點了點頭,眼圈有些發紅,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好……好……我兒子有出息了……知道孝順了……”
    李秀蘭也抹了抹眼角,臉上卻綻開了發自內心的笑容。
    “那就聽小儀的!我們就在明州安家!到時候天天給我大孫子做好吃的!”
    解決完父母的養老問題,飯桌上的氣氛更加輕鬆融洽。
    話題自然轉向了弟弟鄭浩關於未來的打算。
    “小浩啊,”
    李秀蘭給兒子夾了一筷子菜,語氣帶著期待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焦慮。
    “你研究生明年夏天就畢業了,有什麽打算沒?是打算留在京城發展,還是……去南方?你哥在明州,你要是願意過來,也有個照應。”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鄭浩身上。
    鄭浩放下筷子,他抬起頭,目光平靜地迎向家人的注視,最後落在了哥哥鄭儀的臉上。
    “哥,爸媽,嫂子。”
    他的聲音清晰而沉穩,帶著一種與他年齡不符的篤定。
    “我的事……我已經有打算了。”
    “我談了個女朋友,叫林薇。她家是京城的,她父親……在部委工作,是個司長。”
    這話一出,飯桌上瞬間安靜了一下。
    鄭父鄭母臉上都露出了驚訝和一絲……難以言說的複雜神色。
    部委司長的女兒?
    鄭儀也微微有些訝異,但他沒有表現出來,隻是靜靜地看著弟弟,等待他繼續說下去。
    鄭浩似乎早就預料到家人的反應,他臉上沒有任何得意或不安,隻有一種經過深思熟慮後的平靜。
    “林薇的父親……對我還挺看重的。”
    “我們商量過了。等我畢業,我打算走選調,進部委。”
    他頓了頓,目光坦誠地看著鄭儀。
    “哥,我知道你一直不希望家裏人再沾這個圈子。我也知道這條路……不容易。”
    “但我認真考慮過了。這不是一時衝動,也不是為了攀附誰家的關係。”
    “我是學這個的,國際關係,全球治理。我覺得……在更高的平台上,或許能真正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林薇的父親也說了,部委現在很需要有國際視野、有專業背景的年輕人。他會支持我,但路,最終還得我自己走。”
    鄭浩說完,便安靜了下來,等待著家人的反應,尤其是哥哥的反應。
    鄭儀久久沒有說話。
    他確實有些驚訝。
    他沒想到弟弟會做出這樣的選擇,更沒想到弟弟會如此成熟、如此清晰地規劃自己的未來。
    走選調,進部委。
    這意味著弟弟將要踏入的,是一個比他目前所處的環境更加複雜、競爭更加激烈、規則也更加森嚴的領域。
    那裏匯聚了全國最頂尖的人才,背景深厚者不知凡幾。
    弟弟一個毫無根基的沒有相關背景的孩子,想要在那裏立足、發展,難度可想而知。
    而且……
    鄭儀內心深處,確實有一絲不願家人再沾染仕途的想法。
    這條路,太累,太險,太多身不由己。
    他一個人在這條路上跋涉就夠了,不希望弟弟也卷進來。
    但是……
    他看著弟弟那雙清澈而堅定的眼睛,看著那張年輕卻已經顯露出獨立思考能力和擔當的麵龐。
    他忽然意識到,弟弟已經長大了。
    不再是那個需要他庇護、需要他指引的少年。
    他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判斷,有為自己選擇人生道路的權利。
    作為哥哥,他可以提醒,可以建議,但最終,應該尊重弟弟的選擇。
    更何況,弟弟的選擇,並非盲目。
    他有清晰的目標,有明確的路徑,甚至還有了一定的外部支持。
    這比很多同齡人茫然無措的狀態,要好得多。
    鄭儀緩緩吐出一口氣,臉上露出了溫和的笑容。
    他端起酒杯,對著弟弟。
    “小浩。”
    “哥尊重你的選擇。”
    “既然想清楚了,決定了,那就放手去幹。”
    “記住,無論遇到什麽困難,家永遠是你的後盾。哥……也會在背後支持你。”
    鄭浩看著哥哥,看著哥哥眼中那份毫無保留的信任和支持,鼻子微微一酸,重重地點了點頭。
    他也端起麵前的飲料杯。
    “謝謝哥!”
    兩隻杯子在空中輕輕相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