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74章 明州的崛起,勢不可擋

字數:8442   加入書籤

A+A-


    次日清晨,省城還籠罩在一層薄薄的晨霧中。
    一支由三輛黑色轎車組成的車隊,已經悄然駛出了省委大院。
    打頭的是一輛掛著省委牌照的紅旗h5,這是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孫濤的座駕。
    中間是一輛同型號的紅旗,這是新任明州市委書記鄭儀的專車。
    後麵跟著一輛考斯特中巴車,坐著組織部的工作人員和部分隨行人員。
    車隊沒有拉響警笛,也沒有前導車開道,隻是平穩地行駛在通往明州的高速公路上。
    但明眼人一看這陣勢,尤其是那特殊的車牌和車型,就知道這絕非普通的公務出行,而是涉及重要領導幹部調整的“送任”。
    高速公路兩旁的田野和村莊在車窗外飛速倒退。
    鄭儀坐在後座,目光沉靜地望著窗外。
    今天,他將以一種全新的身份,重返明州。
    這一次,不再是“主持工作”的副書記,而是名正言順的市委書記,這座近八百萬人口城市的最高決策者。
    周揚坐在副駕駛,通過後視鏡悄悄觀察著鄭儀。
    他發現,鄭書記今天似乎格外沉靜,臉上看不出太多喜怒,隻是偶爾會微微蹙眉,像是在思考著什麽重要的問題。
    周揚不知道的是,鄭儀此刻腦海中盤旋的,除了即將到來的幹部大會和全新的工作挑戰,還有昨天在飛機上聽到的那個關於“世同智能”和外資的消息。
    這件事,像一根細微的刺,紮在他的心頭。
    他需要盡快弄清楚情況。
    上午十點左右,車隊駛抵明州地界。
    在高速公路出口處,幾輛明州市委、市政府的公務車早已在此等候。
    看到省委組織的車隊,明州方麵的車輛立刻打開雙閃,緩緩匯入車隊,在前方引導。
    車隊的規模瞬間擴大,變得更加顯眼。
    沿著通往市區的快速路行駛,道路兩旁偶爾有車輛和行人。
    不少人看到這支安靜卻氣場強大的車隊,都紛紛側目,投來好奇和探究的目光。
    “這是哪位大領導來了?”
    “看這車牌,是省裏的車!中間那輛……難道是送新書記上任的?”
    “應該是!聽說原來的鄒書記退休了,新書記今天正式上任!”
    路人的竊竊私語和好奇的目光,都被隔絕在車窗外。
    但鄭儀能感覺到,一種無形的關注和期待,正伴隨著車隊,一路向著明州市委大院蔓延。
    車隊最終緩緩駛入莊嚴肅穆的明州市委大院,在主辦公樓前穩穩停下。
    大樓門前,已經站滿了黑壓壓的人群。
    以市長張林為首的明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四套班子領導成員,各部委辦局、各區縣主要負責人,幾乎全部到齊,整齊列隊等候。
    車門打開。
    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孫濤率先下車。
    緊接著,鄭儀也邁步下車。
    他今天穿著一身深色西裝,白襯衫,係著一條深紅色領帶,身姿挺拔,麵容沉穩。
    看到鄭儀下車,等候的人群中立刻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張林市長立刻迎上前來,分別與孫濤和鄭儀用力握手。
    “孫部長,一路辛苦!”
    “鄭書記,歡迎回家!”
    他的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話語中透著親切。
    “張市長,辛苦各位同誌久等了。”
    鄭儀與張林握手時,也能感受到對方那份作為“老搭檔”的真誠。
    其他領導班子成員也依次上前,與孫濤和鄭儀握手致意。
    寒暄過後,一行人簇擁著孫濤和鄭儀,步入市委大樓,走向早已布置好的大會議室。
    明州市領導幹部大會,即將開始。
    這標誌著,明州正式進入了“鄭儀時代”。
    大會議室內,燈火通明,莊嚴肅穆。
    主席台上方懸掛著醒目的會標:“明州市領導幹部大會”。
    台下,座無虛席。
    全市副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各區縣、各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濟濟一堂。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混合著期待、緊張、好奇的複雜情緒。
    所有人都知道,今天的大會,不僅僅是迎接新任市委書記那麽簡單。
    這更是一次權力的正式交接,是明州未來政治風向和發展路徑的重要宣示。
    此刻,每個人的心情都各不相同。
    市委常委、副市長們,都正襟危坐,心中盤算著如何在新書記麵前展現自己,如何適應新的權力格局。
    台下的人群中,臨川縣委書記劉航,坐在靠前的位置。
    他今天特意穿了一身嶄新的藏青色西裝,頭發梳得一絲不苟,努力讓自己看起來精神抖擻。
    但他的內心,卻如同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一方麵,他對自己的能力和政績有信心。
    尤其是在鄭儀“主持工作”期間,他積極配合陳匣副書記,在臨川大力整頓作風,調整了不少幹部,贏得了不少好評。
    他相信,這些表現,鄭儀是看在眼裏的。
    鄭儀之前也曾暗示過,看好他的能力,對他下一步的發展有過指點。
    這讓劉航對未來的仕途,充滿期待。
    說不定,借著新書記上任的東風,自己還能再進一步?
    但另一方麵,一想到女兒劉雅寧和鄭浩的事,他就頭疼不已。
    那個鄭浩,眼看就要鯉魚躍龍門,進入省委辦公廳了。
    而女兒,顯然是鐵了心要跟定那小子了。
    上次鄭浩來家裏,雖然態度誠懇,承認了之前的“懦弱”,也展現出了擔當,但劉航心裏那口氣,還是沒能完全順過來。
    如今,鄭儀正式接任市委書記,身份更顯赫。
    鄭浩作為他的親弟弟,這背景就更硬了。
    自己這個縣委書記,在親家麵前,恐怕就更沒什麽“話語權”了。
    這將來要是結了婚,女兒會不會受委屈?自己這張老臉往哪擱?
    各種念頭在劉航腦海中翻騰,讓他心煩意亂。
    他甚至有些後悔,上次鄭浩來,自己態度是不是太生硬了?要不要找個機會緩和一下?
    就在他胡思亂想、一團亂麻之時,主席台側門打開,一行人魚貫而入。
    走在最前麵的,是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孫濤。
    緊隨其後的,就是今天的主角——新任明州市委書記鄭儀。
    再後麵是市長張林等市領導。
    看到鄭儀出現,會場內立刻爆發出一陣更加熱烈、持久的掌聲。
    這掌聲,既是禮節,也包含著各種複雜的情緒:
    有歡迎,有審視,有期待,也有觀望。
    鄭儀走到主席台中央位置坐下,目光平靜地掃視全場。
    劉航接觸到鄭儀的目光時,下意識地挺直了腰板,努力展現出最好的精神狀態。
    鄭儀的目光在他臉上似乎停留了不到半秒,便滑了過去,沒有任何特別的表示。
    但這已經足夠讓劉航心跳加速了。
    大會正式開始。
    會議由市長張林主持。
    他首先代表明州市四套班子和全市幹部群眾,對省委組織部孫濤副部長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省委的決定表示堅決擁護。
    接著,孫濤副部長代表省委,宣讀了關於鄭儀同誌任職的決定。
    “……省委認為,鄭儀同誌擔任明州市委書記是合適的。希望鄭儀同誌在省委的領導下,團結帶領市委一班人,緊緊依靠全市廣大幹部群眾,銳意進取,紮實工作,不斷開創明州各項事業新局麵……”
    孫濤的講話,規範而有力。
    宣讀完畢後,會場再次響起掌聲。
    輪到鄭儀講話了。
    會場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席台中央。
    大家都想聽聽,這位年輕的、頗具傳奇色彩的市委書記,會發表怎樣的就職演說。
    這將決定未來幾年明州的走向,也關係到在場每一個人的前途。
    鄭儀調整了一下話筒,目光緩緩掃過台下每一張麵孔。
    他的聲音沉穩而清晰,透過麥克風,傳遍會場的每一個角落:
    “同誌們:
    剛才,振濤部長宣布了省委關於明州市委主要負責同誌調整的決定,我完全擁護、堅決服從省委的決定……”
    劉航坐在台下,聽著鄭儀沉穩有力的聲音,看著他從容不迫的氣度,心中感慨萬千。
    這個不到四十歲的年輕人,真的已經成長為了一個能夠掌控一方大局的領導者。
    而自己的女兒,即將成為這個領導者的……弟媳?
    這其中的關係,讓劉航的心情更加複雜。
    鄭儀的聲音通過擴音器,清晰地回蕩在肅靜的會場裏。
    他並沒有急於拋出宏大的藍圖或具體的施政綱領,而是從一種更宏大的視角切入。
    “同誌們,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明州,自古以來就是聯通南北、襟帶東西的戰略要衝,是華夏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我們的先輩,在這裏篳路藍縷,開創基業,留下了燦爛的曆史文化,也鍛造了明州人民勤勞智慧、堅韌不拔、敢為人先的精神品格!”
    台下,不少年紀稍長的幹部微微頷首,眼神中流露出認同和追憶。
    他們經曆過明州曾經的輝煌,也見證了後來的沉寂與掙紮。
    “改革開放以來,明州和全國一樣,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
    鄭儀話鋒一轉,語氣變得沉凝。
    “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進入新時代,麵對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明州的發展,正處在一個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
    “產業結構偏重、創新動能不足、民生短板尚存、社會治理麵臨新挑戰……這些都是擺在我們麵前,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
    他沒有回避矛盾,而是將問題和盤托出。
    這種坦誠,反而讓台下的一些幹部感到一絲震動和新奇。
    新任領導上台,通常都會多說成績,少談問題,以穩定人心。
    但鄭儀卻反其道而行之。
    “同誌們,有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正視問題,缺乏解決問題的勇氣和智慧!”
    鄭儀的聲音陡然提高,帶著一種斬釘截鐵的決絕。
    “曆史的接力棒,如今傳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手中!”
    “我們這一屆市委班子,我們全體的明州幹部,肩負著省委的重托,承載著八百萬明州人民的殷切期望!”
    “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懈怠!沒有任何借口退縮!”
    他的目光變得銳利,掃視全場,仿佛在與每一雙眼睛進行無聲的交流。
    “明州的未來,不在別人的施舍裏,不在空洞的口號裏,而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手上!在我們的擔當裏!在我們的奮鬥裏!”
    “我們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要有舍我其誰的責任感!更要有建功立業必定有我的使命感!”
    會場裏鴉雀無聲,隻有鄭儀鏗鏘有力的聲音在回蕩。
    劉航感覺自己的呼吸都不自覺地屏住了,他能聽到自己心髒有力的跳動聲。
    他被鄭儀話語中那股強大的自信和感染力所震撼。
    “同誌們!”
    “困難,從來嚇不倒英雄的明州人民!”
    “挑戰,更阻擋不住明州奮進的步伐!”
    這兩句話,點燃了在場許多人心底沉寂已久的豪情。
    多少年了?
    明州人已經多久沒有聽到過如此提氣、如此硬氣的話了?
    那種久違的、屬於工業重鎮的驕傲和血性,仿佛在這一刻被重新喚醒。
    “省委對我們寄予厚望!徐誌鴻書記明確要求,明州要在‘十五五’期間,闖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要為全省同類城市轉型發展提供‘明州經驗’!”
    “這是壓力,更是動力!是挑戰,更是機遇!”
    鄭儀的聲音充滿了不容置疑的信念。
    “我堅信,隻要我們全市上下同心同德,聚焦‘新明州建設’藍圖,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
    “隻要我們堅持創新驅動,大膽破除體製機製障礙,全力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隻要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那麽!”
    鄭儀深吸一口氣,用盡全身力氣,發出了最為激昂的宣告:
    “在不遠的將來,明州,必將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在江東大地!成為全省乃至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明州的崛起,勢不可擋!”
    “明州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