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斬草除根
字數:8110 加入書籤
韓義輕蔑地冷笑了一聲,歎了口氣:“你們說的這些,都是瞎猜,光看表麵現象就妄下結論,一點證據都沒有!”
“要是你們稍微關心一下荊州的情況,就會明白,劉表這幾年已經對蔡家起疑心了。
他提拔了不少當地的能人,就是想壓製蔡家的勢力。”
“像韓嵩、劉先、劉磐、黃祖這些人,都是用來製衡蔡家的。
特別是劉磐和黃祖,一個掌控江夏,一個守著江陵,手裏都有重兵!”
“要知道,蔡瑁以前可是荊州的大都督,那時候整個荊州的軍隊都歸他管,那可是個狠角色。”
“但現在!”
韓義說到這兒,眼睛盯著揚彪:“蔡瑁的權力縮水了,管的地方小了,手下人也被分開了。”
“太傅大人,您覺得,蔡瑁在這種情況下,還能老實嗎?”
“盡管蔡瑁是劉表的親戚,但劉表早就對他心存戒備,蔡瑁能不采取措施嗎?”
“現在劉表把劉琦當作親生子一樣栽培,那些新提拔的人都站在劉琦那邊,蔡瑁自然得扶持劉琮上位,怎會甘心讓劉琦繼承大業?”
揚彪一聽,氣焰頓時消了不少。
說實話,他對荊州的事情真是一竅不通。
更沒想到的是,荊州表麵上看起來風平浪靜,背地裏卻有這麽多彎彎繞繞的鬥爭。
要是韓義說的是真的,那從某種角度看,他可能真的被曹操給耍了。
但是……
曹操為什麽要利用他呢?
揚彪雖然不確定韓義的話對不對,
但順著這個思路琢磨,他突然覺得自己好像摸到點門道了。
因為,他清楚記得,當年曹操在洛陽當北部尉時,就是蔡瑁陪著去求官的!
他倆從小就親如兄弟。
更關鍵的是,
現在曹操投靠了劉表,跟蔡瑁關係鐵得很。
再說,曹操現在混得不行,確實急需拿下個州,才有機會再跟韓義較量。
畢竟,曹操之前老是輸給韓義。
也許……
韓義正是因為調查曹操,才順著線索挖出了。
哎喲!
一想到這兒,
揚彪心裏直發怵,頭發都豎起來了,背後直冒冷汗。
他隱隱覺得,這次真是搞砸了,而且錯得離譜。
過了好一會兒,揚彪悶聲不語。
坐在上麵的小皇帝憋不住好奇,開口問道:“可他們終究是一家人,蔡瑁怎麽能幹出這種事呢?”
“劉表一死,他姐姐就成了寡婦,這對他有什麽好處?”
韓義隻能在心裏頭暗暗笑這小皇帝太單純了。
他也不藏著,直接懟了回去:
“陛下,在權力麵前,誰還管親不親、疏不疏呢!”
他特意把“親疏”
這兩個字咬得重重的。
這話就像一把鋒利的刀,直戳小皇帝的心窩。
突然間,小皇帝想起了當年宮裏血流成河的場景。
對!
在這個地方,誰和誰不是親人?為了那個寶座,連自個兒的親人都能下手。
甚至有人為了權力,連親爹親娘親兄弟姐妹都能下狠手!
一時間,小皇帝也說不出話來。
韓義的話深深刺痛了他。
其實韓義隻是說劉琮的事,但小皇帝不由自主地把自個兒代入了進去,好像又回到了當年那場血腥的。
“陛下!”
韓義雙手抱拳,誠懇地說:“微臣覺得這事不能一時衝動,您不能成了蔡瑁的幫凶,把荊州的百姓推入火坑。”
“那你說怎麽辦?”
小皇帝歎了口氣,抬起頭看著韓義。
“陛下要是不信我,可以派人去荊州瞅瞅。”
韓義話一出口,緊接著又加了句:“不過嘛,我對這事門兒清,您要是信得過我,直接讓劉琦當荊州牧,豈不更好?”
韓義這話,算是把小皇帝的路給徹底封死了。
怎麽說呢?
要是小皇帝真讓劉琦做了荊州牧,那倒也罷。
可萬一他不選劉琦,偏偏挑了劉琮,那豈不是明擺著不信任韓義?
這種事,就是小皇帝再糊塗,也不敢輕易嚐試。
畢竟現在朝廷大權,大半都攥在韓義手裏。
劉協雖然是皇上,但哪敢跟韓義唱反調。
萬一惹毛了韓義,他可能會變成第二個董卓,甚至比梁冀還狠。
下朝後,劉協一肚子火,氣衝衝地回了嘉德殿。
這可是他頭一回對韓義發脾氣。
因為他覺得韓義這是在逼他。
這種感覺,讓他實在難以接受。
“太傅。”
劉協氣呼呼地說:“朕非得立劉琦為荊州牧不可嗎?”
揚彪彎下腰,拱著手,低聲說道:“陛下,老臣覺得韓司空的話也有幾分道理,這事您最好還是弄清楚再做決定。”
“什麽?”
劉協驚訝得瞪大了眼:“太傅,您竟然覺得韓司空說得有理?”
揚彪也不拐彎抹角,直接點頭承認:“沒錯,我是這麽想的。
有些事就像司空大人說的那樣,我當年錯信了一個朋友,現在想想真是後悔得要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協一聽,心裏咯噔一下,頭發都快豎起來了,背後直冒冷汗。
“那太傅的意思是——”
“莫非說……”
劉協咽了口唾沫,瞪大眼睛,身子往前湊了湊,壓低聲音問:“劉表真的是被人害死的,而不是意外?”
“這事都是蔡瑁搞的鬼,他和他姐姐一起害死了劉表,給朝廷上的奏章也是假的!”
“太傅!”
劉協覺得難以置信,連聲追問:“這事,您覺得是真的嗎?”
揚彪依然很鎮定:“陛下,我雖然不信韓義的話,但那份奏章的真實性我也懷疑。
所以我建議陛下先別急著處理,趕緊派人去調查清楚。”
對!
劉協完全讚同,緩緩點了點頭。
他鬆了口氣,試探地問:“那依太傅之見,朕該派誰去查?”
揚彪稍微想了想,小聲說道:“我兒子揚修就行!他從小就聰明,而且為人低調,肯定能幫您把事情查個水落石出!”
“揚修?”
劉協腦海裏立刻浮現出他的模樣。
當年在雒陽太學的時候,他就見過揚修一麵。
那時候揚修就聰明得驚人,深受同學們喜愛。
揚修出名,不光因為他爺爺揚賜的地位,更因為他才華橫溢,讓人佩服。
特別是劉協,對他簡直是崇拜得不得了。
“我記得……”
劉協試著問:“你兒子的表字,是不是叫德祖?”
揚彪點了點頭:“是的,陛下記性真好,正是德祖。”
“好!”
劉協肯定地回答:“如果德祖能協助查案,自然能水落石出。
但這事不能拖太久,不然我那邊不好交代。”
“陛下請放心。”
揚彪再次鞠躬:“我派他去就是為了盡快找出結果!”
劉協嗯了一聲,神情放鬆了些:“那太傅趕緊讓你兒子出發吧,荊州拖得越久,情況就越複雜,我也就越被動。”
揚彪恭敬地行禮:“遵命!”
說完,他彎著腰,倒退著離開了嘉德殿。
揚彪一走,劉協就轉頭問張旭:“你覺得這事是真的嗎?”
“這個……”
張旭裝出一副思索的樣子:“微臣不清楚,陛下還是別問了。
您也知道,我曾發誓絕不插手陛下的政事。”
“你這話說的。”
劉協皺眉看著他。
劉協嘴角微微上揚,輕笑一聲:“我心裏有數,就是想聽聽你的想法。
怎麽,你還想違抗皇命不成?”
“臣不敢!”
張旭連忙行禮。
“那你說說看。”
劉協低聲說道。
“這……”
張旭稍微想了想,猶豫了一會兒才說:“臣覺得太傅和司空說得都挺有道理,不過臣更傾向於太傅的想法,派人去調查一下比較好。”
“如果真像司空說的那樣,那皇上當然應該封劉琦為荊州之主;但如果蔡瑁沒撒謊,也可能是司空別有用心。”
“總之!”
張旭隨口說道:“不管怎樣,隻要事情查清楚了,對皇上來說都是好事。
這隻是我的一點淺見,沒經過深思熟慮,如有不妥之處,請皇上見諒。”
“不!”
劉協擺擺手打斷他,居然點頭表示讚同:“我覺得你說得對,這事確實得搞清楚,我也想知道。”
“張愛卿!”
劉協笑著看著他:“你真是我的好幫手!要不是你是個宦官,我肯定會提拔你當大官,替我出謀劃策。”
“陛下。”
張旭趕緊跪下:“您千萬別這麽說,臣隻想侍奉陛下,不想卷入這些爭鬥,求您饒了我吧。”
“起來!”
劉協瞪了他一眼:“瞧你這副慫樣。”
張旭跪著不肯起身:“求陛下開恩,饒過微臣。”
劉協不耐煩地擺擺手:“行了行了,我不為難你就是了。”
張旭連連磕頭:“多謝陛下!”
劉協歎了口氣:“唉,可惜可惜!”
現在的襄陽亂作一團。
蔡瑁生怕有人趁火,幹脆把襄陽城封得密不透風。
畢竟襄陽是荊州的重要據點,也是荊州的門戶。
六十九
城門一合上,外頭的人幾乎別想闖進來。
可偏偏這一天,
蔡瑁正在州牧府裏忙活,突然一個小官急匆匆地跑進來,喘著氣說:
“大都督,外麵有人傳話,說公子劉琦要進城。”
“他回來了?”
蔡瑁眉頭擰成了一團,臉上滿是慌張。
士兵答:“是的,公子回來了,不知道大都督您打算……”
蔡瑁二話不說,擺手打斷:“不許放!堅決不能放!”
“遵命!”
士兵點頭哈腰,轉身要走,卻被曹操喊住了:“等等!”
蔡瑁愣了:“孟德,你這是唱的哪一出?”
曹操停了停,瞅瞅四周,
那意思,人太多,說話不方便。
蔡瑁立馬懂了,揮手喊道:“你們都先出去!”
大家磨磨蹭蹭地散了,蔡瑁這才問:“孟德,現在沒人了,有什麽說什麽吧!”
就算周圍沒人,曹操還是壓低聲音說:“德珪,你怎麽想的?劉琦都到門口了,怎麽不讓他進來?”
“聽好了!”
曹操加重語氣:“劉琦可是他們的頭兒。
要是咱們把劉琦……”
說到這兒,他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狠狠往下一砍:“給宰了,黃祖、劉磐他們就沒主心骨了,咱就能一個個收拾掉!”
喜歡三國:貂蟬帶娃堵門,我讓她再生請大家收藏:()三國:貂蟬帶娃堵門,我讓她再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