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農門科舉十一

字數:3060   加入書籤

A+A-


    考了院試第一名,也就是說徐景行現在已經有了秀才功名。
    說句實話,在大晟,秀才功名的含金量不低,最起碼徐景行得知自己考中秀才所能享有的福利後,都忍不住微微嘖舌。
    從此擁有參加官方舉辦的文化活動的資質不說,見知縣時也無需下跪,甚至他本人還被免除了所有的賦稅和徭役,還享有官府提供的廩膳補貼。
    當然,他若是願意,從此可進入府、州、縣學讀書,為參加鄉試做準備,雖然秀才本身不一定能直接入仕,但考中秀才,是踏上仕途的第一步,隻有秀才,才可以繼續參加接下來的一些列考試,當然,若有人自覺無法再考下去,也可通過選拔來擔任一些低級官職。
    徐景行考完院試沒有直接歸家,而是先送老師餘世鏡回漱石草堂,報喜的銅鑼聲卻先他一步到了原主所在的徐家莊。
    “咱們沒聽錯吧?景哥兒考了院試頭名,如今已然是秀才公了?!”村中族老聽聞消息後激動無比,嗓門大得都直接將梁上的積灰震落。
    於滿院雞飛狗跳中,李氏死死攥著圍裙邊愣在原地,力道之大,讓她指節都微微有些泛白,田氏原本坐在灶房門口摘菜,聽聞徐景行考中秀才的消息,莫名就想起了她當初對這位大侄子心生怨懟後說的一些胡話,此刻那些話,像塊滾燙的炭,反複灼燒她的舌根。
    汪氏表現也不比自己二嫂田氏好到哪裏去,當初她也曾對徐景行心生過怨懟,如今聽著報喜的銅鑼聲,覺得刺耳的同時也生有一絲後悔之心。
    “趕緊把東廂房收拾出來!”裏長的聲音驚醒了滿院的寂靜,田氏汪氏看著大嫂李氏被眾人簇擁著走進堂屋,心裏還是會閃現出一絲難受,這是人性使然,怪不得她們。
    汪氏前往堂屋幫忙招待裏長之時,耳尖的聽見有人議論出聲:“還是大山家景哥兒厲害,拜得一個好老師,往後參加鄉試,說不定都不用族裏為他湊盤纏。”
    “你可說錯了,從今兒起,我們都得喊他徐秀才,可不能亂稱呼秀才老爺。”
    “是是是,是徐秀才不是景哥兒。”
    聽著這些話,汪氏心裏異常難受,怪不得她家男人年前突然罵她婦道人家眼皮子淺,大侄子如此有出息,卻與他們感情生分,日後想沾光隻怕也沾不了太多。
    徐景行對原主兩位嬸娘心理的變化一無所知也不感興趣,倒是有些苦惱自己該如何阻止徐大山等人為他考中秀才擺席宴請全村族人的事。
    到最後,徐景行也沒能阻止成功,隻能任由徐大山門在自家堂屋以及門口,擺桌宴客,灶房裏,李氏拿出家中存的最後一塊臘肉,切成薄片,祖母老劉氏帶著兩位嬸娘,將家裏養的雞宰了兩隻,就這,已經算得上徐家莊最有排場的席麵了。
    “來啦來啦!秀才公大喜啊!”原主二叔公家的媳婦,挎著半筐雞蛋來吃席,瞥見桌上的葷菜,她喉嚨動了動,當場被饞得厲害。
    先前,村裏私底下嘲諷徐景行不自量力妄圖讀書改命的有她一個,如今,卻是滿臉堆笑著說他是個狀元之材,誇李氏雞燉得噴香。
    跟在她身後的是村裏富戶許娘子,她手裏帶了足足一斤裝的糖,眼睛卻也直勾勾盯著粗陶碗裏的臘肉片,嘴裏同時還念叨著道:“早說了,徐秀才從小就聰慧過人,將來是要做大官的。”
    到了宴席正式開始時,徐氏族長顫巍巍的舉起陶碗,笑道:“我們徐家莊有了秀才老爺坐鎮,往後這十裏八村的人,都不敢輕看我們。”
    眾人紛紛應和,筷子卻都怯生生地懸在半空,不敢下筷夾肉,這時,便是祖母老劉氏出場,給眾位德高望重的長輩碗裏夾肉,而她自己,從頭到尾都沒舍得吃上一口。
    酒是從村頭買的最便宜的濁酒,度數不高,卻讓眾人喝得臉通紅,爭搶著說要幫襯他準備鄉試的盤纏。
    當暮色漫上來時,桌上的葷菜已然見底,徐景行受不得堂屋裏的吵鬧出門透氣,卻聽見有人在不遠處的桃樹下輕聲嘀咕:“沒想到考上秀才了,也才兩道葷菜……”
    “有兩道葷菜已經很不錯了,村裏擺席,就算是兒女成婚的大喜事,也隻有一道菜裏能看到些肉沫腥子。”
    “你說的也不錯,到底是考中了秀才,咱們莊子有了正經讀書人,往後也能跟著沾點光!”
    ………………
    配合著徐大山他們擺完了這一場宴席,徐景行再次辭別眾人,返回漱石草堂,同老師餘世鏡學更深的學識。
    午後的陽光曬得人發昏,徐景行正讀著《鹽鐵論》,餘世鏡突然開口問道:“丘公主張漕運改革,你怎麽看?”
    徐景行一個激靈,斟酌著開口道:“學生以為當疏通運河,裁撤冗員……”
    “這些都是空話!”餘世鏡扔來一張紙條,繼續開口說道:“這裏麵是當年戶部提交的奏折,你先看,看完了寫對策,晚飯前交我。”
    漕運改革這種朝廷大事,對往往會涉及到複雜的利益關係,包括漕運官員、地方豪強以及船工水手等多個群體,如果提出改革之人,過於直接地觸及這些群體的核心利益,可能會引發他們的不滿和報複,從而致使改革失敗。
    於此同時,朝廷的漕運改革,通常也跟局勢緊密相關,不同的派別對改革之事抱有不同的態度,稍有不慎就會被卷入鬥爭之中,麵臨巨大的風險,再者,漕運改革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係統工程,涉及到諸多細節和專業知識,徐景行作為一個任務者,哪怕了解一些現代的理念和方法,但對於古代漕運的具體運作以及地方情況,都缺乏深入的了解。
    老師餘世鏡,確確實實給他布置了一個極難且棘手的課業,讓他坐在墨香齋,苦思冥想了許久,才稍微理清下筆的思路,可要他直接寫出策論並在晚飯前上交,卻是有些不能。
    喜歡快穿:是男二又怎樣?照不走劇情請大家收藏:()快穿:是男二又怎樣?照不走劇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