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黑洞之瞳
字數:2082 加入書籤
警報聲像生鏽的手術刀劃開鈦合金艙壁,我猛然撞在全息操作台邊緣,手中的反物質樣本管在失重環境中劃出幽藍弧線。透過環形觀測窗,距地球三萬公裏的同步軌道上,兩個暗紫色的引力旋渦正在互相吞噬,宛如宇宙瞳孔的虹膜在劇烈收縮。
"引力潮汐指數突破閾值!"助手林夏的聲音帶著電子失真,她發梢的納米傳感器正在瘋狂閃爍,"空間站外殼應力超過78!"
我扯掉胸前的心率監測儀,粘稠的導電凝膠在太空服上洇開灰斑。三天前,當我們在igos的引力波圖譜上捕捉到這對雙黑洞係統時,沒人預料到它們的合並進程會提前十四小時啟動。此刻主控屏上的數據流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扭曲,宛如兩條交纏的毒蛇在吞噬彼此的尾巴。
"把備用算力全導進事件視界模擬模塊!"我扯開領口的緊急通訊器,喉間泛起鐵鏽味,"通知地麵控製中心,啟動月球背麵的引力透鏡陣列!"指尖在虛擬鍵盤上飛舞,卻在觸到"清除緩存"按鈕時驟然停頓——三個月前被學術委員會駁回的"動態熵增模型"數據,正靜靜躺在加密分區裏。
窗外的紫色旋渦突然爆發出刺目強光,那是物質墜入奇點前的最後哀鳴。林夏的驚呼戛然而止,她的全息投影在電磁脈衝中碎成像素雪花。我眼睜睜看著操作台的量子芯片逐個熄滅,唯有應急電源在天花板投下血紅色的光斑,像極了去年在夏威夷天文台目睹的日全食。
數據手套突然震動,是藏在腕表夾層的軍用級存儲器在響應。當我把偷運進來的黑市算力模塊強行接入係統時,陳舊的散熱管開始噴出白色液氮霧。視網膜投影跳出一串亂碼,卻在我輸入母親生日作為密鑰後,突然化作兩條金色的雙曲線——那是兩個原始黑洞的事件視界麵積曲線。
"麵積...在疊加?"我的聲音在頭盔裏形成詭異的共振。隨著雙黑洞的視界開始融合,代表合並後麵積的藍色曲線正在衝破理論預測的上限,像掙脫枷鎖的野獸般竄向坐標紙頂端。這不可能,除非愛因斯坦場方程在強引力場中存在我們尚未察覺的修正項——
整座空間站突然被拽向某個不可見的深淵,我整個人砸在觀測窗上,看見自己扭曲的倒影正在被引力透鏡拉伸成詭異的橢圓。遠處的地球像顆脆弱的藍寶石,表麵的電離層正被這場史無前例的引力擾動撕裂出猙獰的裂痕。通訊頻道裏傳來各國航天局的尖叫,夾雜著太平洋沿岸海嘯預警的蜂鳴聲。
存儲器突然過熱,燙得我指尖發麻。在係統徹底崩潰前的零點三秒,我終於看清了動態模型的最終結果:合並後的事件視界麵積,精確等於兩個原始黑洞麵積之和的1.02倍。這個小數點後兩位的偏差,足以顛覆人類對黑洞熱力學的所有認知。
"夏娃,啟動自爆程序。"我對著空氣說出那個禁忌的代碼,牆角的反物質燃料艙開始閃爍死亡般的綠光。林夏的投影突然重新凝聚,她眼中倒映著正在坍縮的黑洞,發間不知何時纏上了半片破碎的觀測鏡片。
"您早就知道會這樣,對嗎?"她的聲音異常平靜,仿佛我們此刻討論的不是即將到來的湮滅,而是每周例會上的學術分歧,"從您偷偷修改引力波探測器的校準參數開始..."
爆炸產生的光壓將我推向觀測窗,雙黑洞的合並已經完成,新生的事件視界像宇宙中張開的巨口,吞噬著最後一絲星光。在意識被過載的數據流撕裂前,我終於想起十七歲那年在青海鹽湖看到的銀河——那時我以為,宇宙中最壯麗的景象,是恒星的誕生與死亡。
當劇烈的白光淹沒一切時,腕表內側的微型存儲器正通過中微子信道向地麵發送最後一組數據。在芝加哥大學的地下實驗室,我的死對頭張正明教授會在十二小時後收到它,然後在那個總是飄著劣質咖啡味的辦公室裏,對著屏幕上的藍色曲線瞳孔驟縮。
他會看到,在事件視界麵積永不停滯的增長中,藏著整個黑洞熱力學的潘多拉魔盒。而我用生命守護的這個秘密,將如同新誕生的黑洞般,在科學界掀起一場足以改變所有認知的引力海嘯。
當空間站化作宇宙中的塵埃時,我忽然笑了。原來最危險的科學發現,從來不是寫在方程式裏的真理,而是當你凝視黑洞時,黑洞也在凝視著你——用它那永不會減小的視界,記錄著所有敢於觸碰禁忌的靈魂。
喜歡謫天記請大家收藏:()謫天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