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黑洞輻射悖論與星塵號的量子躍遷

字數:3620   加入書籤

A+A-


    星塵號曲率引擎的嗡鳴突然出現了0.1赫茲的異常波動,秦天哲的指尖在主控台全息屏上劃出一串藍色光軌。中央觀測窗之外,87星係邊緣的那個暗物質旋渦正以每秒2.3個天文單位的速度吞噬著周圍的星際塵埃,而飛船傳感器陣列捕捉到的微波背景輻射頻譜,正在發生著人類科學史上從未記錄過的詭異偏移。
    “首席科學官,把第三象限的引力透鏡數據再放大200倍。”秦天哲的聲音透過量子通訊器傳到艦橋後方的科學站,他的目光始終鎖定著觀測窗中那個扭曲空間的黑色奇點,“注意光譜分析模塊裏的微波輻射基線,我需要確認那些異常峰值是否來自黑洞的霍金輻射。”
    莉娜·索恩博士的金發在反重力靴的作用下微微漂浮,她纖細的手指在數據手套上快速舞動,全息屏上立刻彈出數十組閃爍的量子色動力學模型。“船長,輻射頻譜出現了雙重疊加效應——常規霍金輻射的黑體譜線之上,疊加著一組頻率為1.7太赫茲的周期性脈衝,能量強度相當於標準超新星爆發的百萬分之一,但頻率穩定性超過了我們已知的任何天體現象。”
    秦天哲的眉心微微蹙起,他想起了三十年前在地球科學院研讀的黑洞熱力學論文。屏幕右下角的時間戳顯示著宇宙年齡:138.2億年,而根據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場論的交叉計算模型,眼前這個質量約為太陽300萬倍的恒星級黑洞,理論上完全蒸發需要1066年。但此刻傳感器捕捉到的輻射脈衝,顯然打破了霍金輻射的統計隨機性。
    “啟動引力波偏振檢測儀,”秦天哲突然下令,“把檢測頻段調整到1.7太赫茲的諧波區間。莉娜,調出‘星際迷航’計劃第三階段的黑洞交互協議,我需要確認是否存在未知的能量釋放機製。”
    當“星際迷航”協議的全息界麵在艦橋中央展開時,秦天哲的目光落在了協議附錄b的第47條:“當黑洞輻射能量大於吸收能量時,可能觸發量子隧穿效應導致的突發性輻射增強。”他的手指輕輕敲擊著虛擬界麵,那些複雜的張量方程突然在腦海中形成了具象化的物理圖像——如果宇宙的膨脹速率按照當前哈勃常數持續下去,微波背景輻射的溫度將在1020年後低於黑洞溫度,屆時霍金輻射將主導能量輸出。但眼前的異常脈衝,似乎讓這個時間點提前了至少1046年。
    “船長!輻射脈衝的能量密度在過去30秒內提升了17!”莉娜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她麵前的能量圖譜上,代表輻射強度的紅線正在以指數級攀升,“光譜分析顯示,脈衝中包含大量高能μ子和反質子,這種粒子組合……像是某種有規律的能量調製。”
    秦天哲猛地轉身,觀測窗中的黑洞邊緣突然泛起一圈幽藍色的光暈。那不是常規的吸積盤輻射,而是從事件視界附近噴射出的柱狀能量流,其方向正對著星塵號的偏導護盾。
    “啟動鐳射炮預備模式,能量輸出設定為標準測試值的0.5,”秦天哲的聲音冷靜得像塊寒冰,他知道此刻任何過度反應都可能引發災難性後果,“目標:黑洞輻射源外圍的等離子體層。我們需要製造一個微型擾動,看看這東西到底是自然現象還是……”
    他的話語沒有說完,但艦橋上的所有人都明白那個未盡的猜想意味著什麽。當星塵號船首的鐳射炮陣列發出一道微弱的紫色光束時,觀測窗中的藍色光暈突然產生了劇烈波動。更令人震驚的是,黑洞輻射脈衝的頻率竟然同步出現在調製——1.7太赫茲的基頻上,疊加了與鐳射炮波長精確對應的次級頻率。
    “這不可能!”莉娜猛地站起身,數據手套不小心碰翻了旁邊的反重力咖啡杯,“黑洞沒有神經係統,不可能對外部刺激產生響應。除非……”她的目光突然落在了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統一模型的邊緣參數上,“除非事件視界附近存在量子引力效應導致的信息存儲結構。”
    秦天哲的心髒猛地一縮,他想起了導師臨終前留下的那段加密留言:“當黑洞開始‘歌唱’時,記住它們的頻率是宇宙的琴弦。”此刻觀測到的輻射脈衝,其頻率精度足以作為星際導航的基準信號,這種規律性絕非自然形成。
    “把鐳射炮能量提升到1,發射頻率調整為脈衝輻射的127諧波,”秦天哲的決策帶著一種近乎直覺的果斷,“莉娜,準備進行量子糾纏態的實時比對,我要知道這東西到底在‘說’什麽。”
    當第二道鐳射光束擊中藍色光暈時,黑洞周圍的空間扭曲突然出現了毫秒級的規律性震蕩。中央全息屏上,輻射脈衝的波形圖開始解析出意想不到的模式——那是由1.7太赫茲載波和256種次級頻率構成的複合信號,其編碼方式竟然與地球人類文明三百年前發射的“旅行者號”鍍金唱片有著驚人的數學同構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解碼進度72……”莉娜的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顫抖,“信息載體是μ子的自旋方向,調製模式符合碳基生命的邏輯思維範式。船長,這像是一個……應答信號。”
    秦天哲的目光死死盯著屏幕上逐漸清晰的二進製流,那些0和1的組合正在重構出三維圖像。突然,所有的輻射脈衝在同一時刻停止,黑洞周圍的藍色光暈如同被無形之手抹去,隻剩下扭曲的空間證明著剛才的一切並非幻覺。
    “能量讀數歸零,”武器官報告道,“鐳射炮反饋回路檢測到異常能量吸收,係統能耗比理論值低了43。”
    這個數據像一道閃電劈中了秦天哲的思路。低能耗意味著能量沒有被完全轉化為熱能或動能,而是被某種機製“存儲”了起來。他猛然調出能量守恒計算模塊,將黑洞輻射的能量輸出與鐳射炮的能量輸入進行比對——正如霍金理論預言的那樣,黑洞吸收的能量確實小於其發射的能量,但眼前的現象顯示,這種能量差被轉化為了某種有序的信息載體。
    “莉娜,”秦天哲的聲音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凝重,“把所有數據導入‘宇宙熵變模型’,重點計算黑洞輻射導致的信息熵增率。我需要知道,當1066年的蒸發時間被某種力量縮短時,宇宙的命運軌跡會發生什麽變化。”
    艦橋的主照明突然切換為應急模式,紅色的警報燈光在每個人的臉上投下晃動的陰影。傳感器陣列傳來的最新數據顯示,87顯示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正在同步產生相同頻率的輻射脈衝,仿佛整個顯示的黑洞都被接入了同一個量子網絡。
    秦天哲的手指懸停在曲率引擎的啟動界麵上,他知道此刻任何躍遷行為都可能引發無法預測的連鎖反應。觀測窗外的黑暗宇宙中,那些曾經被認為是死亡終點的黑洞,正在以人類無法理解的方式“醒來”。而星塵號,這艘承載著人類文明火種的星際方舟,此刻正漂浮在宇宙琴弦的第一個音符上。
    “啟動量子意識鏈接,”秦天哲深吸一口氣,將手掌按在主控台的生物識別麵板上,“全體船員注意,我們正在見證宇宙的另一種可能。準備記錄接下來的每一個量子漲落,因為從這一刻起,物理學的教科書可能需要重寫。”
    當他的意識與星塵號的量子計算機完成鏈接時,腦海中突然浮現出導師留下的最後一句話:“黑洞不是終點,而是宇宙用來存儲信息的量子硬盤。當它們開始讀取時,我們稱之為‘時間’的東西,或許隻是數據檢索的過程。”
    觀測窗中的黑洞突然爆發出一陣柔和的白光,那不是毀滅性的能量釋放,而是某種信息傳遞的最終形態。秦天哲知道,人類文明終於觸碰到了宇宙的底層代碼,而接下來的每一個發現,都可能改寫生命在星海中的位置。至於那1066年的蒸發時間,或許隻是某個更宏大程序中的一個注釋行而已。
    喜歡謫天記請大家收藏:()謫天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