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曹文詔領兵出征,朱聿鍵帶宗室上戰場。

字數:9236   加入書籤

A+A-


    朱由檢聽到秦良玉的請戰,沉吟片刻:“秦閣老,有心了。”
    “你剛剛從山西回來,還是休息一陣子。再說了,愛卿你年事已高。沙場征戰的事情,還是交給曹文詔。”
    秦良玉錯愕的表情:“曹文詔?陛下說的是...騰驤四衛總兵曹文詔?”
    “不錯,正是曹愛卿。”
    “王晨恩,你派人去請曹文詔入宮。”朱由檢當機立斷,把這個機會交給曹文詔。
    特別,騰驤四衛招兵.訓練幾個月的時間。是時候上戰場,和蒙古人交戰。
    殺韃子,見見血。
    王承恩回過神來,雙手作揖躬身:“遵命,皇爺。老奴親自去請曹文詔。”
    朱由檢坐在軟塌上,發出由衷的感歎:“我大明立國,兩百六十年。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宗室子弟,現在生到將近一百萬人。”
    “這麽一大群人,不從事生產。每一年朝廷還要支付,上千萬石的祿米。”
    “貪官汙吏橫行,如惡狼當道。劣紳惡霸,肆意妄為。”
    “在太祖洪武皇帝時期,定下親王贍養製度。親王一年六萬兩銀子,郡王一年一萬兩。”
    “太祖有子嗣,二十五人。那麽就是要每年,一百五十萬兩。”
    “最關鍵的是,宗室的世襲罔替製度。”
    朱由檢語不驚人死不休:“宗室一百萬人,按照每個宗室子弟,每一年二十兩銀子。那就是兩千萬兩銀子。”
    “就算隻發一半銀子,一半祿米。朝廷也要支出一千萬兩。”
    “秦閣老。宗室子弟,就是趴在大明朝廷,身上的膿瘡。”
    “每個王朝的末期,土地兼並愈加瘋狂。士紳豪族.宗室.勳貴外戚都在兼並土地。”
    秦良玉聽完,朱由檢這番推心置腹,不由得陷入沉默。
    “秦閣老,朕希望你待在京城。將白杆兵的兵員,招到人。”
    朱由檢表情嚴肅,說出自己心裏真實想法:“朕,會給白杆軍。裝備一批新式的燧發槍56半自動步槍),射程可以達到200——300米。”
    “讓白杆兵,進行實彈射擊。”
    “所以,愛卿你的擔子很重。有什麽要求,現在提出來。”朱由檢緩緩抬起右手,示意道。
    秦良玉回過神來,神情鄭重:“回稟陛下,白杆軍招兵,擴軍到人。這沒有問題。”
    “臣,想問問。這五萬人的軍餉,是多少兩銀子?”
    朱由檢沉吟一會,深思熟慮:“每個士兵,每個月軍餉一兩七錢。”
    “白杆兵的軍餉,由朕的內帑供應。”
    “另外,朕會下令。從內帑調20萬斤的皇室細鹽,供應給五萬白杆兵。”
    朱由檢娓娓道來,沉聲道:“每個士兵,每天要攝入一錢的細鹽。”
    “另外,朕會從皇莊,調一批土豆進京。”
    其實,關於加碘鹽不能吃的太多,要不然齁得慌。
    朱由檢這八天的時間,都沒有閑著,沒有去後宮沉迷女色。
    連續八天開集裝箱,得到加碘鹽30萬斤,麵粉斤,白砂糖斤,冰凍巴沙魚斤,
    打火機20萬隻,耐旱土豆斤,英文版教員語錄本。
    秦良玉倒吸一口涼氣,連忙雙手抱拳:“臣!多謝陛下。陛下仁慈,皇恩浩蕩啊。”
    “白杆兵,五萬將士。一定感念陛下恩德,對陛下忠誠,戰死沙場,馬革裹屍而還。”
    要知道,皇室細鹽在皇家供銷社。一兩細鹽,九兩銀子商賈)
    就算是勳貴去買,才能降到三兩銀子,買到一兩細鹽。
    “對了,忠賢啊。宗室子弟,有多少人進京?”朱由檢回過神來,詢問這個重要的事情。
    魏忠賢站在右側,低眉順眼的姿態。打了一個激靈,連忙開口:“回稟皇爺。到昨天為止,已經有4500宗室子弟,進入北京。”
    “現在都被老奴,安排在京城的驛館,暫時住下。”
    朱由檢微微點頭,若有所思,特意詢問:“老唐王的嫡長孫,朱聿鍵。他在哪裏?進京沒有?”
    “回皇爺的話,朱聿鍵因為是東宮太子伴讀。”
    “老奴便安排了一處宅子,就在朝陽門附近。”
    魏忠賢微微躬身,安排的妥妥當當。
    朱由檢十分的滿意,看著這條老狗:“很好。馬上派人,招他進宮。朕要見他。”
    他現在特別想見見,這位“隆武帝”。
    曆史發生了改變,隻要自己在位。朱聿鍵就不可能登基,成為南明的隆武帝。
    但是,作為朱姓宗室子弟,傑出的人才。朱由檢還是決定,要重用朱聿鍵。
    古代的皇帝,絕大部分都喜歡用貪官。這是為什麽?
    貪官大肆撈錢斂財,有幾個皇帝不知情?
    這是不可能的。
    他們知情,放任自流。通過這個,抓住貪官的把柄。
    然後等到朝政,被貪官搞得亂七八糟.民怨沸騰的時候。
    皇帝就會殺了貪官,抄了貪官的家。
    就好像清朝的和珅,這個著名的大貪官。抄家的時候,搜查出8000萬兩白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魏忠賢回過神來,躬下身子,笑吟吟回答:“是,皇爺。老奴這就去安排。”
    說完之後,魏忠賢連忙走出暖閣。來到乾清宮外,叫了一個當差的小太監。
    “老祖宗。您老有什麽吩咐?”小太監穿著紫色太監服,一路小跑,跪在魏忠賢麵前。
    魏忠賢表情嚴肅,沉聲吩咐道:“你去朝陽門附近,把朱聿鍵帶進宮裏。皇爺要見他。”
    “記住,客氣一點。”魏忠賢伸手指向小太監,叮嚀兩句。
    魏忠賢能夠討皇帝開心,主要是因為他懂得——忠誠。
    知道自己頭頂,隻有一片天,那就是皇爺朱由檢。
    他的所有權勢.地位.財富都是皇帝給的。
    朱由檢重用誰,器重誰。魏忠賢就會放低姿態,低眉順眼。
    小太監回過神來,連忙站起身:“老祖宗,小的明白。”
    魏忠賢揮了揮手,臉上流露出陰鷙的神色:“快去吧。別讓皇爺久等了。小心扒了你的皮。”
    .....
    過了半刻鍾的時間,曹文詔和朱聿鍵,一前一後的入宮。
    從玄武門進來,穿過奉天門,來到乾清宮。
    “臣!曹文詔,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太子伴讀朱聿鍵,覲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曹文詔和朱聿鍵,紛紛雙膝跪地,朝著朱由檢伏地叩首。
    朱由檢主動站起身,禮賢下士。來到兩人麵前,伸手攙扶起兩人:“曹愛卿,朱愛卿。你們不必多禮。”
    “聿鍵。從輩分上來說,朕和你還是堂兄弟。”
    朱由檢臉上露出耐人尋味的笑容,打量著朱聿鍵:“正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朱聿鍵嚇了一跳,連忙掙脫開朱由檢。雙膝跪倒在地,聲音顫抖:“陛下,折煞臣也。君是君,臣是臣。”
    “陛下富有四海,乾坤獨斷.乃是天子。整個大明,都是陛下的。”
    朱由檢微微點頭,十分滿意:“聿鍵,你是大明宗室少有的人才。”
    “朕準備讓你,率領宗室子弟上戰場。跟隨曹將軍,帶兵前往宣府。”
    朱聿鍵目瞪口呆,十分的驚訝。抬起頭看著朱由檢:“陛下。臣...年紀輕輕,不懂行軍打仗。”
    “不懂,可以學嘛。”
    “你朱聿鍵,也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孫。”朱由檢緩緩開口,語重心長道。
    “我們朱家的子孫,除了混吃等死,去逛青樓,摟著嬌妻美妾。”
    “這樣和廢物有什麽區別?”朱由檢一針見血道。
    朱聿鍵頓時語塞,回過神來,高昂著頭顱:“陛下。臣朱聿鍵,不是廢物。”
    “臣願意為陛下,為了我大明效力。”
    “好!朕,敕封你為兵部員外郎從五品),率領4500宗室子弟,跟隨騰驤四衛。一起前往宣府,擊退蒙古林丹汗。”朱由檢當機立斷,進行敕封。
    朱聿鍵眼前一亮,朝著朱由檢伏地叩首磕頭謝恩:“臣!朱聿鍵,叩謝陛下天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檢回過神來,轉過頭看著曹文詔:“文詔。朕命令你,帶著兩萬騰驤四衛。帶上騰龍槍3000支,子彈20萬發。”
    “兩日之後,整頓軍械和糧草,出發救援宣府。”
    “臣,曹文詔。遵旨!”曹文詔不由得鬆了口氣,最起碼自己有了底氣,擊敗蒙古林丹汗。
    “王承恩。你和曹化涥,從內帑調撥5萬斤麵粉,5萬斤精米,肉罐頭3000盒。作為騰驤四衛的軍糧。”
    朱由檢表情嚴肅,看著王承恩這個原主的吊友。吩咐道。
    王承恩回過神來,連忙鞠躬:“是,皇爺。這件事,老奴親自去辦。”
    “還有,命令兵部武庫司,從武庫拿出4500套鐵甲,4500支長槍。裝備給朱聿鍵。”
    朱由檢認真的想了想,緩緩開口,繼續命令。
    “告訴武庫司郎中,如果拿不出來,抄家.夷三族。”朱由檢做事雷厲風行。
    王承恩回過神來:“是,皇爺。”
    “對了,司禮監傳旨給宣府總督滿桂。讓他死守宣府,守住長城防線。援軍會在五日之後趕到。”
    朱由檢表情嚴肅,走到魏忠賢麵前,聲音拔高八個分貝:“司禮監批紅。八百裏加急傳遞。”
    “是,皇爺。老奴親自去辦。”魏忠賢點了點頭,轉過身走到書桌前,打開一張空白聖旨。
    “朱聿鍵。朕賜你尚方劍。先斬後奏之權。”
    朱由檢表情嚴肅,語不驚人死不休:“畏戰不前者,斬!臨陣脫逃者,斬!”
    “殺良民百姓冒充軍功者,斬!”
    “不聽主將命令者,斬!”
    “你們要記住,你們是太祖朱元璋的子孫!你們不是孬種,你們不是一群混吃等死的紈絝子弟。”
    曹文詔的表情,有些欲言又止。
    他現在有些擔心,這群宗室子弟,會不會在戰場拖後腿。
    朱聿鍵回過神來,全身頓時熱血沸騰,大聲喊道:“臣!朱聿鍵,誓死效忠陛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好了,朱聿鍵。你先回去,這是尚方劍。”朱由檢走進暖閣,角落有兵器架,上麵總共有六把尚方劍,取下其中一把。
    走出來,親手交給朱聿鍵。
    “臣。先行告退。陛下,聖躬安。”
    朱聿鍵緩緩站起身,伸出雙手,接過尚方劍。轉身離開乾清宮。
    曹文詔回過神來,雙手抱拳沉吟道:“陛下。恕臣直言,這群宗室子弟,除了吃喝玩樂。就知道玩女人。”
    “曹愛卿。朕,明白你想說什麽。”
    朱由檢走上前,抬起右手拍打曹文詔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表情。
    “玉不琢,不成器。他們都是我洪武大帝的子孫。”
    “大明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朱由檢感慨萬千,長歎一聲。
    “朕,時常輾轉反側,夜不能寐。總有一個疑問?”
    “建奴的酋奴,努爾哈赤為什麽在草原,總是能屢戰屢勝?”
    “為什麽努爾哈赤,可以攻陷沈陽?勢力越來越大?”
    “靠的是什麽?靠的就是,努爾哈赤生了愛新覺羅·褚英、愛新覺羅·代善、愛新覺羅·阿拜、愛新覺羅·湯古代、愛新覺羅·莽古爾、愛新覺羅·塔拜、愛新覺羅·阿巴泰、愛新覺羅·皇太極、愛新覺羅·巴布泰、愛新覺羅·德格類、
    愛新覺羅·巴布海、愛新覺羅·阿濟格、愛新覺羅·多爾袞等等。”
    “足足生了十六個兒子。”朱由檢娓娓道來,可以說如數家珍。
    “這十六個兒子,有一大半都是能征善戰的武將。特別是皇太極和代善。”
    曹文詔頓時陷入了沉默:“.....”
    朱由檢表情嚴肅,伸出兩根手指:“這就是——人才。”
    “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這些宗室子弟,隻要能在戰場上活下來,都能成為老兵。”
    “哪怕,就剩下九分之一。活下來的人,就可以提拔.可以作為中層軍官,賦予兵權。”朱由檢語不驚人死不休。
    曹文詔心神巨震,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這位年輕的陛下,居然如此心狠。
    朱由檢深呼吸,閉上雙眼:“文詔啊。朕這是為了大明,為了百姓,為了我們漢人。”
    “能夠在這片,古老的九州大地,繼續挺起脊梁!”
    “縱觀曆史,翻開史書隻要是外族入侵中原。我們漢人,就是最低等的民族。”
    “五代十國,五胡亂華。漢人人口銳減,北方的漢人2000萬人,被殺的就剩下400萬。”朱由檢說完這裏,聲音不由得哽咽,眼眶微微泛紅。
    “1600萬漢人,死在匈奴、鮮卑、羯、羌、氐,這些異族的手中。”
    “還有成吉思汗建立的元朝,將人口按種族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
    “我們漢人是最低等的民族。沒有絲毫的尊嚴,就像豬狗一樣。”
    “朕,為了我們漢人的百姓。也必須要這樣做,哪怕背負千古罵名!”朱由檢語不驚人死不休,高高舉起雙手
    曹文詔和曹變蛟兩叔侄,聽完這番話。頓時情緒激動,熱血上湧。
    “臣曹文詔曹變蛟),願意為陛下牽馬墜蹬,為漢人百姓而戰!”
    兩叔侄齊刷刷,單膝跪地。雙手抱拳。
    .....
    隨著皇帝下了聖旨,司禮監批紅。
    兵部.禦馬監.騰驤四衛紛紛行動起來,整軍備戰。
    4名錦衣衛緹騎,護衛著司禮監太監沈良,騎著戰馬。快馬加鞭衝出北京城,前往西北門戶——宣府。
    “駕!駕!!”
    “快馬加鞭,即刻趕往宣府。”沈良揮舞著馬韁繩,臉色難看,屁股被顛得散架。
    喜歡我!崇禎,帶著港口穿越大明請大家收藏:()我!崇禎,帶著港口穿越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