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南京六部尚書,彈劾孫傳庭私通倭寇?

字數:7460   加入書籤

A+A-


    紫禁城,乾清宮,東暖閣。
    朱由檢躺在紫檀木雕龍木製躺椅上,翹著二郎腿。貴妃張書欣,纖細修長的白嫩小手,抓著一顆葡萄,遞到朱由檢的嘴邊。
    魏忠賢站在身後,手裏拿著折扇,輕重緩慢地扇著風。臉上掛著和善的笑容,仿佛一個笑麵佛。
    “萬歲爺。操勞國事,宵夜肝食.夙夜憂歎。”
    “那群東林黨人,屁事不做。就知道彈劾,不能為萬歲爺您分憂。”
    魏忠賢說著說著,就開始流眼淚,啜泣道:“老奴,侍奉先帝已有七年。萬歲爺比起先帝,還要勤政。實乃我大明百姓之福氣。”
    貴妃張書欣轉過頭,深深打量著魏忠賢,臉上耐人尋味的目光。
    她心道,難怪魏忠賢能夠在宮裏屹立不倒,服侍兩朝皇帝。依然能夠獨寵聖恩,讓陛下如此信任。
    大明“九千歲”,果然名不虛傳啊。
    自己還是要多打點,日常讓浣碧給魏忠賢,送點銀票.金葉子.翡翠.掐絲琺琅玉器,維護好關係。
    她能不能在後宮,獲得皇上的寵幸。還要靠魏忠賢啊。
    朱由檢躺在躺椅上,翹著二郎腿,眼睛微微眯起:“忠賢,朕問你嘉靖年間,江南織造局織出的絲綢,是不是通過海運賣給西洋的商人?”
    唰——
    魏忠賢錯愕的表情,大腦飛速運轉。緩緩站起身,彎下腰小心翼翼的回答:“萬歲爺,嘉靖年間。老奴...還沒有出生呢。”
    “如果...皇爺想看,老奴這就去讓下麵的人,翻閱嘉靖年間的史書。”魏忠賢深呼吸,仔細觀察著朱由檢的臉色。
    對於他們這些太監來說,這一輩子隻有一個家,那就是皇宮。
    他們頭頂隻有一片天,那就是萬歲爺。
    朱由檢緩緩睜開雙眼,言之鑿鑿道:“江南織造局的爛賬,是應該好好查一查。江南的賦稅,占了大明兩京一十三省,七分之一。”
    “江南織造局,每年專門給宮裏供應絲綢。這裏麵有多少貪墨?有多少人伸手?”
    “報!萬歲爺,遼東六百裏急遞,密折呈閱。”
    這個時候,方正化從外麵走進來,雙膝跪倒在地。從衣袍袖子拿出兩封密折。
    “誰的急遞?吳襄?還是祖大壽?”朱由檢麵色平靜,淡淡詢問。
    “回稟萬歲爺,是內閣首輔袁可立,袁閣老。”方正化抬起頭,娓娓道來。
    朱由檢伸手招了招:“拿過來。”
    方正化跪著挪動,來到朱由檢麵前,雙手捧著密折。
    第一份密折,袁可立說希望,能夠朝廷敕封趙率教為錦州總兵,吳襄調到山海關,聽候調遣。
    第二份密折,袁可立匯報了遼東軍,發生兵變的事情。
    朱由檢冷笑連連:“嘿嘿,遼東寧遠軍,四川.湖廣籍士兵,爆發了兵變。還綁了巡撫畢自肅、總兵官朱梅、通判張世榮、推官蘇涵淳。”
    “又是貪腐,前腐後繼啊。”
    魏忠賢和王承恩,齊刷刷雙膝跪地,伏地叩首。
    朱由檢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生氣傷肝傷心髒,會減少自己的壽命。
    “魏忠賢,你的活來了。戶部,肯定有官員暗中貪腐,貪墨軍餉。”
    “馬上帶人,去查。”
    “不管查到誰,一律抄家誅九族。哪怕是戶部尚書畢自嚴。”朱由檢把手裏的密折,直接丟給魏忠賢這條老狗。
    魏忠賢表情嚴肅,緩緩抬起頭:“是,皇爺。老奴親自帶著東廠精銳,定能把這件事查個水落石出。”
    他的心裏苦啊,這短短三個多月。自己是忙得到處抄家,抓捕官員,得罪了朝野上下。
    公卿大臣,袞袞諸公,沒有哪一個不恨自己。
    “王承恩,從今天開始。你們錦衣衛自查,看看有多少是吃空餉?有沒有賣官鬻爵的現象?”朱由檢突然靈機一動,大明是真的爛透了。
    各地衛所名存實亡,勳貴武將侵占良田,兼並土地。京營10萬人的編製,有三萬人,常年吃空餉,還有四萬多人是老弱。
    錦衣衛作為皇帝的一把刀,會不會也存在吃空餉的現象?
    王承恩心裏不由得咯噔一下,聲音顫抖:“皇爺。老奴可以調查,但是...需要時間?”
    “而且,錦衣衛之中,有一部分是...外戚。比如說禮妃.淑妃娘娘...”王承恩小心翼翼,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朱由檢轉過頭,麵色不悅撇了一眼:“你在害怕什麽?王承恩。”
    “周皇後的父親,現在還在陝西流放,生死未卜。”
    “至於說,周奎是加入了秦王叛軍?還是加入闖賊?”
    朱由檢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弧度:“汝,知道乎?”
    “老奴,明白了。”王承恩頓時鬆了口氣,聽出朱由檢的弦外之音。
    萬歲爺的意思,他連周皇後的娘家,都沒有法外開恩。而是抄家流放。
    朱由檢坐在紫檀木雕龍木製躺椅,視線環顧一周:“司禮監擬旨。朕說,你們寫。”
    王承恩連忙站起身,快步走到紫檀木書桌麵前,打開一張空白聖旨,拿起毛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朱由檢聲音洪亮,沉聲講述:“袁閣老,公忠體國.憂國憂民,朕心甚慰。遼東軍政大小事務,交給袁愛卿自行處置。朕不會過問,欽此。”
    換句話來說,朱由檢選擇放權,相信袁可立會處理好,這一次遼東軍爆發兵變。
    “寫好了,皇爺。”
    王承恩放下手裏的毛筆,放在硯台的凹槽上。
    .....
    想不到,這天中午。午時六刻。
    南京六部尚書,聯名上奏疏,彈劾內閣閣老孫傳庭。
    罪名居然是......私通倭寇?
    內閣次輔秦良玉,得知這個消息。第一時間,進宮覲見天子。
    “臣!秦良玉,覲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秦愛卿。你看看吧。”
    “南京的六部尚書,這是害怕了。連構陷內閣閣老,這種事情都能做得出來。”
    朱由檢麵色鐵青,無比的難看。將手裏的奏疏,丟到了秦良玉麵前。
    這句話一出,就是給這件事定下了基調。
    秦良玉稍稍沉思一會,一顆懸著的心,安穩落地了。
    朱由檢冷哼一聲:“南京六部,簡直是連臉都不要了。”
    “太祖高皇帝,養士二百六十年。就養出一群的白眼狼!”
    秦良玉緩緩站起身,雙手作揖行禮:“陛下。南直隸的官場,確實應該整頓了。”
    “孫傳庭,對於陛下赤膽忠心。他根本就不是江南人士,絕對不可能私通倭寇。”
    “臣,願意替孫傳庭擔保。”秦良玉緩緩開口,語出驚人道。
    朱由檢表情嚴肅,安撫道:“朕,相信你。也相信孫傳庭。”
    “孫傳庭帶著五萬京營將士,聖旨查案。”
    “南京太仆寺,管轄的草場被蘇州望族申氏,大量侵占。”
    “前任應天巡撫,貪汙受賄。抄家抄出七十多萬兩。”
    “孫傳庭是用朕,賜予的尚方劍殺了應天巡撫。”
    朱由檢娓娓道來,分析道:“換句話來說,南京的官場害怕了。南京六部尚書.守城勳貴撫寧侯朱國弼,想出潑髒水的把戲。”
    “搞出個私通倭寇的罪名,想要搞垮孫傳庭。”
    秦良玉聽完這番話,不由得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這樣就說得通了。
    “陛下。南京這群官員,都是誤國誤民的蠹蟲。孫傳庭,乃大明柱石。”秦良玉回過神來,穿著一品官袍微微躬身,雙手作揖。
    朱由檢點了點頭,麵色嚴肅:“秦愛卿。朕明白。現在南京的官場,可以說爛透了。”
    “白杆兵,要盡快招募兵員。訓練起來。”
    “不要擔心軍餉,白杆兵的軍餉。全部有朕的內帑出。”
    “曹文詔,現在率領兩萬騰驤四衛,離開北京城。去支援宣府。”
    朱由檢喉結上下蠕動,鄭重其事道:“宣府的戰事,是現在最要緊的軍國大事。”
    “宣府一旦失守.....後果不堪設想。”
    “朕,會把孫傳庭。這件事壓下來。”
    “秦愛卿,勞煩你辛苦一點。在內閣把它壓下來。”
    秦良玉回過神來,雙膝緩緩跪下,跪在地毯上:“請陛下放心。臣,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她作為軍事家,當然明白。宣府一旦失守,京畿門戶大開。
    因為,宣府是九邊重鎮。在北京的西北方。
    朱由檢緩緩抬起右手,虛扶道:“秦閣老,以後入宮,免禮。不用跪了。”
    “臣,秦良玉。領旨謝恩。”
    秦良玉緩慢的站起身子,畢竟她也上了歲數,年過半百的人。
    她是1574年出生,到今年已經54歲。
    .....
    這天晚上,朱由檢去了一趟後宮,去了坤寧宮,寵幸了周皇後。
    因為,他需要子嗣,需要一個兒子,來加強統治。
    說句不好聽的話,他的便宜皇兄朱由校,就是沒有兒子。
    這才便宜了他,讓他登基當上了皇帝。
    有了兒子,還能讓忠誠的將領,徹底死心塌地。
    “陛下,你好厲害~臣妾...不行了。”
    周皇後悶哼一聲,臉頰緋紅。她的耳根上蔓延這一層紅暈,宛若晶瑩剔透的紅瑪瑙。
    她直勾勾望著朱由檢,含羞帶怯的表情。
    周皇後的語氣帶著祈求,就像一頭乖巧溫順的布偶貓,奶凶奶凶的夾子音。
    朱由檢寵溺一笑:“皇後。趕緊給朕,生了一個兒子。你生的兒子,就是我大明的太子。”
    “名正言順的嫡長子,未來的東宮太子。”
    周皇後嗔怪一眼:“陛下。一個月就來後宮五六次。後宮其他妹妹,都有怨氣。”
    “在背後造謠,說臣妾是蘇妲己。”
    朱由檢心跳驟然慢了一拍,緩緩坐起身子:“皇後要是妲己。朕寧願當紂王”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朕最喜歡,這兩句詩。白居易有才華,可惜生在了大唐。”
    周皇後含情脈脈,勸說道:“陛下,可不能當紂王。大明現在內憂外患。”
    “正需要陛下,處理朝政,整頓朝綱,撥亂反正啊。”
    “陛下,有時間可以去淑妃。袁氏,畢竟是信王府的老人。”
    朱由檢苦笑一聲,看著枕邊人:“皇後。你是真不明白,還是裝不明白?”
    周皇後遲疑一會,緩緩坐起身:“臣妾,懇請...陛下明示。”
    “子嗣。”朱由檢緩緩開口,一針見血道。
    “你是皇後,一國之母。沒有兒子,會影響你的地位。”
    “你生的兒子,那就是嫡長子。”
    “其他嬪妃懷了龍種,生的兒子。那就是庶長子。”
    “對於一個王朝來說,嫡長子繼承製。是最好的,不會發生內亂,保證權力的平穩過度。”
    朱由檢表情十分嚴肅,沉聲敘述。
    “如果淑妃.禮妃先懷孕,有了龍種。會威脅到你的地位。”
    周皇後聽完這番話,內心無比的感動,眼眶微微泛紅,浮現一層霧氣。
    喜歡我!崇禎,帶著港口穿越大明請大家收藏:()我!崇禎,帶著港口穿越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