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大明全國,推廣種植土豆。
字數:6998 加入書籤
南直隸,南京城。
撫寧侯朱國弼和彭城伯張嘉猷,他們兩人已經被抄家,九族都受到牽連,全部被抓進南京的刑部大牢。
九族被株連,孫傳庭親自帶兵,挨家挨戶的抄家。
結果,是觸目驚心!
兩個勳貴的九族,合計十八族。抄家得到銀子4925萬兩,黃金346萬兩。古玩字畫.景泰年間掐絲琺琅玉器數不勝數,折合約200萬白銀。
火銃5000支,甲胄800副。硝石11萬斤,硫磺12萬斤。私鹽200萬石!糧食120萬石!
江蘇田契畝,浙江田契畝。福建田契畝,廣東田契畝。佃戶足足有34萬人!
南京秦淮河畫舫十八座,當鋪十五家,酒樓三十家,揚州廋馬二十人,美人紙七人,美人盂六人。
因為這兩個勳貴,娶了很多揚州的富商之女,作為自己的小妾。其中包括七個絲綢商.九個鹽商。
孫傳庭勃然大怒,手裏拿著賬本,狠狠砸在地上:“畜生!誤國誤民的蠹蟲!”
“朱國弼,把你閹了。真是便宜你了。”
“貪得無厭啊,這兩個畜生。”
孫傳庭氣得暴跳如雷,破口大罵:“這就是我大明的勳貴!貪汙腐敗,收刮民脂民膏。”
“範景文,你看看。這些足夠我大明,三年的賦稅!”
“足夠天雄軍.騰驤四衛.京營,五年的軍餉和軍需。”
孫傳庭滿腔的怒火,抬起右腳狠狠一踹,踢翻了桌子。
應天巡撫範景文,穿著二品官袍,蹲下身子走上前,撿起這份賬本緩緩打開,麵色變得無比難看。
“白銀4925萬兩,黃金346萬兩”
“居然...還有私鹽200萬石?”範景文目瞪口呆,倒吸一口涼氣,滿臉的震驚。簡直顛覆了他的三觀。
“還有在江蘇.浙江.福建.廣東,侵占了這麽多良田。”
“想不到,這些與國同休的勳貴。變得如此貪婪。”
範景文感慨萬千,沉聲敘述:“看來南京和南直隸的官場...腐敗橫行。”
孫傳庭雙眼通紅,布滿了血絲,冷哼一聲:“幸好,陛下有先見之明。讓我帶兵南下,借著調查太仆寺管理的草場。”
“聖旨到!京營總兵孫傳庭,接旨。”
這個時候,聖旨終於來到了南京。
孫傳庭和範景文,對視一眼。連忙走出堂下,來到院子外麵。
噗通!一聲。
孫傳庭恭恭敬敬的跪下,伏地叩首,大聲回答:“臣!孫傳庭,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傳旨的太監,緩緩打開聖旨,宣讀完之後交給了孫傳庭。
孫傳庭緩緩站起身,一臉的一頭霧水,有些想不明白。陛下為什麽要在聖旨裏麵,寫上黃巢的詩句?
“孫大人。咱家先走了,還要著急回北京。像老祖宗回話呢。”
傳旨的太監,規規矩矩雙手作揖,沒有伸手索賄。
他嘴裏的老祖宗,就是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承恩。
.....
“範大人。你過來幫我,參詳一下。”孫傳庭手裏拿著聖旨,一臉茫然。
範景文回過神來,連忙走上前。來到孫傳庭旁邊,觀看聖旨。
“孫大人,陛下的旨意講得很清楚。待到秋來九月八,那就是九月初八,在京城殺了朱國弼和張嘉猷。”
“原來如此,現在已經八月初。”孫傳庭回過神來,不由得恍然大悟。
“我還要派兵,護送這四千九百多萬兩銀子,還有200萬石私鹽。”
孫傳庭表情嚴肅,緩緩開口,看著範文景。
“這樣吧,範大人。押送撫寧侯朱國弼和彭城伯張嘉猷進京的事情,就麻煩錦衣衛。”
“我派兵,一萬將士。押送著銀子4925萬兩,黃金346萬兩。私鹽200萬石,糧食30萬石走陸路,前往北京城。”
孫傳庭慎重起見,還是做出這個決定。
一萬京營士兵,押送這些金銀珠寶,還有私鹽。完全可以放心。
範景文連忙點頭,答應下來:“沒問題,我和錦衣衛兄弟們,商量一下。”
翌日,京營將士集結完畢。
孫傳庭命令一名參將祁曉,率領一萬士兵,押送抄家得到銀子.黃金.私鹽.糧食。前往北京城。
.....
紫禁城,奉天殿內。
文武百官,公卿大臣身穿官袍,手持芴扳。齊刷刷下跪,高呼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檢身穿明黃色蜀錦祥雲九龍袍,頭上戴著十二冕旒,端坐在鎏金龍椅上,戲謔的笑容。
“平身吧,諸位愛卿。”
“有些事情,有人可能知道。有人可能不知道。”
朱由檢緩緩開口,聲音洪亮。
“今天咱們君臣,就來好好說說。”
“第一件事,南京城勳貴,撫寧侯朱國弼和彭城伯張嘉猷造反。”朱由檢語不驚人死不休。
話音剛剛落下,整個奉天殿陷入一片死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霎時間,公卿大臣麵麵相覷。
禮部尚書溫體仁走出來,身穿一品文官官袍,舉起手裏的芴扳:“陛下。臣鬥膽,請陛下派遣天雄軍,由盧象升領軍南下。”
英國公張維賢,身穿一品武將官袍,走到正中間,舉起手裏的翡翠芴扳:“陛下。老臣,願意領兵出征。”
“英國公,公忠體國。一片拳拳愛國之心,朕心甚慰。”
朱由檢一副氣定神閑,淡定的模樣:“不過不用擔心,朕早在半個月之前,就下了一道密旨。”
“孫傳庭早就率領,京營將士。離開蘇州,前往南京。”
英國公張維賢,聽到這番話。頓時鬆了口氣,心裏懸著的石頭,總算是落地。
朱由檢坐在龍椅上,伸出兩根手指:“第二件事。朕三個月之前,在皇莊種植了土豆.....”
“前幾日,朕帶著秦閣老.孫閣老,還有戶部尚書畢自嚴,一起離開京城,前往皇莊挖土豆。”
“每畝平均畝產,800餘斤。”
此話一出,奉天殿的公卿大臣,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周延儒走出來,追問道:“秦閣老,這是真的?”
秦良玉身穿內閣次輔的一品官袍,頭戴烏紗帽,兩鬢斑白,說話猶如洪鍾大呂:“當然是真的!老嫗和孫閣老,畢尚書親眼看到。”
“孫閣老,還親自下地,挖了土豆。”
孫承宗向左一步,走了出來,昂首挺胸道:“沒錯,這就是祥瑞!陛下乃真龍天子,發現了土豆!”
“從今往後,我大明的百姓,將再也不會餓肚子。”
魏忠賢這條老狗,毫不猶豫一個滑跪。朝著龍椅上的朱由檢,連續磕頭。
咚!咚!咚!!
魏忠賢緩緩抬起頭,十分的激動:“萬歲爺,乃是千古一帝!聖主明君!”
“我大明的江山社稷,聖德巍巍。”
“在下認為,萬歲爺的功績,足可以超越秦皇漢武,超越弑兄囚父的李世民!”
朱由檢坐在龍椅上麵,聽著都覺得有些尷尬,嘴角輕微抽搐。
溫體仁回過神來,連忙走出來,開始拍馬屁:“陛下,天恩浩蕩。我大明的子民,從今往後能夠填飽肚子。必然會感激涕零。”
“微臣覺得,陛下功蓋五帝。實乃萬邦之聖主,我大明的子民,都會感恩戴德。在家裏給陛下,樹立長生碑。”
“日日夜夜,燒香供奉。”
朱由檢忍不住翻了一個白眼,高聲打斷:“好了,溫愛卿。你就不要拍馬屁了。”
“今天的早朝,主要是來解決問題。”
“土豆,朕從皇莊。帶回來約12億斤,現在這些土豆。都已經清點.稱重,送入國庫。”
“土豆可以作為種子.....”朱由檢緩緩開口,把土豆的種植方法,言簡意賅的說了一遍。
“陛下,臣鬥膽請問。土豆種植,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成熟?”
英國公張維賢,身穿一品武將官袍,舉起手裏的芴扳,看著龍椅之上的朱由檢。
“土豆,一般來說65天——90天,就可以成熟。”
“當然,氣候.土壤.水分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土豆的產量。”朱由檢話鋒一轉,醜話說在前頭。
“在某些幹旱的省份,土豆一畝可以產300斤——500斤。”
“在雨量充足的省份,土豆一畝可以產700斤——900斤。”
英國公張維賢,頓時明白了:“陛下的意思是說,如果在魚米之鄉的江南,浙江.江蘇.福建,土豆就有可能畝產900斤。”
朱由檢點了點頭,沉聲道:“說的沒錯。所以說,朝廷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土豆推廣!”
“在崇禎二年二月之前,土豆要在山西.寧夏.河南.河北.湖南.四川.山東.這些省份進行推廣。”
“讓農民,各地衛所的士兵,種植土豆。”
內閣閣老孫承宗,回過神來。走出來舉起手裏的白玉芴扳:“陛下!遼東和陝西,不種植土豆?”
朱由檢表情嚴肅,敘述道:“陝西現在有闖賊,兵荒馬亂。還是種植玉米。”
“至於遼東,關寧錦防線的軍需。交給登萊水師,還有東江鎮的毛文龍。”
“朕,已經下了聖旨。讓登萊水師出海捕魚。”
“捕撈海魚.海蝦.海帶200萬石。遼東軍也就是15萬人,加上東江鎮的毛文龍,最多20萬人。”朱由檢一針見血的說道。
要知道,一石約等於100斤。
200萬石,那就約等於2億斤。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海裏麵,擁有大量的海魚,鱈魚.鯽魚.鯛魚.鱸魚.鯊魚.螃蟹.膏蟹.海蝦。
養活遼東軍,半年的時間搓搓有餘。
“司禮監傳旨,命令內閣首輔袁可立。嚴防死守,關寧錦防線。”朱由檢將目光,對準王承恩這位司禮監掌印太監。
王承恩轉過身,彎腰鞠躬:“是,萬歲爺。”
朱由檢回過神來,直接伸出右手,態度堅決:“誰要在敢反對,那就是暗中勾結皇太極。想要通敵叛國,背叛我大明。”
此話一出,一些東林黨的禦史.官員,紛紛偃旗息鼓。
畢竟,韓爌韓閣老,現在不在京城。他們沒有了領頭人。
“戶部尚書畢愛卿,你聽到了?”朱由檢十分的滿意,將目光對準畢自嚴。
戶部尚書畢自嚴,神情憔悴,緩緩走出來。舉起手裏的白玉芴扳:“臣!聽到了。”
“退朝之後,臣就會親自安排官員,前往四川.河南.河北.湖南.山東,這些省份。”
喜歡我!崇禎,帶著港口穿越大明請大家收藏:()我!崇禎,帶著港口穿越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