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高句麗使臣不請自來

字數:4324   加入書籤

A+A-


    “陛下,萬萬不可動蒲州的兵馬呀!”
    聽到楊廣要調蒲州的守軍北上支援秦昇,身為兵部尚書的李綱連忙出言勸阻道:
    “陛下,不說幾千兵馬對於河東的戰局隻能算是杯水車薪,隻說偽唐一直對蒲州虎視眈眈,一旦堯侍郎分兵北上,唐軍很有可能同樣會分兵來攻打蒲州,則蒲州危矣!
    到時候堯侍郎不僅幫不到秦大將軍,反而有可能會將自己一直堅守的蒲州給丟了。”
    “既然蒲州的兵馬不能動,那李卿家可還有什麽其他法子?”
    聽完李綱的勸阻,楊廣心情變得越發焦躁,忍不住有些沒好氣反問起李綱。
    李綱能想得到的他自然也能想得到,隻是如今除了蒲州的一萬多兵馬,他實在是想不到還有哪裏的兵馬可以及時支援得了秦昇了。
    李綱低頭沉吟片刻,隨後抬起頭,沉聲提議道:
    “陛下不如試著派人去樂壽傳旨,看看夏國公有沒有可能出兵相助,畢竟之前他兩次出兵幫秦大將軍對付高句麗人和突厥人。”
    聽到李綱建議自己派人去向竇建德求援,楊廣不由眼前一亮,當即也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畢竟竇建德雖說如今暫時臣服於朝廷,可他畢竟是反賊出身,人心難測,保不齊哪一天就再次舉兵反叛朝廷了。
    若是能讓竇建德帶兵去跟李淵這個逆賊火拚,不論誰勝誰敗,都可以消除自己的一個心腹大患,倒是一個兩全其美之策。
    可就在他決定采納李綱的驅虎吞狼之策時,一直默然不語的裴世矩卻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連連搖頭道:
    “陛下,恐怕竇建德是不會出兵幫秦大將軍的。”
    “這又是為何?之前他不是兩次出兵幫過齊國公嗎?”
    不等楊廣發問,李綱便一臉不解看向裴世矩,眼中滿是困惑之色。
    裴世矩輕輕歎了一口氣,隨即娓娓解釋道:
    “李尚書也說了,之前竇建德出兵幫秦大將軍對付的是高句麗人和突厥人,是因為他是河北人,因為河北士族和百姓的支持才有了今日,因此他不容許異族人禍害河北。
    從始至終,他出兵幫秦大將軍都是出自大意,並非是因為他跟秦大將軍有什麽私交。
    相反,對他而言,秦大將軍是跟他爭奪河北的最大對手,他比任何人都希望可以借李淵等人之手滅了秦大將軍,因此他又怎麽可能會出兵助秦大將軍對付李淵呢?”
    聽完裴世矩的解釋,楊廣麵色登時變得很是不好看。
    雖說裴世矩的話說得有些不好聽,但卻是不無道理。
    如果他是竇建德,他也樂得看秦昇和李淵鬥得魚死網破,兩敗俱傷,他好躲在後麵坐收漁翁之利。
    可堯君素的兵馬動不得,竇建德又見死不救,他還能指望得了誰,總不能從江都調王世充率軍北上吧。
    不說遠水能不能救得了近火,他可是知道秦昇跟王世充一直在暗中較著勁。
    若是讓王世充來馳援秦昇,他不僅不會盡心來救,反而會故意拖延時間,拖到秦昇與李淵殺得兩敗俱傷,他好坐收漁翁之利。
    “難道除了朕的女婿之外,我大隋就再無人可用了嗎?”
    說出這一番話的時候,楊廣的語氣多少有些悲涼。
    他之前本以為自己回到東都重掌朝政之後,很快就可以重整旗鼓,慢慢讓大隋恢複到昔日的繁榮與強盛。
    可當他真的重新執掌了朝政,才明白如今大隋麵臨的問題遠遠比他想象中的要嚴重得多,不少問題甚至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
    比如說征兵難就是其中最為嚴重的問題之一,導致的後果就是讓偌大一個朝廷,竟然調不出幾千兵馬去增援河東。
    這一刻,他隻覺得一陣心力交瘁,再一次意識到了如今的自己和大隋有多離不開這個女婿了。
    他甚至已經可以想象得到,一旦秦昇在河東兵敗,本來已經臣服朝廷的竇建德和杜伏威很有可能會再次舉兵反叛,到那時大隋的江山還能指望誰來拯救?
    一個連李密都鬥不過的王世充?
    還是一個被羅藝偷襲得手的李景?
    又或者是屢屢敗給李子通和杜伏威的陳棱?
    就在楊廣內心很是沮喪之時,裴世矩卻再一次開口寬慰他道:
    “陛下,臣竊以為,興許是我等都太過杞人憂天了,或許秦大將軍根本就不需要朝廷派兵增援?”
    “何以見得?”
    楊廣看著裴世矩,隨即皺著眉頭問道。
    裴世矩迎視著楊廣的目光,緩緩開口述說道:
    “如果老臣沒有記錯的話,當初秦大將軍在前往河北之時,手中便有一萬三千多兵馬,之後擊敗魏刀兒得到了兩萬降卒,擊敗羅藝又得到了兩萬降卒,擊敗高開道又得到一萬降卒,在河北恢複府兵製後又從各地鷹揚府征募得了五萬兵馬,聽說不久前又有塞外兩個異族帶著一萬兵馬來投奔他。
    如此算來,哪怕是減去之前在與突厥人作戰中戰死的士卒,秦大將軍手中的兵馬還是超過十一萬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今他卻隻部署了七萬兵馬在河東,以臣對秦大將軍的了解,說明他認為對付唐軍,有這七萬人就足矣!”
    可楊廣的眉頭卻是皺得更深了:
    “以裴卿家方才的說法,竇建德視他為爭奪河北的最大對手,或許秦卿家將四萬兵馬留在河北,隻是為了防範竇建德的偷襲。”
    裴世矩聞言上卻是重重搖了搖頭:
    “陛下有所不知,竇建德此人雖是反賊出身,卻是極其看重名聲,他可以借刀殺人,但絕不會趁火打劫,讓自己背上一個類似於白衣渡江的千古罵名。”
    “裴卿家就如此相信這個竇建德的為人?”
    楊廣顯然對於竇建德還是有些懷疑。
    裴世矩笑了笑:
    “陛下不相信老臣,難道還不相信秦大將軍的眼光嗎?當初突厥大軍圍困薊城之時,竇建德突然率軍北上,不少人都懷疑竇建德是來趁火打劫,隻有秦大將軍堅信都聊的是北上相助的,而最終事實也證明秦大將軍是對的!”
    聽到裴世矩搬出了秦昇,楊廣沒有說話,隻是微微頷首,以示裴世矩說得有道理。
    畢竟自己這個女婿一向看人很準,既然他如此信得過竇建德,那就說都竇建德至少不會作出此等趁火打劫之事。
    此時,一直找不到機會開口的蘇威也在一旁插話道:
    “對呀,陛下,老臣覺得裴內史說得不錯,偽唐兵馬雖多,但大多是宋金剛和梁師都之流的烏合之眾,根本不堪一擊。
    就連李淵派去增援的五萬兵馬,也是去年剛招募的新兵,隻接受了幾個月的操練,根本沒有上過戰場。
    就這些烏合之眾,如何敵得過秦大將軍麾下的七萬百戰精兵!”
    聽了蘇威的分析,楊廣心中的一塊石頭總算是落了地,對河東的形勢也不再悲觀了。
    就在他還想說點什麽之時,一名侍衛匆匆來報,說鴻臚寺少卿裴世清和高句麗使臣乙支文德宮外求見。
    聽到“乙支文德”這個名字,禦書房內的君臣一時間都忍不住怔住了。
    喜歡隋唐:李淵悔婚,我去做大隋駙馬請大家收藏:()隋唐:李淵悔婚,我去做大隋駙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