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李世民:這就是民心嗎?

字數:3716   加入書籤

A+A-


    就在秦昇將整個關中攪得天翻地覆之時,河東的十幾萬唐軍對晉陽城的圍攻也到了最膠著的時刻。
    雖說唐軍五位主將一直各懷心思,但在攻打晉陽城這件事情上,每個人卻都暫時放下了自己心裏那點小九九,不遺餘力都想攻下晉陽城。
    李建成自然就不必說了,土門關之戰一直被他視為奇恥大辱,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雪前恥的機會,他又怎麽可能會錯過呢!
    他不僅要用徐世積等人的鮮血洗刷昔日之恥,更要用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鞏固自己這個大唐儲君的威望。
    李世民則想得長遠一些,他知道晉陽之戰是一場大唐根本輸不起的戰爭。
    因為唐軍一旦敗了,意味著大唐從此將徹底失去河東之地,對軍心、民心和人心的衝擊和影響將是不可估量的,甚至可以說是大唐國運的轉折點。
    李神通的想法則簡單得多,他隻想攻下晉陽城,讓他可以順利向堂兄李淵交差就好了。
    宋金剛同樣有著自己的小算盤,他知道自己如今雖然做了大唐的駙馬,但那隻是唐朝為了拉攏自己不得不已以公主下嫁罷了。
    以自己的出身和過往經曆,在朝堂內根本沒有任何出頭的可能,況且他自己也不想去長安跟李唐君臣虛與委蛇,勾心鬥角。
    因此,不惜一切代價幫李唐攻下晉陽城,以並州總管的身份留在河東做一方土皇帝,對於宋金剛而言才是上上策。
    一旦將來天下形勢有變,他宋金剛完全可以伺機與李唐朝廷決裂,據河東之地稱霸一方,窺視天下,甚至有機會建立他自己的宋氏王朝。
    至於梁師都,他知道因為當年自己鼓動和慫恿突厥人南下劫掠中原之事,秦昇根本容不下自己。
    若是不能將秦昇的勢力徹底逐出河東,便猶如在他梁師都的頭頂上懸著一把利劍,隨時都有可能要了他的小命,他絕不能這種情況發生。
    正因為如此,雖說五人各自有自己的小算盤,卻全都打定主意要不惜一切代價攻下晉陽城。
    他們在這種想法的支配下,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裏,不知對晉陽城發起了多少次不計傷亡的猛攻,企圖一舉攻下晉陽城。
    可不知秦昇有意還是無意,城中守將竟然大多是瓦崗舊部,因為李密之死,也因為他們當年在長安城受到李淵的冷遇,更因為之前李君羨夫婦在齊王李元吉手下遭受的屈辱,他們無不對李唐朝廷懷有刻骨銘心的仇恨。
    麵對唐軍發起的一次次的猛攻,這些瓦崗舊將全都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一個個誓要跟唐軍不死不休的模樣。
    在今日的戰鬥中,唐軍大將王君廓一度率領先登死士從西麵攻上了城頭。
    當時負責防守西城的正是瓦崗舊將中有名的拚命三郎郭孝恪。
    麵對攻上城頭的王君廓,郭孝恪既沒有棄城逃跑,也沒有跪地求饒,而是在明知自己不是王君廓對手的情況下,義無反顧揮舞著鐵槍攻向王君廓,招招致命,一副誓要跟王君廓同歸於盡的姿態。
    麵對郭孝恪這種不要命的打法,王君廓也沒有辦法,隻能以守為攻,不斷跟郭孝恪周旋。
    但郭孝恪卻是越打越起勁兒,哪怕身中數刀也絲毫沒有退縮的意思,一時間反而隱隱占了上風。
    最終,牛進達和李君羨及時率軍趕來支援,一起加入對王君廓的圍攻。
    王君廓知道自己不是秦昇,沒辦法以一己之力迎戰三員瓦崗大將,最後隻能含恨帶著殘兵敗將敗退下城。
    城下,秦王李世民看著郭孝恪等人悍不畏死的模樣,眼中不由閃過一絲懊惱和惋惜。
    當日這些瓦崗舊將追隨李密去長安投奔他們李家之時,他便看出這些人都有萬夫不敵之勇,若是能徹底收他們為己用,大唐將如虎添翼。
    可恨的是父皇不僅不肯重用他們,還縱容四弟李元吉欺辱他們的家眷,最終逼得他們憤而出走,如今投入秦昇麾下,反而成為了他們李唐的心腹大患。
    很快,他的目光就越過了郭孝恪等人,落到了那些協助隋軍守城的青壯身上。
    他們李家父子治理太原郡多年,一直善待當地百姓,在百姓之中積累了極高的聲望。
    當初他們李家在太原起兵之時,不少百姓紛紛踴躍來投,使他們李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拉起了一支幾萬人的兵馬,讓他們李家從此有了逐鹿天下的資本。
    可以說,沒有太原郡百姓的支持,便沒有之後的入主關中,更沒有如今的大唐。
    隻不過如今,當他們李家卷土重來之時,晉陽城中的百姓這次卻選擇站在他們李家的對立麵上,積極協助隋軍防守晉陽城。
    因為從這些青壯的臉上,李世民絲毫看不到半點被人強迫上城協防的不情願,反而一個個充斥著同仇敵愾的憤慨,似乎在恨唐軍不該來攻打晉陽城,打亂了他們平靜的生活。
    李世民並沒有惱恨這些百姓的忘本,心中反而充斥著深深的無奈和憂慮。
    他當然很清楚晉陽城的百姓這次為什麽要跟城中的隋軍站在一起,還不是因為秦昇能給他們大唐給不了的東西。
    那就是土地!
    想來這些百姓已經聽說了,隻要秦昇奪取了河東,便會效仿他們之前在河北的做法,大量抄沒關隴貴族在河東的田莊,將這些土地分給無地和少地的百姓,這也意味著他們河東的這些百姓每個人都能分到巨量的土地。
    相反,如果是他們大唐收複了河東,河東百姓的人生和生活將不會有任何的變化。
    隻要是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自己該怎麽選。
    想到此處,李世民忍不住長長歎了一口氣,心中湧起一陣深深的無力感。
    他不是不知道均田對於收買和籠絡百姓的重要性,但他們李家本就是靠著以關隴集團為首的世家大族的支持才走得到今天。
    若是他們李家膽敢抄沒世家大族,尤其是關隴貴族名下的田莊,必然會立即遭到這些世家大族的拋棄和反噬,大唐江山很有可能會因此不保。
    就在李世民心緒煩亂之時,天色也漸漸黑了下來。
    眼見天色將晚,唐軍隻能草草結束了今日的攻城,丟下無數同伴的屍體,如潮水一般退卻……
    眼看唐軍退卻,城頭上頓時爆發出陣陣激烈的歡呼聲,歡呼他們再一次挫敗了唐軍的進攻。
    李世民看著那些跟著隋軍一起振臂歡呼的青壯,心情越發苦澀。
    有時候,他真的很羨慕秦昇,因為一支有完全聽命於自己的兵馬,根本不需要看世家大族的臉色行事,可以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
    懷著這種沉重的心情,李世民回到了唐軍大營,卻不知道另外一場風暴此時就在帥帳內等待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