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屈突通:不想做第二個於禁

字數:4471   加入書籤

A+A-


    本來對於唐軍各部兵馬的撤退順序,李世民是提前做好安排了的。
    可隨著斷後的一萬弓弩手潰敗,鐵浮屠和其他隋軍很快就殺到了蒲津渡,對正在撤退的唐軍展開了無差別的屠戮。
    而這些唐軍此時一個個一心都隻想撤到黃河對岸,根本無心戀戰,因此麵對隋軍的屠戮,他們不僅沒有奮起抵抗,反而不顧之前的安排,開始競相爭搶起渡河的船隻來。
    他們打不過隋軍,難道還打不過其他唐軍嗎?
    可那些已經上了船的人眼看隋軍已經殺到渡口,早就已經嚇得魂飛魄散了,哪裏還顧得上等其他還沒來得及上船的同伴,紛紛駕著船隻開始逃離渡口。
    那些還沒來得及上船的唐軍哪裏肯讓船就這麽走了,紛紛伸出手去扒拉船舷,就是不讓船隻離去。
    眼看船隻被人拉住,船上的人都快氣瘋了,對著那些扒在船舷上的手好一陣拳打腳踢,就是沒辦法讓他們鬆手。
    有人發了狠,直接拔出佩刀,竟一刀朝著扒在船舷上的手砍去……
    隨著“啊”的一聲慘叫,這隻手竟被從手腕處砍斷,這隻手的主人捂著切口不斷發出陣陣哀嚎。
    可他的慘叫並沒有引來其他士兵的同情,反而激起了不少唐軍士兵的獸性,不少已經上了船的士兵紛紛用刀去砍那些扒著船舷的手,以此來逼他們鬆手,從而讓自己可以盡快坐船逃離渡口。
    但沒上船的唐軍士兵也紛紛發了狠,開始用手中的長槍長矛去捅船上的人,主打一個我走不了你也別想活著。
    一時間,整個蒲津渡口宛如人間煉獄,上演著一幕幕慘劇。
    眼看著唐軍開始因為爭搶船隻而自相殘殺,追殺他們的隋軍反而開始減弱了攻勢,頗有點坐山觀虎鬥的意思。
    經過一場場因為爭搶船隻而引發的廝殺之後,一艘又一艘大大小小的船隻最終還是紛紛擺脫了阻止他們的人,搖搖晃晃駛向黃河對岸,但還有將近兩萬唐軍被滯留在了渡口,望著眼前的滔滔黃河陷入了深深的絕望……
    ……
    而就在黃河對岸,李世民從最新一批渡河的唐軍士兵口中了解到剛剛在蒲津渡口發生的事情之後,麵色瞬間變得一陣蒼白。
    不知過了多久,他才長長歎了一口氣,隨即喃喃說了一句:
    “秦昇,我一直以為我已經足夠了解你了,但你每次總能給我不一樣的‘驚喜’,竟連皮索連馬合力衝鋒都能想得出來。
    早知如此,我當初哪怕跟我父皇徹底決裂,也不該放你離開。”
    一旁的房玄齡遲疑了片刻,還是忍不住上前低聲問道:
    “殿下,如今我軍隻有五萬不到的人渡過了黃河,還有兩萬左右滯留在了對岸。”
    李世民沒有說話,隻是悠悠看著眼前渾濁的河麵,眼神有些縹緲。
    不知過了多久,他才長歎一口氣,下了一道房玄齡一時之間無法接受的命令:
    “將船隻全部鑿沉,停止安排渡河吧!”
    “啊……這……”
    房玄齡一時之間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因為他很清楚此舉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他們將拋棄對岸兩萬多還未來得及渡河的唐軍。
    此事一旦傳揚開,無疑會重創李世民在朝中和軍中的威望,更有可能會讓他從此名聲掃地,畢竟沒有人會認可一個拋棄自己士兵的將領。
    李世民見房玄齡滿臉難色,自然不難猜到他此刻心中到底在想些什麽。
    但他並沒有動怒,隻是沉聲問房玄齡道:
    “玄齡,依你之見,如果我不鑿沉這些船隻,而是派這些船隻去對麵接人,你覺得對岸那兩萬多將士都能安然過河嗎?”
    房玄齡一時有些啞口無言。
    因為他心中清楚,如果真的派這些船隻回去接人,隻能讓對岸的兩萬唐軍為了爭搶船隻再一次自相殘殺,加上隋軍的圍追堵截,誰也不知道最後會有多少唐軍可以活著撤回對岸。
    李世民見房玄齡沉默不語,又再次發問道:
    “相反,如果將他們留在對岸,你覺得隋軍會對他們趕盡殺絕嗎?”
    房玄齡怔怔看著李世民,最終輕輕搖了搖頭。
    因為他也聽說過,其他隋軍將領不好說,但秦昇帳下這些將領卻從未做過殺俘之事。
    若是對岸滯留的兩萬唐軍走投無路之下向隋軍投降,說不定還真能保住一條性命。
    李世民見房玄齡已經想通了其中的利害,也不再多說什麽,隻是轉身安排人鑿沉船隻去了。
    隻是沒走幾步,他的身形就晃了晃,險些當場昏厥在地。
    可最終,他隻是站了站片刻,便緩了過來,隨後繼續忙自己的事去了。
    房玄齡看著李世民離去的背影,心中默默歎了一口氣。
    他知道李世民心中承受了太大的壓力,所以就隻能咬緊牙關一直強撐著,希望可以力挽狂瀾於未倒。
    可如今到了這一步,大唐真的還有希望嗎?
    ……
    而此時呢蒲津渡,眼看對岸的船隻遲遲沒有返航,滯留在渡口的唐軍心中隻剩下了憤怒和絕望。
    因為他們心中很清楚,他們最終還是被無情拋棄了。
    屈突通看著眼前的一切,心中暗暗歎了一口氣,最終還是決定下令全軍都放下武器向隋軍投降。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唐軍一個接連一個丟下手中的兵器,接受了自己兵敗被俘的命運。
    而正如李世民預料的那般,隋軍隻是默默看著,沒再對他們大開殺戒。
    很快,隋軍主將徐世積就在一眾將領的簇擁下出現在屈突通跟前。
    雖說兩人各為其主,但徐世積還是對屈突通這名征戰沙場多年的老將給予了足夠的尊重,並沒有任何當眾羞辱他的意思,隻是沉聲問了一句:
    “屈突公,事到如今,你是否願降?”
    屈突通看著眼前這個打敗了他的年輕人,臉上反而露出了一絲笑容,隨即搖了搖頭道:
    “我屈突通可不願做於文則第二。”
    於文則即當年曹操帳下第一大將於禁,一生戰功赫赫,卻在樊城之戰中敗給了關羽,跟另外一員大將龐德一起被關羽所俘。
    龐德寧死不屈,從容赴死,可於禁卻選擇向關羽投降。
    之後關羽被呂蒙白衣渡江所敗,於禁便落入了孫權之手。
    孫權對曹丕稱臣之後,將於禁送回了魏國。
    曹丕在見到於禁之後,雖然以春秋時荀林父和孟明視的舊事安慰他,以示自己的寬仁,可轉頭就讓於禁去鄴城拜謁父親曹操的陵墓。
    當於禁在陵墓的牆壁上見到了關羽水淹七軍、龐德寧死不降、自己卻跪地求饒的壁畫,當場又羞又惱,沒過多久便羞憤而死。
    如今屈突通以於禁做比,徐世積便知道他一心求死,以免被押送到洛陽還要被皇帝楊廣和其他大臣羞辱。
    看著眼前發須皆白的屈突通,徐世積最終還是決定成全他,隻說了一句“屈突公走好”,便帶著其他隋將轉身離去。
    很快,他身後便傳來屈突通的一陣哈哈大笑:
    “多謝徐將軍成全!”
    隨後,身後便傳來親兵們的陣陣哭泣聲,讓徐世積忍不住腳步一頓。
    良久,他才低聲吩咐左右道:
    “尋一處僻靜地好生安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