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封府的不速之客

字數:5160   加入書籤

A+A-


    當封德彝回到自己府上的時候,天色已經有些晚了。
    正所謂伴君如伴虎,他在禦書房應對李淵一個下午,心神也很是疲憊。
    可他並沒有急著回房洗漱歇息,而是去了自己府上的內書房。
    此時他的妻子楊氏就守在書房門口,看到自己夫君走了過來,連忙迎了上去。
    封德彝小心看了一眼左右,才刻意壓低聲音問楊氏道:
    “怎麽樣,夫人,那人還在裏麵吧。”
    楊氏點了點頭,同樣輕聲回應道:
    “他一直在裏麵等老爺回府,從沒離開過內書房半步。”
    封德彝點了點頭,又有些不放心追問道:
    “除了夫人你,府裏沒有其他人再見過他吧。”
    楊氏有些嗔怪看了封德彝一眼,語氣像是在邀功道:
    “老爺,我做事你還不放心嗎?
    我謹記著你的叮囑,一直守在書房外麵,不許府裏任何一個下人靠近半步,就連茶水都是我親自給他端進去的。”
    “那就好,那就好!”
    封德彝長長鬆了一口氣,看得出心中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
    看著自己夫君如此小心謹慎的模樣,楊氏有些不解,忍不住低聲問道:
    “夫君,妾身知道你不想得罪太子,可你好歹是堂堂的內史舍人,見一個秦王府的人也不用搞得如此偷偷摸摸,擔驚受怕吧。”
    封德彝聞言輕輕歎了一口氣:
    “夫人,有些事三兩句話解釋不清楚,總之你記住,若是讓人知道為夫跟秦王府有往來,恐怕得罪的就不僅僅是太子,而是陛下了,到那時整個大唐都沒我們一家的容身之處。”
    聽到後果如此嚴重,楊氏也不由有些後怕,忍不住憂心忡忡道:
    “老爺,妾身不明白,既然跟秦王府的人往來風險如此之巨大,那你為何還要冒著這麽大的風險跟秦王府往來呢?”
    “夫人,你不懂,正因為跟秦王府暗中來往風險大,將來我們有機會獲得的收益才更大。”
    封德彝眼中閃過一些狡黠,隨即耐住性子解釋道:
    “雖說如今秦王不是太子,可大唐絕大多數的兵馬都聽命於他,因此將來他和太子誰真正能繼承大唐江山社稷還說不定呢!
    我如今跟他暗中往來,也算是未雨綢繆,給我們將來留條後路。”
    “原來如此,妾身明白了,還是老爺想得周到。”
    楊氏聽完頓時恍然大悟,忍不住誇了封德彝幾句。
    封德彝聽在耳裏,自然很是受用,隨後便叮囑楊氏道:
    “我現在要進去見他,夫人你繼續守在書房外麵,絕不能讓人靠近半步。”
    經過封德彝方才的解釋,楊氏已經知道此事事關他們夫妻的生死,自然不敢等閑視之,當即連連點頭道:
    “老爺,你放心,有妾身在,哪怕是一隻蒼蠅都別想靠近。”
    封德彝這才放下心,又叮囑了楊氏幾句,而後才大跨步走進內書房。
    此時的內書房內,一個商人打扮的人正在房間內來回踱步,目光時不時看向門口的方向,顯然是在等待誰的到來。
    他不是別人,正是喬裝打扮過的長孫無忌。
    當看到封德彝終於出現,長孫無忌不由眼前一亮,連忙迎了上去,滿眼期盼問道:
    “怎麽樣?封舍人,陛下同意了嗎?”
    封德彝輕輕捋了捋頷下幾縷長須,眼中是掩飾不住的得意:
    “托秦王殿下洪福,幸不辱命,陛下已經決定封秦王殿下為劍南道大行台尚書令兼益州總管了,想來聖旨不日就要下發到秦王府了。”
    長孫無忌聞言不由一陣大喜,當即躬身拱手朝封德彝施了一禮:
    “無忌代秦王殿下謝過封舍人!”
    “長孫典簽這是作甚!”
    封德彝連忙上前扶起長孫無忌,嘴上不住說道:
    “當初若不是得秦王殿下向陛下舉薦,恐怕我封德彝現在得在長安街頭靠抄書為生呢,今日不過是還他一個人情罷了。”
    封德彝說的也是實話,當初在江都之變後,封德彝因為替宇文化及起草了曆數楊廣罪過的文書,害怕受到牽連,便連夜帶著妻兒老小逃離了江都,輾轉來到了長安。
    他本以為自己與李淵有舊,會得到李淵的重用,可沒想到李淵卻嫌他在侍奉楊廣時隻知道讒言媚上,並非忠臣,不僅不肯用他,還想將他趕出京城。
    好在封德彝之後不知道怎麽通過什麽關係見到了當時還是秦國公的李世民,並通過李世民向李淵進獻了不少秘策。
    李世民也勸李淵說如今正值亂世,理應唯才是舉,重才不重德,若是本末倒置,隻會錯失大量有才之士。
    李淵覺得李世民說得不無道理,最終向當時的小皇帝楊侑舉薦封德彝為內史舍人。
    在大唐建立之後,封德彝又成了新王朝的第一任內史舍人。
    可雖說沒有李世民就沒有封德彝的今天,可他卻一直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不偏不倚,從沒有顯露過任何倒向秦王陣營的意思。
    而李世民也從來沒有挾恩圖報,逼封德彝倒向自己。
    時間久了,很多人都不知道李世民和封德彝之間竟然還有這段淵源。
    雖然現在封德彝口口聲聲說幫秦王是為了還當初的人情,可長孫無忌還是將自己帶來的小箱子放到桌麵上,輕輕推到封德彝麵前,笑道:
    “這是秦王殿下的一點心意,還望封舍人笑納。”
    封德彝低頭看了一眼麵前的箱子,並沒有打開查看裏麵的東西,反而輕輕搖了搖頭道:
    “此次我之所以幫秦王殿下,於私是沒了報答秦王殿下昔日的舉薦之恩,於公是為了大唐將來能出一位雄主,帶領大唐臣民開創一個全新的盛世。”
    眼見封德彝已經將話說到這個份上,長孫無忌也不好再堅持,隻是深深看了封德彝一眼,語氣很是意味深長道:
    “封舍人今日之言,無忌一定一字不漏轉告秦王殿下。”
    封德彝麵上不動聲色,心中卻是暗暗會意一笑。
    他之所以如此賣力推薦李世民去主政巴蜀,要的不就是這句話嗎?
    兩人又寒暄了好一陣後,長孫無忌便以天色太晚為由,起身告辭了。
    封德彝也不挽留,隻是起身去送他。
    隻是當他們二人一前一後出了內書房之時,楊氏注意到長孫無忌懷中依舊抱著那個帶來的小箱子,嘴巴不由動了動。
    可見自己夫君什麽都沒說,她也不便多嘴,隻能默默目送他們二人離去。
    不多時,封德彝便將長孫無忌送到府上的後門。
    長孫無忌見四下無人,便辭別封德彝,低著頭快步鑽進了停在門外的馬車。
    封德彝目送馬車離去之後,臉上的笑容也漸漸消失了。
    隨後,他命下人關上門,自己則轉身回臥房去了。
    隻是當封府的後門一關上,黑暗中就走出一個黑衣人,快步朝著馬車消失的方向追去……
    然而黑衣人一走,封府對麵的屋頂上便傳來一個有些戲謔的聲音:
    “有意思,秦王府的人暗中跟封德彝來往,東宮那邊又派不良人盯著秦王府的人。”
    在之前的章節中,很多讀者大大評論說竇皇後私德有虧,偏愛次子李世民,卻把同樣親生的李元吉丟給下人,讓李元吉在不做人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但在曆史上,竇皇後不喜歡李元吉是真的,不過偏愛李世民是我為了劇情杜撰的,因為史書上隻寫她因為李元吉貌醜而不喜歡他,並沒有寫過她特別偏愛哪一個子女。
    而且她可能跟李淵冷戰過將近十年的時間,理由就是她在589年生了李建成,平陽公主雖然不知道是哪一年出生,但柴紹比李建成還大一歲,所以她應該比李建成小一兩歲左右。
    重點來了,李秀寧之後,竇皇後直到599年才生下了李世民,然後又在之後四年時間裏先後生下李玄霸和李元吉。
    在中間這將近十年的時間裏,李淵的其他妾室至少生了兩個女兒,也就是高密公主和長廣公主,證明他的生育能力沒問題,那就很有可能是他們的夫妻關係出了什麽問題,冷戰了八九年才和解。
    但在本書中,為了劇情需要,我隻能設定他們夫妻感情一直很好了。
    就像我明明知道李秀寧是姐姐,也隻能讓她一直叫李世民二哥了,否則我寫主角跟萬春公主兩情相悅,李淵卻想悔婚把萬春公主嫁給豆盧懷讓,我想很多人都看不下去吧,畢竟真沒有幾個人聽說過萬春公主和豆盧懷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