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遺詔引起的軒然大波(上)

字數:3654   加入書籤

A+A-


    隨著紫微宮中傳出的一聲聲鍾聲,洛陽城的所有城門轟然關閉。
    一隊隊左右候衛的士兵在城中四處奔走,扼守住了城內的每一處坊門,不許任何人進出。
    一名名宦官騎著快馬出了紫微宮,分別奔去各個朝中重臣的府上,要他們立即進宮議事。
    而不少大臣已經從紫微宮方向傳來的鍾聲知道皇帝楊廣已經駕崩,經過一陣長久的錯愕之後,心中一個個也是五味雜陳。
    雖說平心而論,楊廣確實稱不上是一個明君,可他對下麵聽話的臣子還是相當不錯的,從不吝惜賞賜。
    朝中不少大臣受過他的恩賜,對他這個天子還是很有感情的。
    如今聽說楊廣駕崩了,不少大臣還是心生感傷,更為大隋的未來而擔憂。
    畢竟,自從元德太子楊昭死後,楊廣便再也沒有立過新的儲君。
    如今他驟然駕崩,誰來繼承大統呢?
    是十四歲的趙王楊杲,還是十八歲的皇孫燕王楊倓,還是十七歲的越王楊侗,或者是十六歲的代王楊侑。
    四王雖然皆天資聰穎,但皆不到弱冠之年,心智尚未成熟,如何收拾得了大隋眼下的殘局,又如何壓得住秦昇、王世充、沈法興、竇建德和杜伏威這些手握重兵的地方實力派呢?
    懷著這般沉重的心情,這些大臣跟著宦官進了宮,一路被領到了蕭皇後的寢宮。
    此刻,楊廣的遺體就靜靜躺在床榻上,南陽公主楊翽、丹陽公主楊翎、趙王楊杲、燕王楊倓、越王楊侗、代王楊侑皆跪倒在床榻前,一個個淚流滿麵,嚶嚶而泣。
    蕭皇後同樣跪著,臉上還掛著兩道尚未幹透的淚痕,但卻兩眼無神,神情木然,不知心中在想些什麽。
    不少大臣一進入寢宮,便紛紛跟著失聲痛哭起來,隻不過他們的哭聲中到底有幾分真情,幾分假意,恐怕就隻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眾人不知哭了多久之後,還是內史令裴世矩第一個止住了哭聲,起身對在場的一眾皇室宗親和文武官員道:
    “諸位,大行皇帝駕崩固然傷痛,然大隋不可一日無君,我等皆應化悲憤為力量,及早擁立新君,輔佐他再創盛世,以告慰大行皇帝在天之靈。”
    “裴相所言極是,我等應當及早擁立新君,以正國本!”
    裴世矩話音未落,納言蘇威也站起身附和,隨後看向蕭皇後,遲疑了片刻,還是輕聲問道:
    “皇後娘娘,不知大行皇帝生前可有遺詔?”
    此話一出,不少宗室和大臣都止住了哭聲,齊齊看向蕭皇後。
    畢竟,在楊廣生前的最後一個多月時間裏,幾乎每天晚上都是留宿在蕭皇後的寢宮,楊廣生前有沒有留下遺詔,沒有人比她更清楚了。
    可蕭皇後卻依舊是兩眼無神,神情木然,似乎完全沒有聽到蘇威的問話。
    蘇威見狀,隻能鬥膽上前幾步,再次低聲說道:
    “臣知道皇後娘娘因為大行皇帝的駕崩而神傷,隻是遺詔之事事關大隋國本,還望皇後娘娘據實告訴臣等。”
    蕭皇後像是才聽到了蘇威的話,抬頭看了他一眼,木然點了點頭。
    看到楊廣生前留有遺詔,在場不少宗室和大臣都不由暗暗鬆了一口氣。
    有遺詔就好,若是沒有遺詔,恐怕還會再生亂子,如今的大隋可再也經不起任何折騰了。
    隻是不知道陛下在最後時刻,到底會決定傳位給誰?
    是他一直屬意的燕王楊倓,還是得到眾多大臣支持的越王楊侗,或者就是幹脆遵循傳統,傳位給自己唯一在世的兒子趙王楊杲。
    隨後,在殿內一眾宗室和大臣的注視下,蕭皇後宦官站起身,從床榻下麵拿出一個長長的長匣子,看著它目光頓了一頓,最終還是交給了蘇威。
    蘇威當著眾人的麵打開長匣子,從裏麵取出一份聖旨,展開一看,對著殿內其他人點了點頭道:
    “沒錯,此詔書正是大行皇帝親筆所書。”
    聽到果然是楊廣親筆所書的遺詔,殿內一眾宗室和大臣都不由高高豎起了耳朵,都想聽聽楊廣臨終前到底決定傳位給誰。
    裴世矩盡管已經猜到了遺詔的內容,可還是沉聲對蘇威道:
    “蘇相,不如就由你來宣讀大行皇帝的遺詔。”
    蘇威看了裴世矩一眼,也不推辭,當即高聲宣讀道:
    “敕曰:朕在位十八載,遭天下傾覆,幸賴祖宗有靈,危而複存……丹陽公主翎,雖為女兒之身,但天資聰穎,深肖朕躬,可繼承大統,望諸卿齊心輔佐新君,勿負朕望,朕於九泉之下,亦可瞑目。”
    蘇威雖然照本宣科將詔書念完,可自己卻是兩眼圓睜, 神情愕然,似乎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蘇威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其他那些聽在耳裏的宗室和大臣了。
    畢竟,誰都沒有想到,楊廣在臨終前沒有傳位給自己兒子,也沒有傳位給自己孫子,反而傳位給了自己的女兒。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楊廣格外寵愛自己這個小女兒,可再寵愛也不能將大隋江山交到她手中呀,畢竟天底下哪有女子為帝的道理。
    想到此處,殿內一眾宗室和大臣不由紛紛看向丹陽公主楊翎。
    可作為當事人的楊翎此時同樣是麵色茫然,目光疑惑,似乎對於父皇傳位給自己這件事同樣很是突然。
    不知過了多久,還是作為大隋宗室和吏部尚書的楊恭仁第一個站了出來,大聲質問道:
    “荒唐!大行皇帝有子有孫,為何要立一個女兒為帝,這份遺詔一定有問題。”
    “對對對……這份遺詔一定有問題!”
    聽到楊恭仁第一個站出來質疑這份遺詔的真假,不少大臣紛紛出言附和,都跟著質疑遺詔有問題。
    而遺詔是蕭皇後拿出來的,他們在質疑遺詔真假就是在質疑蕭皇後矯詔,已經算是對剛失去丈夫的蕭皇後大不敬了。
    可此時此刻,誰都顧不了這麽多了,畢竟誰都接受不了女子為帝。
    蘇威一時間也有些手足無措,畢竟以他對楊廣的了解,也不相信楊廣再糊塗能糊塗到會繞過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傳位給自己的女兒。
    他看了一眼一直一言不發的蕭皇後,也開始有些懷疑手中這份所謂的遺詔到底是不是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