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關鍵書信

字數:4482   加入書籤

A+A-


    “魏徵,你好大的膽子,竟敢當著我的麵殺害他國使臣。”
    不知過了多久,蕭銑才從最初的震驚之中緩了過來,看著地上倒在血泊中的武士彠,眼中的怒火幾乎要噴薄而出。
    突然間,他“哐當”一聲拔出腰間佩劍,用劍尖指著魏徵,眼中滿是掩飾不住的殺意。
    可麵對蕭銑的持劍相威脅,魏徵卻隻是淡淡一笑:
    “梁王此言差矣,武士彠並非是什麽他國使臣,而是一個附逆的亂臣賊子罷了,我魏徵作為當朝禦史大夫,自然有權斬殺此等逆賊!”
    “好!好!好!”
    蕭銑怒極反笑,眼中的殺意更盛:
    “就算是你魏徵有權力殺他,可他如今身在江陵,便是我蕭銑的貴客,你竟敢當著我的麵殺我的貴客,分明就是沒將我蕭銑放在眼裏,更想陷我於不義,我豈能輕饒你。”
    “不,梁王,你錯了。”
    魏徵輕輕搖了搖頭,語氣依舊從容,可說出來的話卻讓蕭銑一顆心如墜冰窟:
    “我之所以要殺武士彠,並非是要陷梁王於不義,隻是想幫梁王做出一個正確的決定罷了。”
    魏徵已經將話說到這個份上,蕭銑哪裏還不明白他殺武士彠的用意,就是為了徹底斷絕他倒向唐朝的可能,迫使他不得不歸降大隋朝廷。
    想到自己竟然這麽被魏徵玩弄於股掌之中,蕭銑心中的怒意再也無法抑製,咬牙切齒一字一句道:
    “魏徵,我敬你是大隋朝廷派來的使者,對你以禮相待,沒有絲毫的怠慢。
    可你竟然如此算計我,當真以為我不敢殺你嗎?”
    說這些話的時候,他的劍尖距離魏徵的心口隻有寸許,隻需要輕輕往前一刺,便可同樣讓魏徵跟武士彠一樣命喪當場。
    可麵對蕭銑赤裸裸的死亡威脅,魏徵甚至都沒有低頭看一眼那柄隨時會刺穿自己心口的長劍,依舊隻是淡淡一笑道:
    “梁王當然可以殺我,但在動手殺我之前,梁王最好先想清楚,如今武士彠已經不明不白死在了江陵,偽唐是絕不會善罷甘休的。
    你若是再讓我魏徵不明不白死在江陵,大隋朝廷也絕不會放過你的!”
    蕭銑聽完麵色越發鐵青,握劍的手氣得不住在顫抖,卻遲遲沒有刺下去的意思。
    魏徵的算計雖然歹毒,但那一劍卻結結實實刺在了他的軟肋上。
    以他和梁國如今的處境,確實沒辦法同時對抗隋唐兩朝。
    如今因為武士彠之死,他已經徹底失去了倒向唐朝的可能,甚至有可能即將麵臨唐朝的大舉攻伐。
    在這種情況下,歸降隋朝似乎已經成了他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雖然想通了問題的關鍵,但蕭銑還是始終無法接受自己就這麽任由魏徵擺布,便冷笑一聲道:
    “魏徵,你當真以為我拿你一點辦法都沒有嗎?
    我完全可以現在就殺了你,再用你的人頭去跟唐朝請罪,並解釋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
    有你的人頭作為投名狀,我就不信唐朝不相信我的解釋。”
    “哈哈哈,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法子。”
    對於蕭銑要用自己人頭納投名狀的主意,魏徵竟然拍手叫好,隻是說話的語氣多少有些戲謔:
    “有我魏徵的人頭做投名狀,相信唐軍很快就可以入主荊襄,梁王也可以安心去長安頤養天年了。”
    一聽這話,蕭銑的麵色陡然變得陰沉,卻根本無力反駁。
    因為正如魏徵所說,隻要他殺了魏徵,便跟隋朝徹底結下了死仇,必然會招致隋軍的大舉討伐,到那時候為了自保唯有完全倒向唐朝了。
    若他是李淵,也不會放過這個吞並荊襄的大好機會的。
    可雖然已經想到了這一點,但蕭銑在嘴上卻是半點不肯服軟,冷冷一笑道:
    “那換你們隋軍入主荊襄又有何不同,我蕭銑還不是一樣要去洛陽養老?”
    “或許還真不一樣!”
    魏徵此時的笑容頗為玩味:
    “若是去洛陽養老,隻要梁王不結交舊部,不暗中豢養死士,至少還有幾十年的活頭。
    可若是去長安,梁王能活多少年可就不好說,不信的話不妨想一想薛仁杲和魏公現在是否還健在?
    當然,梁王也可以將令嬡獻給李淵,相信以令嬡的國色天香,必能得到李淵的寵愛,相信有這層關係在,李淵是不會隨意傷害梁王的。”
    “魏徵,你放肆!”
    聽到魏徵竟然勸自己將女兒獻給李淵這個糟老頭子,蕭銑頓時氣得有些急火攻心,連握劍的手都在不住顫抖。
    雖然魏徵的話說得難聽,可卻揭露了一個血淋淋的現實,那便是自己若是去了長安,恐怕當真要凶多吉少了。
    畢竟薛仁杲和李密的前車之鑒猶在眼前。
    除非自己當真狠得下心將自己風華正茂的女兒獻給已經半截身子埋黃土的李淵。
    可一想到自己處處落入了魏徵的算計之中,他又始終咽不下這口氣。
    就在他心中還在猶豫不決時,一名士兵卻氣喘籲籲跑進了大殿,嘴裏還在不住大喊大叫道:
    “不好了,不好了,不好了……”
    蕭銑一眼就認出這名士兵正是自己派去護送女兒蕭月仙前往洛陽的士兵之一,一顆心猛然一沉,連忙厲聲喝問道:
    “快說,什麽不好了?是不是仙兒出了什麽事?”
    那名士兵被蕭銑的一聲喝問嚇得雙膝一軟,當即重重跪倒在地,哭喪著一張臉道:
    “梁王,不好了,公主不見了?”
    “什麽,公主不見了?她怎麽會不見?你們到底是怎麽保護她的?”
    聽到自己女兒不見了,蕭銑手中的長劍“哐當”一聲掉落在地,隨即一把上前抓住這名士兵的衣領,麵容猙獰,語氣駭人。
    這名士兵哪裏見過蕭銑如此模樣,嚇得連話都快說不利索了:
    “是……是公主趁我們不注意的時候半夜偷偷溜走的,還留下了一封信。”
    說罷,這名士兵戰戰兢兢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雙手呈給蕭銑。
    蕭銑一把奪過信,拆開一看,整個人卻像是瞬間被人抽幹了力氣一般,無力癱坐在椅子上。
    信上確實是女兒蕭月仙的字跡,她說不願自己的父親出爾反爾,一錯再錯,最終白白斷送了性命。
    為了保全父親,她唯有逃離宛城,獨自北上洛陽,以此來給隋朝和齊王秦昇一個交代。
    看完書信之後,蕭銑久久說不出話。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那個一向柔弱的女兒為了保全自己這個父親,竟然不惜獨自一人踏上前往洛陽的漫漫征途,中間不知還要遭受多少艱難險阻。
    想到自己一時猶豫,竟將女兒逼到如此地步,蕭銑的內心忍不住一陣刺痛,甚至還有一絲羞愧。
    在某些事情上,自己竟還沒有女兒果決。
    想到此處,他目光慢慢看向一直麵色平靜的魏徵,內心做出了最終的決定。
    ……
    幾天後,蕭銑正式宣告歸降隋朝,將荊襄之地和數萬軍隊交給朝廷,自己則離開江陵,搬去東都洛陽居住。
    之後,左千牛衛將軍秦瓊率兵進駐荊襄,正式代表朝廷接管了蕭銑的地盤和兵馬。
    至此,隋朝兵不血刃光複了大半個荊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