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李淵:他再不肖終究是我的種呀!
字數:3950 加入書籤
事實上,李淵不是沒有動過遷都的心思。
想當初,秦昇率一萬鐵騎殺入關中,整個長安都為之震動,李淵自知關中已經不再安全,那時便生出了遷都成都的想法。
隻是遷都成都意味著統治中心的南移,使得關隴貴族喪失在朝堂上的主導權,極有可能會遭到了關隴幾大家族的瘋狂反對。
當時李淵知道他們大唐還離不開關隴貴族的支持,便隻能暫時打消了遷都成都的念頭。
可沒想到,如今自己的長子竟然主動勸說自己遷都。
雖說李建成並沒有明說遷都何處,但如今大唐除了遷都成都,已經沒有更合適的去處了。
可一旦大唐想要遷都成都,就必然會遭到關隴貴族的集體反對,甚至極有可能會讓他們大唐徹底失去關隴貴族的支持。
不過李淵很快又想到了什麽,畢竟以他們大唐如今跟關隴貴族的關係,跟失去他們的支持已經沒有太大區別了。
既然如今關隴貴族已經開始首鼠兩端,陽奉陰違,那大唐跟他們徹底決裂隻是時間問題吧。
想到這些,他不由一陣怦然心動,覺得跟關隴貴族徹底決裂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自己完全可以遷都去成都爭取巴蜀世家的支持。
李淵的神色變化李建成都看在眼裏,心中猜到父皇已經被自己給說動心了,當即趁熱打鐵繼續勸說道
“父皇,如今河東和河套已經都落到了隋朝手中,河西的形勢同樣岌岌可危。
關中地勢雖然險要,但如今三麵環敵,已經絕非龍興之地。
因此父皇與其固守關中,不如遷都地勢更為險要的巴蜀,效仿當年的漢高帝,居蜀中而窺視天下,靜待天時。
待天下時局有變,我們大唐再率軍殺出巴蜀,再造不世基業。”
李淵聽完心中越發心動,恨不得現在立刻下旨昭告天下,大唐將要遷都成都。
但想到如今的朝堂幾乎都被關隴貴族的子弟和門生故吏所把持,一旦自己提出遷都成都的想法,必然會遭到滿朝文武的反對,到時候自己麵臨的壓力可想而知。
雖說如今的他已經不懼跟關隴貴族決裂了,可一旦滿朝文武群起而反對,他還是有些難以招架得住的。
畢竟,他也不想因為遷都成都之事,讓自己這個大唐天子徹底淪為孤家寡人。
而李建成自然能提出遷都成都的想法,自然早就考慮到自己父皇會麵臨什麽樣的局麵,當即繼續往下說道
“若是父皇擔心遷都成都之事會遭到滿朝文武的反對,不如效仿之前的明帝。”
聽到“明帝”二字,李淵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但很快回過神來明白過來自己兒子口中的“明帝”是楊廣。
(這裏解釋一下唐朝為什麽不能稱楊廣為煬帝,理由很簡單,曆史上的李淵是在楊廣身死隋朝滅亡之後才登基稱帝的,作為最終一統天下的正統,他自然有資格給前朝末代皇帝上諡號。
可在本書之中,李淵雖然已經建立了唐朝,但隋朝並沒有滅亡,唐朝也不是正統,自然就沒有資格給楊廣上惡諡了。)
李建成頓了頓,又繼續往下說道
“當初明帝在遷都洛陽之時,並不是直接將都城從大興遷到洛陽,而是下旨宣布洛陽為東都,原來的都城大興為西京,兩都並立,不分主次。
除此之外,他還命自己最小的孫子代王楊侑留守西京,並留下不少大臣輔佐他,自己則跑去東都處理朝政,以此來堵住朝中那些反對遷都的聲音。
哪怕他之後又跑去了江都,也是同樣宣布江都為陪都,讓另一個孫子越王楊侗留守東都,留下一群大臣輔佐他,自己則躲在江都醉生夢死。”
雖說自己兒子說的都是楊廣之事,但李淵還是很快聽出了他的言外之意,忍不住有些意動道
“皇兒的意思是,朕可以效仿楊廣,宣布成都為南都或陪都,讓一名皇子留守長安,並留下一些大臣輔佐他,朕自己則南下成都。”
“正是如此,父皇!”
李建成重重點了點頭,隨即沉聲說道
“為了避免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對,父皇不妨先宣布要南巡巴蜀,待巡視到成都之時突染重病,不得不暫且留在成都養病。
之後父皇便可以順理成章下旨宣布成都為南都或陪都,自己留在成都處理朝政,事實上造成遷都了。
到時候哪怕關隴貴族想要反對,也是反對無門了。”
“妙!妙!妙!皇兒此計甚妙!”
李淵聽完不由大喜,一連說了三個妙,但隨後似乎又想到了什麽,忍不住皺著眉頭問道
“隻是朕該讓誰來留守長安呢?”
“此事父皇自有聖斷,兒臣不敢妄言。”
李建成的麵色突然變得有些古怪,並沒有跟自己父皇推薦自己的任何一位兄弟。
倒是李淵自己像是明白了什麽,心中一時陷入了遲疑。
他的發妻竇皇後隻給他生了四子一女,其中長子作為大唐的太子,自然要去成都協助他處理朝政,不可能留守長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次子李世民又身負守衛巴蜀的重責,自然不可能派他去留守關中。
三子李玄霸天生愚鈍,根本無法擔負得起留守關中的重責。
而自己在世的幾個庶子年紀一個比一個小,竟沒有一人超過八歲,根本無法托付大事。。
如此一來,四子李元吉似乎已經是唯一合適的人選了。
隻是自己之前派他留守晉陽,他卻在劉武周和宋金剛攻打晉陽之時棄城而走,讓李淵對他很是失望。
加上他之前的種種所作所為,名聲已經敗壞到了極點,自己若是讓他留守長安,必然會遭到不少人的群起反對。
這便是李建成這個太子也不敢提議讓自己這個不成器的四弟留守長安的原因。
可若是不讓李元吉這個不肖子留守長安,自己便無法遷都成都了。
最終,李淵還是長歎一口氣,語氣很是沉重道
“朕明白了,元吉再不肖,終究也是朕的兒子,朕就最後信他一次,給他最後一次機會,讓他留守長安吧。”
說完一番話,李淵心情可謂是異常苦澀。
想當初,自己最瞧不起楊廣這個表弟,覺得將天下搞得一團糟之後,就躲去了江都醉生夢死,簡直就不是一個正常帝王能做出的事。
想不到不過幾年時間,自己竟也要效仿他,不得不跑去成都躲避關中的亂局,真可謂是造化弄人呀!
喜歡隋唐李淵悔婚,我去做大隋駙馬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隋唐李淵悔婚,我去做大隋駙馬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