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玩的就是陽謀

字數:3965   加入書籤

A+A-


    很快,身在太極宮的李淵也得知了隋朝要在東都舉辦科舉考試之事,正麵色鐵青聽著太子李建成的匯報。
    此時太子李建成麵色同樣異常凝重,正向自己父皇稟報著不良人探查到的消息
    “此次科舉與秦昇之前在河北舉辦的科舉有所不同,考生要先參加自己籍貫所在的行省舉行的鄉試,考中之後稱為舉人,隻有舉人才有資格前往東都參加會試。
    若是考生能在會試中高中,便可稱之為貢士。
    這些貢士之後還要再參加一場殿試,由女帝親自出題考核,以此來確定他們的名次,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不論哪一甲的進士,皆可自稱天子門生。”
    說到這裏,李建成心中忍不住暗暗歎了一口氣。
    以他堂堂大唐太子的眼界,又怎麽會看不出這套科舉製度的精妙之處呢?
    尤其是最後一環的殿試,看似多此一舉,實則才是整個科舉製度最精妙的設計。
    高中進士者皆是天子門生,效忠的人自然就是當今的天子了,而不是淪為那些主考官的門生故吏。
    畢竟哪個皇帝都不想看到自己耗費那麽多心血舉行的科舉考試,最終卻是在為下麵的臣子培植黨羽。
    他倒是有心效仿,可如今的形勢已經不容許他們大唐做這件事了。
    他也知道自己父皇想知道什麽,便沉聲繼續往下稟報道
    “他們發往各地的文書還特意提到,因為關中、巴蜀和河西三地情況特殊,因此破例允許這三個地方的士子在沒考中舉人的前提下,直接參加會試……”
    “秦昇小兒,用心何其險惡!”
    李淵聽到這裏再也忍受不住,當即大罵秦昇用心險惡。
    李建成又是暗暗長歎一聲,卻沒有多說什麽。
    因為誰都看得出來,秦昇在這時候來這麽一出,分明就是為了拉攏關中和巴蜀的世家大族,徹底挖空他們大唐的根基。
    不知過了多久,李淵的怒火才稍稍緩解了幾分,冷著一張臉問李建成道
    “那些世家大族對此做何反應?”
    李建成歎了一口氣,語氣分明很是苦澀
    “巴蜀世家大族的態度還不清楚,但關隴貴族和關中士族雖說沒有明著支持,卻對家族子弟前往洛陽參加會試之事聽之任之……”
    “他們是打算派這些子弟去搭橋鋪路,隨時準備背叛朕嗎?”
    李淵聞言麵色越發難看,幾乎是在咆哮道
    “傳令下去,命各個關隘嚴查,一旦發現有士人意圖前往洛陽參加科舉考試,就地緝拿,決不姑息。”
    “父皇,萬萬不可呀!”
    李建成聞言神色不由大變,連忙出言勸阻道
    “父皇,若是如此,不僅會引得關中和巴蜀的世家大族不滿,更會得罪天下的讀書人,對父皇和大唐的形象甚是不利。”
    聽了長子一番勸阻,李淵一顆暴怒的心總算是稍稍冷靜了一些,知道自己方才的話多少有些衝動。
    雖說他已經決意遷都成都,不怕得罪已經貌合神離的關隴貴族,可他這麽做還會得罪巴蜀的世家大族,讓他們大唐之後很難再在蜀地立足。
    想到這些,他麵色一時有些陰晴不定,過了許久才陰沉著一張臉問道
    “難道就沒有什麽辦法阻止這些士人前去洛陽參加科舉考試嗎?”
    李建成重重歎了一口氣,隨即輕輕搖了搖頭。
    秦昇使的是無解的陽謀,他們大唐很難應對得了。
    若是阻止關中和巴蜀士人前往洛陽參加科舉考試,便會得罪兩地的世家大族和讀書人。
    可若是不阻止,就隻能眼睜睜看著關中和巴蜀的世家大族通過這次科舉考試搭上隋朝,為自己家族鋪就好了後路,將來隨時可以拋棄他們大唐,轉而投靠隋朝。
    事到如今,他們大唐或許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跟隋朝爭奪巴蜀的人心了。
    想到此處,李建成當即沉聲說道
    “父皇,依兒臣之見,不如趁現在洛陽科舉的消息還未傳遍整個巴蜀,朝廷也宣布在成都舉行科舉考試,以此來拉攏巴蜀的世家大族和讀書人。”
    李淵想了想,最終還是點頭同意了。
    雖說他已經想到,這些巴蜀的世家大族極有可能會首鼠兩端,兩頭下注,既派部分子弟前往洛陽參加會試,又派另外一些子弟參加成都的科舉。
    但不管怎麽說,他們大唐能拉攏多少算多少了。
    至於關隴貴族和關中士族,就隻有由他們去了,畢竟他既然已經決定遷都成都,就已經做好了跟他們徹底決裂的準備。
    隨後,他又想到了什麽,又開口詢問道
    “對了,關於之前朕跟你說的蒲津關和潼關的守將,不知你有什麽人推薦?”
    雖說李淵已經下定決心要遷都成都,但這並不意味著他要放棄關中。
    他隻是希望哪怕秦昇大舉伐唐,也隻能將戰火燒到關中,不會波及到巴蜀。
    因此,對於潼關和蒲津關的守將,他自然尤為看重,因為這兩個關隘乃是關中的東門戶,半點馬虎不得。
    李建成思索片刻,最終緩緩開口道
    “潼關乃是通往關中的第一門戶,非至信之人不能托付,因此兒臣推薦叔父李神通。”
    “淮南王?”
    聽到自己兒子推薦自己的堂弟李神通,李淵一時有些遲疑。
    若是說到忠誠,李神通自然不可能背叛自己背叛大唐,可他能力太過平庸,隻怕未必能夠擔得起鎮守潼關的重任。
    李建成似乎看出了自己父皇的顧慮,當即沉聲勸說道
    “父皇,潼關易守難攻,而李神通叔父為人最是謹慎,隻要父皇讓他一直堅守不出,隋軍便奈何不得。”
    李淵沉吟片刻,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皇兒說得也不無道理,那就讓淮南王鎮守潼關吧,那蒲津關的守將人選,你又推薦何人?”
    李建成淡淡一笑,說出了一個完全在李淵意料之外的名字
    “宋金剛!”
    李淵聞言不由一怔,隨後忍不住一拍腦袋。
    自己怎麽將這員大將給忘了!
    雖說不知道他對自己到底有幾分忠心,但他知道宋金剛絕不可能投降秦昇。
    喜歡隋唐李淵悔婚,我去做大隋駙馬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隋唐李淵悔婚,我去做大隋駙馬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