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女帝禪位,新皇登基
字數:3531 加入書籤
成都。
秦王李世民又一次穿上了孝服。
之所以說又,是因為之前得知他們李家留在關中的皇族宗室都被宋金剛屠戮殆盡之時,他便為這些可憐的叔伯兄弟姐妹穿過一次孝服,以示對他們的悼念。
隻是沒想到他剛除下孝服沒多久,綿穀那邊便派使者送來了太上皇的死訊,他不得不再次為自己的父皇穿上了孝服。
本來依照禮製,太上皇駕崩,他這個嫡次子無論如何都是要去綿穀奔喪守孝的,但他卻以要備戰為由,推脫沒有去。
他倒不是擔心他的大哥李建成會趁機對他不利,而是他真的要整兵備戰,準備北上奪回關中。
因為他自從侯君集和王君廓在大散關一敗一降之後,那些本來一直支持他的巴蜀世家大族對他們大唐的態度突然大變,隱隱有要跟他們大唐割席決裂的意思。
想想也是,一個連都城都能丟失的朝廷,還能維係得了多久,又有什麽值得他們巴蜀世家大族扶持的價值呢!
正是因為看明白了這一點,李世民知道他們大唐無論如何都要殺回關中,從宋金剛手中奪回長安,以此來恢複巴蜀世家大族對朝廷的信心和支持。
既然侯君集不是宋金剛的對手,自己便隻能親自領兵出征了。
隻不過他心中很清楚,相對於宋金剛,隋朝才是他們大唐最大的威脅。
他此次率軍北上,怕的不是自己敗給宋金剛,而是怕他在北邊跟宋金剛殺得你死我活,隋軍卻趁機揮師西進,大舉殺入巴蜀。
若是到時候他率軍在北邊辛苦擊敗了宋金剛,奪回了關中,巴蜀卻落入了隋軍手中,那便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有些得不償失了。
可明知如此,他也沒得選擇,隻能無奈率軍北上關中,準備與宋金剛決一死戰,一雪前恥。
至於守住關中的重任,隻能落到大唐為數不多的宗室李孝恭身上了。
雖說李孝恭算得上是整個大唐宗室之中除了自己之外最有謀略的將領了,但隋朝那邊名將輩出,李靖、徐世積和蘇烈無一不是不世出的用兵奇才,李世民自然很擔心李孝恭不是他們對手。
可事到如今,李世民也沒有什麽更好的人選,隻能派人去叮囑李孝恭,要他無論如何都要堅守不出,絕不能讓隋軍踏入巴蜀半步。
隻是在派人去見李孝恭之後,李世民心中又是不由一陣扼腕長歎。
如果當初他的父兄不因為短視逼走秦昇,他們大唐的何至於如此人才凋零,竟連對付一個宋金剛都不得不讓他親自出馬。
隻是往事無法回首,如今的他隻能將守住巴蜀東門戶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堂兄李孝恭身上了。
換而言之,他已經是將他們大唐最後的希望都押注在堂兄李孝恭身上了。
……
就在李世民即將率軍北上關中之時,東都洛陽卻在準備一場浩大的禪讓儀式。
登基即位隻有一年多時間的女帝楊翎,已經決定要將皇位正式禪讓給三歲的太子秦恪了。
本來按照她和秦昇原先的想法,是打算等秦恪長到五歲左右,再正式禪位給他的。
可現在經過李元吉和宋金剛的一陣折騰,誰都能看得出唐朝氣數已盡,時日無多了。
換而言之,大隋重新一統天下的日子不遠了。
作為一個護子狂魔,女帝楊翎自然不願意奪走兒子的榮光,因此決定提前禪位給秦恪,好讓平定天下一統江山的不世功績最終能落到自己兒子身上。
除此之外,她還有一個不能對外人道的原因,就是自己夫君秦昇的那幾個紅顏知己。
畢竟竇線娘和蕭月仙如今還以客人的身份住在齊王府,身份很是尷尬,自己夫君總不能一直不給她們二人名分吧。
即使她們二人不說,但外麵的人難免會有一些風言風語,最終壞的還是自己夫君的名聲。
雖說爭風吃醋是女子的天性,但涉及到秦昇的名聲,她還是得為自己夫君考慮,不想讓他為難。
對於楊翎禪位之事,秦昇也是支持的。
其一是他和妻子楊翎想的一樣,都想把一統天下的功勞留給他們的兒子秦恪。
就像曆史上的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一樣,誰都知道是多爾袞是滿清能夠入主中原的第一功臣,但史書上同樣將入主中原的功勞記一筆在順治身上。
如今大隋若是能在自己兒子秦恪在位期間重新統一,後世的史書不管如何誇讚自己這個父親的功績,都不得不將一統天下的功勞記一筆在秦恪身上。
其二是大隋滅了唐朝重新一統天下之後,自然要論功行賞,大肆封賞有功之臣。
如果此時在位的是女帝楊翎,那這些官職和爵位理應都是由她來封賞,這些功臣感激的人自然就是她了。
反之,如果在位的是秦恪,不管他多年幼,但這些官職和爵位都是由他來封賞,這些功臣自然願意誓死效忠這位少年天子了。
可以說,女帝楊翎提前禪位於太子秦恪,可以說是百利而無一弊了。
如果非要說有什麽壞處的話,那就是招致楊姓宗室的大量反對了。
因為對於他們而言,女帝在位雖然很難接受,但再怎麽說都是他們楊家人坐天下。
可一旦女帝楊翎禪位給太子秦恪,便意味著大隋江山徹底落入了外姓人之手,他們情感上還是難以接受。
可不管他們如何反對,最終在隋鳳延二年九月,女帝楊翎還是正式禪位給了太子秦恪,自己則退居幕後,成了大隋的太上皇。
秦恪正式登基即位之後,改元龍武,下的第一道旨意便是讓自己父親秦昇以尚書令的身份繼續執掌朝政,以十二衛大將軍的身份繼續統領大隋兵馬。
對此,民間不少百姓紛紛戲稱秦昇是由“皇夫攝政王”變成了“皇父攝政王”,雖無天子之名,卻有天子之實。
而後世史書則將隋文帝楊堅、隋明帝楊廣和獻帝楊翎三人在位期間的隋朝稱為“楊隋”,宣帝秦恪即位之後的隋朝則稱為“秦隋”。
喜歡隋唐李淵悔婚,我去做大隋駙馬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隋唐李淵悔婚,我去做大隋駙馬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