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天象戰艦

字數:1775   加入書籤

A+A-


    一)星墜黃海
    1946年3月18日,黃海北部海域突現"熒惑守心"異象。張雲軒佇立在破冰船甲板上,玉化左臂的《山海經》星圖正與夜空中的火星共振。北鬥七星勺柄所指處,浪湧間隱現青銅鼎的虛影。
    "明日寅時三刻,東南風起。"他碾碎掌心的龜甲粉,粉末在羅盤上組成《孫子兵法·火攻篇》的殘句:"發火有時,起火有日"。二十海裏外,日軍"出雲號"巡洋艦正用從頤和園搶來的銅鶴香爐作為雷達反射器,爐內焚著的竟是《四庫全書》的殘頁。
    王若蘭突然拔劍指向雲層:"看!"——銀河中突然劃出七道流星,落點竟與海圖上標注的敵艦陣型完全重合。最亮的那顆火星墜入水中時,海底傳來編鍾的轟鳴。
    二)借風布陣
    黎明前,偵察兵老趙帶回關鍵情報:敵艦燃料艙裏混著殷墟甲骨文殘片,那些文字正在吞噬原油,轉化成墨綠色的黏稠物。張雲軒撫過左臂星圖,突然冷笑:"他們用《易經》坎卦文字做防火層,卻忘了"坎為水,遇風則散"。"
    淩晨420,東南風如期而至。風掠過軒轅劍刃時,劍格處的北鬥七星紋驟然發亮。張雲軒猛然將劍插入甲板,劍身映出的星圖投射到海麵,竟形成立體的八卦陣型。爆破手老劉立刻會意,將特製炸藥裝入青銅魚雷——彈體是用大克鼎殘片改造的,表麵刻著《墨子·備城門》的防火秘術。
    "放!"隨著王若蘭劍指東南,三枚魚雷呈"品"字形射出。風助雷勢,魚雷在距敵艦百米處突然下潛,鼎紋彈體吸收海水後膨脹,化作三條青銅火龍破水而出!
    三)火舞龍吟
    "出雲號"艦長發現異常時已晚。東南風將火龍吹散成數百個火球,每個火球核心都包裹著片甲骨文。當這些文字貼到艦體,《易經》坎卦的防護層突然反旋成離卦,整艘戰艦瞬間變成行走的火爐。
    更致命的是,混在燃料裏的甲骨文開始暴走。那些"雨"字旁的文字瘋狂吸收水汽,而"火"部偏旁則引燃裝甲——這是張雲軒早算準的"水火相激"!戰艦炮塔上鑲嵌的永樂大典金箔,此刻熔化成液態,順著甲板流入彈藥庫。
    "轟——!"
    爆炸的衝擊波將海麵壓出直徑千米的凹陷,浪牆中浮現出完整的《徐霞客遊記》地圖。風浪間,可見其他敵艦的慘狀:一艘驅逐艦上的司母戊鼎複製品突然活化,鼎足化作巨鉗撕開船底;另一艘巡洋艦的青銅雷達罩上,原本用來鎮邪的鍾鼎文,此刻正逆向抽取艦員精氣。
    四)天工開物
    正午時分,幸存的兩艘敵艦突然調轉炮口。他們用故宮九龍壁的琉璃殘片作為棱鏡,將陽光聚焦成死光。張雲軒不避不讓,軒轅劍直指蒼穹——雲層中頓時垂下九條青銅鎖鏈,鏈節上全是活化的秦量衡文字。
    "克!兩!斤!"每一個墜落的計量單位都精準砸在敵艦動力艙。最精彩的莫過於"鈞"字,這個代表三十斤的古字化作青銅巨錘,將最後一艘敵艦的蒸汽輪機捶進海底。爆裂的鍋爐裏,飛出數百隻由《天工開物》圖紙化形的鐵燕,它們銜著燃燒的煤塊,撲向遠方的佐世保軍港。
    日落時分,海麵浮油竟自動聚成《坤輿萬國全圖》的形狀。張雲軒的玉化左臂深深插入這幅"油圖",臂上星圖與地圖上的星宿重合瞬間,全球十二處被掠文物儲藏點同時地震——那是深埋的夏鼎殘片在響應召喚。
    喜歡龍嘯鳳舞請大家收藏:()龍嘯鳳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