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奶牛貓警長(9)

字數:3106   加入書籤

A+A-


    那男的似乎真的很喜歡這個叫晴晴的短發姑娘,哪怕老張和陳國慶都攔著,他也依舊鍥而不舍的跟晴晴說話,喋喋不休。
    至於長發女生,除了剛開始看到她時有些心虛之外,這男的再沒看過她,一心要去挽回晴晴,好像忽略了她一樣。
    長發女生眼眶有些紅,她就那麽看著自己的未婚夫對另外一個姑娘傾訴愛意。
    要說不難過,那肯定不可能;但能在婚前發現他的真麵目,總比婚後再發現更好。
    萬一有了孩子,沉沒成本更高,就真的進退兩難了。
    她是傷心難過多一些,可晴晴那邊,就是暴躁憋屈鬱悶更多了。
    晴晴覺得,自己是真的倒黴,才剛答應男朋友的告白沒兩天,結果忽然得知,自己居然“被小三”了——她反應過來的時候,差點氣炸了好嘛?
    眼看著那渣男居然還好意思說“愛她”,她就忍不住想動手:要是真的愛她,怎麽舍得讓她當小三?還不是見色起意、見異思遷!
    等渣男對著她深情款款的說“我不能沒有你”的時候,晴晴覺得,自己腦子裏的那根名為“理智”的弦,斷了——這姑娘看上去嬌小可愛,可實則練了近十年的散打!身手相當的好!
    於是,渣男被一個過肩摔掄在地上,緊接著又挨了一陣拳打腳踢!
    打人的還不止一個,那長發姑娘雖然被晴晴的動作嚇了一跳,可緊接著,她也衝上來對著渣男就狠踢了兩腳。
    陳國慶和老張趕緊上去攔——他們剛才主要是攔著那男子,不讓他靠近晴晴,可沒提防,晴晴驟然暴起,衝出來打人呀!
    再加上,晴晴和長發女生都是年輕姑娘,他們阻攔的時候還要注意一些,畢竟旁邊已經有人拿起了手機開始錄像了。
    他們也隻能盡量把人隔開。
    好在晴晴在動手出了氣之後,看著周圍的人越來越多,也不樂意成為別人眼中的“熱鬧”,飛快離開了。
    長發姑娘也丟下一句“分手”,揚長而去。
    原地隻有那個渣男在懷疑人生:他那溫柔的、嬌弱的、小鳥依人的心上人,打人好痛啊……
    …………
    沒熱鬧可看了,人們也漸漸散開,陳國慶抹了一把汗,正準備去買瓶水喝,忽然愣了一下:方才在燈光下一閃而過的那個影子,咋看著有些像警長?
    他追過去再看的時候,已經什麽都看不到了:“張叔,你剛才看見一隻貓了沒有?”
    “貓?”老張一愣,“沒有啊。”
    “警長,警長!”陳國慶叫了兩聲,周圍啥動靜也沒有。
    “我剛才好像看著我家貓了,估計是眼花了。”陳國慶還是覺得自己應該沒看錯,可警長從來沒跑到過這麽遠的地方,也許是隻長得很像的貓吧。
    等陳國慶和老張走遠了,苗長安才從灌木叢裏鑽出來:它本來是想遠遠的跟著陳國慶巡邏,可這地方實在是不太對呀。
    燒烤啤酒麻辣燙,還有小龍蝦,最關鍵的是夜市這個氛圍——苗長安也想吃了!
    陳國慶在巡邏,不方便給它買,但它可以臨時找幾個野生鏟屎官呀。
    就這樣,苗長安也跑到夜市上來了。
    燒烤要吃,熱鬧自然也要看。
    苗長安還在那三位當事人身上都留下了一點精神烙印,打算有空的時候過去再看看後續——吃瓜總不能吃到一半吧?
    “喵喵,喵喵!跑哪兒去了?”不一會兒,一個拿著一大把烤串的姑娘走了過來,一邊走一邊喊。
    這個姑娘就是苗長安找到的野生鏟屎官。
    苗長安剛到夜市,這姑娘就拿著烤腸來投喂了。
    看苗長安對烤腸不屑一顧,她還專門要了一盤不加調料的烤肉串,打算繼續投喂。
    她拿了一張幹淨的白紙放在地上,把肉串從簽子上剔下來放好,還後退了幾步,這才放柔了聲音:“喵喵,來吃肉肉啦~”
    苗長安早就想吃了,直接湊過去開始大快朵頤。
    “警長,真的是你!”陳國慶去而複返——他還是覺得,剛才看到的影子就是自家貓,都走出去一大截了,還是決定回來再找找。
    結果,剛回來就看到,自家警長正在狂炫肉串,旁邊還蹲著一個漂亮的姑娘,正拿著手機給警長拍照呢!
    嗯,這姑娘還有點眼熟。
    陳國慶還沒說話呢,那姑娘先開口了:“陳國慶?你真把警長給拐回家了?”
    “謝苗?”陳國慶也想起來了,這姑娘是他在大學的時候見過——謝苗比他低一級,當時讀的師範大學就在他們學校的隔壁,她的舍友和陳國慶的舍友在大學期間談戀愛來著,兩個宿舍之間還組織過一次聯誼呢。
    謝苗喜歡貓,原本的警長雖然偶爾會神經兮兮的,但長相好看,毛色光亮,最重要的是它特別親人,給抱給擼,一下子就吸引了謝苗的目光。
    謝苗之後又去看了警長好幾次,還想把它誘拐到自己學校那邊,可惜警長更喜歡陳國慶,也不願意挪窩,她沒能把貓騙走。
    “你畢業之後,我還擔心警長沒人照顧,專門去找了,結果沒找到!”謝苗挺開心的,“我當時還以為它跑丟了呢,還挺傷心。誰知道被你拐回來了!”
    說話的同時,她拿著手機湊了過來:“加個好友,我給警長照了好些照片,都可好看了,發給你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