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輿情
字數:4559 加入書籤
省紀委信訪舉報中心那間永遠彌漫著紙張和消毒水混合氣味的辦公室裏,值班員小張揉了揉因長時間盯著屏幕而發酸的眼睛,正準備起身倒杯水。就在這時,內網舉報係統後台突然連續彈出了三條新信息提示音,來源均標注為“匿名”。
小張皺了皺眉,點開第一條。
標題觸目驚心:《實名舉報雲峽區委書記秦風大搞“政績工程”,罔顧民生,瘋狂舉債!》
內容洋洋灑灑數千字,條理清晰得近乎專業:
指控一:長河智慧農業項目二期巨額虧損! 列舉所謂“內部數據”,稱該項目實際運營成本遠超預算,政府補貼已成無底洞,所謂“高科技”實為麵子工程,根本無力帶動農民增收附模糊的疑似財務報表截圖)。
指控二:雲棲穀文旅項目涉嫌違規征地、強拆逼遷! 稱山海文旅集團勾結區政府,以遠低於市場價的價格強征村民林地,對“釘子戶”斷水斷電,甚至雇傭社會人員恐嚇附幾張光線昏暗、人物模糊的所謂“強拆現場”照片)。
指控三:“陽光監督”平台實為操控輿論工具! 稱平台數據可後台篡改,所謂“民意”實為官方篩選,對真正反映問題的留言進行刪帖、屏蔽,製造虛假繁榮景象附幾張被標注“已刪除”的留言截圖)。
核心結論: 秦風為個人仕途,不惜透支雲峽未來財政,大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用“陽光監督”粉飾太平,實為“新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典型!
小張倒吸一口涼氣!這舉報信邏輯嚴密,看似“證據”詳實,直指秦風施政核心!他立刻點開第二條匿名舉報,內容大同小異,但側重點在質疑“河灣農光互補項目”騙取國家補貼,技術路線造假。第三條則聚焦“智慧物流園土地調規”,指控秦風與“雲鏈科技”存在利益輸送,犧牲省屬國企利益為私人企業牟利。
三條舉報,如同三支塗滿劇毒的冷箭,從不同角度,精準射向雲峽區當前最核心、最亮眼的幾大項目!目標明確——摧毀秦風“破網清源”後重建的政績根基!
幾乎在省紀委收到舉報的同時。
一個名為“北江民聲觀察”的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篇題為《雲峽狂飆:是發展奇跡還是債務陷阱?》的深度“調查”文章。
文章文風老辣,極具迷惑性:
開篇以“憂國憂民”的口吻,讚歎雲峽表麵變化,隨即筆鋒一轉,拋出核心質疑——“如此大規模、高強度的建設,錢從哪來?”
文章巧妙引用“不願透露姓名的財政專家”觀點,暗示雲峽區隱性債務風險極高,可能遠超警戒線。
重點渲染“長河二期運營困境”和“雲棲穀征地糾紛”,將舉報信中的模糊“證據”進行“深度解讀”和“合理推測”,配上極具衝擊力的標題黨圖片如堆積如山的建築垃圾旁哭泣的老人)。
文章最後,將矛頭直指秦風個人:“一位深諳‘形象工程’之道的年輕書記,正用雲峽的未來為自己的仕途鋪路。‘陽光監督’的光環下,是巨額債務的陰影和失地農民的眼淚!”
文章迅速被多個打著“獨立”、“深度”旗號的網絡自媒體賬號轉發,標題一個比一個驚悚:《雲峽神話破滅?》《秦風:下一個孫凱?》《陽光下的債務黑洞!》……如同病毒般在互聯網上擴散開來。評論區迅速被水軍占領,充斥著“嚴查秦風!”“還我土地!”“反對政績工程!”等煽動性言論。
玉河市“民聲在線”論壇的“雲峽板塊”,突然湧入大量新注冊賬號。
這些賬號如同訓練有素的工蜂,整齊劃一地發布著內容相似的帖子:
“我是河灣村村民!農光互補項目占了我們的地,承諾的分紅一分沒見!騙子!”
“雲棲穀強拆我家祖墳!政府不管!天理何在!”
“長河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心老板和官老爺勾結!”
“陽光監督平台舉報村幹部貪汙,信息秒刪!這就是秦風的陽光?”
帖子內容粗糙,缺乏細節,甚至地名、人名都對不上號,但勝在數量龐大,短時間內刷屏了整個板塊。不明真相的網民被這“海量”的控訴所裹挾,開始跟帖質疑、聲討。論壇管理員刪帖的速度遠遠趕不上新帖湧出的速度,整個板塊瞬間烏煙瘴氣,充斥著戾氣和被刻意引導的負麵情緒。
長河鎮,河灣村。
一輛沒有牌照的舊麵包車悄無聲息地停在村口小賣部對麵的樹蔭下。車窗貼著深色的膜,看不清裏麵。
小賣部門口,幾個村民正圍著看電視裏關於雲峽的新聞。電視畫麵裏,秦風正在視察新建成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老人們笑容滿麵。
“哼!裝模作樣!”一個穿著舊夾克、胡子拉碴的男人正是曾被清退的王大海)不知何時湊了過來,指著電視屏幕,聲音不大卻極具煽動性,“養老院是修得漂亮!可錢哪來的?還不是從咱們老百姓身上刮的!長河項目占了那麽多地,給的那點補償夠幹啥?現在又搞什麽板子底下種地,騙鬼呢!那玩意兒能長莊稼?我看就是騙國家補貼!”
他旁邊一個尖嘴猴腮的同夥立刻接口:“就是!還有那什麽文旅項目,占的是咱雲棲穀老祖宗留下的好山好水!以後都成有錢人享受的地方了!跟咱老百姓有啥關係?征地給那仨瓜倆棗,夠喝西北風啊!”
“電視上光說好聽的!”王大海啐了一口,“你們沒看網上都炸鍋了?說秦風搞的這些全是麵子工程,欠了一屁股債!以後還不上,還得加咱們的稅!”
幾個原本看新聞的村民麵麵相覷,臉上露出疑慮。一個老漢遲疑地問:“不能吧……秦書記看著不像那種人啊……”
“知人知麵不知心!”王大海冷笑,“孫凱倒台前,不也人模狗樣的?官字兩張口!他們說的天花亂墜,咱們得看落到手裏的實惠!現在地沒了,錢也沒見多,日子反倒緊巴了!這叫為民?”
他環視一圈,壓低聲音,帶著蠱惑:“要我說,咱們不能這麽幹等著!得去上麵反映!人多力量大!讓上麵派人來查!查查那些錢都花哪去了!是不是進了某些人的腰包!”
樹蔭下的麵包車裏,一雙陰鷙的眼睛透過深色車膜,冷冷地注視著王大海的表演。車窗緩緩搖下一條縫隙,一個手機伸出來,對著人群和王大海錄了幾秒,隨即又迅速縮回。
雲峽區委宣傳部,輿情監控中心。
巨大的屏幕上,代表負麵輿情的紅色警示燈瘋狂閃爍!報警音此起彼伏!
“胡部長!‘北江民聲觀察’那篇抹黑文章閱讀量十分鍾破十萬!轉發超五千!”
“部長!‘民聲在線’雲峽板塊被惡意灌水!全是攻擊性帖子!管理員請求技術支持!”
“胡部長!省網信辦電話!詢問網上關於雲棲穀征地和大額債務的輿情!”
……
工作人員語速飛快地匯報著,聲音裏帶著緊張。輿情如同決堤的洪水,從多個渠道洶湧而來,目標直指秦風個人和雲峽區的核心項目!
宣傳部長胡文彬站在大屏幕前,臉色鐵青,眼神卻銳利如刀。他雙手抱胸,快速掃過屏幕上不斷翻滾的惡意帖子和那篇精心炮製的“調查”文章。
“哼!匿名舉報、水軍灌帖、自媒體造謠、線下煽動……組合拳打得挺溜啊!”胡文彬的聲音冰冷,帶著一絲不屑,“想用這套三板斧就把雲峽搞亂?把秦風搞臭?做夢!”
他猛地轉身,一連串指令如同子彈般射出:
“一組!立刻啟動應急預案!聯係市網信辦,對‘北江民聲觀察’等造謠賬號主體進行核查,固定證據,申請依法處置!同步準備我們的辟謠通稿和事實澄清長圖!”
“二組!對接‘民聲在線’平台總部,提供惡意賬號特征和ip證據,要求平台方立即封禁並清理!同時,組織我們的網評員隊伍,用真實案例、數據反擊謠言,引導理性討論!重點突出長河項目帶動就業、合作社分紅、雲棲穀村民增收的事實!”
“三組!通知長河鎮、文旅局、河灣項目指揮部!立刻排查線下煽動情況!尤其是那個王大海!盯死他!收集證據!同時,組織村幹部、項目受益村民代表,準備接受采訪或錄製短視頻發聲!用老百姓自己的嘴,堵住造謠者的口!”
“四組!跟我去書記辦公室!實時匯報輿情動態和處置進展!”
整個輿情中心瞬間高速運轉起來,鍵盤敲擊聲、電話鈴聲、指令聲交織成一片。胡文彬抓起外套,大步流星地走向門口,步伐沉穩有力,帶著一股迎戰風浪的決絕。他知道,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對手隱藏在暗處,手段卑劣。但雲峽的真相,絕不會被汙水淹沒!陽光之下,魑魅魍魎終將無所遁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