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市委調研

字數:4869   加入書籤

A+A-


    秋日的金風帶著一絲清冽,吹拂過雲峽區委大樓前寬闊的廣場。空氣中彌漫著不同尋常的氣息,並非僅僅源於季節的更迭。幾輛掛著省城牌照、標識著“公務接待”的考斯特中巴車平穩駛入,魚貫停下。安保級別明顯提升,製服筆挺的警衛人員目光警醒,區委辦工作人員神色間比往日更多了幾分凝重與昂揚交織的興奮。
    “來了!”
    消息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區委區政府兩棟大樓的無數個窗口背後、辦公室門縫裏、甚至走廊的腳步聲中都蕩漾開來。市委書記周明遠親自率領的調研組,就在這一片湧動卻強自壓抑的“暗流”中,步下車門。
    秦風率雲峽區委、區政府全體班子成員,肅立於台階下迎候。陽光有些晃眼,他微微眯起,迎上周明遠書記深邃如海、不動聲色的目光。
    “小秦同誌,辛苦了。”周明遠伸出手,與秦風有力一握,聲音平和卻帶著沉甸甸的分量。他的目光掃過台階上迎接的隊伍,又掠過眼前這座在改革浪潮中正經曆蛻變的城區建築群,眼底深處掠過一絲難以捉摸的光。那目光裏有審視,有認可,但秦風敏銳地捕捉到了更深層的東西——一絲審慎的掂量。
    “為改革發展服務,責無旁貸。”秦風聲音沉穩,不卑不亢。
    接下來的密集行程,如同投入高速運轉的馬達。調研組一行馬不停蹄:
    深入“破網清源”後重煥生機的產業園區,察看新引進的智能製造生產線;
    走訪“心理護航計劃”下的首個街道“心靈驛站”,與基層幹部親切交談;
    駐足“共享育兒幫幫團”熱鬧的活動現場,感受那份由區委搭建平台的鄰裏溫情;
    在城郊長河鎮中心小學的機房和教室,仔細觀看山村孩子通過“雲課堂”平台與城區名師隔空互動,孩子們眼中那份被點燃的求知光芒,讓幾位省領導駐足良久,頻頻點頭;
    召開多場幹部群眾座談會,聽區裏幹部匯報,也聽社區網格員、普通教師、企業工人、甚至是剛在市場整治中配合搬遷但尚有怨氣的小商販訴說……
    每一處現場,每一項匯報,都像是精心打磨的棱鏡,全方位折射著雲峽區這一年來刀刃向內、刮骨療毒的改革決心以及初步顯現的蓬勃氣象。省委副書記李誌強臉上始終帶著溫和讚許的笑意,在聽取“心理護航”和“共享育兒”介紹時,更是對胡文彬等人表示了具體的肯定:“這種解決幹部後顧之憂、構建社區互助網絡的嚐試很好,體現了組織的溫度,也契合新時代基層治理創新方向。”不少調研組成員,尤其是隨行的發改委、教育廳等部門負責人,更是毫不掩飾興奮,一邊記錄一邊低聲交流,顯然已將雲峽視作值得解剖的“樣板”案例。
    然而,敏銳的人會發現,在密集的讚許聲中,市委書記周明遠的目光,卻像無形的探針,在許多場合的細微處停留得更久。
    在實驗小學調研“教師輪崗”和“多校劃片”時,他特意避開校長和匯報的教師,走到一個正拿著名單仔細核對的教務主任身邊,指著名單上一個剛輪崗來、卻略顯緊張的年輕教師名字,語氣隨意卻直擊核心:“這位老師適應得怎麽樣?課程壓力大不大?西校區那邊的家長反饋如何?有沒有抵觸情緒?”一連串問題,讓那位教務主任額頭瞬間冒汗,回答變得小心翼翼。
    聽取“學籍倒賣案”查處進展匯報時,當紀委監委魏大勇介紹到已有數名學校中層和社區幹部被留置,兩個違規中介被吊銷執照後,周明遠沉默了幾秒,問道:“後續社會反響如何?那些砸下重金買了所謂‘學區房’,最後雞飛蛋打的涉事家長群體,他們的情緒疏導和矛盾化解工作進展到哪一步了?有沒有引發新的信訪風險?”此言一出,匯報席上的張明遠和魏大勇下意識地看向秦風。
    調研反饋會的會場,氣氛莊重得近乎凝固。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主持會議。
    市委副書記市長李誌強首先代表調研組綜合發言,對雲峽區的整體改革探索給予了“立意高遠、銳意進取、成效初顯”的高度評價:“…雲峽區在短時間內,聚焦幹部活力、民生痛點、教育公平等核心領域,打出了一套力度大、成色足、反響好的改革組合拳,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雲峽方案’,值得認真總結提煉…”
    肯定的話語如同暖流,讓在場的雲峽幹部們精神一振,挺直了腰背。
    然而,當主持會議的秘書長目光望向坐在中央的周明遠書記,等待他最後指示時,會場裏那份剛升騰起的暖意,似乎悄然凝滯了一下。周明遠抬起頭,深邃的目光如同古井深潭,緩緩掃過全場,每一個接觸到這目光的幹部,都不自覺地屏住了呼吸。
    “誌強同誌的評價是中肯的。”周明遠的聲音不高,帶著固有的沉穩,卻字字千鈞,敲在每個人心上,“雲峽區委區政府展現出的破局勇氣和為民情懷,值得充分肯定。尤其是‘心理護航’、‘共享育兒’這些接地氣的創新,關注了幹部的‘後院’和‘身邊事’,暖了人心,也提了士氣。‘雲課堂’借助科技力量推動教育均衡的嚐試,方向正確,潛力巨大。”
    略微的停頓後,話鋒如同山間清溪陡然轉向礁石:
    “但是,‘改革’二字,從來不是快馬加鞭的一錘子買賣。越是深入攻堅區、越是觸及根本利益時,‘膽子大’之外,更需‘步子穩’。”
    他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吹浮葉,那細微的水聲在此刻的寂靜裏顯得異常清晰。
    “這幾天,我們看了成績,也看到了雷厲風行、破舊立新帶來的陣痛。”他的目光似乎無意間掠過台下分管農業的副區長李國華,又移向秦風。
    “‘步子是否過急?’ 這是我和調研組部分同誌,一路觀察下來,心頭揮之不去的一個疑問。”
    這四個字輕飄飄落下的瞬間,秦風能清晰地感受到身旁叢麗麗副區長的身體驟然繃緊,也能感受到後側方李國華眼底深處那難以抑製的閃動。
    周明遠繼續說道,語速平緩,卻蘊含著巨大的壓力:
    “比如,強力清理‘學區房’灰色利益鏈,大快人心,雷霆手段非常必要!但我們在那所百年名校外看到情緒激動、甚至有些偏執的家長圍堵學校;在座談會上聽到小商戶因‘農貿市場優化升級’一刀切整治而生活無著的抱怨;在關於教師輪崗的‘基層聲音’收集中,部分從優越環境派往薄弱校的名師,其心理‘水土不服’和實際困難超出預估…”
    “‘破’與‘立’如何無縫銜接?‘快刀斬亂麻’的同時,配套支撐、心理緩衝、風險預案是否同步跟上?‘一碗水’要端平,但端平的過程中,如何避免震蕩過大、甚至讓本該喝上水的人因顛簸而傾覆?”
    他身體微微前傾,目光如同實質般落在秦風身上:
    “小秦同誌,改革的決心和勇氣,省委看到了,也支持。但改革是一門極其複雜的藝術,尤其進入深水區,更要精準考量不同群體的承受度,科學評估政策推行的時、度、效。熱情與銳氣是寶貴的財富,但若少了縝密周詳的‘評估帶’和‘減壓閥’,疾風驟雨之後,會不會留下意想不到的隱患? 省委支持你們大膽探索,但也希望,雲峽的步子要走得更穩健、更可持續。”
    聲音落下,會場陷入一片比剛才更甚的寂靜。落針可聞。方才還如沐春風的雲峽班子,此刻如同被澆了一盆帶著冰碴的冷水。李誌強副書記臉上依舊帶著溫和的笑意,但那笑容此刻顯得更為複雜。周明遠的話語沒有否定雲峽的方向和成績,卻像一個極其高明的雕刻師,用最鋒利的刻刀,精準地點出了這尊昂揚向前的改革塑像底座下,那些細微卻可能致命的隱痕與受力風險。那一聲“步子是否過急?”的叩問,如同一塊重石,沉甸甸地壓在了每個人心頭,尤其是秦風的雙肩之上。
    夜幕深沉,白天的喧囂與壓力沉澱下來,化為區委大樓一盞孤燈下的沉凝。秦風辦公室的門緊閉,桌上攤開的並非文件,而是幾張密密麻麻手寫著思考要點的稿紙。窗外雨絲悄然飄落,敲打著玻璃,室內異常安靜。
    “……震動……撕裂……”秦風低聲自語,在白板上寫下一行字:“急行軍的代價:可能撕裂的社會共識基礎。”他腦海中閃過白天校園外那位因為“學區房”泡湯、指著校長鼻子破口大罵的殷切父親那絕望扭曲的臉。
    他換了一支顏色的白板筆,在另一塊區域重重寫下:“內部溫差:動力、阻力、能力的多重失衡。”筆尖劃過,留下刺耳的聲音。教師輪崗的名師名單裏那個他特意關照過的、從條件優越的城中心名校輪崗到偏遠鄉鎮的青年教學能手,其妻子打給教育局表示要辭職跟過去的電話錄音片段,沉甸甸地壓在心頭。還有“農貿市場升級”的數據簡報上,那幾個被紅筆圈出的、未達到預期安置率的小商戶比例……
    他又寫:“資源滯後:配套支撐體係的孱弱。”
    “‘雲課堂’服務器擴容何時到位?薄弱校網絡質量摸底報告存在明顯遺漏!部分鄉鎮學校接收教師的住宿安排極為粗陋…”胡文彬傍晚報告時難掩的焦慮,在秦風耳邊回響。
    他的筆越寫越快,力道透過筆尖,在白板上留下深深的印痕:“突發連鎖:未知風險的指數級放大。” 這是一個令人心悸的問號。一項強力改革措施,是否會意外觸動其它領域的“多米諾骨牌”?比如“破網清源”中雷霆萬鈞查封的違法企業,其上下遊數百名工人失業再安置的隱性矛盾,是否已在醞釀?若再疊加其它領域的震波……
    “……信任是易碎品,重建需滴水穿石之功……”一行字浮現在草稿上。秦風筆尖一頓。這力透紙背的字跡並非他所寫,而是周明遠書記當年在基層探索經濟體製改革時,工作筆記本扉頁上留下的箴言。
    周明遠書記那張沉穩而飽含深意的麵孔,白天那番語重心長的告誡,此刻再次浮現眼前。他最終寫下了報告的標題和核心基調:
    【《雲峽區全麵深化改革階段風險評估及應對策略研究報告——基於“漸進式深改”方法論構建多維風險防控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