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研發碳晶

字數:4649   加入書籤

A+A-


    高興了一會,玉龍心裏又沉了下來,從開始研發到生產的現在一直都是兩個在做。
    在這個時代裏麵,沒有人懂得這個,更沒有人知道玉龍心中的無奈,還好有人工智能悟空的幫助,不然就算再給幾百年玉龍也不可能製作出來。
    “通訊終端倒是出來,可隻能固定連接電源使用,不能像手機一樣隨身攜帶,我們還得把電池研發出來。”玉龍說道。
    玉龍坐在筆記本電腦麵前,說道:“悟空,我們來看看怎麽製作電池,沒有電源的終端就是無用的垃圾,我們很多移動設備上麵需要電池的。”
    “好的,兄弟!”
    “調出來21世紀所有的製作電池的工藝流程和產品效果”
    悟空瞬間就在電腦屏幕上呈現出密密麻麻關於 21 世界製作電池的各種信息,從傳統的鉛酸電池到鋰離子電池,再到一些當時處於研究前沿的新型電池技術,一應俱全。
    玉龍緊盯著屏幕,眼神中透著專注與執著,仔細地翻閱著每一項資料,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你看,悟空,鋰離子電池在當時應用最為廣泛,它能量密度高、壽命相對較長,而且自放電率低,這些優點都非常適合我們的需求。”玉龍指著屏幕上關於鋰離子電池的介紹說道。
    “確實如此,但我們要製作鋰離子電池,麵臨的困難可不少。首先,原材料的獲取就是個大問題,像鋰、鈷這些關鍵元素,在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裏,不知道能不能順利找到。”悟空分析道。
    玉龍皺了皺眉頭,陷入沉思。
    玉龍參考了從傳統的鉛鋅電池到鋰電池,根據目前的條件決定研發碳晶電池。
    碳晶電池在能量密度、充放電速度以及使用壽命等方麵都展現出巨大優勢,而且相對來說,所需的原材料在當前環境下更有獲取的可能。
    “悟空,雖然碳晶電池的理論優勢明顯,但實際研發過程必然困難重重。我們先梳理一下所需的核心材料和關鍵技術環節。”玉龍目光堅定,雙手抱胸站在地下室臨時搭建的實驗台前。
    “好嘞!碳晶電池的核心在於高性能的碳晶材料製備,這需要精確控製碳化過程中的溫度、壓力以及原材料的純度。另外,電池的電極設計和電解液配方也至關重要,它們直接影響電池的充放電性能和穩定性。”悟空快速將信息一一列出。
    玉龍點點頭,開始讓悟空在屏幕上繪製實驗計劃草圖。
    他深知,每一個細節都關乎著實驗的成敗。
    接下來的幾天玉龍讓悟空在根據需求在自動化產線製作出所需要的實驗設備安裝在物理實驗室裏麵。
    又一天後,所有設備安裝完成,接下來就是不斷的試驗。
    清風寨的物理實驗室中,各種儀器錯綜複雜地排列著,燈光努力地穿透空氣中懸浮的細微塵埃,灑在堆滿資料和實驗樣本的工作台上。
    玉龍坐在工作台前,雙眼布滿血絲,緊緊盯著麵前雜亂擺放的電池材料樣本,眉頭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擰緊。
    手機裏,悟空那冷靜而沉穩的聲音適時響起:“玉龍,基於我們目前所掌握的技術以及可調配的資源,經過 5000 次模擬運算,碳晶電池在成功研發的概率上達到了 70,是最具可行性的方向。”
    玉龍深吸一口氣,胸腔劇烈起伏,他用力地點點頭,眼中那期望的火焰雖有些搖曳,但依然頑強燃燒,他清楚,這是一場勝算未知卻必須全力以赴的戰鬥。
    實驗正式拉開帷幕,悟空無需人工幹預,自主控製著實驗室裏的機械臂。
    機械臂的每一個關節都精準地運轉,將經過嚴格篩選的原材料按照精確到 0.01 克的比例,逐一放入高溫熔爐。
    玉龍的目光死死地鎖定在熔爐上的溫度和壓力顯示屏上,雙手不自覺地抓緊座椅扶手,指關節因用力而泛白。
    “溫度 780 攝氏度,壓力 4.8 個標準大氣壓,數據傳輸正常,誤差控製在 0.1以內。”悟空那不帶一絲情感的聲音,此刻卻讓玉龍感到無比安心。
    然而,當第一次實驗結束的提示音響起,熔爐緩緩打開,一股刺鼻且帶著焦糊味的氣體撲麵而來,玉龍看到爐內那呈現出鬆散、多孔結構的碳晶材料,心瞬間墜入穀底。
    經過精確檢測,其能量密度僅為 100hkg,充放電循環次數不到 500 次,與預期的 300hkg 和 1500 次相差甚遠,最初滿滿的期望瞬間被失望填滿,他無力地癱坐在椅子上,眼神中閃過一絲迷茫。
    但玉龍骨子裏那股不服輸的勁頭很快占據了上風。
    他猛地站起身,對著手機大聲下令:“悟空,調用所有數據分析模塊,對實驗過程中的每一個參數進行深度剖析,精確到小數點後四位,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
    悟空的程序瞬間全力運轉,服務器的散熱風扇發出急促的嗡嗡聲,海量的數據在手機屏幕上如瀑布般飛速滾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僅僅過了 5 分鍾,悟空那平靜的聲音再次響起:“經過對 2000 組實驗數據的對比分析,發現升溫速度過快,平均每分鍾升溫超過 10 攝氏度,導致碳晶內部結構無法有序形成;
    同時,原材料中的雜質含量經過精確檢測,達到了 0.5,嚴重影響了碳晶的純度和性能。”
    玉龍握緊拳頭,思索片刻後,果斷下達指令:“重新規劃實驗方案,將升溫速度控製在每分鍾 3 攝氏度以內,對原材料進行至少三輪提純,務必把雜質含量降低到 0.05以下。”
    第二次實驗,悟空操控的機械臂動作更加輕盈且精準。
    它先用高精度的提純設備對原材料進行細致處理,每一輪提純都嚴格控製時間和溫度。
    第一輪提純在 40 攝氏度下持續 30 分鍾,去除了大部分可見雜質;
    第二輪在 60 攝氏度下進行 45 分鍾,進一步分離出微小雜質顆粒;
    第三輪在 80 攝氏度下保持 60 分鍾,確保雜質含量無限趨近於目標值。
    隨後,機械臂以毫米級的精度將材料放入熔爐。
    玉龍緊緊盯著數據,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額頭上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滴在實驗記錄紙上。
    “溫度 750 攝氏度,以每分鍾 2.8 攝氏度的速度緩慢升溫,壓力 4.5 個標準大氣壓,各項數據波動範圍控製在 0.05以內,一切穩定。”
    悟空實時匯報著每一個關鍵數據。
    實驗結束,當機械臂緩緩取出碳晶材料時,玉龍看到材料的質地明顯緊密了許多,表麵也不再像上次那樣粗糙。
    經過檢測,能量密度提升到了 180hkg,充放電循環次數達到了 800 次。
    玉龍的眼中重新燃起希望,他激動地拍了下桌子:“有進步,悟空!這是個好開始,我們繼續優化!”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玉龍幾乎吃住都在實驗室,他時刻關注著悟空進行的一次次實驗,不斷根據數據變化下達調整指令。
    經過 50 多次的反複嚐試和參數微調,終於在一次實驗中,各項性能指標初步達到了預期標準:能量密度達到 305hkg,充放電循環次數達到 1520 次。
    玉龍激動得雙手顫抖,他用力地揮舞著拳頭:“好樣的,悟空!但我們不能滿足於此,繼續提升性能,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在又一次關鍵實驗中,悟空將一種經過特殊處理的納米材料精準地加入碳晶合成過程。
    這種納米材料的添加量經過了 100 次模擬實驗的優化,精確到了微克級別。
    玉龍緊盯著屏幕,心髒仿佛提到了嗓子眼,大氣都不敢出。
    喜歡蒼穹深空請大家收藏:()蒼穹深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