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斬草要除根

字數:3987   加入書籤

A+A-


    兩天後,林城市委緊急召開了一次名為《關於打造冬季生態文明旅遊城市》的工作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主管宣傳和輿情掌控的市委宣傳部關部長首先把矛頭對準了煙雨閣。
    這一舉動也意味著他正式站在了楊光明副市長的對立麵。
    其實煙雨閣背後站的是誰,這些大領導們一個個全都心知肚明,不過隻要還沒威脅到自己的利益,那就不會有人多說一句話。
    關部長的提議得到常委五人小組的一致同意,市公安局那位和楊副市長關係莫逆的呂局長對此也是無可奈何。
    這可是五人小組都點頭的事,他要是再敢使小動作,那他可真就是個十足的蠢貨了。
    以前煙雨閣之所以能平安無事,靠的可不是下麵一兩個通風報信的蛀蟲。
    全市人都知道煙雨閣涉h,警察會不知道?
    所謂的舉報、線索、證據,不過是某些人褲襠裏的遮羞布,真想讓你關門,那就是分分鍾的事。
    要是上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個地級市的公安局會拿一個涉h的洗浴中心沒辦法?
    開玩笑!
    在領導們的監督之下,市公安局出動了上百名警力,當天就對煙雨閣展開突擊檢查。
    風頭無兩的煙雨閣被查封,名義上的老板蘇全被警方帶走,幕後老板付振偉卻不知所蹤。
    這一點也在雷鐵心的預料之中。
    畢竟他是楊光明的小舅子,如今楊光明還在台上,想保下他不算什麽難事。
    殊不知,雷鐵心想要對付的可不僅僅隻是一個煙雨閣。
    他真正的目標是林城常務副市長楊光明。
    煙雨閣倒台之後,楊光明一定能查出來這波針對煙雨閣的輿論是他搞出來的。
    與其坐等對方的報複,不如趁現在主動出擊,趁楊光明還沒防備的時候一舉將他扳倒。
    這就是雷鐵心能屹立多年不倒的原因,凡是可能會對自己產生威脅的東西,都要提前消滅。
    心不狠,站不穩。
    雷鐵心手裏有很多楊光明的黑料。
    自從知道他就是站在煙雨閣背後的人,雷鐵心就開始著手收集所有和他有關的東西。
    楊光明主持林城經濟工作期間,多次收取綠森生物老板許浚洋的賄賂,為綠森大開方便之門。
    尤其是在綠森籌備上市期間,指使市財政局違規給綠森通過不合規的財務審批,還涉及財務造假。
    綠森爆雷後,聯合檢查組隻追查到市財政局這一級,楊光明斷尾求活,把財政局的人推出去頂雷,自己安然無恙。
    此外楊光明還涉及到一起刑事案件。
    就在一年前,楊光明的外甥酒後鬧事,在林城春光乍泄ktv意圖強奸一名女服務員,對方不從,被他失手打死。
    這起案件最後也是楊光明通過市局呂局長的關係壓下來的。
    那個女服務員被打死後變成女鬼,最後還纏上了林宇的老對頭齊天義。
    除了這兩件事,雷鐵心還挖出他很多別的黑料。
    其中包括楊光明的媳婦收取貴重奢侈品賄賂,在市政工程發包上為他人謀利,還有子女在國外高調炫富。
    就連楊光明在濱江包養情婦的事都被挖了出來。
    有這些證據在手,雷鐵心才有信心和楊光明掰掰手腕。
    不過怎麽把這些證據交上去,卻讓雷鐵心有些犯愁。
    要是直接匿名交給林城市紀委,表麵上紀委不會追查信息來源,可暗地裏一定能調查出來是他幹的。
    這可就犯了大忌。
    他目前的身份隻是一名商人,卻能掌握到市委高層領導的違法犯罪證據。
    這讓別的領導怎麽想?
    那些領導不會認可你的能力,隻會把你看作是一個威脅。
    什麽時候一名商人也能擁有這麽大能量了?
    雖說自己父親曾經也是市委高官,可他畢竟已經去世很多年了,人走茶涼是常態。
    如今他在官場的關係幾乎全是仰仗他父親過去那些老同僚老部下的關照。
    就拿這次常委緊急會議來說,宣傳部的關部長之所以肯替他說話,就是因為關部長年輕時得到過他父親的關照。
    可這種交情隻會越用越薄,他要真出了事,沒幾個會實心實意伸手搭救的。
    不過事情很快迎來轉機,沒過多久,燕都來的巡視組進駐濱江,雷鐵心直接把一部分證據匿名交給巡視組。
    這份詳實的證據立刻受到巡視組重視,一名副部級的副組長帶隊進駐林城,針對楊光明的事展開大規模調查,同時接受群眾舉報。
    直到這時,雷鐵心才安排人把其餘證據分批次匿名提交給巡視組。
    楊光明怎麽可能束手就擒,使出渾身解數對抗審查。
    一時間,整個林城的氣氛變得波譎雲詭。
    不過這一切風波都和林宇沒什麽關係。
    他和雷嬌早已經回到紅旗,每天悠閑地上班下班,吃飯遛狗,日子過得平淡又溫馨。
    第一場雪落下以後,殯儀館又開始忙碌起來。
    因為氣候和飲食習慣的原因,東北的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每年這個時候都是心梗腦梗的高發期。
    這天單位又來了一位因為腦出血去世的大哥,才四十來歲,據家屬說平時的血壓基本都在一百五左右。
    大哥是清晨去世的,算大三天,送到殯儀館簡單整理一下遺容後,就被推進靈堂。
    上午陸陸續續有人來吊唁,能來這麽早的多半都是本地的親戚和關係近的朋友,還有些外地的和關係一般的要等明天才會來。
    靈堂裏聚著不少人,死者媳婦和上高中的女兒帶著孝跪在靈位前,一一給來敬香的人回禮。
    死者老媽冷著臉站在供桌旁,三角眼時不時瞟一下默默流淚的兒媳婦和孫女。
    到了中午,來吊唁的親友基本都回鎮上吃飯,靈堂裏隻剩下幾個本家親戚。
    死者媳婦在堂前跪了一上午,膝蓋早就又酸又疼,便撐著地艱難地站起身,順便把女兒也拉起來。
    “媽,讓老二送你回去吃飯吧,我們在這兒守著就行了。”
    兒媳婦怕老太太累著,好心好意想讓她回家休息一下,沒想到老太太根本不領情。
    “我可不能走,下午還有來趕禮的呢,有些人是衝著我來的,我走了禮錢誰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