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鳳冠霞帔

字數:2667   加入書籤

A+A-


    長安第四章:鳳冠霞帔
    元和十六年秋,長安城張燈結彩。
    陸沉舟班師回朝的捷報與賜婚詔書同時抵達,禮部連夜將蘇府與陸府相連的長街鋪就紅毯,金箔剪成的燕形燈籠懸於簷角,映得整條街恍若流霞。
    蘇清歡坐在銅鏡前,任由嬤嬤將九鳳銜珠釵簪入發髻。嫁衣上的金線繡著並蒂蓮,針腳細密如星子,是陸沉舟特意從江南請來的繡娘趕製。
    "小姐這模樣,真是天仙下凡。"
    綠竹紅著眼眶為她係上珍珠流蘇,三年前那個女扮男裝奔赴軍營的少女,此刻終於要披上鳳冠霞帔。鼓樂聲由遠及近時,蘇清歡透過喜帕縫隙,望見陸沉舟騎著高頭大馬而來。他褪去了戰甲,一身玄色喜袍更襯得身姿挺拔,腰間的鎏金錯銀劍穗卻依舊保留著北疆的肅殺之氣。當他伸手接過她時,掌心的薄繭擦過她的指尖,熟悉的觸感讓蘇清歡心頭一顫。
    婚宴設在陸府的庭院,滿朝文武齊聚一堂。酒過三巡,禦史大夫李崇禮突然舉杯:
    "陸將軍與蘇姑娘郎才女貌,隻是坊間傳聞蘇姑娘曾女扮男裝混入軍營,這等行事......"
    他話音未落,陸沉舟已將酒杯重重擱在案幾上,琥珀酒液濺出半盞。
    "李大人可知,若無蘇姑娘在軍營救治將士,我軍傷亡會增加幾何?"
    陸沉舟劍眉微蹙,
    "再者,聖上賜婚旨意在此,莫非李大人是質疑聖裁?"
    李崇禮臉色驟變,訕笑著連連擺手。蘇清歡悄悄拽了拽他的衣袖,卻見他眼底寒意未消——自邊關歸來,朝堂暗流湧動,陸沉舟早已不是那個隻懂征戰的將軍。
    深夜,喜燭搖曳。陸沉舟挑開喜帕,目光溫柔地撫過她泛紅的臉頰:
    "清歡,委屈你了。"
    蘇清歡望著他眼尾新增的那道傷疤,那是半月前抵禦殘餘突厥騎兵時留下的。她伸手輕輕觸碰,低聲道:
    "隻要你平安,我便不懼任何流言。"
    話音未落,窗外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貼身侍衛陳越壓低聲音:
    "將軍,宮中急召!"
    陸沉舟神色一凜,在她額頭輕吻:
    "等我。"
    衣袂帶起的風撲滅了半盞燭火,蘇清歡望著空蕩蕩的房門,嫁衣上的金線在月光下泛著冷光。
    此後數月,陸沉舟愈發忙碌。蘇清歡常在深夜醒來,見書房的燭火徹夜不熄。有時她送去羹湯,總能撞見林羽與他密談,案上攤開的不僅有兵書,更有戶部的賦稅賬冊與官員任免文書。
    "陛下有意推行新政,整頓軍備。"
    一日用膳時,陸沉舟將一塊剔好刺的魚肉放進她碗裏,
    "但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
    蘇清歡想起近日朝堂上的傳聞,禦史台接二連三彈劾陸沉舟結黨營私,而彈劾之人,皆是李崇禮的門生。春分那日,蘇清歡帶著綠竹去慈恩寺上香。歸途路過尚書府時,忽見一輛馬車疾馳而過,車簾掀起的瞬間,她分明看見李崇禮與西市商會的王老板相談甚歡。聯想到陸沉舟提及的"克扣軍糧案",她心頭猛地一緊。
    當夜,陸沉舟回來時滿身酒氣。蘇清歡為他寬衣時,發現他袖中藏著一封密信。展開一看,竟是彈劾李崇禮私吞軍餉的奏折,墨跡未幹,卻已被人用朱砂畫了個大大的叉。
    "陛下壓下了。"
    陸沉舟苦笑,將她摟進懷中,
    "看來有人不想讓這案子見光。"
    糟糕的消息接踵而至。
    西北突發蝗災,而本該運往災區的糧食,竟在途中不翼而飛。陸沉舟主動請纓前往調查,臨行前將一枚刻著"沉"字的玉佩塞進她手中:
    "若有變故,去城南悅來客棧找老周。"
    蘇清歡站在城門口,看著他的身影消失在漫天黃沙中。
    三日後,宮中傳來旨意,命她即刻入宮。慈寧宮的鎏金香爐中青煙嫋嫋,太後端著茶盞,目光似笑非笑:
    "聽說陸將軍在外查案,蘇夫人倒是清閑?"
    不等她回答,太後又道:
    "哀家身邊缺個懂醫理的,不如你過來伺候些日子。"
    蘇清歡攥緊袖中的玉佩,終於明白這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局——困住她,便是斷了陸沉舟的後顧之憂。
    喜歡杏花落盡燕歸時請大家收藏:()杏花落盡燕歸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