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深宮博弈
字數:2790 加入書籤
第二十二章 深宮博弈
三日後,鎏金雲紋的聖旨裹著龍涎香氣息,如一道催命符般徑直遞到陸沉舟臨時棲身的別院。彼時蘇清歡正跪坐在青竹榻前,指尖捏著銀針,小心翼翼地為陸沉舟拔除後背殘留的毒刃。暗閣一戰留下的傷口仍在滲著黑血,腐肉的腥氣混著艾草熏香,在狹小的屋內彌漫不散。當傳旨太監尖細的嗓音劃破寂靜,她握著沾血繃帶的手驟然僵住,針尾的紅絲線在風中輕輕搖晃,恍若懸在兩人命途上的絲線。
“我同你去。”
蘇清歡將染血的帕子塞進袖中,指尖無意識撫過藏在腰間的軟劍。劍鞘上纏著的紅繩已磨得毛糙,那是當年父親出征前係在她手腕的平安結,此刻卻似要勒進皮肉裏。陸沉舟轉身時牽動傷口,悶哼聲未落,便見她已將藥箱裏的止血散、解毒丸一股腦塞進錦囊,動作利落得仿佛回到了戰火紛飛的軍營。
宮牆琉璃瓦折射著刺目日光,陸沉舟腰間玄鐵劍被侍衛收走時,蘇清歡分明看見他指節暴起青筋,握劍的手在空中懸停了半息。那把伴隨他征戰十載的長劍,曾飲過匈奴可汗的血,此刻卻被鎖進朱漆木箱,發出不甘的悶響。穿過層層宮門,簷角銅鈴叮咚作響,驚起一群白鴿,羽翼撲棱聲中,蘇清歡嗅到空氣中浮動的血腥氣——那是權力更迭前特有的氣息。
乾清宮內檀香混著龍腦香刺鼻,嫋嫋青煙在盤龍金柱間繚繞。滿朝文武分列兩班,李崇禮身著緋袍立於右側,嘴角掛著似笑非笑的弧度,腰間新換的羊脂玉佩在陽光下晃得人眼疼。他身後幾個禦史台官員交頭接耳,手中笏板輕輕叩擊掌心,發出細碎聲響,如同催命的鼓點。
“鎮北大將軍私自回京,可知罪?”
皇帝斜倚在龍椅上,手中把玩著半塊虎符,青玉質地的符身撞在龍案上,發出清脆聲響,驚得梁間棲著的金絲雀撲棱棱亂飛。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他明黃的龍袍上,卻照不暖他眼底的寒意。陸沉舟正要下跪,蘇清歡突然按住他的手肘,兩人交握的掌心皆是冷汗,她能清晰感受到他小臂肌肉緊繃如弦。
“臣有要事啟奏。”
陸沉舟聲音如寒鐵,字字鏗鏘。他從林正罡假死說起,詳述暗閣遇襲、私養死士、泄露軍機的陰謀,殿內先是死一般的寂靜,緊接著炸開群臣議論。李崇禮的玉笏重重擊在青磚上,發出清脆的碎裂聲:
“陛下!分明是他弑君謀逆,如今倒打一耙!”
幾個禦史台官員跟著附議,激昂的奏對聲此起彼伏,震得穹頂藻井的蟠龍仿佛都在搖頭。
蘇清歡望著龍椅上陰晴不定的皇帝,想起暗閣地道裏那具被啃食得隻剩白骨的老太監屍體——正是先帝生前最信任的掌事公公。屍體旁散落的半枚玉佩,此刻正貼著她心口發燙。她深吸一口氣,廣袖拂過丹墀時,藏在袖中的短刃擦過掌心,火辣辣的疼讓她愈發清醒。
“陛下,臣妾有一物請您過目。”
她的聲音在殿內回蕩,驚得眾人紛紛側目。
泛黃的賬本在龍案上攤開,密密麻麻的朱批記錄著十年來軍餉流向南詔的蛛絲馬跡。每一筆賬冊旁,都有林正罡歪斜的批注,字跡與蘇清歡記憶中父親臨終信箋上的“林”字如出一轍。當夾頁中那片殘缺的聖旨展開,“皇兒沉舟”四個字雖已暈染褪色,邊緣還帶著火燒的焦痕,卻仍如驚雷炸響。蘇清歡餘光瞥見李崇禮踉蹌半步,冠冕上的東珠在慌亂中滾落,骨碌碌滾到她腳邊,映出她眼底的冷意。
“臣隻求查清真相。”
陸沉舟單膝跪地,玄色衣擺鋪陳在青磚上,像潑開的墨,
“若確為先帝血脈,定當輔佐陛下,絕無僭越之心。”
他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裏回蕩,驚起簷角銅鈴叮當作響。殿外突然狂風大作,卷起漫天黃沙,窗欞被吹得哐當作響,仿佛連天地都在為這驚世真相而震顫。
就在此時,殿外傳來急促腳步聲,繡著金線牡丹的明黃帷幕被猛地掀起。太後在宮女攙扶下顫巍巍走來,滿頭銀發未及簪好,幾縷白發垂在布滿皺紋的臉頰旁,眼中含淚:
“皇帝,當年之事......老身也該說清楚了。”
她的聲音顫抖著,仿佛承載著數十年的秘密,
“你皇叔寵愛的柳妃誕下麟兒時,皇後......”
隨著太後的講述,塵封的往事如潮水般湧來。原來柳妃生產當夜,皇後派人縱火,妄圖將母子二人燒死在宮殿中。忠心耿耿的老太監冒著生命危險,將繈褓中的陸沉舟藏在食盒裏送出宮,後被鎮守邊關的陸家收養。
皇帝盯著龍案上的虎符碎片,指節捏得發白,骨節泛青。良久,他揮了揮衣袖,聲音疲憊而低沉:
“陸沉舟暫居太子府,待東陵之事查明,再做定奪。”
退朝鍾聲響起,群臣魚貫而出,蘇清歡望著陸沉舟挺直如鬆的脊背,忽然想起初見時那個在軍營意氣風發的將軍,彼時他跨著黑馬巡視營地,玄鐵劍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笑聲爽朗。誰能想到,命運的齒輪竟如此詭譎地轉動,將他從鎮守邊關的大將軍,推向這波譎雲詭的皇室紛爭之中。殿外的風卷著落葉撲進殿內,她下意識攏緊披風,卻不知這深宮之中,還有多少驚濤駭浪在等著他們。而暗處,李崇禮陰冷的目光如毒蛇般緊盯著兩人背影,袖中緊握的密信,將成為下一場風暴的導火索 。
喜歡杏花落盡燕歸時請大家收藏:()杏花落盡燕歸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