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借宿
字數:6565 加入書籤
葉征是真的不想走了,說道:“還是走小路吧,能少走點就少走點吧,我是真的走不動了,這腿酸的都快感覺不到了。”
陳勇說道:“那就走小路,好在這路我以前和爺爺也走過兩趟,記得路。”
走小路需要直接翻過兩座小山。
等兩人下到溝底的時候,看到這邊的小河還沒有斷流,小河裏的冰還沒有完全融化。
一路走來,道路兩旁的小河要麽幹涸,要麽隻有淺淺的一層水,毫無生機。然而,當他們走到這條小河時,卻驚喜地發現這裏還有水,雖然水流不大,但對於已經見過許多幹涸小河的他們來說,這無疑是一道難得的風景線。
陳勇指著小河說道:“這裏就是下河澗了。下河澗裏有一戶人家,和咱們村裏有親戚關係呢。哦,不對,應該說是和你家有親戚關係。好像是你表姑家吧。”
葉征聽了陳勇的話,稍微思考了一下,突然恍然大悟道:“哦,我想起來了!是我老姑家父親的姑姑)的表姑啊!這關係可真是夠遠的,我都沒怎麽來過這裏。不過我表姑倒是去過咱們村裏。既然如此,那咱們今晚就別走了,就在這裏借宿一晚,明天一早再趕路回去吧。”
陳勇說道:“行,我知道你表姑家住在哪裏,我領你過去吧。”
這裏有一圈土坯牆,它們靜靜地矗立著,宛如一道堅固的防線。土坯牆的表麵並不光滑,而是充滿了歲月的痕跡和自然的紋理。
在這土坯牆上,用白石灰畫著幾個粗大而顯眼的白色圓圈。這些圓圈大小不一,但都非常醒目,遠遠望去,就像是鑲嵌在土坯牆上的幾顆白色明珠。
據說,這些白色圓圈有著特殊的用途——防狼。當夜幕降臨,狼出沒的時候,這些白色圓圈就會發揮出它們的神奇作用。狼看到這些圓圈,會誤以為是某種強大的存在或者是危險的信號,從而被嚇跑。
這些白色圓圈雖然簡單,但卻蘊含著人們對生活的智慧和對自然的敬畏。它們不僅是一種實用的防狼手段,更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見證了人類與自然的相處之道。
一扇破舊不堪的木門,仿佛經曆了歲月的滄桑,搖搖欲墜地立在那裏。輕輕推開這扇門,發出一陣“嘎吱”聲,仿佛是它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門後是一個寬敞的大院子,地麵上鋪著青石板,雖然有些年頭了,但依然平整光滑。
院子的中央,用幾塊大石頭墊起了一塊巨大的石板,石板的表麵十分平整,上麵還殘留著鐵釺鑿過的痕跡,看起來這裏的主人應該是個石匠。
陳勇踏進院子,心情有些激動,他大聲地吆喝道:“姑,在家不?我,小勇!”聲音在院子裏回蕩,似乎能傳到很遠的地方。
不一會兒,中間一孔窯洞的門緩緩打開,一個老太太從裏麵探出頭來,滿臉疑惑地問道:“誰呀?”
陳勇定睛一看,連忙喊道:“奶,我是上河的小勇啊,我來看看我姑!”
下河澗的人猶如那河流下遊的魚兒,他們習慣將下河公社的人稱為“上河人”,這是許多處於下遊的人對上遊的獨特叫法。有人或許會疑惑,下河公社的人明明應該稱呼為下河人,為何卻被稱為“上河人”呢?其實,這是按照方位來稱呼的。就如同下河澗,下遊的人並不稱其為下河澗,而是賦予了它一個別樣的名字——上河澗。
這不僅代表了方位,更宛如一座橋梁,連接著下遊人與上遊人,承載著下遊人對於上遊人的尊重和期盼。大家同飲一河水,下遊的人猶如嗷嗷待哺的雛鳥,殷切地希望上遊的人不要破壞這一河水,因為它是他們生存的源泉。
窯洞裏走出來一個頭裹著紅色紗巾的婦女,看到陳勇說道:“小勇,你怎麽過來了?”
陳勇說道:“姑,你看我把誰給你帶來了?”
那個婦女盯著葉征看了一會,突然就哭著抱住了葉征:“額得娃呀,這大半年了,你姊妹幾個到哪去了?過年都沒回來,你老姑在家想你們都快想瘋了。”
葉征也是抱著楊彩鳳表姑)說道:“姑,我帶弟弟妹妹逃荒去了。”
楊彩鳳說道:“唉,討什麽荒啊,你幾個老姑還還照顧不了你們幾個孩子?”
葉征的爺爺有五個姐姐,一個妹妹,楊彩鳳是葉征的爺爺的四姐的女兒。
“走,先進家裏坐坐,姑姑給你們做飯去。”
楊彩鳳拉著葉征和陳勇進了窯洞。
這窯洞在外邊看著一點都不起眼,進了裏邊倒是很寬敞,裏邊大概有個四五十個平方,十多米的長度,寬四米多。
窯洞最裏邊是一個土炕,兩個小孩在土炕上睡的香甜。
葉征從行李裏邊取出了一隻野雞一隻野兔,和一些帶回來的糧食,說道:“姑,這是我們從京城帶回來的,給您留點。”
楊彩鳳說道:“娃,你自個留著,啊。這幾天先在姑姑這裏住著,明天我就讓人去給你老姑她們報信,過兩天我給你送回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葉征說道:“姑,沒事,你收著吧,我還帶回來不少的。姑,我餓了,一早從新安跑到這裏,餓了一路了。”
楊彩鳳也沒再推辭,接過東西說道:“那你們先歇歇,額去給你們做飯去。”說著轉身就出了窯洞。
老太太提著一個暖水瓶拿著兩個碗進了窯洞,給葉征和陳勇倒了水,說道:“娃,你姑做飯去了,你們先喝點水。這一路累壞了吧?”
陳勇說道:“奶,你可說對了,真累,這腿酸的啥似的。”
葉征看著這個老太太,老太太看起來也就60多歲的樣子,灰白的頭發梳起來盤在腦後,用黑色的發髻包著。看麵相,老太太肯定是個比較和善的。
老太太似乎很喜歡和孩子聊天,葉征和陳勇陪著老太太聊天倒也覺得挺好。
陳勇問道:“奶,我爺和姑父他們呢?”
老太太說道:“公社最近在組織人手修水渠呢,這幾天家裏的壯勞力都去幫忙了,你爺是石匠,也跟著去了。”
葉征說道:“這天都不下雨,修水渠不是白費事嗎?”
老太太說道:“娃呀,可不能這麽說,這水渠啊,該修還是得修,不管下不下雨都要修,下雨了最好,不下雨也沒事,遲早用得上。”
“奶,現在不都是吃大鍋飯嗎,咱這裏讓自己做飯?”
老太太歎了口氣說道“娃,你不知道吧,現在哪哪都缺糧食,大隊哪裏糧食也不多,這平時就不吃什麽大鍋飯了,都是讓自己找食呢,能找到的吃肉喝湯,找不到的自己餓著。大鍋飯隻是在農忙的時候才吃大鍋飯。咱家日子還能湊合過。”
……………
天快黑的時候,一個老頭帶著三大兩小幾個人走進了窯洞。
老太太說道:“今天咋下工這麽晚?”
老頭說道:“今天破了兩塊大石頭,有點費事兒,那石頭紋路有點別,不太好破。”
“那你今天算是出大力了,正好今天彩鳳娘家來人了,帶有野雞野兔,彩鳳也快做好了,你們趕緊洗手去,洗洗手吃飯了。”
老頭看了看陳勇和葉征說道:“這不上河葉家的那個嗎?不是聽說丟了嗎?”
老太太說道:“死老頭子,你瞎說個啥?啥叫丟了?娃說是逃荒去了,今天剛從京城回來。”
老頭還想說什麽,老太太直接把他趕去洗手去了。
在吃飯的時候,葉征通過觀察和與姑姑的交流,終於理清了這家人的關係。原來,老頭和老太太一共養育了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兩個女兒都已經出嫁了,而家裏的三個兒子中,隻有老大已經結婚。另外兩個小兒子,一個剛剛到了結婚的年齡還沒定親,另一個還沒有到結婚年齡。
葉征的姑父就是家裏的老大,他結婚已經有十多年了,並且養育了四個孩子。大兒子已經十三歲了,老二也已經十一歲了。此時,炕上正躺著睡覺的是老三和老四。老三是個小姑娘,今年六歲,而最小的老四才三歲。
在用餐時,葉征簡單地講述了一下自己逃荒的經曆。當然,他隻是挑了一些比較好的方麵來說,那些不太好的事情則被他省略掉了,因為他覺得沒有必要提及。
葉征注意到表姑家的生活條件並不是很好,隻能說是那種勉強能夠維持溫飽,但又不至於餓死的狀態。畢竟,他們家靠著大山,可以偶爾去山裏打點野味來補充一下油水。
於是,葉征好奇地問道:“爺爺,這山裏的東西還多嗎?”
老頭深深地歎息一聲,仿佛心中有著無盡的感慨:“這兩年啊,真是變化太大了。開山修路的工程越來越多,到處都能聽到雷管爆炸的咚咚聲。這可把附近的豹子、狼啊什麽的都給嚇跑了,它們有的逃到了大山深處,有的則跑到了河對麵的中條山深處,還有的躲進了黛眉山的深處。咱們這外圍基本上已經看不到什麽大型的野獸了,偶爾能碰到幾隻兔子、山雞什麽的,也算是運氣好了。畢竟咱們又不是專業的獵人,想要抓到它們可不容易啊。而且那些畜生也都不傻,知道這世道不太平,早就跑得遠遠的啦。”
楊彩鳳在一旁插話道:“爹,您別歎氣了。明天啊,讓他二叔跑個腿,去我娘家報個信,就說小征回來了,讓我娘別太著急了。”
葉征一聽,連忙說道:“姑,不用麻煩二叔再去送信了,我們明天直接回去就行啦。”
楊彩鳳卻笑著說:“娃呀,你剛回來,就在姑這裏多住幾天吧。等你老姑她們過來接你,到時候再一起走也不遲呀。”主要還是不放心讓兩個孩子自己回去。
葉征一臉歉意地看著楊彩鳳,說道:“姑姑,真的不好意思啊,這次回來時間實在是太緊了,我們還有好多事情要處理呢。等我們下次從京城回來路過這裏的時候,一定到您這兒多住幾天。”
楊彩鳳想了想,說:“那行吧,明天我讓你姑父送你們回去,這樣也安全些。”
葉征想了想說道:“那行,姑姑,讓我姑父送我們回去,你可不知道我們今天多累,背著東西從新安到這裏,差點把我腿給跑廢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夜裏,葉征躺在土炕上,聽著窗外偶爾傳來的風聲,思緒飄遠。他想著接下來要處理的事,也感激著表姑一家的熱情。總算是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第二天一早,表姑父就準備好了送他們回去。楊彩鳳給他們裝了一些自家做的幹糧,葉征推辭都推辭不掉,隻好帶著了。表姑
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們路上小心。
葉征和陳勇跟著表姑父踏上歸程。一路上,表姑父和他們聊著村裏的情況,說最近村裏也在想辦法四處找糧食,有時候還會幾個村一起組織人手到大山深處去打獵。
有了姑父的送行,葉征和陳勇輕鬆多了,姑父替他們倆分擔了大部分的行李,葉征幾乎是空著手的。
三十多裏的山路,用了四個多小時就走完了。
葉征老家所在的村子叫做八家莊,是由劉、關、張、王、李、葉、趙、陳八個姓組成的村子,村子裏除了這八個姓,沒有別的姓氏了。這也是八家莊的由來。
整個莊子分成了五個生產小隊,其中關姓和張姓各有一個生產小隊,畢竟這兩個姓人口最多,其他六個姓組成了剩下的生產小隊,葉姓和陳行組成的是第五生產小隊,當然了也不是說這個小隊裏沒有別的姓了,畢竟是按照房子的位置劃分的生產小隊,隻能說大部分是葉姓和陳姓。
下河公社由七個自然村組成,這七個自然村分別是,八家莊,楊家村,西溝村,白涯村,山底村,苗窪村和八裏灘組成,每個自然村為一個生產大隊,一共是七個生產大隊。每個生產大隊都有自己的村支書,大隊長,民兵隊長,婦女主任,當然了,大隊會計,出納員,保管員,記分員什麽的都是由大隊來安排。
回到了村裏,村子裏靜悄悄的,以前的雞鳴狗叫聲都沒有了,整個莊子沒有一點的生氣,大中午的,也沒看到誰家的煙筒冒煙。
葉征心裏一緊,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他加快腳步,直奔自家。
喜歡大夢60年請大家收藏:()大夢60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