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他們人心惶惶是為啥1)
字數:3237 加入書籤
整個上午,巡查組馬不停蹄地與醫院所有領導逐一進行單獨談話。從表麵上看,整個過程按部就班,巡查組的成員們神色平和,提問也都中規中矩,氣氛也是輕鬆自如的,平日嚴肅的兩位組長也是表情也是溫和的,那架勢仿佛真的隻是在例行公事。如此情景,讓一眾院領導原本緊繃的神經稍稍放鬆了一些,可這有點不正常的狀態,在談話筆錄上簽字時,每個人的內心深處,依舊隱隱籠罩著一層不安的陰影。
何況,接下來就要輪到與中層領導和一引起重要崗位職工談話了。這一環節,就如同一場充滿變數的胡亂碰運氣的牌局,一切都難以預料。中層領導們所處的位置特殊,日常工作涉及麵廣,各種複雜情況交織,很容易在談話中暴露出問題,而且有一些中層領導心中對醫院肯定會有不滿情緒或意見,這無疑是最讓院領導們揪心的部分。然而,身為院領導,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們什麽都不能做,任何多餘的動作都可能引發不必要的麻煩,隻能默默地等待,祈禱一切順利。
下午,在將相關工作有條不紊地安排妥當之後,由劉慶同主持與中層領導的談話,周翰林就在助手小汪的陪同下,邁著悠然的步伐,滿臉愜意地在醫院的病房區域轉了一圈。病房裏,潔白的牆壁與安靜的氛圍,讓人心生敬畏。周翰林時而駐足觀察病房的設施,時而與助手低聲交流幾句。之後,他們從門診樓的後麵繞進了門診大廳。此時的門診大廳,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
兩人就如同悠閑的遊客一般,一邊輕鬆地閑聊著,一邊不緊不慢地朝著三樓走去。在三樓,他們又轉了一陣子,周圍時不時有一些人假裝不經意地在附近遊走,看似隨意,實則暗中留意著他們的一舉一動。讓他們奇怪的是,兩人都沒有與工作人員或病人包括家屬交流,這讓暗中觀察的人員內心充滿了疑惑。
就在這時,周翰林和小汪來到了醫技科登記室的窗口前。看著不長兩排病人或家屬,周翰林表情動,饒有興致地停下腳步,與小汪對視了一眼,親自拿出手機,對著登記室周圍的環境拍了幾張照片,仿佛這裏的一切都引起了他濃厚的興趣。拍完照後,他竟然像普通患者一樣,排在了登記人群的後麵,隨著隊伍一點一點地向前蠕動著。
終於輪到周翰林排到了窗口前麵,看著低頭在電腦上快速處理工作的楊瀾生,周翰林輕咳了一聲,當楊瀾生抬起頭,看清眼前的人竟是周翰林時,臉上露出了驚訝的神情:“翰林,怎麽是你?”周翰林笑著擺擺手:“先別聲張,這兒人多。”楊瀾生心領神會,迅速為另一個病人辦理完手續,後麵也就幾個病人了,就示意周翰林到房間裏來坐,周翰林一進門,小汪就關上了門,半眯著眼睛矗立在門口等待。
進了屋子,兩人握著手,楊瀾生笑道:“老同學,你這巡查還巡查到我這兒來了,還排了半天隊,搞什麽名堂呢?”周翰林椅子坐下,打趣道:“這不是體驗一下醫院的日常流程嘛。”他頓了頓,表情變得認真起來,說道:“正好碰見你,我一直對中醫和西醫挺感興趣的,但又感覺兩者的區別很大,你給我講講,中醫與西醫各自的體係和區別到底是啥樣的?”
楊瀾生微微一愣,沒想到周翰林會問這個問題,而且還有長談的架勢,不由心中疑惑,但也不便去問,就給他倒上了一杯茶,思索片刻,緩緩說道:“中醫的體係呢,主要建立在陰陽五行學說、經絡氣血理論之上,講究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通過望、聞、問、切來收集患者的症狀信息,判斷人體陰陽氣血的盛衰虛實,然後進行調理。像中藥、針灸、推拿等療法,都是基於這個體係。”
周翰林表情認真,似乎聽得入神,在楊瀾生停頓了一下時,點了點頭,示意楊瀾生繼續。楊瀾生接著說:“而西醫呢,是以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等現代科學為基礎,依靠先進的儀器設備進行檢測診斷,注重微觀層麵的研究,比如細胞、分子層麵的病變。治療方法多采用藥物、手術等手段,直接針對病變部位進行處理。”
周翰林皺了皺眉頭,追問道:“那你覺得這兩者最大的區別在哪裏?”楊瀾生略微思考後回答:“我覺得最大區別在於思維方式。中醫更注重整體,把人看作一個有機整體,各髒腑經絡相互關聯,治病求本;西醫則側重於局部,關注病變的具體部位和病因,精準治療。不過,兩者其實各有所長,要是能科學利用,說不定能更好地服務患者。隻是比較難。”周翰林若有所思地聽著,臉上露出一絲讚賞的笑容。
周翰林微微眯起眼睛,思索了片刻,接著問道:“我留意到,如今不少中醫院在診療過程中,各類儀器檢查的運用頻率頗高,西藥的使用占比也相當大。與此同時,西醫在治病時,偶爾也會采用一些中藥。這種現象,難道不算是中西醫結合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瀾生聽聞,不禁苦笑一聲,緩緩搖了搖頭,神色中滿是無奈與憂慮,說道:“這哪能算得上是中西醫結合啊,依我看,這純粹就是中醫在逐漸西化,已然失去了自身的根本。中醫和西醫,本就是源自兩種截然不同的理論體係,從診斷方式到治療手段,整個診療過程都有著本質的區別,根本不可能簡單地兼容並蓄。說句不太好聽的話,以前上麵大力推行什麽中西醫結合專業,還專門成立中西結合醫院,在我看來,這背後恐怕是某些別有用心之人耍弄的陰謀。”
周翰林微微皺眉,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追問道:“何以見得是陰謀呢?這背後難道有什麽深層次的原因?”
楊瀾生重重地歎了口氣,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痛惜,說道:“中醫有著數千年的曆史,它基於對人體整體的認知,通過陰陽五行、經絡氣血等理論來診斷和治療疾病,注重的是對人體機能的整體調理。然而,現在很多所謂的‘中西醫結合’,隻是在形式上把中醫和西醫拚湊在一起,本質上還是以西醫的思維模式為主導。中醫的診斷方法,如望、聞、問、切,本是極為精妙且獨特的,可如今卻被邊緣化,過度依賴西醫的儀器檢查。這樣一來,中醫失去了自身獨特的優勢,變得不倫不類。”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那些別有用心之人,或許是為了迎合某種利益需求,又或許是根本不了解中醫的精髓,盲目推動這種‘結合’,導致中醫逐漸偏離了自己的發展軌道。這不僅是中醫的悲哀,更是整個傳統文化的損失。”
周翰林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感慨道:“確實,現在整個社會對中醫和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似乎都在下降。很多人看病首先想到的就是西醫,對中醫的認知僅僅停留在一些簡單的食療或者養生層麵,根本不了解中醫真正的博大精深。”
楊瀾生神色凝重地接過話茬:“是啊,這種現象背後反映出的,是整個社會對傳統文化的背棄。中醫作為傳統文化的瑰寶,承載著古人的智慧和無數的臨床經驗。但如今,年輕人對中醫的興趣寥寥,願意潛心鑽研中醫經典的更是鳳毛麟角。大家都追著所謂的現代科學、西方醫學跑,卻忽略了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長此以往,中醫恐怕真的會麵臨後繼無人的困境。”
喜歡大衍神醫請大家收藏:()大衍神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