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開禧元年,北伐金朝

字數:2690   加入書籤

A+A-


    休沐結束後的首日朝會,大宋皇帝下旨改元開禧。
    公元1205年,自此便被稱作開禧元年。
    三月初,春寒料峭,寧宗正式下詔北伐金朝,昭告天下。
    “金虜無道,據我中原,害我百姓,百年之恥,罄竹難書。”
    “今朕承天命,順民心,決意興師北伐,以雪靖康之辱,複我山河!”
    “特命平章軍國事韓侂胄總領大軍,節製諸路兵馬,克期進討。”
    “凡我臣民,當同心戮力,共襄大業。有功者賞,退縮者誅。”
    “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韓侂胄領命後,當即任命親信蘇師旦為樞密院都承旨,輔佐指揮軍事,一場波瀾壯闊的戰爭大幕就此拉開。
    三月中旬,春意漸濃,宋軍依照早已部署好的作戰計劃。
    兵分東、中、西三路,如三把鋒利的利刃,從不同方向向金國發起猛烈進攻。
    開戰初期,局勢一片大好,東路軍和中路軍勢如破竹,接連取得幾場勝利,收複了大片山河。
    大宋將士們士氣大振,建功立業、收複山河聲震徹雲霄。
    當兩路軍快馬加鞭發往臨安的軍情捷報送達時,滿朝文武皆為之沸騰,除了那些投降派,其餘人等無不狂喜。
    寧宗更是一下子從龍椅上霍然站起,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真情流露:
    “天佑我大宋,我朝終於收複了前朝失地!”
    階下眾臣齊齊跪地,齊聲高呼:“天佑我大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那聲音響徹大殿,仿佛要將這積壓已久的屈辱與不甘一掃而空。
    然,西路軍主帥吳懿早已叛變。
    他不僅未實際出兵,反而與金朝暗中勾結,將大宋北伐的作戰計劃全盤告知。
    金朝得知後,迅速做好防範準備。
    東、中兩路軍的攻勢戛然而止,東路軍在金國南京遭遇金軍頑強攔截,陷入苦戰;
    中路軍也未能突破鄧州防線,與金軍陷入了僵持不下的局麵。
    一時間,戰局急轉直下,原本一片大好的形勢變得岌岌可危……
    當該消息和戰報傳至臨安時,已是七月夏季末。
    紫宸殿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寧宗高坐龍椅之上,得知西路軍叛變及前線戰事失利的消息後,大發雷霆。
    他臉色鐵青,雙眼噴火,猛地一拍龍案,大聲嗬斥,狠狠責備了韓侂胄一番。
    階下文武百官見狀,紛紛跪地俯身,大氣都不敢出,靜靜地聆聽著皇帝的怒斥。
    要知道,西路軍主帥吳懿乃是韓侂胄親自提拔的。
    如今吳懿叛變,韓侂胄自然難辭其咎,第一個被問責的便是他。
    然而,寧宗在消完氣後,並未對韓侂胄做出實質性的懲處。
    甚至在剛才責罵的時候,都沒有讓其跪下,由此可見,寧宗對韓侂胄是何等的寵信。
    他嗬斥韓侂胄,是因為必須要這麽做,不然難堵百官之口,當然也有氣惱的成分在。
    看著一地跪著的朝中眾臣,寧宗微微平複了一下情緒,淡淡地說道:
    “都起來吧。”
    “謝聖上!”
    眾臣齊呼,隨即紛紛起身,垂手而立。
    “關於前線戰事,眾卿和韓愛卿商議,朕乏了。”
    說完,寧宗緩緩起身,離開了龍椅。
    “恭送陛下!”
    ......
    與此同時,星棲居,正堂。
    劉星宇正在詢問王守石關於此次秀女複選考核,收買宮中內侍和禮部考官的詳細情況。
    秀女進宮學習至今已過去了七個多月,這期間,劉星宇一直思考著如何讓賈元春落選。
    韓黨的助力他不能用,自己也不能貿然出頭,思來想去,唯有讓星門去做這件事。
    可是,星門隻是一個江湖草莽勢力,與宮中之人並無交集,哪裏能聯絡得上宮中的人呢?
    這點還需他親自搭線牽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