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靜好,愛意綿長
字數:1971 加入書籤
卦外春秋
林伊倚在雕花窗邊,望著前院熙熙攘攘的人群。梁平正端坐在八仙桌後,麵前攤開的《梅花易數》已被翻得卷了邊,晨露沾濕的書頁間,"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批注在晨光裏忽明忽暗。求卦者舉著寫滿疑難的竹簡排成長龍,有人為生意興衰愁眉不展,有人為姻緣離合淚眼婆娑,將他的辰光切割成細碎的片段。
灶台騰起的熱氣模糊了林伊的視線,她望著鍋中咕嘟冒泡的蓮子羹,想起新婚時梁平在月下說的"天地氤氳,萬物化醇"。那時的情話如三月春雨,浸潤著每個晨昏,可如今,那些溫柔的卦辭都化作了給旁人解惑的箴言。
"少夫人,梁先生晌午的飯食......"丫鬟的聲音驚破思緒。林伊將溫了三遍的飯菜裝進食盒,穿過擠滿人的回廊時,正聽見梁平在講解"蹇"卦:"利西南,非往險地......"話未說完,又有人撲通跪地,哭訴家中病患纏身。她看著丈夫疲憊卻專注的眉眼,食盒在手中漸漸變得沉重。
夜色漫過屋簷時,梁平才拖著步子回到內室。案頭的蓮子羹早已涼透,凝成薄薄的油皮。林伊默默將羹湯重新熱了,見他還在對著卦象出神,輕聲道:"《詩經》說"琴瑟在禦,莫不靜好",可我們......"話音未落,梁平突然驚醒般握住她的手:"明日定推了所有卦事,陪你去後山看螢火蟲。"
林伊望著他眼底的血絲,想起《禮記》中"昏定而晨省"的夫妻之道。世人皆道梁平能解天下卦,卻不知他解不開自己生活裏的困局。窗外傳來更夫打更的梆子聲,她將繡著並蒂蓮的錦被輕輕披在丈夫肩頭,終於明白:再精妙的卦象也需留白,再熾烈的感情也該有喘息的間隙。那些被瑣事淹沒的情話,或許就藏在將熄未熄的燭火裏,等著有心人重新點燃。
佳期如夢
更漏聲敲至四下,梁平輕手輕腳披衣起身。窗外星河低垂,正應了《古詩十九首》裏"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的七夕夜色。他握著竹籃摸黑上山,露水浸透布鞋,荊棘劃破衣袖,卻始終緊護著懷中漸次綻放的野薔薇——那嫣紅的花瓣,像極了林伊低頭淺笑時的胭脂色。
晨光刺破雲層時,梁平捧著沾滿朝露的花束立在床前。林伊睫毛輕顫,睜開眼便撞進丈夫含笑的眼眸。他將沾著薄霜的薔薇別在她鬢邊,低聲誦道:"《鄭風》有雲"有美一人,清揚婉兮",你比這山間百花更教人移不開眼。"話音未落,指腹已輕輕擦去她眼角驚喜的淚花。
林伊望著花束中藏著的紅豆,忽然想起《相思》詩裏"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的句子。原來這漫山遍野的爛漫,都是他踏著星光采摘的深情。梁平變戲法似的從袖中取出個油紙包,展開是溫熱的糖糕:"記得你說過,兒時七夕最盼這口甜。"
院中忽起微風,吹得簷下風鈴叮咚作響。梁平執起她的手漫步至荷塘邊,看錦鯉在蓮葉間穿梭,輕聲道:"《周易》言"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可我更願與你做這池中並蒂蓮,歲歲年年,共沐晨光暮色。"說著,將一枚刻著"永以為好"的玉佩係在她腕間——那是用家中最珍貴的和田玉雕琢,取自《衛風》中"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的情意。
晌午時分,梁平遣散了求卦的人群,在堂前支起畫架。林伊倚在他肩頭,看他筆下勾勒出昨夜摘花的山路、沾露的花枝,還有畫中相擁的兩人。他擱下筆,在畫角題字:"浮生百味,唯卿可解;卦象萬千,不及一笑。"
暮色漸濃時,梁平在庭院掛滿蓮花燈。燭光搖曳中,他捧出精心準備的《詩經》箋注,每一頁都夾著不同的花瓣,寫滿批注:""死生契闊,與子成說"是我對你的承諾,"琴瑟在禦,莫不靜好"是我向往的餘生。"林伊靠在他懷中,聽著遠處傳來的乞巧歌謠,忽然懂得:這世間最動人的情話,不是驚天地泣鬼神的誓言,而是在柴米油鹽的縫隙裏,依然用心經營的浪漫。
夜色漸深,星河璀璨。梁平為林伊披上薄毯,輕聲道:"往後每個七夕,我都要為你摘最豔的花,說最真的話。"月光灑在二人交疊的身影上,這一刻,。
喜歡風水雲雷電請大家收藏:()風水雲雷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