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家災異派

字數:4150   加入書籤

A+A-


    災異壇前遇玄機
    梁平按玉佩指引往密林深處走,越往前行,空氣越顯凝重。溪邊的卵石上布滿青苔,卻在特定角度下顯出暗赤色的紋路,像某種未幹的血跡。當他撥開最後一片虯結的藤蔓,一座半塌的祭壇突然出現在眼前——壇上刻著五行相生相克的圖案,中央的青銅鼎裏插著五根不同顏色的木牌,正是五行家災異派的祭祀之地。
    祭壇旁,一個身著玄色祭袍的老者正仰頭觀天,他袖口繡著北鬥七星,手中握著的龜甲上布滿裂紋。聽見腳步聲,老者猛地回頭,瞳孔裏竟映著流動的雲影“你身上有星魄之力,是來尋災異之源的?”
    不等梁平回答,老者突然指向西方天空“辰星犯紫微,三日之內必有兵災。但災異非天罰,是人心之火借天象顯形。”他抓起一把祭壇上的泥土,土中竟滲出暗紅色的水珠,“看到了嗎?這不是血,是亂世裏積攢的‘戾氣’,五行失衡,才引來天象示警。”
    正說著,祭壇東側的竹林突然傳來響動,一個背著藥簍的少年跌跌撞撞跑出,褲腿沾滿泥漿,藥簍裏的草藥撒了一地。“先生!山下的村子……村子裏突然有人渾身發燙,皮膚長出紅斑,像是被火燒過!”少年聲音發顫,“他們說這是天譴,要把病人燒死驅邪!”
    老者聞言,抓起龜甲在鼎上輕敲三下,龜甲裂紋突然亮起金光,投射出一幅模糊的圖景村子的水井旁,一股黑氣正順著水流蔓延。“是‘土行逆衝’。”老者眼神一凜,“亂兵掘地埋屍,腐氣滲入水源,土克水則生疫,這不是天譴,是人為的災異。”
    他從懷中掏出五色彩繩,遞給梁平一根青色繩“五行家說‘災異現,必有應’,不是讓你等死,是教你尋‘應’破局。木克土,用這青繩係在井邊的老槐樹上,引草木之氣化解土中戾氣;再取北鬥方位的井水,煮沸後加艾草飲用,可解疫毒。”
    少年急道“可村民不信這些,他們隻信祭司說的‘燒邪’!”老者卻看向梁平,指尖在他掌心的星紋玉佩上一點“災異派從不空談天象,我們觀天是為了察人。你去告訴村民,燒人救不了命,但種樹、淨水能活人——五行相生,從來不是靠求神,是靠順著天地的性子做事。”
    梁平握著青繩往山下走時,聽見老者在祭壇上低聲念誦“災者,過也;異者,變也。過而能改,變則通,通則生。”他回頭望去,祭壇的青銅鼎正冒著嫋嫋青煙,與天上的流雲交融,那些暗赤色的紋路竟在青煙中漸漸淡去。
    村口,村民們正舉著火把圍向病者的茅屋。梁平突然想起老者的話,舉起青繩指向井邊的老槐樹“燒人隻會讓戾氣更重!你們看這棵樹,去年亂兵燒村時它沒枯,今年旱季時它沒蔫,草木能活,人就能活!”他按老者所教,將青繩係在樹幹上,又指揮村民打井水煮沸。
    當第一碗艾草水喂進病人口中時,玉佩突然發燙,梁平眼前閃過一幅畫麵老者年輕時在戰亂中,用同樣的方法保住了半個村子的人,那時他手中的龜甲,裂紋與此刻竟一模一樣。
    夜幕降臨時,病人的紅斑漸漸消退。村民們望著井邊重新煥發生機的老槐樹,終於放下了火把。梁平坐在篝火旁,看著老者從密林走來,祭袍上沾著晨露。“災異派的本事,不是預測災禍,是在災禍裏找出生機。”老者將一塊刻著“土行順”的木牌塞進他手中,“五行失衡時,人就是最好的‘調和劑’——心正則行順,行順則天和。”
    玉佩輕顫,梁平知道,這段神奇的相遇,讓他看懂了五行家災異派的真意所謂“災異”從不是嚇唬人的符咒,是天地在提醒世人亂了的不僅是天象,更是人心。而破局的鑰匙,從來不在祭壇上,在每個願意用行動調和失衡的人手中。
    田埂間的五行道
    梁平隻覺掌心玉佩猛地灼燒,眼前的祭壇與老者瞬間模糊。再次睜眼時,他正蹲在田埂上,手掌攥著一把濕潤的黃土,粗布短褐上沾著泥點——此刻他不再是遊方書生,是鹹陽城郊一個名叫“石禾”的普通農民,腰間別著的鋤頭還帶著新鮮的泥土氣息。
    “石禾!發什麽愣?再不把這畦豆子種下去,過了農時就收不成了!”隔壁田壟的老農拄著鋤頭吆喝,陽光曬得他黝黑的脊梁發亮。梁平低頭看向腳下的土地,突然想起五行家老者的話“心正則行順,行順則天和。”他握緊鋤頭,學著記憶裏農民的樣子刨土,指尖觸到泥土的瞬間,玉佩的灼痛竟輕了些。
    土行紮根為安
    日落時分,石禾跟著老農往村西頭的井台走。井邊圍滿了村民,都在議論城裏傳來的消息“聽說陛下又要燒書了,連農人的曆法書都要收走!”“沒了曆法,咱咋知道啥時播種、啥時收割?”
    石禾蹲在井邊打水,看著木桶沉入井底,突然懂了“土行”的真意。五行家說“土載萬物”,農民的根就在這土裏。他想起藏在田埂下的幾卷農書——那是父親臨終前囑咐“就算餓死也不能燒”的寶貝,上麵記著祖輩傳下的節氣規律、辨土方法。“土能藏東西,也能養東西。”他摸著井壁的青苔,悄悄將一卷農書塞進井旁的石縫裏,用泥土蓋實,“書燒了,可土裏的法子燒不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木行順勢而長
    過了幾日,官兵真的進村搜查書籍。石禾正在田裏給豆苗搭架子,看著官兵翻箱倒櫃,他突然想起五行家講的“木曲則直”。他故意讓豆藤順著竹竿蜿蜒生長,看似雜亂,卻在官兵經過時,用茂密的枝葉擋住了田埂邊的石縫——那裏藏著剩下的農書。
    “這豆子長得怪,咋不直著長?”一個官兵踢了踢竹竿。石禾憨厚地笑“官爺不懂,豆子藤就得繞著架子長,越繞越結實,風刮不倒。”官兵罵了句“鄉巴佬”便走了。石禾摸著豆藤,心頭發熱木不與風硬抗,卻能借勢紮根,這不就是五行家說的“順勢而為”?焚書的烈火再凶,也燒不透田埂裏的生機。
    水行潤物無聲
    入夏後,村裏突然流行起怪病,有人說是“焚書觸怒了神靈”。石禾想起五行家老者講的“土克水則生疫”,偷偷跑到井邊觀察,果然發現井水比往常渾濁。他沒聲張,隻在每天天不亮時,帶著艾草和明礬來到井邊,按老農教的法子,將艾草捆成束懸在井口,再把明礬悄悄撒進水裏。
    “石禾瘋了?天天對著井燒香!”村民們竊竊私語。但幾天後,喝井水的人不再生病,連村裏的老郎中都嘖嘖稱奇。石禾看著清澈的井水,突然明白“水行”的智慧水從不說自己能治病,卻能悄悄帶走濁氣;就像那些藏起來的書,從不說自己有用,卻在農時到來時,教會人何時下種。
    火行守心不滅
    官兵二次進村時,帶了個自稱“懂五行”的術士,說要“燒盡邪書,以火驅穢”。術士指著石禾的田地“這田裏有書氣!點火燒了,疫病就除了!”
    石禾死死抱住鋤頭擋在田埂前,掌心的玉佩燙得像團火。他想起父親說的“火能燒書,卻燒不掉記在心裏的法子”,突然挺直腰杆“官爺要燒就燒我!這田燒不得——土裏種著全村人的口糧,燒了田,冬天大家都得餓死!”
    他指著田埂上的豆苗“術士說五行火能克木?可這豆苗離了火(陽光)活不成!火能燒書,可燒不掉節氣,燒不掉咱農民看天吃飯的本事!”村民們看著自家田裏的莊稼,突然都圍了上來,擋住了官兵的火把。術士被說得啞口無言,官兵見眾怒難犯,隻能悻悻離去。
    金行藏鋒於鈍
    秋收時節,石禾坐在穀堆上,看著村民們用藏起來的農書核對收成,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意。玉佩在懷中輕輕發燙,他終於懂了五行家說的“金行藏鋒”——真正的金不是鋒芒畢露的刀劍,是農民藏在田埂裏的智慧,是看似粗笨的雙手,卻能種出養活人的糧食。
    焚書的烈火還在城裏燒,但田埂間的農書被悄悄傳抄,節氣的歌謠在孩童口中傳唱。石禾摸著掌心的老繭,那些農書裏的字,早已刻進他的骨頭裏,就像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火能焚書,土能藏書;水能滅火,木能生水。而人心,才是五行之外最硬的“金”,能守住亂世裏的一絲生機。
    夕陽下,石禾將新收的粟米裝進陶罐,陶罐底層,藏著一頁從農書上撕下的殘片,上麵寫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之道也,非人力可焚。”他知道,這焚書之謎的答案,從不在朝堂的辯論裏,在田埂間的泥土裏,在農民守住時令、守住土地的執著裏——有些東西,燒不掉,因為它長在土裏,活在人心。
    喜歡風水雲雷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風水雲雷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