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煙再起,草動蛇驚
字數:5315 加入書籤
蘇婉死後第五年,穀陽城的桃花剛落盡,邊境便傳來急報羯族殘部聯合蜀地亂黨,屯兵鷹嘴崖,揚言要為當年被石禾斬殺的首領複仇。更詭異的是,信使帶來一封密信,字跡模仿沈玉的筆鋒,隻寫了七個字“舊箭有毒,速尋解藥”。
石禾捏著密信的指尖泛白。羯族箭矢藏毒之事,本該隻有沈玉、蘇婉和他三人知曉,如今突然重現,背後定有陰謀。他想起蘇婉臨終前那句“有些債總要有人還”,想起蜀王從未放棄對穀陽城的覬覦,忽然明白了——這封信是誘餌,對方在試探他是否真的解了毒,是否還對沈玉的筆跡存有執念。
“將軍,要不要派人去鷹嘴崖打探?”副將趙虎按捺不住,“末將願帶一隊親兵,端了他們的老巢!”
石禾搖頭,指尖劃過護心甲內側的桃花繡紋“羯族慣用詐術,這封信是‘草’,他們在等我們‘驚’動,好趁機摸清城防虛實。傳令下去,緊閉城門,按兵不動,隻派暗哨盯著鷹嘴崖的水源和糧道。”他頓了頓,看向春桃染坊的方向,“另外,讓春桃準備五十匹青灰布,連夜給斥候做偽裝衣,布角繡半朵桃花——按沈玉當年教的暗記,遇急則綻。”
這是《孫子兵法》裏“打草驚蛇”的變招不直接出擊,卻用舊識暗記傳遞信號,既試探對方是否知曉內情,又能讓暗哨憑標記辨敵友。春桃連夜趕製偽裝衣時,發現青灰布在月光下竟泛出淡紫,像極了蘇婉藥鋪裏那味叫“紫草”的藥材——蜀地特產,既能染色,又能解蛇毒,蘇婉當年給石禾敷的藥膏裏就有這味藥。
“將軍你看,”春桃舉著布料在燈下定睛細看,“這布紋裏藏著銀絲,是沈玉當年織‘故人衣’時常用的技法,能防水防火。羯族若在水源下毒,這布料沾水會變色,正好當預警。”
石禾望著布料上若隱若現的銀絲,忽然想起沈玉在書院抄的《武經總要》裏提過“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沈玉當年藏在桃花酥裏的,或許不隻是密信,還有蜀地的布防暗語。
毒水現蹤,蛇影初露
三日後,暗哨傳回消息鷹嘴崖下的溪流有異常,下遊的野兔飲後抽搐而死,溪邊留有蜀地特有的“五毒教”標記——蛇纏骷髏。更蹊蹺的是,暗哨在溪邊撿到一塊染血的青灰布,布角半朵桃花已綻成血色,正是春桃繡的暗記,卻比約定的多了道銀線,橫穿過花瓣。
“是‘水’字!”石禾一眼識破,“沈玉當年教過,半桃綻紅為險,銀線橫瓣為水——敵人在水源下毒,且暗哨已遇襲。”他立刻調兵遣將,卻不往鷹嘴崖去,反而命趙虎帶精銳突襲西側的黑風穀“羯族以為我們會護水源,定會在穀口設伏。黑風穀是他們運糧的必經之路,糧草一斷,蛇必出洞。”
這正是“打草驚蛇”的關鍵不打真草,卻驚藏蛇。趙虎在黑風穀果然截獲糧草,麻袋裏除了幹糧,還有數十個陶罐,貼著“桃花釀”的標簽,打開卻腥臭刺鼻——裏麵裝的是羯族的“腐骨毒”,遇水則溶,與蘇婉藥經裏記載的“蜀地蛇毒”同源,需用紫草、芙蓉根和桃花蕊混合解毒,三樣藥材正好對應沈玉的桃花、蘇婉的芙蓉和春桃的紫草染布。
“將軍快看!”一名士兵從糧袋夾層裏翻出一卷地圖,上麵用朱砂標著鷹嘴崖的布防,卻在主營位置畫了隻展翅的鳥——蜀地“青鳥衛”的標記,是蜀王直屬暗探的徽記。石禾忽然想起蘇婉說過“蜀王與羯族勾結,卻各懷鬼胎,羯族要複仇,蜀王要奪城。”
此時,城門口傳來喧嘩,一名自稱“蜀地信使”的人求見,帶來蜀王親筆信,說願出兵助穀陽城退敵,條件是交出“生息之地”——穀陽城下那片產桃花的沃土,傳說埋著前朝寶藏。信末蓋著蜀王印璽,石禾卻注意到印泥裏混了朱砂,邊緣有細微的蛇鱗紋——五毒教的暗號,意為“陷阱”。
“蛇果然出來了。”石禾冷笑,將信紙湊近燭火,背麵竟浮現出字跡,是蘇婉的筆跡“蜀王用‘子母蠱’控羯族首領,母蠱在信使身上,遇紫草則現。”蘇婉當年在藥鋪種的芙蓉下,埋著許多曬幹的紫草,正是為防今日之變。
引蛇出洞,毒計反噬
石禾按蘇婉留下的法子,讓春桃用紫草汁調墨,給蜀王回信願獻沃土,需信使親自入城交接。信使入城時,春桃端著一盆紫草染的布料“不慎”潑了他一身,信使袖口立刻浮現出青黑色蛇紋,正是五毒教的“子母蠱”印記——母蠱遇紫草顯形,子蠱則會在宿主受驚時暴走。
這是用“打草驚蛇”逼敵自亂用紫草引母蠱現形,再以寶藏為餌,誘蜀王和羯族自相殘殺。石禾在交接之地設下埋伏,卻在四周掛滿桃花燈籠,燈籠裏藏著浸過紫草水的棉絮——五毒教畏桃花香氣,見之則亂。
交接當日,蜀王果然親率衛隊前來,羯族首領也帶部眾埋伏在城外,雙方都想獨占寶藏。石禾站在城頭,看著城下信使因母蠱躁動而抽搐,忽然高聲宣讀沈玉當年藏在“故人衣”裏的密信殘頁“蜀王與羯族盟於五毒教,以子母蠱為誓,若違則蠱毒噬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話音未落,羯族首領見信使中蠱,以為蜀王背盟,立刻下令攻城;蜀王見羯族先動手,也命衛隊反擊。城下瞬間混戰,桃花燈籠被箭射穿,紫草棉絮飄落如霞,五毒教教徒聞到氣味紛紛癱倒,羯族和蜀兵自相殘殺,正如《三十六計》所言“疑以叩實,察而後動;複者,陰之媒也。”
激戰中,趙虎從羯族首領身上搜出一枚蛇形玉佩,正是蘇婉藥經裏畫的“母蠱容器”。石禾將玉佩擲向蜀王,玉佩落地碎裂,蜀王心口立刻滲出黑血——原來他才是母蠱真正的宿主,信使不過是幌子。蜀王臨死前嘶吼“沈玉……你好狠!”
石禾望著城下屍橫遍野,忽然明白沈玉和蘇婉早已布下局沈玉以“故人衣”傳暗記,蘇婉以藥草留解法,春桃以染布作預警,三人用一生心血設下“打草驚蛇”之計,隻為今日讓蛇毒反噬其主。
戰後,石禾在沈玉和蘇婉的墳前各焚了半卷《武經總要》,灰燼隨風卷入桃花林,竟催開了那棵長刺桃樹的花——花瓣一半粉如桃花,一半紫似紫草,像極了春桃染的“無色衣”在月光下的模樣。
春桃新染的布在穀陽城頭飄揚,青灰底色上,半朵桃花與芙蓉交纏,銀絲暗紋裏藏著“平安”二字。石禾披著“無色衣”披風站在城樓上,風過時,仿佛聽見沈玉和蘇婉在說“打草驚蛇,驚的是蛇,護的是你。”
穀陽城的桃花年年盛開,從此再無劇毒侵擾。人們說,是三位女子用智慧和性命,將“打草驚蛇”的兵法,釀成了守護城池的溫柔。而石禾後背的舊傷,在桃花盛開時雖仍會隱隱作痛,卻不再冰冷——那是故人用計謀與深情,在歲月裏留下的暖。
烽煙礪刃,計謀成鋒
鷹嘴崖一戰後,穀陽城名聲大噪,周邊郡縣的殘兵、流民紛紛來投。石禾按沈玉遺留的《練兵紀要》整訓隊伍,將“打草驚蛇”的巧計融入日常操練,又從蘇婉藥經裏習得“兵醫結合”之法,讓士兵隨身攜帶春桃用紫草、芙蓉染製的急救包,既能辨毒,又能止血。
這年深秋,羯族聯合北漠部落卷土重來,號稱十萬大軍壓境。探子回報,敵軍主力屯於狼山,卻在周邊散布數十個營寨,煙火連綿百裏,不知虛實。趙虎急道“將軍,這是‘虛張聲勢’之計!咱們不如用‘聲東擊西’,直搗狼山主營!”
石禾卻指著地圖上的河流走向搖頭“狼山多峽穀,易守難攻。敵軍布散營寨,看似鬆散,實則像蛇的鱗片,一動則全動——這是‘連環計’,誘我們分兵。”他想起《三十六計》裏“渾水摸魚”的要訣,“要破連環,需先攪亂池水。”
他派三百精兵偽裝成北漠部落,趁夜混入敵軍散營,故意暴露行蹤後佯裝潰敗,沿途丟下刻有“羯族私吞糧草”的木牌。北漠部落本就與羯族貌合神離,見木牌後疑心大起,當夜便與羯族哨兵發生衝突。石禾趁機命人在兩族營地間的水源投下少量“紫草粉”——非毒卻會讓水色變紫,狀似毒物,這下更坐實了“羯族下毒陷害”的假象。
“這是‘借刀殺人’與‘打草驚蛇’結合!”春桃看著敵軍營地火光四起,忍不住讚歎。敵軍內亂時,石禾親率主力奇襲狼山側翼的糧道,用沈玉留下的“火藥配方”炸毀了敵軍糧倉——那配方藏在她當年抄的《九章算術》批注裏,用桃花汁寫就,遇火才顯形。
此戰後,穀陽城兵力擴充至五千,士兵皆會辨識毒物、布設暗號,連春桃染坊的學徒都能憑布料顏色預警敵情。石禾的鎧甲上不再隻有藥香,更添了硝煙與染布的氣息,後背的疤痕在操練時雖仍會疼,卻成了提醒他“謀定而後動”的警鍾。
城防鑄智,聲名遠揚
轉年開春,蜀王不甘心失敗,派使者送來“和親”詔書,要將公主嫁入穀陽城,實則想安插眼線。石禾識破其“美人計”,卻不直接拒絕,反而請春桃按沈玉當年的“璿璣圖”織了塊錦緞回贈——錦緞正麵是龍鳳呈祥,背麵用銀絲織著蜀地布防的破綻,故意讓使者帶回。
“這是‘將計就計’,也是‘拋磚引玉’。”石禾對趙虎解釋,“蜀王見我們識破布防,定會驚疑不定,不敢輕易來犯;同時讓他知道,我們對蜀地了如指掌,這便是‘威懾’。”果然,蜀王見錦緞後閉門三月,再未提和親之事。
為防敵軍再用毒計,石禾按蘇婉藥鋪裏的《草木經》在城外種滿紫草、芙蓉和桃樹,形成天然的“毒障預警帶”——紫草遇毒變色,芙蓉吸瘴氣,桃花香氣能驅散蛇蟲。春桃則改進染布技法,用桃花汁混合桐油,染出的鎧甲布既防水又防火,還能在夜間反射微光,便於士兵辨識同伴。
穀陽城的防禦體係日益完善,既有“空城計”的迷惑(城門常大開,實則暗處布滿弓箭手),又有“釜底抽薪”的後手(在敵軍可能經過的山路埋下火藥),更有“苦肉計”的預案(讓傷兵故意泄露假情報)。石禾將這些計謀刻在城樓的石碑上,旁注“兵者,仁之術也,非好戰,乃護民”,字字皆有沈玉的溫柔、蘇婉的細致與春桃的堅韌。
這年冬天,北漠部落派使者求和,送來的禮物裏竟有一隻活的“雪蛇”——五毒教的信物,意為“和解則罷,否則毒計不休”。石禾當著使者的麵,讓春桃用紫草汁喂蛇,雪蛇瞬間褪去毒性,變得溫順。他指著蛇說“毒物亦可馴,人心亦可化。但穀陽城的善意,隻給懂規矩的人。”
使者回去後,北漠部落再未犯境。穀陽城“智謀退敵”的故事傳遍中原,連朝廷都派來嘉獎使,讚石禾“以計代戰,以智護民”。石禾站在城樓上,看著城下往來的商旅、練兵的士兵、染坊裏忙碌的春桃,忽然明白所謂實力大增,從來不是兵力多寡,而是將愛與智融入計謀,讓每一場防禦都帶著守護的溫度。
風穿過桃花林,帶來熟悉的香氣,這一次,石禾聞到的不再是苦澀,而是沈玉的信、蘇婉的藥、春桃的布交織的暖意。那些用計謀打贏的仗,那些因智慧避開的險,都成了穀陽城最堅實的鎧甲,護著一城百姓,也護著那些未曾說出口的深情,在歲月裏安穩生長。
喜歡風水雲雷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風水雲雷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