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蛟龍入海
字數:4215 加入書籤
1988 年正月初八,春節的喜慶氛圍尚未完全消散,楊進京便迫不及待地領著張虎登上了一列開往魯東的綠皮火車。車廂內人頭攢動,擁擠不堪,到處都是返程的農民工。他們身上散發出的汗臭味與劣質煙草的刺鼻氣息交織在一起,讓人的眼睛不禁發酸。
張虎緊緊地將裝有全部家當的帆布包抱在懷中,仿佛那是他生命的全部。他顯得異常緊張,就像一個初次出遠門的小媳婦一般。“楊哥,咱們真的要把所有的錢都砸在這什麽……三馬車上嗎?”張虎壓低聲音,滿臉狐疑地問道。他的胡茬上還沾著早上吃的韭菜盒子的碎屑,顯得有些狼狽。
楊進京麵無表情地擰開軍用水壺,仰頭灌了一口涼茶。這茶是王素心用野菊花泡的,雖然有些苦澀,但卻帶著一絲清甜。他的目光透過車窗,凝視著窗外飛速後退的麥田,思緒卻早已飄回到了上輩子的九十年代末。
那時候,滿大街跑的三馬車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它們以其便捷、實用的特點迅速搶占了市場,將傳統的拖拉機擠得幾乎沒有了活路。而當時的他,正癱在床上,每天隻能通過收音機裏的廣播來了解外界的情況。他清楚地記得,廣播裏不斷傳來這家企業成為行業龍頭的消息。
“虎子,你知道我為什麽選擇魯東機械廠嗎?”楊進京突然開口,打斷了張虎的胡思亂想。楊進京從兜裏掏出張皺巴巴的報紙,"去年全國農機展銷會,就他們家的柴油機返修率最低。"
張虎接過報紙,在"魯東縣機械廠榮獲優質產品獎"的報道上,有個用紅鉛筆圈出來的名字——技術科長鄭衛國。照片上的中年人戴著老式眼鏡,工作服領子洗得發白。
火車在魯東縣站停靠時,站台上積著厚厚的煤灰。兩人深一腳淺腳地走出車站,迎麵撞見個舉著牌子的年輕人,牌子上歪歪扭扭寫著"接開州楊同誌"。
"您是楊廠長吧?"年輕人熱情地搶過行李,"俺們鄭科長等您一上午了!"
來接他們的是一輛帶篷的三輪車,車鬥裏墊著稻草。楊進京蜷著腿坐在裏麵,屁股底下傳來柴油機的震動。這車跑起來突突直響,排氣管噴出的黑煙熏得路人直捂鼻子,但比牛車快多了。
魯東縣機械廠比想象中還破。鏽跡斑斑的鐵門旁掛著白底黑字的牌子,牆上的"艱苦奮鬥"標語已經褪色。一個穿藍色勞動布工作服的中年人站在廠門口,鏡片後的眼睛炯炯有神——正是報紙上的鄭衛國。
"楊廠長!"鄭衛國小跑著迎上來,握住楊進京的手直搖晃,"您電報裏說的合作方案,我們連夜開了黨支部會..."
楊進京跟著他走進廠區,水泥路麵上到處是油汙。車間裏十幾台老式機床嗡嗡作響,幾個青工正圍著一台柴油機敲敲打打。上輩子他在農機站見過這種機器,知道這是三馬車的"心髒"。
會議室的黑板上還留著春節聯歡會的粉筆畫。鄭衛國親自倒了茶,搪瓷缸子外壁結著深褐色的茶垢。"楊廠長,"他搓著手,"您真願意投五萬塊錢?"
"不是投錢,"楊進京從帆布包裏取出合同,"是買你們的技術。"他翻開第三頁,"我們要在開州建分廠,用你們的圖紙,每賣一台車給你們5提成。"
鄭衛國的眼睛在眼鏡後麵瞪得渾圓,仿佛要掉出來一般。他心裏暗自驚歎,上輩子這家廠子竟然是靠技術輸出起家的!隻可惜那個時候,楊進京因為癱瘓隻能躺在床上,每天隻能聽著廣播裏的新聞,眼巴巴地幹瞪眼,什麽都做不了。
“這……這得請示縣裏……”鄭衛國突然變得有些結巴,他心裏有些猶豫,畢竟這麽大的事情,不是他一個人能夠決定的。
然而,就在他話音未落的時候,門口突然傳來一陣洪亮的聲音:“不用請示了!”眾人驚愕地望去,隻見一個身穿四個兜幹部裝的白發老者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
“我是魯東縣鄉鎮企業局的老馬!”老者中氣十足地自我介紹道,“這件事情,我來拍板了!”
午飯時間到了,眾人來到廠食堂用餐。食堂的飯菜很簡單,隻有白菜燉豆腐,裏麵零星地飄著幾片肥肉。老馬局長卻毫不在意,他豪爽地咬開一瓶景芝白幹,給每個人都倒了小半碗。
“小鄭啊,”老馬局長端起酒杯,看著鄭衛國說道,“你那個柴油機改進方案,不就是缺錢試產嗎?”
酒過三巡,合同已經順利地簽好了。楊進京似乎還有些不放心,他額外要了一份手寫的補充協議,要求鄭衛國必須去開州指導三個月。
簽字的時候,鄭衛國留意到這位技術科長的手腕上戴著一塊上海表,表帶都已經被磨出了毛邊。
"鄭工,"楊進京碰了碰他的酒杯,"聽說你兒子在省城上大學?"
鄭衛國一愣:"您怎麽知道?"
"猜的。"楊進京笑著從內兜掏出個信封,"這是預付的五千塊技術轉讓費,給孩子交學費用。"上輩子他聽廣播裏說,這位鄭工就是因為兒子學費問題,差點把專利賣給南方私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回程的火車上,張虎抱著簽好的合同睡得直流口水。楊進京望著窗外漸暗的天色,思緒飄回上輩子——那時候他五個兒子沒一個成器的,大女兒被婆家欺負,二女兒...現在好了,老三在法國辦畫展,老四留學日本,兩個閨女都上了大學。就連最小的耀清,聽說在縣劇團已經能演武鬆了。
"啤酒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八寶粥——"列車員的吆喝聲由遠及近。楊進京要了瓶青島啤酒,就著王素心烙的蔥花餅慢慢吃著。餅裏夾著自家醃的醬黃瓜,鹹香爽脆。
火車穿過隧道時,車窗變成一麵模糊的鏡子。楊進京看見鏡中的自己——皺紋比上輩子同期少了,頭發也黑得多。最重要的是眼神,再不是那個癱在床上等死的絕望老人了。
"前方到站,開州縣..."廣播響起時,張虎一個激靈醒過來,嘴角還掛著哈喇子:"楊哥,咱真能成嗎?"
站台上,王素心帶著雪蘭正翹首以盼。看見丈夫下車,王素心小跑著迎上來,圍巾在寒風中飛揚。她身後停著輛嶄新的三輪車——正是魯東機械廠的最新產品。
"當家的!"王素心紅著臉遞過棉手套,"縣裏剛送來的通知,你那個工業用地批文下來了!"
楊進京戴上手套,指尖觸到裏麵縫著的暖水袋。上輩子癱瘓時,王素心也是這樣,年年冬天都給他縫暖手袋。隻是那時候,他連自己吃飯都做不到。
"走,回家!"他跳上三輪車駕駛座,柴油機"突突"地歡快響起。這車比魯東見的還先進,駕駛室居然有擋風玻璃。後視鏡裏,開州縣城的燈火漸漸亮起,像撒了一地的星星。
雪蘭好奇地摸著儀表盤:"爹,這車真能拉兩噸貨?"
"不止。"楊進京踩下油門,"等咱的廠子建起來,這種車要賣遍全國。"他想起上輩子九十年代,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三馬車,連他癱瘓在床的破屋子窗外,都整天響著這種車的"突突"聲。
回到家,堂屋的八仙桌上擺著老大楊耀唐從農機公司捎來的圖紙,老二楊耀宋托人帶的進口軸承樣本,還有雪蘭男朋友陳醫生幫忙搞到的金屬材料手冊。楊進京摩挲著這些物件,突然想起什麽,從箱底翻出個布包。
"素心,明天把這個給耀清送去。"布包裏是他在魯東百貨大樓買的練功鞋,正宗北京內聯升的千層底。
王素心接過鞋,突然壓低聲音:"當家的,陳醫生說...林大海的病是裝的。省紀委正在查他,他躲去醫院了。"
楊進京"嗯"了一聲,繼續翻看圖紙。上輩子他窩囊了一生,這輩子總算活明白了——有些人就像這圖紙上的齒輪,你強他就弱,你進他就退。
院外傳來鄰居家電視的聲音,正在播報新聞:"...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楊進京走到窗前,望著遠處新批的工業用地。那裏現在還是一片荒蕪,但用不了多久,就會立起屬於他的廠房。
柴油機的轟鳴仿佛已經在耳邊響起。這一次,他楊進京要做的不是看客,而是時代的弄潮兒。
喜歡年代逆襲:癱瘓老爹重生了請大家收藏:()年代逆襲:癱瘓老爹重生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