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懶漢變形

字數:4936   加入書籤

A+A-


    新到的德國紡紗機癱在車間正中,像頭罷工的鋼鐵巨獸。鄭衛國圍著它轉了八圈,最後頹然坐在地上:"完了..."
    這台價值二十八萬的設備是省裏特批的外匯指標,如今控製麵板一片漆黑。更糟的是,德方工程師要半個月後才能來華。
    "誰最後操作的?"楊進京聲音發冷。
    眾人目光齊刷刷投向角落——老孫頭縮在那裏,手上還沾著機油。這老漢自從參加夜校後,對新技術著了魔。
    "我...我就想看看..."老孫頭哆哆嗦嗦摸出個螺絲刀。
    "胡鬧!"鄭衛國暴跳如雷,"這是精密設備!"
    楊進京卻蹲下身:"孫叔,您動哪兒了?"
    老孫頭指向控製箱後蓋:"這兒...有個紅燈老閃,我想緊一緊..."
    楊進京仔細檢查,突然笑了。原來隻是個鬆動的保險絲!他從舊收音機上拆下個替換,機器竟"嗡"地運轉起來。
    "神了!"德國翻譯豎起大拇指。
    老孫頭卻哭成了淚人。他指著正在調試設備的小李:"憑啥他動得,我動不得?這小子工資頂我三個!"
    這話像火星濺進了油桶。工人們早就對技術員的高薪有意見,此刻全爆發出來。
    "就是!"磚窯的王大腳扯著嗓子喊,"俺一天搬五千塊磚,還沒他喝茶掙得多!"
    小李氣得臉色發白:"你們懂什麽!"他抓起電路板,"知道這上麵多少個元件嗎?"
    眼看要打起來,楊進京突然跳上操作台:"比武!現在就比!"
    全廠嘩然。楊進京的方案很簡單:老師傅和小李各帶一隊,七十二小時內,誰改進的工藝流程效益高,誰就拿獎金!
    老孫頭這邊全是土專家,平均年齡五十五歲。他們用土辦法改造了紗線張力係統,雖然粗糙但實用。
    小李那組則搞起了"全流程數字化",連掃地大媽都要學看儀表盤。年輕人熬得眼睛通紅,嘴裏起了一溜泡。
    驗收那天,省紡織研究所來了專家。老孫頭組的改良讓效率提升12,但小李組的創新竟達到25!
    "這不公平!"王大腳嚷嚷,"他們用新機器..."
    專家卻笑了:"老師傅的改進更適合老設備,值得推廣。"他當場拍板,給兩組都發了獎。
    慶功宴上,老孫頭喝高了,拉著小李要拜把子。年輕人紅著臉掏出一遝圖紙:"孫叔,這是我整理的設備手冊...中文版。"
    楊進京正欣慰著,財務科長匆匆跑來:"楊廠長,出事了!稅務局說我們..."
    稅務稽查來得比預報的台風還突然。帶隊的竟是馬占奎——這廝不知何時調到了稅務局。
    "楊廠長,"他皮笑肉不笑地抖著文件,"有人舉報你們偷稅漏稅。"
    賬本攤了一地。稽查員拿著放大鏡逐頁查看,最後卻隻找出個微不足道的錯誤——去年十月有筆三百元的運費沒開發票。
    "就這?"張虎瞪大眼睛。
    "還有這個!"馬占奎突然甩出張照片。畫麵上劉三正往拖拉機上搬布匹,時間正是他偷布那晚。
    楊進京心頭一震。這事兒早已處理完畢,照片是誰拍的?為何現在才拿出來?
    "劉三!"馬占奎厲聲喝道,"你偷的布賣哪兒去了?"
    曾經的懶漢此刻正在磚窯值班,被帶來時渾身是灰。看到照片,他"撲通"跪下:"我...我..."
    "起來!"楊進京一把拽起他,"實話實說!"
    原來那晚劉三確實想偷布賣錢,但被王大腳老伴發現後,布匹完璧歸趙。照片隻拍了前半段,顯然是有人設局。
    "誰指使你的?"馬占奎逼問。
    "是..."劉三突然指向窗外。眾人回頭,隻見徐會計的侄女婿鬼鬼祟祟地躲在樹後——他不是該在新疆嗎?
    事情很快水落石出。這小子根本沒去新疆,一直在縣城鬼混。馬占奎利用他設局,就是想搞垮紡織廠。
    "帶走!"楊進京一聲令下,保安立刻扭住二人。
    馬占奎卻冷笑:"楊支書好大威風!"他突然亮出殺手鐧——舉報信上竟有地區某領導的批示!
    現場鴉雀無聲。誰都明白,這事已不是簡單的稅務糾紛。楊進京突然想起趙建國的警告:劉長山的靠山還在...
    危急關頭,一輛黑色轎車疾馳而來。車上跳下的竟是省紀委的徐處長!他徑直走到馬占奎麵前:"馬占奎同誌,請跟我們走一趟。"
    原來楊進京早就通過趙建國反映了情況。省紀委暗中調查多時,今天終於收網。
    風波過後,劉三像變了個人。他把酒戒了,工資全攢起來買書,還主動要求去最苦的磚窯幹活。誰也沒想到,這個曾經的懶漢竟有雙"火眼金睛"——能憑窯煙顏色判斷溫度,誤差不超過五度。
    "神了!"老李頭摸著下巴,"這小子祖上莫非是燒窯的?"
    劉三娘翻出族譜一查,驚呆了——劉家祖上真是明代官窯的把樁師傅!這份失傳三百年的手藝,竟在懶漢兒子身上複蘇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劉三指導下,磚窯燒出的青磚硬度翻倍,被縣文物局指定為古建維修專用磚。訂單像雪片般飛來,樂得老李頭見人就發煙。
    慶功會上,劉三捧著獎狀泣不成聲。他娘突然給楊進京跪下:"恩人啊..."老太太從懷裏掏出個布包,裏麵竟是土改時藏起來的官窯秘方!
    楊進京正要推辭,廣播突然響起刺耳的警報。值班員語無倫次地喊:"楊支書!快...快回廠裏..."
    楊進京衝進紡織廠時,濃煙正從染色車間往外冒。
    工人們端著水盆亂作一團,老孫頭癱坐在路邊,手裏攥著半截燒焦的電路板。
    "怎麽回事?"楊進京一把抓住值班員。
    "新...新配方..."值班員結結巴巴地說,"劉三娘給的染方..."
    原來老太太把官窯的釉料配方改良成了染料秘方,誰知試驗時發生了化學反應,差點引發大火。
    楊進京檢查完損失,眉頭擰成了疙瘩——三台染缸報廢,訂單要延期,最糟的是...
    "環保局來人了!"張虎慌張跑來,"說咱汙染超標!"
    真是禍不單行。帶隊的竟是新任環保局長——原地區經委副主任,出了名的鐵麵無私。檢測結果令人絕望:廢水ph值超標17倍!
    "停產整頓!"局長摔下罰單,"罰款五萬!"
    全廠一片哀鴻。
    這可是建廠以來最大危機,弄不好要破產清算。
    楊進京把自己關在辦公室一整夜,抽光了兩包大前門。
    天亮時,他紅著眼睛召開緊急會議:"兩條腿走路——老周帶人搶修設備,我去省城找專家。"
    省環保研究所的老專家被楊進京的誠意打動,親自來村考察。
    老頭兒圍著染缸轉了三圈,突然拍大腿:"妙啊!這不是古法礦物染嗎?"
    原來劉三娘提供的秘方源自天然礦物,雖暫時超標卻無毒無害。
    專家當即調整了工藝參數,三天後廢水竟然達標了!
    更神奇的是,這種古法染出的布匹色澤獨特,在廣交會上被外商瘋搶,價格翻了三番。
    日本客商甚至預付了五十萬定金,要獨家代理。
    年終表彰會這天,鵝毛大雪覆蓋了東八裏莊。
    楊進京站在新建的大禮堂裏,看著工人們胸前的紅花映紅了一張張笑臉。
    老孫頭戴著"技術革新能手"的獎章,正給徒弟們演示新設計的電路;周曉芸從縣紡織廠學成歸來,已是獨當一麵的財務科長;最讓人唏噓的是劉三——曾經的懶漢如今是技術部主任,正在給村民講解新染法。
    "下麵請楊支書講話!"主持人的聲音在喇叭裏回蕩。
    楊進京剛站起身,突然一陣天旋地轉。
    恍惚間,他仿佛看見兩個時空重疊——一邊是上輩子破敗的東八裏莊,一邊是眼前這紅火景象...
    喜歡年代逆襲:癱瘓老爹重生了請大家收藏:()年代逆襲:癱瘓老爹重生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