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鄉土答案
字數:2915 加入書籤
省委黨校的會議室裏,茶杯上的熱氣氤氳出一片沉默。
楊進京的考察報告在學員們手中傳閱,紙頁翻動的沙沙聲格外清晰。
班主任李老師推了推眼鏡,第三次讀最後那段話:"......建議組織學員考察本省典型村,尋找更貼近實際的鄉村振興路徑。"
"我支持老楊的意見!"王德山突然拍案而起,震得茶杯一跳,"蘇南的經驗好是好,可咱們河南的土地上,得長河南自己的莊稼!"
會議室像炸了鍋。年輕支書們交頭接耳,有的點頭讚同,有的皺眉沉思。
坐在後排的周莊支書舉起手:"我提議去劉莊村看看!他們搞的循環農業可是一絕!"
"還有裴寨村!"有人接話,"村支書帶著群眾硬是在石頭縫裏種出了蔬菜!"
李老師的鋼筆在筆記本上輕輕敲打,突然抬頭問:"楊進京同誌,如果讓你推薦一個考察點,你選哪裏?"
所有目光齊刷刷射來。楊進京不緊不慢地卷著旱煙,火星在昏暗中明明滅滅:"我想去西辛莊村。"
會議室瞬間安靜。這個位於黃河灘區的貧困村,去年卻因"家家辦廠、戶戶入股"上了《人民日報》。
"好!"李老師合上筆記本,"我這就向校黨委匯報!"
三天後,三輛大巴車駛向豫北平原。這次沒有警車開道,沒有歡迎橫幅,車隊在坑窪的縣道上顛簸,揚起滾滾黃塵。楊進京和王德山擠在車窗邊,看著窗外熟悉的景象——龜裂的麥茬地,佝僂著腰鋤草的老農,拉著化肥的驢車......
西辛莊的村口立著塊斑駁的石碑,上麵"自力更生"四個紅漆大字已經褪色。村支書李連成穿著沾滿油汙的工作服,正蹲在路邊啃饅頭,見車隊來了,隨手在褲腿上擦了擦手就迎上來。
"歡迎歡迎!"他的手掌粗糙得像砂紙,"正好趕上我們分紅,一起熱鬧熱鬧!"
分紅現場設在村辦企業的倉庫裏。沒有主席台,沒有音響設備,幾張課桌拚成的主席台上擺著個生鏽的鐵皮箱。李連成跳上桌子,扯著嗓子喊:"老規矩,念到誰誰來領錢!"
楊進京瞪大眼睛看著這一幕——七十多歲的老太太挎著竹籃來領錢,籃子裏還臥著隻老母雞;瘸腿老漢領完錢當場數了三遍,每數一張就往假肢裏塞一張;幾個半大孩子幫著不識字的老人核對賬目,鉛筆頭在作業本上劃拉得沙沙響......
"這是我們村的"土股份製"。"李連成指著牆上的示意圖,"家家有活幹,人人有分紅,但誰也不許吃白食!"
王德山突然拽住一個正數錢的老漢:"老哥,去年分多少?"
"四萬八!"老漢咧嘴一笑,露出缺了門牙的牙齦,"我負責看倉庫,閨女在編織廠,老伴給食堂做飯......"
下午參觀村辦企業,景象更讓人震撼。廢棄的農機倉庫改造成了食品加工廠,老大娘們邊嘮家常邊包裝紅薯粉條;舊教室變成了服裝車間,縫紉機都是二手市場淘來的;最絕的是養豬場——沼氣發電,糞水澆菜,連豬毛都做成刷子,真正是一點不浪費。
"哪來的啟動資金?"年輕支書們圍著李連成追問。
"摳出來的!"李連成掰著手指算,"村委三年的辦公費沒花,紅白事一律從簡,連我出門開會都住二十塊錢的大通鋪......"
晚飯就在村食堂吃。大鐵鍋裏燉著白菜粉條,蒸籠裏是黃澄澄的玉米麵窩頭。楊進京注意到,李連成專門給考察團加了個炒雞蛋,自己卻端著碗鹹菜蹲在門口吃。
"老李,"王德山湊過去,遞過自己的窩頭,"你們村有低保戶不?"
"有啊,三戶。"李連成掰了半塊窩頭,"但他們在編織廠串珠子,每月能掙一千多——我們這叫"扶貧不養懶"!"
夜幕降臨,考察團被安排在村民家住宿。楊進京和王德山住在老趙頭家,土炕燒得滾熱,牆上貼滿了孫子的獎狀。老趙頭抱出珍藏的紅薯酒,三杯下肚就打開了話匣子:
"早些年我也罵李連成瞎折騰,現在?"他拍著炕桌,"我孫子在鄭州上大學,學費全是村裏出的!"
第二天清晨,楊進京被雞鳴聲吵醒。他披衣出門,看見李連成正在村委會門口掃落葉,掃帚是用高粱稈紮的,已經禿了一半。
"李支書,"楊進京蹲下身幫他撿落葉,"你們這套辦法,能複製嗎?"
李連成停下掃帚,指著遠處正在晨跑的一隊年輕人:"瞧見沒?那是我們村的"青年突擊隊"。辦法是人想的,路是人蹚的,關鍵啊......"他眨眨眼,"得讓老百姓信你!"
返程的大巴上,學員們再沒了來時的喧鬧。楊進京在本子上密密麻麻記了十幾頁,王德山則對著車窗發呆——玻璃上倒映著他通紅的眼圈。
"老楊,"他突然轉身,"我有個想法......"
話音未落,班主任李老師激動地衝上車:"同誌們!剛接到通知,省委書記要看我們的考察報告,特別點名要聽東八裏莊和大柳樹村的意見!"
楊進京的鋼筆啪嗒掉在地上。車窗外,一輪朝陽正從豫東平原的地平線上噴薄而出,將廣袤的麥田染成金紅色。那光芒穿過車窗,正好落在他和王德山緊握的雙手上。
喜歡年代逆襲:癱瘓老爹重生了請大家收藏:()年代逆襲:癱瘓老爹重生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