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商業興鎮

字數:3052   加入書籤

A+A-


    清晨的城關鎮老街,青石板路上還凝著露水。
    楊進京蹲在"老孫雜貨鋪"門口,指尖撚著門框上剝落的紅漆。
    雜貨鋪裏昏暗逼仄,貨架上積著厚厚的灰,老孫頭正就著煤油燈數著寥寥幾張毛票。隔壁的國營百貨大樓倒是氣派,可玻璃櫃台裏的商品都像博物館展品——落滿灰塵,價格標簽還是五年前的。
    "楊書記,您看......"城建所長趙剛小心翼翼地遞上規劃圖,"按您要求,我們標出了三條商業街的改造範圍。"
    圖紙上,老城區的主幹道被紅線圈出,像條僵死的蜈蚣。楊進京的鋼筆在"國營百貨"四個字上重重畫了個叉:"今晚七點,召集所有商戶開會。"
    消息像長了翅膀。不到晌午,整個城關鎮都炸開了鍋。
    "聽說要拆我們的鋪麵?"
    "肯定是那個泥腿子書記要政績!"
    "我爺爺那輩就在這兒開店,誰敢動?"
    傍晚的鎮政府大院擠得水泄不通。賣布頭的王婆子挎著菜籃子來助陣;修鍾表的李瘸子拄著拐杖堵在門口;最紮眼的是國營百貨經理錢富貴,腆著肚子坐在第一排,手裏盤著兩個油光水滑的核桃。
    "安靜!"張虎的銅鑼都敲變了調。
    楊進京直接跳上乒乓球台,手裏舉著個破喇叭:"今天隻講三件事!"
    "第一,政府出錢統一改造門頭,琉璃瓦、實木匾,每家風格不同但整體協調!"
    台下瞬間安靜了。王婆子的菜籃子掉在地上,幾個西紅柿滾出去老遠。
    "第二,"楊進京的喇叭指向錢富貴,"百貨大樓承包給個人,現有職工優先,五年免稅!"
    錢富貴的核桃啪嗒掉在地上。
    "第三,成立商戶聯盟,自己選會長,政府隻當服務員!"
    死寂。突然,李瘸子的拐杖重重杵地:"楊書記,我那破鋪子......真能給換新門頭?"
    "不止門頭。"楊進京跳下球台,展開一張效果圖,"您那鍾表店,我們準備打造成"百年老店",門口掛銅牌,櫥窗裝射燈,您那些老座鍾就是活招牌!"
    老匠人的手突然抖得像風中的樹葉。
    改造比預想的更艱難。第一天拆違建,錢富貴就帶著百貨大樓職工拉橫幅抗議;第二天清理占道經營,賣糖炒栗子的老周頭直接躺在鏟車前;最棘手的是第三天的電路改造,需要全線停電八小時,整個老街的商戶集體罷市。
    楊進京的辦法出人意料。他讓電工先給每家店鋪免費安裝應急燈;請縣劇團來義演分散注意力;最絕的是讓王德山從大柳樹村調來三輛發電車,專供冰櫃、收銀機用電。
    "楊書記,"錢富貴半夜堵在他家門口,"您這是要斷我們的活路啊!"
    "老錢,"楊進京遞過一份合同,"看看這個。"
    那是份連鎖超市的加盟協議,投資方竟是省裏有名的民營企業。錢富貴的眼睛越瞪越大——條件優厚得不像真的:保留全部職工,工資漲三成,他本人還當名譽經理。
    "為、為什麽......"
    "因為你這塊地值錢了。"楊進京指著窗外的老街,"等改造完,這裏就是開縣的"王府井"!"
    隨著工程推進,奇跡漸漸顯現。青石板路洗去了百年汙垢,露出古樸的紋路;統一設計的店招既保留了個性,又形成整體風格;最讓人驚歎的是,楊進京竟然說服電信局把蜘蛛網般的電線全部埋入地下!
    開業前一天,一場暴雨考驗了所有工程。老街的排水係統經受住了考驗,沒有一家店鋪進水。商戶們自發湊錢做了麵錦旗,老孫頭用顫抖的手寫下"民心所向"四個大字。
    剪彩儀式上,楊進京卻不見了蹤影。此刻他正蹲在後巷,跟幾個小販研究新設計的流動餐車。
    "楊書記!"張虎急匆匆跑來,"電視台找您呢!省裏領導都來了!"
    "讓他們先拍商戶。"楊進京頭也不抬,繼續調整餐車的遮陽棚,"對了,東李莊的葡萄汁談得怎麽樣?"
    "談妥了!"張虎興奮地搓著手,"超市答應設專櫃,還......"
    他的話被一陣喧嘩打斷。隻見錢富貴帶著百貨大樓全體員工,穿著新製服列隊走來。這個曾經最頑固的反對者,此刻紅著眼眶舉起擴音器:
    "楊書記!我們百貨大樓全體職工......"他的聲音哽咽了,"謝謝您!"
    九十度鞠躬。
    楊進京慌忙去扶,卻被閃光燈晃了眼。原來省電視台記者跟了過來,正好拍下這意外的一幕。當晚的《新聞聯播》用了足足兩分鍾報道城關鎮商業改造,結尾是楊進京那句被反複播放的話:
    "政府不是爹媽,是店小二。商戶掙錢了,老百姓方便了,稅收自然就來了。"
    夜深人靜,楊進京獨自走在煥然一新的老街上。
    霓虹燈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恍惚間,他仿佛看見三十年前那個穿著補丁褲的知青,就是在這條街上,用全部積蓄給王素心買了條紅紗巾......
    手機突然震動,是王德山發來的照片——大柳樹村新建的商業街效果圖,標題是《向開州縣城關鎮學習!》
    喜歡年代逆襲:癱瘓老爹重生了請大家收藏:()年代逆襲:癱瘓老爹重生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