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砂礫裏的星群
字數:13690 加入書籤
梅雨季的第七天,空氣裏浮著層化不開的潮意,像塊浸了水的棉絮捂在人鼻尖。小滿蹲在玄關換鞋時,鞋尖蹭到個硬邦邦的東西——是媽媽的舊膠鞋,那隻總被她吐槽“醜得像恐龍嘴”的深棕膠鞋,此刻正安靜地蜷在鞋櫃最底層,鞋幫沾著去年的泥點,鞋尖磨出個軟乎乎的洞,像隻咧著嘴笑的老貓。
她鬼使神差地蹲下來擦鞋。橡膠表麵沾著的水痕被抹布擦開,露出道淺淡的劃痕,像是某次被自行車碾過的印記。小滿的手指剛碰到鞋舌,就觸到個凸起——藏鞋舌底下的,是粒淡藍色的晶體。
晶體比之前在實驗室見過的都小,隻有拇指指甲蓋大小,邊緣還粘著點幹了的草屑,像誰不小心蹭上去的。她捏著晶體站起來,指腹被棱麵硌得發麻,卻舍不得鬆開。
“小滿?”媽媽端著豆漿從廚房出來,發梢沾著水汽,藍布圍裙上還濺著幾點黃豆渣,“又在翻舊物?昨天剛整理完閣樓的箱子。”
小滿把晶體攥在手心,指節微微發白。媽媽順著她的目光看過去,忽然笑了:“哦,那個啊。上個月去公園散步,你說想撿鵝卵石鋪花盆,我蹲在草坪邊找石頭,結果踢到塊玻璃——”她伸手戳了戳晶體,“誰知道擦幹淨是這種顏色,像你小時候養的那隻藍蜻蜓。”
七歲那年的夏天突然湧進腦海。小區池塘邊的梧桐葉篩下碎金,小滿舉著網兜追藍蜻蜓,裙角沾了草籽,額頭掛著汗。那隻藍蜻蜓停在她指尖時,翅膀薄得像層會呼吸的玻璃,陽光透過翅脈,在她手背上投下細碎的藍斑。媽媽用玻璃罐給它做了個小窩,罐底鋪了層濕棉花,可第二天清晨,罐子裏隻剩片指甲蓋大小的藍鱗,像滴凝固的天空。
“送你了。”小滿把晶體塞進媽媽手心。
“瞎說什麽。”媽媽把晶體別在圍裙口袋上,金屬搭扣“哢嗒”一聲扣住,像把什麽寶貝收進了時光裏,“快換鞋,今天去超市買排骨,你不是說想喝蓮藕湯?”
雨絲細得像牛毛,沾在傘麵上沙沙響。媽媽撐著那把墨綠長柄傘,傘骨磨得發亮,傘沿還留著去年台風天被樹枝刮破的小缺口——她總說“不礙事”。小滿拎著菜籃跟在旁邊,路過小區花壇時,她蹲下去撥拉幾株野薄荷,葉片上的水珠濺到手腕上,涼絲絲的。
“小心青苔。”媽媽扯了扯她的衣袖,指尖的溫度透過薄衫滲進來,“上次不是摔了一跤?”
小滿抬頭,看見媽媽眼角的細紋裏盛著雨霧。有那麽一瞬,她恍惚看見十二歲那年的自己——也是這樣的雨天,她踩著積水跑向公交站,回頭喊“媽你別送了”,卻沒注意到媽媽舉著傘追上來,自己踩滑摔進泥坑,膝蓋磕得生疼。那時她坐在地上哭,媽媽蹲下來給她擦傷口,說:“疼就哭,別憋著。”而現在媽媽的傘永遠傾向她這邊,媽媽的腳步永遠比她慢半步,媽媽的口袋裏永遠裝著紙巾和創可貼。
超市裏人不多,冷藏櫃飄著若有若無的奶香味。媽媽挑排骨時,小滿晃到零食區,鬼使神差拿了包海苔。結賬時,收銀員掃出海苔的價格,媽媽皺了皺眉:“又亂買零嘴。”可轉身就把海苔塞進菜籃最上層,用塑料袋單獨包好,“晚上泡紫菜湯。”
回家路上,雨停了。樓道裏飄著別人家的飯香,媽媽掏鑰匙時,小滿瞥見她後頸沾著根白頭發。她伸手要拔,被媽媽躲開:“別鬧,老了都這樣。”
“才沒有。”小滿撅嘴,想起上周阿琳阿姨染了栗色頭發,看起來比媽媽還小兩歲,“上次阿琳媽媽比你還大一歲,都沒白頭發。”
媽媽捏了捏她的耳垂,耳垂上還留著早上塗的麵霜的滑膩:“你阿琳阿姨染頭發了。”
開門時,玄關的綠蘿垂下來,在媽媽肩頭掃了掃。葉片上的水珠滴在地板上,暈開個小圓圈。小滿突然想起循環裏的某個清晨——那時她站在同樣的位置,看著媽媽彎腰換拖鞋,陽光透過綠蘿的葉子灑在媽媽臉上,像撒了把碎金子。那時的她會數媽媽眼角的細紋,會注意媽媽圍裙上的油漬,會在心裏默默記下這些“普通”的瞬間,因為它們總在最不經意間消失。
“今晚吃糖醋排骨還是紅燒?”媽媽係上藍條紋圍裙,轉身問她。圍裙是上周新買的,媽媽說“顏色像你小時候畫的天空”——那張被她藏在書包夾層的畫裏,天空是靛藍色的,飄著似的雲,屋頂畫著五顆星星,旁邊歪歪扭扭寫著“小滿的家”。
“紅燒。”小滿把海苔遞過去,“我幫你剝蒜。”
廚房飄起薑蒜爆香的味兒時,小滿趴在餐桌邊剝蒜。媽媽切土豆絲的刀工還是那麽利落,菜刀在案板上“噠噠”響,像首輕快的曲子。她忽然想起第一次學做飯,把土豆絲切得像薯條,媽媽卻夾起一筷子說:“比我小時候強多了。”那時她以為媽媽在哄她,現在才明白,媽媽小時候可能真的切過比薯條還粗的土豆絲。
“發什麽呆?”媽媽的聲音打斷回憶,“蒜剝好了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快了。”小滿把最後一瓣蒜扔進碗裏,抬頭正撞進媽媽的笑眼。窗外的夕陽露進來,把媽媽的影子拉得很長,和她的影子疊在一起,像兩株靠在一起的樹。樹根在地板下纏繞,枝椏在天花板上生長,連影子都帶著溫度。
飯後,小滿在陽台收衣服。風裹著茉莉香吹過來,晾衣繩上的藍花圍裙輕輕搖晃——那是上周新買的,媽媽說“顏色像你小時候畫的天空”。她摸了摸圍裙上的褶皺,忽然想起循環裏那個暴雨夜,她躲在衣櫃裏哭,媽媽找到她時,身上也是帶著這種洗衣粉的味道。那時衣櫃裏的樟腦丸味混著洗衣粉香,像團濕漉漉的雲,而現在,這味道裏多了曬過太陽的暖,多了蒜香,多了海苔的鮮。
“小滿?”媽媽端著杯熱牛奶過來,“又看星星?”
小滿指著天上。暮色裏,幾顆星星已經冒了頭,淡藍色的,像撒在墨錦上的碎鑽。她伸手去接,媽媽笑著拍開她的手:“傻丫頭,星星在天上呢。”
“可我好像抓到了。”小滿晃了晃手心——那裏躺著白天從鞋裏摸出的晶體,在暮色裏泛著幽藍的光。
媽媽湊近看了看,忽然想起什麽似的跑回屋裏。她翻出個舊鐵盒,放在茶幾上時發出“吱呀”一聲,盒蓋邊緣的漆已經剝落,露出底下的木色。裏麵裝著些零零碎碎的東西:褪色的糖紙是小滿小時候最愛的橘子味)、缺角的貝殼去年暑假在海邊撿的,當時她說“要用來聽大海的聲音”)、小滿幼兒園畫的全家福爸爸的頭比房子還大,媽媽的臉塗成了紅色)。她從中挑出片玻璃,在晶體旁比了比:“你看,和這個顏色像不像?”
那是塊普通的花玻璃,邊緣磨得圓潤,是十年前裝修剩下的邊角料。小滿小時候總拿它當“魔法鏡”,對著太陽照,說能看見彩虹。那時她舉著玻璃滿院子跑,媽媽追在後麵喊:“別摔了!”現在玻璃上落了層薄灰,卻被媽媽收在鐵盒最裏層,和糖紙、貝殼、畫一起,成了“小滿的寶貝”。
“像。”小滿把晶體和玻璃片放在一起,兩片藍色在暮色裏交疊,像兩滴融化的天空。
“不止。”媽媽把它們放進鐵盒,蓋上蓋子時發出清脆的“哢嗒”聲,“你看,玻璃是人造的,晶體是天然的,可它們都在發光。”
夜色漸深,小滿躺在床上,聽著媽媽在客廳收拾的聲音。洗衣機“嗡嗡”轉著,晾衣杆被碰得“叮當”響,還有媽媽低低的哼歌——是那首跑調的《小星星》。月光漫過窗戶,落在床頭的相冊上——最新一頁是今天拍的:媽媽係著藍條紋圍裙切土豆絲,小滿趴在桌上剝蒜,窗台上的綠蘿垂下來,在兩人中間織了片綠色的網。
她翻到更前麵的頁,那裏夾著片風幹的藍蜻蜓翅膀,薄得透光,脈絡像用細筆描的。還有張泛黃的畫:歪歪扭扭的房子,屋頂畫著星星,旁邊歪歪扭扭寫著“小滿的家”——那是她六歲時畫的,當時媽媽蹲在地上和她平視,說:“我們的家,屋頂真的有星星哦。”
床頭的晶體閃了閃,像顆被溫柔喚醒的星。小滿忽然想起,三個月前的某個深夜,她還在循環裏。那時時間像團亂麻,昨天和今天重疊,明天和昨天重複。她見過淩晨三點的自己坐在飄窗上哭,見過暴雨夜的閃電劈碎陽台的花盆,見過媽媽在廚房煮排骨時,鍋鏟突然變成透明的——那是循環即將崩潰的征兆。
而現在,她摸著枕頭下的晶體,摸著床頭媽媽織的毛線毯,摸著窗外隱約傳來的蟲鳴。那些曾經讓她恐懼的“變量”,那些循環裏的暴雨和燃燒,原來都是為了讓此刻更清晰——媽媽的白頭發,舊膠鞋裏的草屑,藍花圍裙的影子,還有掌心裏晶體的溫度。
它們不是什麽星塵實驗,不是時間的囚籠。
是沙礫裏的星群,是歲月裏最普通的、卻最珍貴的,活著的證據。
淩晨三點,小滿起夜。客廳的燈還亮著,媽媽蜷在沙發上打盹,腿上搭著條薄毯。茶幾上擺著本翻開的相冊,頁麵停在今天——小滿和媽媽在超市買排骨的照片,兩人都笑得很開心。媽媽的手還搭在相冊上,指節微微彎曲,像是要護住什麽。
小滿輕手輕腳走過去,想給媽媽蓋毯子。剛碰到毯子角,媽媽突然驚醒,慌忙坐直:“怎麽了?做噩夢了?”
“沒有。”小滿幫她把毯子蓋好,毯子是珊瑚絨的,帶著陽光的味道,“我看你燈沒關。”
媽媽揉了揉眼睛,指著茶幾:“我看你今天拍的照片,突然想起......”她頓了頓,聲音輕得像歎息,“想起你小時候,總說長大要帶我去看海。”
小滿愣住。她確實說過,在小學三年級的作文裏寫過“等我長大了,要帶媽媽去看海,看比天空還藍的海”。可後來學業忙,初中要補課,高中要衝刺,大學去了外省,工作後總說“下次吧”。那句話像顆被遺忘的種子,在時光裏發了黴。
“現在也不晚。”她突然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媽媽笑了,眼角的細紋裏盛著月光:“好啊。等你周末休息,我們去看海。”
“拉鉤。”小滿伸出小拇指。她的指甲上沾著白天剝蒜的淡綠色,指腹有常年握筆的薄繭。
媽媽愣了愣,也伸出手指,輕輕勾住她的。媽媽的手指比她粗,指節有些變形,是常年做家務留下的痕跡。“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月光漫過窗台,漫過相冊,漫過兩個交疊的手指。風掀起紗簾,吹得藍花圍裙輕輕搖晃,像在應和某種無聲的約定。
小滿忽然想起循環裏的另一個夜晚——那時她站在同樣的位置,看著媽媽在廚房忙碌,突然問:“媽,你會一直做給我吃嗎?”媽媽回頭笑:“當然,隻要你回來,我就做。”現在她終於明白,“回來”不是指從遠方歸家,而是從每一個平凡的今天,回到彼此身邊。
而此刻,所有未說出口的話,所有未完成的期待,都在這聲“一百年不許變”裏,成了最溫暖的星群——它們不耀眼,不遙遠,就落在彼此的掌心裏,落在每一個平凡的、活著的、相愛的今天裏。
窗外的星星還在閃,晶體在小滿手心裏發燙。她聽見媽媽均勻的呼吸聲,聽見樓下流浪貓的輕喚,聽見自己心跳的聲音。原來所謂“永遠”,不過是此刻的延續;所謂“幸福”,不過是有人願意和你一起,把每一個普通的今天,過成最珍貴的星辰。
周末的清晨來得格外溫柔。小滿是被廚房裏的響動喚醒的——不是往常的鍋鏟碰撞,而是砂鍋裏“咕嘟咕嘟”的輕吟。她裹著珊瑚絨毯子挪到廚房門口,看見媽媽正踮腳夠吊櫃頂層的小米罐,藍條紋圍裙歪在肩上,後頸的白頭發在晨光裏泛著淡金。
“媽,我來。”她伸手去接小米罐,卻被媽媽笑著推開:“你昨天說想喝南瓜粥,我稱了新南瓜,得先泡著。”竹篾蒸籠裏的南瓜塊碼得整整齊齊,像橙紅的寶塔,表麵還沾著細密的水珠。小滿這才注意到,媽媽腳邊放著兩個鼓囊囊的帆布包,一個塞著泳衣和沙灘墊,另一個露出半截玻璃罐——是她昨晚翻出的那隻“魔法鏡”,被仔細擦過,邊緣裹了層軟布。
“看海的東西都備齊了?”小滿湊過去看,“防曬霜我昨天放你梳妝台了,spf50的。”
“知道啦。”媽媽轉身時撞翻了裝雞蛋的碗,“哎呦——”她手忙腳亂去撿,蛋清順著指縫往下滴,“我就說這老腰……”
小滿趕緊蹲下來幫忙,指尖碰到媽媽的手背。那雙手不再像從前那樣光滑,指腹有常年握鍋鏟磨出的繭,虎口處有道淡粉色的疤——是去年煮湯圓時被沸湯濺的。“我來撿。”她把碎蛋殼和蛋清掃進垃圾桶,抬頭時撞見媽媽眼裏的歉意,“媽,你別總搶著幹活。”
“我樂意。”媽媽用圍裙角擦手,“你小時候跟著我去菜市場,總蹲在魚攤前看殺魚,說‘媽媽你看,魚鱗會飛’。現在倒好,嫌我礙事了?”
小滿笑了:“哪敢嫌您礙事?我是怕您累著。”
媽媽突然伸手戳了戳她的額頭:“就你會說漂亮話。”她從圍裙口袋裏摸出顆水果糖,是小滿小時候最愛的橘子味,糖紙都被體溫焐軟了,“獎勵你的,不生氣了?”
糖紙在掌心窸窣作響,像句沒說出口的“對不起”。小滿含著糖,甜津津的味道漫開,恍惚又回到十歲那年——她因為數學考砸躲在房間哭,媽媽端著切好的西瓜進來,西瓜籽被仔細挑了出去,說:“哭什麽呀?我們小滿隻是暫時沒發揮好,就像這西瓜,皮厚了點,裏麵可甜著呢。”
下午三點,兩人拖著帆布包下樓。陽光穿過梧桐葉在地上灑下光斑,媽媽的影子被拉得短短的,和小滿的影子纏在一起。路過小區花壇時,小滿蹲下去摘了朵藍雪花,別在媽媽耳後。媽媽對著手機攝像頭照了照,發梢沾著花香:“你這丫頭,就會哄我開心。”
公交站台等車時,媽媽突然指著天空:“快看!”一隻藍蜻蜓正從她們頭頂掠過,翅膀在陽光下泛著幽藍的光,和晶體裏的顏色幾乎一模一樣。小滿伸手去抓,蜻蜓卻輕巧地避開了,停在路邊的電線杆上,像片會飛的玻璃。
“和小時候那隻好像。”媽媽輕聲說,“那時候你追著它跑,摔進了泥坑,回家我給你洗衣服,你坐在沙發上啃蘋果,還說‘媽媽,蜻蜓的翅膀是不是用天空做的?’”
小滿想起循環裏的某個片段——那時她站在同樣的公交站台,看著藍蜻蜓飛過,心裏卻在計算著“下一次循環開始的時間”。而現在,她隻覺得風裏有青草香,媽媽的嘮叨比任何時候都動聽。
去海邊的車程走了兩小時。車窗開著,海風卷著鹹澀的氣息湧進來。小滿靠在媽媽肩頭打盹,迷迷糊糊聽見她哼著跑調的《大海啊故鄉》,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帆布包上的拉鏈。那拉鏈頭是媽媽自己換的,刻著朵小浪花——去年小滿說“這個舊了”,媽媽第二天就買了新拉鏈,蹲在陽台研究了半小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到了。”媽媽輕輕推醒她。
海風裹著潮聲撲麵而來。沙灘被太陽曬得暖烘烘的,細沙從腳趾縫裏鑽出來,癢絲絲的。媽媽把沙灘墊鋪在椰林邊,從帆布包裏掏出玻璃罐,對著太陽舉起——陽光穿過玻璃,在沙灘上投下一片彩虹,像撒了把碎寶石。
“你看,和小時候一樣。”媽媽說。
小滿蹲下來,指尖觸到玻璃表麵。十年前的夏天突然清晰起來:她舉著這塊玻璃在院子裏跑,媽媽追在後麵喊“別摔了”,結果玻璃真的掉在地上,裂成了蛛網。她坐在地上哭,媽媽卻笑著說:“看,多漂亮的光!”然後撿起點點碎片,用金漆粘成朵太陽花,貼在她的床頭。
“媽,你還記得嗎?”她轉頭問。
“當然記得。”媽媽從包裏摸出個小鐵盒,正是裝晶體的那個,“那天你哭著說‘玻璃碎了就不亮了’,我告訴你‘碎了的玻璃也能發光,隻要有人願意擦幹淨’。”
海浪漫上來,打濕了沙灘墊的邊角。媽媽脫了鞋,赤腳踩進海水裏,浪花卷著細沙爬上她的腳踝。小滿跟著走過去,海水涼絲絲的,漫過膝蓋時,她突然想起循環裏那個暴雨夜——她站在海邊,看著浪頭卷走沙灘上的貝殼,以為那是永遠的失去。而現在,貝殼還在,狼頭還在,媽媽還在,連當年的玻璃碎片都被她收在鐵盒裏,成了“會發光的回憶”。
“小滿!”媽媽在淺灘邊招手,“快來撿貝殼!”
她跑過去,看見媽媽蹲在水裏,指尖捏著枚扇形的紫貝殼,邊緣還沾著海草。那貝殼和十年前她在海邊撿的那枚幾乎一模一樣——那時她把貝殼藏在口袋裏,回家路上弄丟了,哭了整整一路。媽媽連夜用黏土捏了枚一樣的,塗上顏色,說:“看,它比真的還漂亮。”
“找到了!”媽媽把貝殼遞給她,“這次可別弄丟了。”
小滿接過貝殼,指腹摩挲著它的紋路。貝殼裏還留著海水的鹹澀,像句沒說出口的“我在乎”。
夕陽西沉時,兩人在沙灘上堆了座城堡。媽媽負責挖護城河,小滿負責壘城牆,浪花一次次衝垮城牆,她們就一次次重新堆起。媽媽的白頭發被風吹得亂蓬蓬的,臉上沾著沙子,卻笑得像個孩子:“小滿你看,這城堡多結實!”
“因為我們一起堆的。”小滿說。
“對呀。”媽媽用貝殼在城堡上按了個印記,“以後每年都來堆一次,好不好?”
“拉鉤。”小滿伸出小拇指。
媽媽的手指粗糙卻溫暖,勾住她的那一刻,小滿忽然想起循環裏的最後一刻——那時時間終於停止崩塌,她站在同樣的沙灘上,看著媽媽的身影越來越模糊,卻怎麽也抓不住。而現在,媽媽的手就在她掌心裏,真實得能感覺到脈搏的跳動。
“一百年不許變。”媽媽說。
夜幕降臨時,她們躺在沙灘上看星星。海風吹散了白天的燥熱,媽媽的藍花圍裙搭在腿上,像片溫柔的海。小滿摸出兜裏的晶體,放在手心裏——它在星光下泛著淡藍的光,和遠處的星子遙相呼應。
“媽,你說星星會老嗎?”她問。
“會的。”媽媽望著夜空,“可你看,它們老了會變成星雲,星雲又聚成新的星星。就像我們現在,老了也會變成回憶,可回憶會變成新的故事,講給下一代聽。”
小滿把晶體貼在胸口。那裏還放著媽媽的舊膠鞋裏的草屑,藏著藍蜻蜓的鱗片,夾著幼兒園畫的星星。原來所謂“砂礫裏的星群”,從來不是什麽神秘的東西——是媽媽藏在圍裙口袋裏的晶體,是舊鐵盒裏的玻璃碎片,是每一次循環裏都不肯熄滅的愛。
它們藏在時光的褶皺裏,藏在每一個平凡的今天裏,藏在“一百年不許變”的承諾裏。
淩晨,小滿起夜時,看見客廳的燈還亮著。媽媽坐在沙發上,腿上攤著本舊相冊,正用紅筆在某一頁畫星星——那是她們今天的合照,背景是漲潮的海,媽媽的嘴角沾著沙子,小滿的頭發被風吹得亂翹。
“媽,你幹什麽呢?”她輕聲問。
媽媽嚇了一跳,慌忙合上相冊:“沒、沒什麽,看你睡不著,想給你找張照片看看。”
小滿湊過去,看見相冊空白頁上畫滿了小星星,每顆星星旁邊都寫著字:“小滿三歲第一次喊媽媽”“小滿七歲養藍蜻蜓”“小滿十八歲去外地上大學”“小滿三十歲帶我看海”……最後一顆星星最大,寫著:“和小滿的一百個今天”。
“這是……”
“我昨天整理相冊時想的。”媽媽的聲音有些發啞,“你總說‘永遠’太遠,可我覺得,‘永遠’就是把每一個今天都過好。你看,今天我們去了海邊,明天我們要去看日出,後天要給你熬蓮藕湯……”她指著最後一頁,“等我老了走不動了,我就坐在這裏,一張一張翻給你看——你看,這是我們的第一個今天,這是第二個今天,這是第一百零一個今天……”
小滿的眼淚掉在相冊上,暈開一團墨漬。她突然明白,那些曾經讓她恐懼的“變量”,那些循環裏的暴雨和燃燒,原來都是為了讓此刻更清晰——讓她看清媽媽的每一根白頭發,看清每一個被愛填滿的今天,看清所謂“永遠”,不過是和眼前人一起,把平凡的日子過成星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她握住媽媽的手,把晶體放在兩人手心裏。淡藍的光從指縫裏漏出來,像撒了把星星。
“媽,”她輕聲說,“我們還有很多個今天。”
媽媽笑了,眼角的細紋裏盛著星光:“對呀,很多很多個今天。”
海風掀起紗簾,吹得藍花圍裙輕輕搖晃。月光漫過窗台,漫過相冊,漫過兩個交疊的手掌。而此刻,所有未說出口的話,所有未完成的期待,都在這聲“很多很多個今天”裏,成了最溫暖的星群——它們不耀眼,不遙遠,就落在彼此的掌心裏,落在每一個平凡的、活著的、相愛的今天裏。
淩晨五點,小滿被廚房的輕響弄醒。她裹著被子挪到門邊,看見媽媽正踮腳夠吊櫃裏的瓷碗,藍條紋圍裙在晨光裏泛著溫柔的藍。砂鍋裏飄出小米粥的甜香,混著紅棗的糯氣,像根無形的線,把整間屋子都裹進了暖融融的霧裏。
“媽,這麽早?”她揉著眼睛走進去,看見灶台上擺著剝好的核桃仁,瓷盤邊沾著點水漬,“不是說今天睡到自然醒?”
“自然醒好啊。”媽媽轉身時碰響了碗架,“你昨晚翻相冊翻到十點半,我給你煮了安神粥,加了蓮子。”她掀開砂鍋蓋子,白色霧氣湧出來,模糊了兩人的眉眼,“快去洗漱,粥好了叫你。”
小滿應了聲,轉身去衛生間。鏡子裏的自己眼睛還有些腫,卻比前幾天亮堂許多。她想起昨晚媽媽翻相冊時的模樣——手指撫過每一張照片,像在撫摸什麽易碎的珍寶。有張照片是她大學畢業時,媽媽穿著紅裙子來送花,裙角沾著草坪的草屑;還一張是去年冬天,她加班到深夜,媽媽抱著保溫桶在公司樓下等,頭發被風吹得亂蓬蓬的。
“小滿?”媽媽敲了敲衛生間的門,“粥要溢了。”
她手忙腳亂關了水龍頭,跑出去時正看見媽媽把最後一碟小菜端上桌——是涼拌黃瓜,切得整整齊齊的菱形塊,淋著麻醬,香得人直咽口水。
“媽,你什麽時候起的?”她坐下來,舀了勺粥,“我根本沒聽見動靜。”
“老了覺少。”媽媽夾了塊黃瓜放進她碗裏,“再說了,你昨天說要帶我看海,我得提前把蝦幹泡上,明天熬湯用。”
小滿咬了口黃瓜,脆生生的,帶著陽光的味道。她突然想起循環裏的某個清晨——那時她總在鬧鍾響前驚醒,盯著天花板數秒,生怕錯過“循環重置”的信號。而現在,她聽著媽媽在廚房忙碌的聲響,聞著粥香裏的米甜,隻覺得這樣的清晨,多一分鍾都嫌少。
吃完早餐,兩人坐在陽台收衣服。媽媽把小滿的碎花裙疊得方方正正,邊角壓得沒有一絲褶皺;小滿則幫媽媽理了理晾著的藍花圍裙,忽然發現圍裙邊緣有塊淡褐色的漬——是去年煮紅豆湯時濺上的,媽媽當時急得直搓,現在卻成了塊獨特的“花印”。
“媽,這圍裙該換了。”她指著那塊漬。
“換什麽?”媽媽把圍裙疊成小方塊,收進藤編筐裏,“你小時候把果汁灑在上麵,我用肥皂搓了半宿;上個月你煮螃蟹,湯汁又濺了一片。可你看,”她展開圍裙,陽光透過棉布的經緯,“這些漬像不像地圖?記錄著我們去過的地方,做過的事。”
小滿湊過去看,那些深淺不一的痕跡真的像幅地圖:左上角是幼兒園時潑的草莓醬,右下角是去年烤餅幹時粘的可可粉,中間那片淡藍的,是今早煮蝦幹時濺的水痕。原來所謂“舊物”,從不是被時光磨損的殘片,而是被愛反複擦拭的勳章。
下午,兩人窩在沙發上看老電影。媽媽選了部八十年代的家庭片,女主角穿著碎花圍裙在廚房跳舞,和小滿手裏那件幾乎一模一樣。看到動情處,媽媽突然說:“你爸走的那年冬天,我總在廚房掉眼淚。有天煮餃子,水開了濺到手背上,我突然想起他說‘你包的餃子,煮破了也是甜的’。”
小滿轉頭看她,陽光從紗簾漏進來,在她臉上織了張金網。媽媽的眼睛裏有層水光,卻笑著說:“後來我才明白,他說的不是餃子甜,是和我一起煮餃子的日子甜。”
電影結束時,窗外的梧桐葉沙沙響。小滿摸出兜裏的晶體,放在茶幾上。它在夕陽下泛著幽藍的光,像塊凝固的時光。媽媽從藤編筐裏翻出塊舊絲巾,輕輕蓋在晶體上:“這樣就不會落灰了。”
“媽,你說……”小滿猶豫了一下,“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你身邊了怎麽辦?”
媽媽正在擦茶幾的手頓了頓,抬頭時眼裏沒有慌亂,隻有溫柔:“那你就在我心裏住著。就像你小時候去夏令營,我每天數著日曆等你回來;就像你去外地上大學,我每周給你寄醃蘿卜;就像現在,你陪我看海,等我老了,我就坐在這裏,看著這張沙發,看著這盞燈,想著‘小滿今天又陪我吃了頓熱乎飯’。”
小滿的眼淚掉在絲巾上,暈開一片淺藍。她突然想起循環裏最黑暗的時刻——那時時間像團亂麻,她站在空無一人的客廳裏,看著牆上的鍾擺瘋狂轉動,卻怎麽也等不到媽媽回家。而現在,媽媽的手就在她手邊,電視裏還放著老電影的片尾曲,連窗外的風都帶著桂花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會的。”她抓住媽媽的手,“我不會離開的。”
媽媽反握住她,指腹的繭蹭著她的手背:“傻丫頭,誰能永遠不分開?可分開的不是人,是時間。但時間會替我們記住,記住每一個今天的溫度,記住每一次擁抱的重量,記住……”她低頭看著茶幾上的晶體,“記住這些沙礫裏的星群。”
夜色漸濃時,小滿在日記本上寫:
“今天和媽媽去了海邊,撿了貝殼,堆了城堡,喝了南瓜粥。
媽媽說,永遠是把每一個今天過好。
我想,所謂永遠,大概就是這樣——
明天早上,她會為我煮加了蓮子的粥;
後天傍晚,我們會一起給陽台的綠蘿澆水;
大後天,或許她會翻出那塊‘魔法鏡’,對著太陽照,說‘看,又看見彩虹了’。
這些今天,像一顆顆星星,落在時光的河裏。
它們不耀眼,卻足夠溫暖;不遙遠,就在手心裏。
而我,要和媽媽一起,把這樣的今天,攢成一片星群。”
寫完最後一句,她合上日記本,聽見客廳傳來媽媽的聲音:“小滿,明天早上想吃什麽?我買新鮮蝦仁去。”
“蝦仁豆腐!”她喊。
“好嘞!”
月光漫過窗台,漫過茶幾上的晶體,漫過沙發上疊好的藍花圍裙。風掀起紗簾,帶來桂花香,也帶來明天的消息——明天,又是一個需要用心去愛的今天。
而所有平凡的、活著的、相愛的今天,終將成為最溫暖的星群,在歲月的長河裏,永遠閃著溫柔的光。
喜歡星穹弑神:我靠科技修真推三千年請大家收藏:()星穹弑神:我靠科技修真推三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